导航:首页 > 家居百科 > 在家居士需要注意什么

在家居士需要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2021-01-23 11:01:37

Ⅰ 居士在家学佛修行要注意哪些问题

我也算的上一个居士给你一点意见

第一,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在处理饮食要注意清内淡,还容有不可吃太饱了。七分左右就够了。男女之间的事情你要学会看淡,如果你们还年轻就要善小方便,你一定要给予她或他更多的爱,让他也对佛法升起信心。

第二在思想上要自然凡事不要去计较。要相信因果,要看佛经中对这方面解决的办法。特别声明一下佛经中的东西只是佛留在这个世间解决问题和宇宙真理所在,所以佛经不是拿来读的而是拿来悟的。

第三在修行方面,如你是修净土宗,或者禅宗法门等等,你应该安排好时间去念佛,或者悟道参禅,注意不要影响到他人,以免他人讥嫌。

第四要时刻保持正知正见,正确的知识,正确的见解。如遇不懂的要问一些良师益友。

还有财侣法地,你要有一点财是钱财你总是要吃饭的所以需要财,侣是朋友,如遇闭关他要给你送饭他也是你的伴侣(不是妻子之类的),法你要有正如佛法,道法。这些都是正法。地,就是要有修行的地方。

以上都是个人见解如有不足请见谅。

Ⅱ 居士供养僧人应注意些什么

护持三宝、护持僧众,是在家居士必需要做的事。但供养要清净,绝不能供奉有动物成回份的饮食及用品给答僧宝,包括:燕窝、冬虫夏草、蜂蜜等,以护持僧宝的戒律,否则就有过失。
有位女居士看见法师口唇干裂,供养了一支润唇膏给法师,本是功德无量;只可惜润唇膏有蜂蜡,这就对法师的戒律或多或少构成影响。

可否收集羊毛来自制毛笔?

如果受了五戒或菩萨戒,可免则免;虽无犯戒,但尽量不服不用动物源性的东西是最理想的,那就不用酬偿来生欠动物的债务;哪怕你贪这里一条草,将来也是要还的。

师兄问那你写大字如何?我会用科学毛笔写,是人造纤维,与动物无关。她还打算供养一批羊毛内衣给法师们,供棉衣吧!

有师兄更打算供养一床丝绵被给法师。如果那位法师收得下盖得上的话,相信功力非凡,自非普通凡辈!

师兄竟然还问供养蚕丝被有什么问题?难道她白皈依了三宝?完全不顾忌不谨慎小心供僧的事。

供养蚕丝物品比供养羊毛果报严重千百倍,剥抽蚕丝,衣物都是血造成的!居士们供僧要有智慧,否则三赢变了三输。

----《持戒这些事》

Ⅲ 在家居士要如何学佛'有什么注意事项

《怎样居家修行》 莲池大师
在家学佛;不必有庄严的形相,拘谨的仪表,重要的是,在于真实修行。 因此;作为在家居士,诵经礼佛,随从行道,不必要穿僧衣海青,可以用俗世服装念佛诵经; 好静的人,不必敲鱼击鼓,可以安坐寂默念佛; 怕事的人,不必成群结队朝山进香、参与法会,可以闭门自修念佛; 识字的人,不必定要入寺听经,可以自阅经论,依照佛陀和祖师的教导念佛。
千里烧香,不如安坐家堂念佛; 供奉邪师,不如孝顺父母念佛; 广交魔友,不如独身清净念佛; 未来生拜忏诵经寄库,不如多做善事修福念佛; 许愿保平安,不如悔过自新念佛; 阅读外道(不属于内学的)书籍,学习外道理论,不如一字不识念佛; 自己一知半解,对人妄谈禅理,不如老实持戒念佛; 希求妖鬼灵通、神异境界,不如正信念佛。
在家的佛学弟子们,如果能这样不专重事相,而重视内修,凡是端正自心,灭除恶念,这样念佛,就是善人; 收摄心念,除去散乱,这样念佛,可以称为贤人; 悟明心性,断除惑业,这样念佛,可以称作圣人。 (莲池大师 《云栖法汇》现代语意译)

Ⅳ 在家居士,使用引磬和木鱼,有哪些注意事项

引磬和木鱼在来丛林里讲,自叫龙天耳目,无辜不得敲之,若为助道修行可以适时敲打,无辜不得把玩,另外居士在家最好不要碰。
如果你住的地方很偏僻,周围没人,只有你一个人还好,如若还有他人或你的家人,会让人家起烦恼心、嗔怒心的,更甚有些人会起诽谤。

我个人建议在家居士学佛,从禅入手,从禅入净,则无事不办、无道不成,至于禅,净心阅读六祖坛经,和金刚经,直到心中常有喜悦,如此则可入净土,念佛,绕佛,忆佛,时时刻刻,在在处处与佛法相应

Ⅳ 居士应注意什么

我来回答,一、大乘佛教
不以个人之觉悟(如小乘行者)为满足,而以救度众生为目的,一如巨大之交通工具可载乘众人,故称为大乘。以此为宗旨之佛教,即是大乘佛教。 西元前后,除比丘教团外,各地均有在家佛教信徒团体成立,彼等自称菩提萨埵(梵bodhisattva ,意为求觉悟者,略称菩萨)。公元1世纪左右形成于印度,而后传播至中亚、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印尼以至斯里兰卡。它是北传佛教的主流。大乘思想根源于某些早期部派,但有许多理论创造,如不仅讲人无我,而且讲法无我;强调菩萨理想胜过阿罗汉,宣称人皆具菩提心可以成佛。大乘伦理中倡导慈悲一切众生,力主以功德回向他人等等。 特征 大乘同样包含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作为预备功夫的理论,思索了存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其对最高体验的追求和修持实践可回溯至印度的瑜伽传统。这种禅定止观的修持目的在于排除分别心,达到无所见,体会不可言说的绝对境界。被称作般若智慧的理性活动是受到鼓励的,但它最终仍然是为了导向对空性的认知。大乘理论中的涅盘不仅仅是寂灭不生或超越轮回流转,它是佛的境界,故又可以称法身、佛性、真如等,即我们所谓的绝对者或本然之体。涅盘是无所不知的存在,按佛教的说法,它不是某种世间的知识,而是明净的心识之体,它反映世间一切生灭而本无的诸相却不为其所染。这种状态也就是密教中修持者在本心中去寻求的空。通过观想,修习者可以有无量诸佛现前,因为空是一切缘生相有者之母, 秘密咒术和陀罗尼一类的经典被合法地吸收到大乘中来。
基本教义 佛陀在大乘佛教中已经神化并形成泛指的多数,菩萨是大乘佛教的理想,其基本前提是发菩提心,立誓愿要为众生利益不入涅盘,履行艰苦的十波罗蜜修行而历经十地。前六地仍属初发意的预备阶段,七地以上虽有缺陷,但已具佛性而不退转,第十地则至于来生成佛的候补阶次了。佛的三身学说是大乘学说的主要论题。三身为变化身、受用身、自性身。变化身指佛陀为度脱众生,随应显化之身;受用身指佛陀修行所得能享法乐并给十地菩萨示现功德之身;自性身即是作本体之法身。法身已见于较早的《法华经》。许多大乘经典都说佛有无量之多,但一致承认其本质为同一的法身。佛同无为法是同一的,从而与菩提与涅盘也就没有差别。大乘佛教最初的经典被认为是释迦牟尼佛或别的佛为天人讲述的。有资格听闻这些经典的是声闻及菩萨二众。经典本身的神秘性,同时也是晚出性质被说成是保留在雪山或龙宫,而等到机缘成熟时才向人们显示,为此,它的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大乘佛教派别包括中观派、瑜伽行派等 ,以及别的一些或以经典为宗依,或以修持主张为差别形成的宗派,如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三论宗、禅宗等,它们代表了大乘思想从印度向中国和日本传播的千余年间的演化结果。中观派的思想依据在般若经类中,其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为龙树及提婆等。依据他们的论著,以后形成了中国的三论宗。龙树的《中论》,在从缘起而显示相待性相对性 ,从不生不灭之八不而肯定空性与中道;从世俗与胜义二谛来看待缘起、空、假,从而得出中道正观。中观思想对于天台、华严、禅宗都有所影响。在印度,中观思想刺激了瑜伽行派的产生。无著、世亲等将《楞伽经》等的思想系统化。其学说可概括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它描述世界的虚幻性及本体真实性用三性三无性的理论;认为解脱过程无非转染成净,转识成智。主张通过修习瑜伽功夫而培养正智。瑜伽行派的特征是瑜伽观想和琐细的心理分析。在中国及日本这一学说通常称唯识宗或法相宗。真谛(6世纪 )译出《摄大乘论》为瑜伽行哲学流通之始,玄奘师徒是中国以及日本法相宗的创立人。玄奘的学术渊源可回溯至那烂陀寺的护法一系。华严宗的思想根源在印度,但宗派成立是中国才有的。该宗成立的依据是《华严经》,该经主旨是说大日如来为世间万法本源,一微尘一刹那均同全体和永恒是同一的圆融的。由此引出华严宗的宇宙论及世界观——法界缘起,以及一整套关于顿悟的信解行证理论。华严宗在中国的思想前导是依于《十地经论》的地论学派(6世纪)。天台宗也是佛教在中国和日 本发展的产物,但其思想可以追溯到印度经典《法华经》。该经由鸠摩罗什译出并由慧文慧思加以发挥,但该宗真正的创立者是在天台山传教的智�。《法华经》的要义可归结为开仍实,会三归一。但在天台宗体系中,佛陀教说被归纳为五时八教。天台宗的中心教义是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禅定修持则主张一心三观。净土宗经典主要是《无量寿经》,该经出现于2世纪时北印度 ,宣扬了对无量光佛的信仰及其果报。3世纪时这一信仰传至中国并逐步成为重要的派别。在日本,起初净土信仰与天台宗合流,至13世纪才分立为一大派别。净土宗认为解脱之道不在读经和习禅,而主要应取念佛法门。印度的净土信仰取何种仪轨并不清楚,但大约不外称名念佛或观相念佛。大乘佛教宗派中最重要的还有在中国和日本发展了千余年的禅宗。禅宗的经典依据在《楞伽经》和《六祖坛经》。前一部经说众生皆具佛性,亦即空性。悟入此理即是菩提。佛性或空性不可言说,因为它是离言分别的。只有个人的直接体证才可以把握它。《坛经》是禅宗六祖慧能的著作。禅宗以后发展为五家七宗。其中的临济与曹洞禅法传到了日本。在日本另有一个依《法华经》而持净净土信仰的日莲宗。它创立于13世纪并一直流传至今。
戒律其实是佛对我们无明众生一种最好的保护。持皈依戒可以保护我们避免三恶道,持五戒可以保护我们得到人身,持罗汉戒(解脱戒)可以保护我们脱离轮回,持菩萨戒可以保护我们圆成佛道,持三昧耶戒可以即身成就。
二\戒律,指佛教徒在日常生活和修行中应该遵守的规定和对行为的限制。戒是所不为,梵文为sīla,译音尸罗,意译贯行,转为行为、习惯、道德等;律是有所当为,梵文为Vinaya,音译那耶、鼻奈耶、毗尼、毗泥,意译伏调、灭、离行、善治等。戒和律之间,在内容上无大的不同,只是在不同场合有一些微小的区别。佛教戒本《有部毗奈耶》称,律是为已经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而制定的,而在家修行的居士则是持“戒”。律和戒的另一个不同是,对违戒者必然结以处罚。但是通常将戒和律放在一起使用,合称为“戒律”。
戒律,是佛教学说的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佛教徒安身立命、修行解脱的基础。佛陀在世时制定了一些简单的戒。它的扩充与传播是在佛陀入灭后的第一个夏安居,在七叶窟举行第一次经律的结集。当阿难尊者诵完经藏以后,即由优婆离尊者诵出律部,此后,又把以戒为内容的戒学作为佛教的三学(戒、定、慧)之一,佛教三藏中有专门汇集律藏的部分。到了部派佛教以后,由于不同的教派对教义的不同理解,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戒律和不同的戒本。南传佛教的东南亚国家流传的是上座部戒本,北传佛教的中国流传大众部、一切有部、化地部、法藏部的戒律。在中国还出现了专攻戒学,以律为宗的教派和拥有戒坛专门授戒为特色的寺院。
据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等所说,一切诸戒都有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戒法是佛陀所制的各种戒律;戒体是弟子从师受戒时所发生而领受于自心的法体,即由授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构成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戒行是受戒后随顺戒体防止三业罪恶的如法行为;戒相是由于戒行坚固而表现于外可作为轨范的相状。戒体分“作”与“无作”,或名“表”与“无表”两类。受戒时有礼敬启请等身语动作表现,能令他人知道自己的内心名为“表”。受戒后所得防非止恶的能力,虽有而不可见,名为无表。各宗各派对戒体有不同的理解。戒行有两类:一受戒,二随戒。由于进入坛场,依师禀受,决心摄持戒法,是为受戒。既发愿心,称愿修行,尽此一生之中随时督察护持,不令其毁失,始终与愿心一致,便是随戒。受戒时必须是清净心,不能杂有染念,否则戒体不生。随戒因有持有犯,所以随戒有四等:(一)专精不犯随,既受以后随顺本受,专精护持,乃至细微过失,不令有犯。(二)犯已能悔随,既受以后防护不坚,少许违受,然能回兴忏悔,可以恢复本受。(三)无心护持随,虽于境未犯,但不护持行用,有违愿心。(四)能犯无悔随,既受以后,全无随行,俱犯众过。因受戒后有犯戒现象,所以既受以后,无论或持或犯,其戒行总名为随戒。戒律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两重意义,所以戒相可归纳为二类:止持、作持。止持门是指对于身口等的过失、是非,制止而不作,也就是守持戒法;如不应当做而做了,就违犯了戒法,此为“止持作犯”。作持门是指对于社会群体乃至一切有情有益之事,能积极去做,就是守持了戒法;如果应当做而不做,也就违犯了戒法,此为“作持止犯”。详细而言,戒相涵盖在家、出家共有八种:(一)三皈依;(二)五戒;(三)八关斋戒;(四)十戒;(五)式叉摩尼法;(六)比丘戒;(七)比丘尼戒;(八)菩萨戒。以下对八种戒相分别解释。
三皈依简称三皈,这是最基本的入佛门的戒条,故也叫三皈戒。任何入佛教的男子或女子,必须到寺院中请求一位比丘或比丘尼传授此戒:皈依佛,尽形寿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尽形寿不皈依外道邪说;皈依僧,尽形寿不皈依外道徒众。皈依,是归投、信赖的意思。佛、法、僧为佛教的“三宝”。佛是觉者,自觉、觉他、觉满;法是法则,有轨迹使人理解与任持自性不失之能;僧是和合众,于事于理和合相处。皈依三宝是信佛学佛的基础,踏上此根基,步入佛门之后,须逐级升高,如法修行,故皈依三宝的种类,共有五等:(一)翻邪三皈:最初进入佛门;(二)五戒三皈:信佛之后加受五戒;(三)八戒三皈:六斋日受持八关斋戒;(四)十戒三皈:沙弥、沙弥尼受持十戒;(五)具足戒三皈:比丘、比丘尼禀受大戒。三皈依,是一切戒的根本,最初入佛,固然须领受三皈,加受五戒,八戒、十戒,皆以三皈为得戒而纳受戒体。式叉摩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虽以羯磨法受戒,但在受戒之中,无不须行三皈依。
五戒五戒是佛教诸戒的基础,属于在家戒。它分别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的毁犯,皆有轻重之别,重罪不通忏悔,故称其为不可悔罪。轻罪可通悔,又分两类,称之为中可悔与下可悔。根据大乘菩萨戒,或犯重罪,如能作取相忏,罪可悔除。但忏悔除罪,只是除的犯戒罪,性罪并不能除去。五戒之中,杀、盗、邪淫、妄语四戒,均有可悔与不可悔罪;饮酒一戒,虽犯均为可悔。因此,五戒的前四戒为性戒,饮酒戒为遮戒。性戒是佛法与世法中皆所不许者,遮戒是佛陀制定为弟子遮止防犯性戒于未然的,所以唯有受了五戒的人不得犯。现将五戒的持犯,叙列如下。
杀生戒杀戒以杀人为重,杀旁生异类为轻。杀人以具足五个条件,成不可悔罪:(一)所杀者是人,而非异类旁生;(二)蓄意杀人,而非想杀异类旁生;(三)有心杀人,而非无意误杀,或过失杀人;(四)运用杀人的方法;(五)被杀的人,断定已死。杀人的后果有三种:(一)当时杀不死,犯不可悔罪;(二)当时不死,以后因此而死,亦犯不可悔罪;(三)当时不死,以后亦不因此而死,犯中可悔罪。佛教的不杀生,包括一切生物、动植物及人,范围甚广。杀生的动机,也有四种,“犯罪”亦有差别:(一)为杀人而作方便者,人死,犯不可悔罪;非人死,犯中可悔罪;畜生死,犯中可悔罪。(二)为杀非人而作方便者,非人死,犯中可悔罪;人死与畜生死,皆犯下可悔罪。(三)为杀畜生而作方便者,人死、非人死、畜生死,皆犯下可悔罪。(四)作不定方便(遇到什么杀什么),人死犯不可悔罪,非人死犯中可悔罪,畜生死犯下可悔罪。
偷盗戒盗戒的毁犯,也有轻重之别,具备六个条件,便成不可悔罪:(一)他物--他人的财物;(二)他物想--明知是他物而非自己之物;(三)盗心--起偷盗的念头,存有偷盗的预谋在先;(四)兴方便取--假借种种方法,达成偷盗目的;(五)值五钱--所偷之物价值五个钱(佛陀比照当时印度摩揭陀国的国法而制);(六)离本处--将所盗的财物带离原来的位置。
邪淫戒除了夫妇之间的性欲,一切不受国家法律及社会道德所承认的性行为,均称为邪淫。邪淫的范围,不仅如此,即使身为夫妇,也有限制:佛菩萨的纪念日,每月的六斋日,不得行淫;父母的生日、亲属(父母、兄弟、姐妹等)的死亡之日,不得行淫;月经期中、妊娠期中、产前产后,不得行淫;除了阴道,不得行淫;除了夜间并在卧室,不得行淫。
妄语戒妄语的定义是不知言知,知言不知,不见言见,见言不见,不觉言觉,觉言不觉,不闻言闻,闻言不闻。妄语的方法是自妄语、教人妄语、遣使妄语、书面妄语、现相妄语。妄语又可分为三大类:大妄语、小妄语、方便妄语。最重的是大妄语罪,具备四个条件,即成重罪不可悔:(一)所向是人--对人说大妄语;(二)是人想--认定对方是人,而不是非人或畜生;(三)有欺诳心--蓄意要使对方受骗;(四)说大妄语--自己未证圣果圣法,而说已证,实未得四禅定,而说已得,实未见天龙神鬼来,而说天龙神鬼来。妄语之中,还包括两舌、恶口、绮语,虽不失戒体,但犯可悔罪。在家的居士最应注意不可评论出家人的操守问题。
饮酒戒《四分律》中说:“酒者,木酒、粳米酒、余米酒、大麦酒,若有余酒法作酒者是。”如何算犯酒戒?《四分律》又言:“酒色、酒香、酒味,不应饮;或有酒,非酒色、酒香、酒味,不应饮。”《十诵律》:“饮酢酒、甜酒,若曲、若糟,一切能醉人者,咽咽波逸提。若但作酒色,无酒香酒味,不能醉人,饮者无犯。”但是“不犯者,以酒为药,以酒涂疮”(《四分律》)方可。
关斋戒八关斋戒的内容为: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非梵行(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涂饰香鬘歌舞观听,七不眠坐高广严丽床座,八不食非时食。因为前七条为戒,最后一条“非时食”不是戒而是斋,故称八关斋戒。斋的意义是“清净”,从事相上言,过中午而食者,即为杂乱不净,所以三世诸佛等,皆是过午不食的;从根本上说,身口意的三业清净,便名为斋。八关斋戒仅于六斋日的一日一夜受持,不须终身受持。通常是以阴历每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及月底最后两天,通称为六斋日。在此六天之中,就受此戒,可持一昼夜,一昼夜后,要再持又可再受。
八关斋戒的重点在于戒淫。除了第三条“不淫”外,第六条和第七条也是为了间接地戒淫。头戴香花、涂脂抹粉、唱歌跳舞、高卧大床等,对于修道者而言,应该绝对弃绝。这里的“不淫”是在五戒“不邪淫”之上更高的要求,《佛说斋经》中言:“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淫意,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为邪欲,心不贪色,如清净戒,以一心习。”显然是杜绝包括夫妻生活在内的一切性行为。
十戒十戒是沙弥、沙弥尼须领受的戒条。沙弥与沙弥尼戒是相同的,不同的是随大众而学的戒仪。沙弥要随学比丘律仪,沙弥尼须要随学比丘尼律仪。比丘与比丘尼戒有部分不同,故沙弥与沙弥尼所随学的律仪也有部分不同。沙弥与沙弥尼十戒包括:(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非梵行(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著香花,不香油涂身;(七)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八)不坐卧高广大床;(九)不非时食;(十)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此十戒的前九戒与八关斋戒基本相同,只是沙弥(尼)第三戒与八关斋戒第三戒受持的时间不同,八关斋戒是一日一夜受持,沙弥与沙弥尼戒是终身受持。另一处不同是沙弥与沙弥尼戒的第六、七两戒相当于八关斋戒的第七戒。此十戒开为三十三,再加“舍在家相”、“取出家相”、“请和尚法”,共为沙弥、沙弥尼应受持的三十六法。此十戒即总摄具足戒,如《沙弥尼戒经》云:“能行是十事,五百戒自然具足。”
沙弥与沙弥尼戒的第十条“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这一条通常称为“金钱戒”。“生像”二字,有两种解释:其一,“生色者金,似色者银”。生成的黄金,称为生色,以银镀成金色的,称为似色。其二,生者即生就的金银珠玉等宝物,像者即用金银宝物制成的金器、银器、琥珀、玳瑁、文犀、象牙。出家人不许捉持这些金银宝物,但为了三宝的理由,可以依“说净法”加以变通处理。所谓“说净法”乃是请一位俗人为净主,凡是因故收受银钱货币,便说这是为那位俗人代收的。说净法的含义是借以警策出家人,不可接受太多的银钱。故出家人最好能不受银钱,如果确实需要,不妨以“说净法”来接受。
式叉摩尼法式叉摩尼是沙弥尼与比丘尼之间的必经阶段,其阶位虽在沙弥尼之上,但仍然是沙弥尼的戒体,《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中言:“此学法女,无戒体也;但受别教,位过沙弥。”因其除了严持沙弥尼十戒外,还另受六法的原故,故阶位高过了沙弥。式叉摩尼是最特殊的一个阶位,其他阶位均有戒体可得,唯此一阶,仅得另六法而已。这个六法就叫式叉摩尼法。
据《四分律》载,式叉摩尼六法是:(一)与染污心男子相触。即不得与已经成年,并明知对自己有染污心的男子接触,包括头发以下、膝盖以上的身体部分。(二)盗人四钱以下。即不得偷盗别人价值四钱以下的物品,乃至一草一木一针。(三)故断畜生命。即不得故意杀害异类众生,乃至使其死亡。(四)不妄语。即自己未见、未闻、未觉、未知者,不得妄说已见、已闻、已觉、已知。(五)非时食。即不得在中午过后进食。(六)饮酒。即不得饮酒,乃至一滴沾唇。式叉摩尼犯了沙弥尼十戒的前四戒,即得四根本罪,逐出僧团--灭摈;犯了六法之中的任何一法,必须重新白二羯磨,重受两年的六法。若犯其余,但名缺行,悔改即除。
据《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尼毗奈耶》卷十八,又有式叉摩尼六法与六随法,内容与《四分律》的规定有点不同。六法为:(一)不得独在道行。(二)不得独渡河水。(三)不得触丈夫(男子)身。(四)不得与男子同宿。(五)不得为媒嫁事。(六)不得覆尼重罪。六随法为:(一)不得提属己金银。(二)不得剃隐处毛。(三)不得垦掘生地(潮湿而能生草木)。(四)不得故断生草木。(五)不得不受而食,即不能自取食物而食。(六)不得食曾触之食。
比丘戒比丘戒的条文,一般说是二百五十戒,但在各部律中,有些出入。主要的出入是威仪戒,至于重戒与次重戒的条文,其文字虽有详简广略的不同,戒目的条例却是大致相同的。《五分律》为二百五十九戒,《十诵律》为二百五十七戒,《僧祗律》为二百一十八戒,《解脱戒经》为二百四十六戒。现今佛寺大多遵循的《四分律》及《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确实是二百五十条,且篇聚的排列也是一样的。比丘的二百五十戒相,可分为八类条目、五等罪行、七项罪名、六种果报。
八类条目为:(一)四波罗夷。波罗夷为梵语音译,也有译作波罗市迦,意译为“弃”。这四类是最重要的比丘戒,专指犯了淫、盗、杀人、大妄语等弃罪、断头罪、不可救药罪。犯了死弃罪必须从僧团中开除出去。(二)十三僧残。梵语音译为僧迦婆尸沙,简称僧残或残,是次于弃罪的罪,是僧团净法中的残伤者,唯其虽残而尚有忏除救药的余地。(三)二不定法。这是没有一定犯罪类别的罪名,可能犯波罗夷,可能犯僧残,所以称为不定,(四)三十舍堕。梵语音译为尼萨耆波逸提,尼萨耆的意思是“尽舍”,波逸提的意思是“堕”,合起来称为舍堕。这是由于取了或畜了不应取,也不应畜的东西,首先应将那物舍给僧团,然后再以忏波逸提罪的方法忏罪。(五)九十单堕。梵语音译为波逸提或波逸底迦。波逸提,是指堕地狱罪,因这无物可舍,故通常称为单堕。(六)四悔过法。梵语音译波罗提提舍尼或波罗舍尼,简称提舍尼,意思是向彼悔,比丘共有四条特定的戒,犯了以后,须立即面对一人直说悔过,故又称悔过法。(七)百众学。梵语音译尸沙迦罗尼或式叉迦罗尼,是突吉罗的异名,这是应学或宜学的意思。故通称众学或应当学。指日常生活中不规矩的行为,只要自己反省即可。(八)七灭诤法。这不是一种罪过,而是僧团中有了纷争,形成对立的意见时,就用“灭诤”的方式解决,最后以多数派的意见为准。
五等罪行是对八类条目的重新归类:(一)波罗夷,包括四波罗夷和十三僧残、二不定法中的一部分。(二)僧残,包括十三僧残及二不定法中的一部分。(三)波逸提,包括三十舍堕、九十单堕及二不定法中的部分。(四)提舍尼,指四悔过法。(五)突吉罗,包括百众学及七灭诤法。七项罪名(七聚)为:(一)波罗夷;(二)僧残;(三)偷兰遮,译作大障善道、大罪、粗恶、粗过等,或称为浊重犯,主要指由于波罗夷及僧残罪的未遂罪中产生,但也有独立产生的,故分为他生偷兰遮及独头偷兰遮两大类别;(四)波逸提;(五)提舍尼;(六)恶作;(七)恶说。六种果报是:(一)焰热地狱,由波罗夷罪引起;(二)大嚎叫地狱,由僧残罪引起;(三)嚎叫地狱,由偷兰遮罪引起;(四)众合地狱,由波逸提罪引起;(五)黑绳地狱,由提舍尼罪引起;(六)等活地狱,由突吉罗引起。
菩萨戒菩萨戒是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等七众戒之外的别解脱戒。它涵盖了七众戒,又超过了七众戒,它是“诸佛之本原,菩萨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梵网经》)。菩萨戒的内容可以总括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也有人用三聚净戒代称菩萨戒。
菩萨戒本没有特殊的戒相,《法华经·安乐行品》所举的不亲近国王、王子、外道梵志、凶戏、相扑等十项“不亲近处”,可以看作大乘菩萨戒的最初戒相,但尚无菩萨戒的名称《地持经》很具体地讲道,一切戒有三种:(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摄众生戒。律仪戒是七众所受的戒。摄善法戒是菩萨所受的律仪戒,即上修菩提的一切身口意的善法。摄众生戒即为众生作饶益事,看病、说法、报恩、救护、劝慰、施与等十一种。罗什所译的《梵网经》和《璎珞经》、《地持经》并称为大乘戒的三大圣典。《梵网经》中未明确提到三聚戒之名,但它说的十重戒四十八轻戒的戒法是仿小乘比丘戒条的形式而制定的。这些十重戒四十八轻戒是大乘菩萨戒最具体的戒相。
三聚净戒包含三句话:(一)修一切净戒,无一净戒不持;(二)修一切善法,无一善法不修;(三)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菩萨戒的戒相分为在家菩萨戒和出家菩萨戒两种。在家菩萨戒包含六重戒和二十八轻戒。其六重戒为:(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宣说四众罪过;(六)不酤酒。二十八轻戒文繁从略。出家菩萨戒包含十重戒四十八轻戒。十重戒于前述六重戒外再加上:(七)不自赞毁他;(八)不悭惜加毁;(九)不瞋;(十)不谤三宝。四十八轻戒从略。 22284希望对你有帮助!

Ⅵ 我是一名居士,在家有上供下施的烟供,请问要注意哪些事项

在家居士在家施食、烟供,最好是按传承来,跟自己的师父求来这个法本,然后按仪轨来做,这样有传承的力量和护法护持可以避免很多意外发生。

Ⅶ 五戒的居士应该注意什么

居士们心中有佛,每天常念阿弥陀佛,所以在言行举止都是以善为本,助人为乐。居士守五戒是最简单的要求,五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喝酒。

Ⅷ 佛教入门:居士菩萨戒注意什么

在家居士,如果想受菩萨戒,先对照《在家菩萨戒本》,如果感觉可以受持,就到寺院登记,寺内院举行菩萨戒法会时容按时去参加受戒。受菩萨戒的条件,一般寺院要求居士要先受五戒。五戒能受持后,再受菩萨戒。
这个世界上有着很多的条条框框,当你不在那些框框中的时候你就是充满了自我的性格和特点。当你被固定在那些条条框框中你就要有所顾忌,菩萨戒一旦受戒就一定要遵守。

Ⅸ 佛教法会在家居士参加法会应注意什么

决定参加法会时,抄首先为自己做好前去的心理准备,再逐一准备相关事宜。如果需要事先报名的法会,则应事先报名,以让主办单位提早做准备,如果没有提前报名,随时前去也无妨。
建议参与者参加法会前的一、两餐能茹素,以清净身心状态,进入寺院后不能携带荤食、烟酒。为了庄严道场,最好穿着海青,或是穿简单、素净、端庄的服装,不需要化妆或是上淡妆。此外,也要尽量避免奇装异服的打扮,比较不会影响到其它参与者的心念。至于是否需要携带供品,则视该法会需求而定。通常需要请信众携带供品的法会,道场会事先说明,带了供品的信众,可以到知客处请求代为处理。
其实,法会前,最重要的是,拥有虔诚修行的心理准备。准备过程中,逐一将平日散乱的心念收摄起来,不慌不乱地安定身心状态,心念够虔敬,修行才会产生效果,如此,众灵都会有所感应。法会的意义重在参加,即使准备尚未充分,只要持诚亲身前往,也能够产生修行与利他的功能(2008年秋(总第一期)江苏昆山《华藏》佛学杂志)

Ⅹ 道教的居士,怎么当每天都需要做什么有什么禁忌

你问的这个问题,
道家的居士怎么当?
每天都需要做什么?
有什么禁忌?
下面的内容应该能够帮你解答。
一、如何成为居士
1、只有经过拜师仪式才算成为正式的居士。
2、居士还必须持有居士证。居士证是宫观庙宇核发的身份证明,是居士的教职身份凭证。
3、居士无需抛弃家庭出家,直接在家修行道法,遵循居住管理章程即可。
二、居士修行
在家居士修行时的事项主要包括:皈依三宝、受持五戒、持斋、修行菩萨六度、居家八法,等等。
1、皈依三宝,确信佛法僧三宝为身心归向依靠之处,更不皈依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与神庙,这是在家佛教徒的必要条件。
2、其次是奉行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佛法戒律虽然多,但最重的就是五戒,
3、持斋,持斋是在每月一定的日子里实行一种克己的生活,即过午不食,不涂香装饰和观歌舞剧,不坐卧高广床座。持斋的日子一般是阴历朔日、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九(晦日)。
4、大乘经典则广说在家菩萨应当怎样修六度、四摄,等等。
5、居家八法,居家八法是佛陀针对在家人求得现实和未来安乐的八种修行,即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和慧具足。如果按照居家八法修行,不但得今世的安乐,还可得来世的安乐。
遵守三皈、五戒和持斋,对人努力行善,对自己清净身心,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佛教在家信徒修持的标准。实际上有不及这个标准的,也有超过这个标准的。

阅读全文

与在家居士需要注意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定制六平方红宇牌橱柜雷多少钱 浏览:737
宁波意大利家具品牌有哪些品牌大全 浏览:636
筑巢家居质量怎么样 浏览:698
上犹千惠家电电话多少 浏览:547
家居商场里东西有虚假怎么办 浏览:310
2020年九月多久适合装修 浏览:125
钢结构柱子用什么材质装修 浏览:943
量手定制对戒卷什么意思 浏览:373
什么木质家具对人体健康有益 浏览:158
衣柜kd软件怎么用 浏览:696
国家电网客服简历怎么写 浏览:877
装修二级都能干什么活 浏览:946
金牌橱柜装了多少钱 浏览:116
4米橱柜一般用多少板 浏览:211
为什么装修公司要送家电 浏览:874
连接衣柜里面的螺丝怎么拆 浏览:63
大赢家电玩城怎么老输钱 浏览:717
建材门店导购怎么样啊 浏览:839
装修垃圾有什么东西 浏览:606
西安哪个建材市场出售白灰 浏览:3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