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成为居士
你好,我也和你一样打算申请居士,就在前一阵子,我现在就把申请居士的步骤说给你知道吧。
首先最好先和寺院里的僧尼说清楚,就是问这里还举办皈依仪式吗?如果他们回答还举行皈依仪式的话,那第二步就是写一份申请书交给寺院。申请书的内容是写申请本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然后再概略地写一下你对佛教的认识和为何要皈依佛教。你把这份皈依申请书交给寺院就行了。
寺院里举行皈依仪式不是经常会举行的,而是有特定的日子,而且每个寺院的举办皈依仪式的日子都基本相同的。我们这里的举办仪式日期是(农历的日期)二月十九、四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我们这里比其他寺院举办多了一次皈依仪式,就是四月十九。其他寺院每年只有3次皈依仪式,其实那些日子就是观音菩萨诞辰、观音菩萨成道日、观音菩萨出家纪念日,都是农历的。
到了寺院举办皈依仪式的那天,一般都是中午12点~1点左右开始进行仪式,大约到下午3点~4点就结束了。你到皈依的那天,最好提前去请一本名叫《佛教念诵集》的书本,因为到时候(参加仪式的时候)要念诵一些经文,在《佛教念诵集》里面的经文,比如说“三皈依”等。
在今年11月5日,即是农历九月十九,还会有一次皈依仪式的,这是今年最后一次的皈依仪式了,错过了就要等明年了,所以你要抓紧时间啊!
而且一般来说农历九月十九的那天,如果寺院有受戒的能力的话不但会举办皈依仪式,还会同时举办受戒仪式,就是居士受五戒、受八戒、受菩萨戒的日子。这是场面会更加宏大。我也是将要在这天皈依的,希望你能够赶上。阿弥陀佛。
❷ 关于在家居士如何修佛
末法时期,居士一心发愿学佛,而不知怎样学佛的可能也不在少数。近日,偶到一寺,见卖学佛用具的商店内居士们在热烈的谈论着烧什么香好,供什么样的佛菩萨像好。也有很多的居士在没完没了的争论。不难看出,不少人已经把学佛的重点放在了表面现象上,远离了对佛法的认识和实修。友的一邻居,已经当上了奶奶,孙子年幼正需人看管,此居士却“学佛”的热情高涨,至孩子于不顾,每天天刚亮就坐公交车到寺里争做义工,天不擦黑不回家。搞得儿媳没法上班,儿子夹在中间为难,自己也失去了看守孙子的天伦之乐。不知这些居士到寺里给和尚们做义工,自己是否真能成佛。 释迦佛说:“末法时期,佛法在居士手中,不在和尚尼姑手中”。对此,佛陀讲得已经非常明白,何况现在早就进入了末法时期,佛法正在逐步的消失,人心陋劣,佛法也已经非常的难以得到。什么是佛法,佛法不离自性。离开自性就不是佛法?但是,现如今讲自性的传法人还真是不太多。我们不难看到,世上确实有一些法师在讲法,但讲得似乎和佛法关系不大,说是讲佛法,倒不如说是在讲怎么做一个好人,怎么做一个慈善的好人。但是,做一个好人和学修佛法好像不是一回事,我想学修佛法的居士是否应该把这个问题先搞清楚。做一个好人得到的只能是在六道轮回里的福报,而修佛法得到的则是脱生离死,离开这个娑婆世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成菩萨,这两个结果大概是不一样。有的法师讲起经来,一句经文讲半天,著在经文这个相上。一著相,就难以理解武则天所作的开经偈中‘愿解如来真实意’的实意了,就只能在文字上下工夫了。佛讲的实质是人的“佛性”和能够修成佛的方法,并不是简单的做一个好人。佛讲的每一部经,目的都是想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自性”,也就是“佛性”,因为佛法讲的就是“自性”,不知自性,就一定往生不到西方极乐世界!也决定不知道怎么往生。所以,要先知道什么是学修佛法,什么是学做一个好人,绝不能混淆。不学佛法,不知自性,也就到不了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不容置疑的,学佛的居士一定要搞清楚,不要走了弯路,走到其它地方去了,误入迷途。 末法时期,佛法逐渐消失,魔法自然就要占领佛法逐步退出来的舞台,这是大自然所安排的必然要发生的事情。所以,真正的佛法就更加难得,而真正的修佛者,还是应该把精力放在对佛法的实修上,尤其是现在的居士们,不静心实修,把烧香拜佛,为寺做义工当成了学佛,自己就应该想明白。劝别人如此学者,也应自悟。不可误人误己,自造业力。 那么,居士们到底应该怎样学佛?佛陀讲了49年的法,讲得已经够多的了,只是看你悟得怎样了。学佛者要想成佛,最需要达到的唯一条件,就是必须要“明心见性”,这是没有什么条件可讲的。如果不能“明心见性”,就没有佛法可言!讲法者就讲不出佛法,修炼佛法者就不知道什么是佛法!既然不知道什么是佛法,也就从根本上学不到佛法。因为佛法讲的是自性,也就是佛性。修法者不“明心见性”,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自性,什么是佛性!既然自己都不知道,也就没法讲什么佛法了。我们学佛,首先要找对了路。路子不对,死路一条。对于和尚,尼姑,释迦佛已经讲了,末法时期,佛法不在和尚,尼姑手中,也就无需提了。有人说净土宗是末法时期的唯一法门,这种讲法是不正确的。禅宗,密宗,净土宗是不可分割的一家,佛在世时根本就没把佛法分成“密宗”“禅宗”“净土宗”,都是后人加以分别的,在东晋时期,内战动荡,人们避难到庐山东林寺,慧远大禅师因人太多,就给这些人找了个地方,让这些人念佛,这才有了这么个念佛法门,后人立为‘净土宗’。实际净土宗中原本就有密,有禅,缺一不可。学佛的居士为了“明心见性”,到西方极乐世界 ,刻苦打坐念佛号就是禅,念回向咒就是密,所以说,净,禅,密不分家,目的都是要达到明心见性。即所谓‘法门千千万,归路无二途’。佛陀说法八万四千个法门,只是开始的下手方法不同,当然,并不是真的有四万八千个法门,这只是个数字的形容词而已。佛陀讲的就是,虽然讲修炼成佛的方法无极其数,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也就是最终都归到了一个结果---“明心见性”,因为这才是修学佛法的八万四千法门的唯一结果,所以说“归路无二途”。 既然这样,佛陀就为我们学修佛法的居士,指出了一条学佛的准确道路。路虽然指出来了,我们学修佛法的居士还一定要明白,在修法的过程中,切不可和一些自己不能够静下心来修佛法,却专爱和人去争论理论的对错,那是不可取的。我们要明白,佛法;不是理论,不是书本上的东西,更不是可以研究的课题!佛法是凭着自己的悟性“悟”出来的,是凭着自己的根性,自己的先天本性与自己的刻苦努力修出来的。不是有多么高的文凭,多么高的地位就起作用的,就是天底下地位最高的人,全世界的总统,没有用。学问最高的人,也没有用。我们知道,六组慧能,一个穷卖柴的,大字不识一个,佛经没看一句,更不用说是社会地位了,由于自己先天的根性好,悟性也高,就是自己开了“悟”,明心见性了,成了一代佛祖!所以,修佛,它是一个“自性”的问题,不是人世间的社会地位和文凭高低的问题。六祖慧能根本就没有文化,却能成为一代佛祖,社会上的博士硕士为什么就什么佛法也不懂?所以,真学佛的居士们,决不可误入迷途。要下苦心,精心学佛,刻苦修炼!更有一些居士,每到寺里,只要一见到被所谓的和尚“开了光”的物品,热心购买,痴迷的程度,简直令人咂舌!就不会想一想,那些所谓的会‘开光’的和尚,是否就真能够把自己度到西方极乐世界?然而,末法时期,就是这样,相当多的所谓的居士,就是这样迷魂颠倒,痴迷不悟。非常心甘情愿的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换回来这些自己认为是‘开了光’的东西,令人叹惜。一次偶遇两个穿着长袍,包着头的所谓“尼姑”,双手捧着精致的观音像叫卖,并极力鼓吹她们卖的观音像,是经过她们的师傅给开了光的,非常灵验。我问:“看来观音菩萨要灵验,必须要经过你们的师傅开光才行,我请观音菩萨是否就不如请你们的师傅好了?连观音菩萨都得听你师傅的,请你师傅多好啊”,二人闻听慌忙离去,旁观者哈哈大笑。真难以相信,佛和观世音菩萨都得听从和尚的命令和安排!今人,尤其是有一些个别居士,著相著得很厉害,一辈子好不容易挣点钱,在这方面花起来一点也不心痛,如谁花钱多谁就能成佛,六祖慧能以砍柴卖柴为生,能有他成佛的事吗?所以,真正的学佛居士一定不要相信什么“开光”的骗人把戏!珍惜自己好不容易挣来的这点辛苦钱,把它用在确实应该用的地方,发挥它更好的作用。 真心修佛的居士,不可到处乱跑,今天这里烧香,明天那里磕头,寺里的佛像是什么?不就是一个刷上颜色的大泥坨吗?朝着个泥坨磕头就磕成佛了?烧香就把自己烧成佛了?我想自己也不会相信。佛法是佛陀教给人们修炼成佛的方法,佛陀的心空一切,如如不动,是不会需要我们烧的香的。真心学佛的居士,不要著在相上,佛像,菩萨像,寺庙,都是人工做的,都是假象。佛菩萨有相吗?佛菩萨没有相,观音菩萨随缘显现,没有自己一定的色相,都是人的想象。泥的,瓷的,铜的不管什么的,都一样。我们供佛,供菩萨,礼拜佛菩萨,目的在于我们心中念念不忘佛菩萨的存在,时时提醒我们要按照佛菩萨的教导实心修炼,就是起这么个作用。再就是,寺里的佛菩萨像,是供人们纪念瞻仰的,深一层的意义,就是象征佛法的一个地方,给接触佛法的人们提供的一个方便平台,决不就是佛法!我们一定要明白‘愿解如来真实意’的实意,不能只看手指,而不看手指所指的乃是月。试看现今的少林寺,还是不是一个修炼佛法的净地?练武功与人比高低是否也是佛法?这一点我们就没有必要去分辨了,末法时期,改革了嘛! 我们在佛菩萨面前烧香,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记住佛菩萨对我们的教导,让我们心里老是有着佛菩萨的印象,即所谓的念佛忆佛之义也,决不是佛要我们烧的香!烧香怎么烧?很多人也有争议,心中不忘佛者,一根不用烧,省得花钱又浪费念佛的时间。愿意烧香的,可以烧,但首先要明白烧香的真实意义,起到供佛敬佛的作用,不要心不静。心态好的,著相轻的,可以点三根。如果自己的心静不下来,点一根。有些人著相得很!点三根香,如果三根香烧的进度不一样,尤其是一些女居士,总是放心不下,左边烧得慢了主着要发生什么事,右边烧得慢了又主着要发生什么事,烧支香也弄得一肚子的心事,心怎么也静不下来?心静不下来怎么能‘明心见性’?怎么上西方极乐世界?就点一根香,就什么心事也没有了,心还能静一点。从以上几点来看,我们学佛,不可著在相上下不来。要理解开经偈上“愿解如来真实义”的真实意义。 有一些居士,见了个和尚就忙不迭的供养,实际自己的经济也许还真就是并不宽裕。然而,供养和尚是否就能把自己供养成佛,还真得通过证实,当然,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这就没有必要我们来多讲了。我们学佛,要了解佛法的真实意思,不要去做一些和佛法毫不沾边的事情。尤其末法时期,佛法更加难得,魔法逐步登台,佛法逐渐就会毫无立足之地。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谁也阻挡不了的。所以,我们对于佛法就更要珍惜。 学佛,到底应该怎么学,怎么修?首先要把自己的心静下来,修密宗,安心持咒,修净土宗,安心念佛,就这么简单。我们在学修佛法的道路上,不要走了弯路,尤其是末法时期,老老实实的在家打坐念佛,深入静界,自然就会开大智慧,就会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佛在《金刚经》上说:“谁若说我在说法,就是谤佛,若有人说我没有说法,我是在说法,若有人说我在说法,我没有说法”。佛在一部《金刚经》上,说的就是“离相”,所以说,我们不要著相,不要把心粘在相上,那就不能明心见性了,要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管什么事情,处理过了,没有了。不要老放不下,放不下就著相了。遇事情只要能放下,就得“大自在”了,人们学佛不都说学佛得“大自在”吗?这个“大自在”不是那么好得的,必须要明白佛法的更深的一层才能得到,要不,是得不到的,在这方面要写明白也是很不容易的,得写很大的篇幅,在此就不多写了。 末法时期,佛法逐渐灭绝,人们的悟性自然的就越来越低,痴迷心也越来越重。这是大自然的安排,不是人所能违背的。所以,学佛的居士们一定要个人修个人的,在修学佛法这方面,谁也代替不了谁,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的业力自己了。哪怕就是自己的亲老子,也是代替不了的。末法时期,佛法难得!安心修自己的吧,不在和尚不和尚,不在地位的大小,更不在有没有本事,而在“悟性”的高低和自己的努力。 “悟性”高,明心见性快,修炼成佛就快。“悟性”低,‘明心见性’就会慢,“悟性”低得厉害,一辈子也不能明心见性。历史上当了一辈子和尚,念了一辈子经也没修成佛菩萨的还少吗? 真修学佛法的人,千万不要在理论上下功夫,更不要在经文的文字上下工夫,没有用。也不要和人争论,佛法不是争论的东西,不是可以研究的东西,你就是全世界“佛教协会”的会长,也不见得明心见性,懂得佛法。所以,学佛最怕误入迷途!最怕著在相上。就说这“西方极乐世界”吧,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到底有没有?佛子们议论不休。人们不去理解佛为什么要讲这么一个西方极乐世界,不去真正的按照佛陀所讲的去安心念阿弥陀佛,却在争论一些虚妄的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在金刚经上讲得是多么清爽!我们不要把精力放在没有必要的相上,精进念佛,使自己能够明心见性,见到自己的本性,进入佛的大门,登上佛的边界!让我们共同努力吧。(请参阅《佛法的实修》)
❸ 在家居士如何运用佛法的智慧赚钱,经营生活,情感
世尊,俗人在家当行几法,得现法安及现法乐?”
佛告婆罗门:“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现法安、现法乐。何等为四?谓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何等为方便具足?谓善男子种种工巧业处以自营生,谓种田、商贾,或以王事,或以书疏算画,于彼彼工巧业处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
“何等为守护具足?谓善男子所有钱谷,方便所得,自手执作,如法而得,能极守护,不令王、贼、水、火劫夺漂没令失,不善守护者亡失,不爱念者辄取,及诸灾患所坏,是名善男子善守护。
“何等为善知识具足?若有善男子不落度、不放逸、不虚妄、不凶险,如是知识能善安慰,未生忧苦能令不生,已生忧苦能令开觉,未生喜乐能令速生,已生喜乐护令不失,是名善男子善知识具足。
“云何为正命具足?谓善男子所有钱财出内称量,周圆掌护,不令多入少出也、多出少入也。如执秤者,少则增之,多则减之,知平而舍;如是,善男子称量财物,等入等出,莫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若善男子无有钱财而广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为优昙钵果,无有种子,愚痴贪欲,不顾其后。或有善男子财物丰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痴人如饿死狗。是故,善男子所有钱财能自称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
“如是,婆罗门,四法成就,现法安、现法乐。”
——杂阿含经 卷第四 (一)作者: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 来源:网络
❹ 达照法师:在家居士应该如何帮助弘扬佛法
在家居士护法分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护持寺庙常住物质上的财物布施。寺庙有困难了内、师父有困难了,我们容想办法帮助他,更重要的是帮助这个寺庙正法的弘扬。如果知道这个地方盖了庙以后,或者说钱捐了以后,并没有弘扬佛法、没有弘扬正法,那我们要小心。你一定要护持正法。
另一方面,在你内心当中,要护持正念,什么叫护法?就是护持你心中有正法,居士心中也要有正法。什么是居士心中的正法呢?就包括我们对三宝的忆念;以慈悲善良的心去做事情;以生起正确的知见,听闻正教。然后你学习一个法门:包括念佛、参禅,在心中不离这个法门,不离开这个修持的法门,这就是护持自己的正念,这就是真正的护法。假如你在寺庙里面,想到的是贪、嗔、痴;表现出来的是人我是非,那你不是一个真正的护法居士,你连法都没有,甚至是在破法。因为让别人在寺庙中看到这样的情况就会说:哎呀,学佛的人都是这个样子,我不学了,所以居士的责任重大。
摘自达照法师《现代弘法模式的思考》
❺ 在家居士修行佛法,必须得上早晚课吗
妙祥法师:在家居士修行佛法,必须得上早晚课吗?
居士:师父,在家居士修行佛法,必须得上早晚课吗?
妙祥法师:这个我想是很必要的。因为我们在家居士有很多事情要做,很难能够自己控制自己。如果给自己定了早晚课,他必须得遵守。这样的话,就由于这个定课,会使我们精进起来。
另外,上早晚课有很多好处。你比如说,早晨我们可以早起。早起上早课,第一个克服睡眠。睡眠过多了也是五漏之一,这是一个。另外我们早晨上了早课,我们这一天的工作都会很顺利的。这一天,你比如说有的做生意啊,或是出外去做点什么事情,它都会意外地顺利起来。
过去有一个居士,他是企业家,每天都要上早晚课。上早晚课以后,特别早晨上完早课,他再去办事就非常顺利。有一次填个土方,就是用抓钩机填土方,这个地方在海边怎么填也填不上去,谁填也填不上去。后来就找到他,他去了很快就把这个填上去了。他懂得这个上早晚课,有这个定力,所以说这个海水它也不上来。后来他就接了这工程,又给了他不少活,他也受到称赞。所以这个早课是很必要的,这是一个。
另外晚课呢,因为我们一天工作下来,心里也会受到世间很多的污染。世俗上有很多的事情污染,我们并不都能够觉察到,就觉察到也不见得能打扫干净。如果上个晚课,通过晚课就可以把这些都纠正过来。一个过去所污染的要清除。另外,我们身心得到一种自由,晚上也会做一个好梦,睡个好觉。
❻ 在家居士如何修持佛法
在家居士修行时的事项主要包括:皈依三宝、受持五戒、持斋、修行菩萨六度、居家八法,等等。
1、皈依三宝,确信佛法僧三宝为身心归向依靠之处,更不皈依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与神庙,这是在家佛教徒的必要条件。
2、其次是奉行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佛法戒律虽然多,但最重的就是五戒,从初发心学佛一直到菩萨都要遵守五戒
3、持斋,持斋是在每月一定的日子里实行一种克己的生活,即过午不食,不涂香装饰和观歌舞剧,不坐卧高广床座。持斋的日子一般是阴历朔日、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九(晦日)。
4、大乘经典则广说在家菩萨应当怎样修六度、四摄,等等。
5、居家八法,居家八法是佛陀针对在家人求得现实和未来安乐的八种修行,即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和慧具足。如果按照居家八法修行,不但得今世的安乐,还可得来世的安乐。
遵守三皈、五戒和持斋,对人努力行善,对自己清净身心,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佛教在家信徒修持的标准。实际上有不及这个标准的,也有超过这个标准的。
❼ 在家居士修行佛法要具备哪几个条件
什么条件都不需要,只要你能够听懂阿弥陀佛四个字一直念下去就行了,这就是念佛。
如果四肢健全,还可以网络一下净空法师讲座,大安法师讲座,慧律法师讲座,看太多杂了,直接看净空法师讲的《净土大经科注》,像看电视连续剧一般从第一集看到最后一集,翻来覆去地看。
要是老实人就懂了,怕的就是不老实,认为这个好修,那个能弄,好好念佛吧,人尽皆知的道理就是念佛成佛,要是怕成佛就赶快退出佛门,真的喜欢佛法,必须真修实干,真修实干是有代价的!
好好念佛,老实做人,本分做事。
工作上面,可以用十念法修行,你有一个念佛的习惯,十念法就是早午晚吃饭、起床上床、早晚上班下班各念十声佛号,不方便默念也行。
有的人说我一边念佛一边工作行吗?你要是那么厉害就那么去办吧!我可没有教你!你要念,是你自己的事,你不念,也是你自己的事!
在家修持要注重的几个方面还可以细讲,第一个是女色,在家居士可以结婚,但是要想出离轮回,心里不可以贪爱妻子,说直白点不可以好色,第二个是财富,在家居士必须会理财,不是让你一头钻进去,财富之门由福报打开,修行福报不具足是不会发财的,开源节流就是理财,不要赚一百花一千,要存钱,也要布施,比方说月收入一百,布施一块钱,行吗?一块钱都不布施跟我也不相干,我在布施,善学,看你的心量,布施也应该如法。
好好念佛,以上说的,你可以注重,其实我说的算什么东西,你要看佛说的!看看《居家修持法要》吧!佛说的!
好好念佛,南无阿弥陀佛。
❽ 在家居士怎样用运佛法
1 我们在这个社会上,要想到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尽我们的本分;在自己本位上,处处要替别人着想。
2 譬如我们做生意,自己经商,一定处处竭尽心思为顾客着想。我们卖的东西一定是货真价实,不会让他人吃亏上当。
3 我们东西买进来卖出去要用心,要对得起人,要对得起(世界),对(世界)要有贡献。能利益大众,这就是菩萨,这个商人就是菩萨商人。
4 我们做工,这些产品也一定要真实,决定不能偷工减料,这是菩萨工人。
5 乃至于家庭主妇,也要竭尽心思,对于家里老少都要照顾得到,使他们身心能得到安稳,这是菩萨主妇。
6 我们待人接物、一切工作,事情做得圆圆满满,心里面清清净净,这是菩萨事业。
7 佛法,不是叫你什么事都不做;我们样样都做,样样清净,样样不执着。
8 学佛,由心里面去求,也就是说修清净心。
9 我们一切工作,无论是你家庭,或者是你事业上,你要问,于你学佛有没有妨碍?你问这个话就外行。
10 你应当问,于你自己的清净心有没有妨碍?假如于清净心没有妨碍,那就对了,就没错了,不要再去问人了。
11 于自己清净心有妨碍,我们就不做;于自己清净心没有妨碍,你就放心去做。
12 今天这个时代,生活紧张,压力沉重,工作繁忙,我们用什么方法、什么态度来学佛?《华严经》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
13 待人接物“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你这一句佛号就念好了,你这个佛号念得就得力了。
14 外着相,内动心,你这个佛号念得再好,一天念上十万声,古人讲的“风吹不入,雨打不透”,你也不能往生。为什么?你佛号念得多,没效果,不得力。
15 念佛求什么?求一心不乱。你是二心、三心,见色闻声,心都乱了,这怎么行?念得再多也不行。
16 一句佛号二六时中不间断,这是真正的精进念佛。说二六时中不间断,我们听了这句话,就不要死在这话里头;死在这话里头,那就错了。
17 你听了这句话,好!从现在起一天到晚就念阿弥陀佛,什么事也不要做了。有没有这样的人?有,那是福报特别大的人。他不需要工作,有人供养他,这像一般闭关念佛,那是有大福报的人。
18 你现在天天要工作,天天要为生活奔波,好,你也拼命在念佛,一天到晚都在念佛,又想着还要工作,结果是佛没念好,工作也没做好,世出世法样样都不是,这就错了!
19 古来这些净土宗祖师在佛前发愿,信愿持名,除了睡觉吃饭之外,这个功夫不间断。在家同修有许许多多工作,当你工作的时候,要把念佛放下,专心办事。
20 “一心不乱”,不能错解了。“一心不乱”就是处事待人接物、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一心,就是专心。
21 我在念佛上得到一心不乱,要把它运用在社会上,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这才管用。
22 你一面开车,一面“一心不乱”念佛,好了,出车祸了;如果这样念佛的话,念佛这个法门会被整个社会批评,会被整个社会扬弃,为什么?不合人情。
23 大家都学佛了,整个(世界)瘫了,这还得了吗?你学佛了,你家里人也不要吃饭了,你的太太、儿女天天挨饿,他们一定到外面宣传:千万不能学佛,学佛不得了,都变成神经病!所以一定要懂得这道理。
24 做什么事情都专心去做,那就叫“一心不乱”。
25 吃饭就一心不乱地吃饭,穿衣就一心不乱地穿衣,接待客人就一心不乱地接待,世出世间法样样圆满,念佛对于整个(世界)才有贡献,大家才觉得佛法这是真正需要的。不能搞错了,这句话听错可不得了。
26 在日常生活当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我们工作的时候,专心工作,把佛号放下;工作做完了,专心念佛,把工作放下。这样,你佛也念好了,工作也做好!
27 诸位一定要明了,你能把佛号放下,办事的时候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这办事还是念佛。
28 “我一心不乱地在办事,没念佛!”你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念佛!所以,二六时中真的没有间断,大家要明白这个道理,不能搞错了。
29 一面工作,一面在念佛,两头都不好,事情没做好,佛也没念好。自己还以为自己很精进,“我这一天的佛号没有断”,其实你两面都没有得到。
30 用劳力而不用思考的,这个工作可以念佛;凡是用思考的,须要用精神专注的,决定不能念佛。
31 再跟诸位说,念佛要“念念相继,无有间断”,念念是什么?是觉念、正念、清净念。
32 “阿弥陀佛”这句话,翻成中国意思是无量觉。“阿”是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我样样都觉而不迷,就是阿弥陀佛。
33 我不念这句佛号也是念佛,我觉而不迷,样样都觉而不迷。处事待人接物,统统不迷、不邪、不染,一句佛号也不念,这个人叫真念佛。
34 咱们念这句阿弥陀佛,提醒自己觉正净,提醒自己!
35 念佛贵老实,不夹杂、不间断。这不间断,要很自然地叫它不间断,不是勉强的。勉强,你就做不到。
36 工作的时候,我们把整个精神贯注在工作上,我的工作做好;工作放下来之后,佛号就提起来,这样叫不间断。
37 否则的话,你这佛没念好,工作也没做好,两方面都塌掉。所以,你会用心的话,是样样都圆满、样样都做好,诸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38 在我们工作的时候,需要用思考的,我们就把佛号放下,认真去做事情,事情做完了,我们要恢复念佛。
39 念佛最重要是心里有佛,口里不念没有关系,心里念。口里念累了,口就可以休息,心里头不能间断。
40 再跟诸位说,我们读经也是念佛,我们读《阿弥陀经》、《弥陀经疏钞》、《弥陀经要解》,这还是念佛,因为经上讲的统统是西方极乐世界。你念净土三经,或者念净土五经、念《往生论》,那个统统叫念佛。
41 你可不能念别的经,你说我念《华严经》、念《法华经》、念《金刚经》,那不是念佛,那是夹杂了。那个经上没有讲阿弥陀佛,没讲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点诸位要搞清楚。
42 我们口念,念累了,我们换换,我们来看经。看经还是念佛,可以调节我们的生理,使我们做到不疲不厌。这方法随着我们自己适时适中地去运用,念佛才会念到法喜充满。
43 现代人生活相当忙碌,念佛法门非常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这个法门不但适合各种根性,也不妨碍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修起来方便,也比较容易成就。
44 修念佛法门,只要一句弥陀念到底,不要断烦恼就能成功,你们想想,八万四千法门,还有哪个法门比这个更方便,比这个更容易?
45 这个法门要用起来,真的二六时中可以不间断。为什么?坐在这里可以念,站着也可以念,走着也可以念,躺在床上睡着也可以念。二六时中这一句佛号不间断,行住坐卧都不妨碍,你一面工作,还可以一面念佛,它不碍你工作。
46 如果是用头脑、用思惟的工作,你的工作一放下来,佛号就提起来了,功夫还是不间断。
47 真正到功夫成熟了,纵然用头脑想别的事情,佛号还是不间断。真正功夫纯熟,事事无碍,那是高等的了,不是我们现在能做到的。
48 我们现在只好在工作上需要思考时,先把佛号放在旁边;事情一做完,我们要马上提起佛号。这个方法,谁都能做得到,不管什么人都行!
❾ 在家居士该如何修学佛法、净化心灵求答案
心灵提升的路径 说到净化心灵,佛法的修学,那么在这个时代,一个这就涉及到修行的终极目标、短期目标与今生的归趣,涉及到承担与学修的关系等问题。对于其他宗教或者没有信仰,但是想要提升心灵的人,也涉及到这一问题。因为有机农业并不只是佛教徒在做,它需要大量社会善心人士的参与,能在有机事业中找到用心的点,一条很踏实的心灵提升的途径,对大家长期坚持做下去是很重要的。 有人说,2012年之后,人类走入一个更注重灵性的时代。现在各种禅修、灵修、瑜伽、武术、气功也越来越流行,为人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内心潜能的世界。那么这些是否就是我们所理解的心灵提升,或者心灵提升的全部呢?从道次第的观点来讲,这些都是方法,如果修得对路,可以对人的身体健康、内心平和起到一些帮助,但仅仅这些并没有涉及到核心的问题。在修行以至圆满觉悟的历程中,特别是在初期,最关键的是业,也就是我们在每天待人、做事的过程中内心的造作。遇到不同的境界时,一个人的内心的状态,心的不同层面才真实地展现出来,从中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不断坚定自己生命的方向。 禅修可以让人的内心达到一个宁静的状态,但真正的问题还是在出定之后如何面对现实的人生?能否将禅定中得到的喜悦与智慧保持下去?还是说把禅修的喜悦与现实的烦恼对立起来?“参禅的脾气大”就是说的这种对立的状态,在禅修中的喜悦越强,就越形成鲜明的反差,而不能容忍现实生活中种种不如意的境遇。因为禅修的状态很宁静,人沉静在这种快乐的状态中,以为自己修得很好,不知不觉还可能产生一种耽著,以禅修为现实生活的逃避,逃避自己内心的问题,也逃避社会责任。而实际上很多内心的问题并没有暴露出来,更无法对治,仅仅这样,并不能帮我们走近最终圆满觉悟的目标。当然,这是比较浅的禅定,如果要更深入,内心的烦恼种子就会泛起,遇到种种魔障,如果之前没有扎实的资粮和戒力,很可能会出问题。所以,禅修是要以在现实生活中切实的善行为基础的,佛教讲“戒、定、慧”的次第,又讲“净罪积资”,真正的实修是从戒开始,而戒的前提是广造善业,净罪积资。 业是一个人当下生命的方向,如果开汽车,方向盘把好了,油门没有问题,然后才涉及到要用好的油。这时的禅定才是有意义的,确实能大大地加快修行的速度。当然我们见到一些人,默默无闻一辈子,很单纯地为大众付出,坚持去做一件事情,并没有说自己一定要怎么怎么修行,到老年心态也很平和,也很有智慧。比如一些老法师,一生很普通,到往生的时候现出瑞相;其他宗教的,基督徒、穆斯林,并没有见他们怎么去闭关,就是天天抄经书,祈祷,帮助他人,这样一辈子下来,就有一种人格的感染力,内心的状态非常的平和、安详。 从事有机农业,关爱土地,关怀他人的健康,这就是造了一份殷重的善业,它本身是一种修行,能积到很大的资粮。 实践业果法则 那么怎样更好地来造一份善业呢?要学习业果法则,增长观待各种因缘的智慧。为什么许多看上去的善行并没有好的结果呢?往往是因为执著在某一方面,不能辨析业的轻重、染净,没能很好观待缘起。有的人谨小慎微,执著说一定不能造恶业,实际上是一种怕果报的自私心理,结果阻碍了积极行善的心,又因为智慧不够,在自己比较漠然的对境上屡造恶业。一个熟悉业果法则的人,会整体的、全面的来看待自己的生命和周遭的环境,因为我们所遇到的所有的人和事都是我们的对境,对他们造作的业都会影响我们未来的生命。 下面分几个角度来看。 《广论》上讲到“具力业门”,三宝和父母都是具力业门。对父母而言,要非常恭敬、小心地孝养承侍,进而慢慢引导归信三宝,切不可觉得自己学佛了,父母都不对,有一种道德优越感。学习佛法、利益社会这些大事上方向笃定,一些小的地方,生活习惯等方面,应多随顺父母,看到自己学佛后的变化,让父母慢慢对佛法产生好感。如果因为执著于一种佛教外在的形式,而让父母产生排斥,虽造了小善业,同时却造了大的恶业。除父母外,对子女及常见面的其他亲人也应注意这些原则。 对于三宝,应勤修皈依,恒勤供养,落实皈依学处。三宝的事情肯定比自己的事情重要。贤然法师说:“居士修学要从培养信心开始,信心来自对三宝功德的信解力,而对佛菩萨功德产生信解的正因就是长期随念三宝的功德。”法师进一步分析:就像一个小奥拓的发动机,外面装上再好看的奔驰车的壳子仍然跑不远。不在于学习什么高深大法,而是在学佛的前几年,必需尽快建立起一套正确的的修学佛法“动力系统”来,也即是自己的“学佛发动机”。不能老靠法师提意乐,提一提才愿意学,提一提才动一动。建立生命宗旨,皈依三宝,就是最稳定、最强劲的发动机,而参加早晚功课、,就好像是不断给发动机加油。当你干一段,业习气作用越来越大时,有烦恼时,心力低沉时,就是发动机没有油了,赶紧上上殿,拜拜佛,随念三宝功德,串习生命的宗旨,出来就又能跑上一小段,慢慢慢慢我们的发动机就越来越有力量,越来越持久,并且以后也不用一定要去佛堂才能加油了。 不过现今社会和古代不同,回家承侍父母的机会其实是很少的;一般的在家居士不能经常来庙里,即使是常住的居士,所承担的固然都是三宝的事业,但直接面对佛像、经本和出家众也只是一部分的时间。那么居士修学最主要面对的境界,还是自己的职业,以及职业中的领导、同事、客户;对于常住居士来说,则是常住交给自己的承担,和共同承担的同行善友。更广的来讲,只要我们存在这个世间,我们就有事情要做,而要做的事,必须人与人之间互相的交涉,所以职业与群体之间,是有这样密切的关系存在。在这两个对境上应造一份怎样的业呢?古人说“敬业乐群”,这里的业就是指的职业、事业,群就是指相处的人群。每一份事业都需要一颗诚敬的心去经营,而不是因循苟且敷衍了事,更不是贪婪榨取,不顾后果;人群是我们彼此传递爱和善的团体,从中能感受到快乐与感动,而不是互相指责、漠不关心,更不是充满竞争和欺骗的团体。同事之间亲如兄弟;生产者与消费者相互感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对于常住居士来说,敬业乐群就是皈依三宝的一个入手处。认真对待常住的安排,与同行善友和乐地相处,能积到很大的资粮。相反,如果做事马马虎虎、随自意乐,对同行善友观过,就会有很大的损失。《广论》上讲,我们拜佛、念佛,都有非常大的功德,为什么我们体会不到身心的改变?就是因为对同梵行者观过而抵消掉了。“‘千劫所集施,供养善逝等,此一切善行,一恚能摧坏。’此复若嗔同梵行者,及嗔菩萨较前尤重。” 在这个时代,发达的网络、通讯技术时人与人彼此相连,社会的业汇聚一个共业,不知不觉地裹挟着每一个人,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对境。在共业的网中,个人常是很无助的,偶尔的善行善语,成为滚滚洪流中的一小朵水花,力量是非常微不足道的。当社会上冷漠、互不信任的力量很强,一个勇于帮助别人的人反而受到嘲笑和伤害;当投机取巧形成一股风潮,正直诚信的商家、农人反而挣不到钱,面临淘汰的危险。这更凸显了团队的重要,“敬业乐群”的重要,善良的人必需组成团队才能将善行持续下去,离开了团队,个人的价值是非常微小的。
❿ 在家居士如何在家中学习,落实佛法
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去拜: 丹贝旺旭仁波切 为师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江央确吉宁玛仁波切 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 !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 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前念已灭,后念未起,回光一瞥,了了常知,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念:南无(音:那摩)阿(音:a) 弥陀佛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4.修行需要先消业障,在消业障方面《地藏菩萨本愿经》甚佳,读经、念: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名号。《地藏菩萨本愿经》: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益,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