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人能称的上 居士 为什么居士还能自己封 如六一居士
居士:梵文 Grha-pati,意为家长、家主、长者、或有财产、或‘居家之士’。原指印度第三商工阶级毗舍族 Vaisya 的富翁或德高望重的有道之士而言。但在今天中国佛教社会,已普称一切信佛教的在家佛教徒为居士了。
“居士”一词,也非佛教的专有,在中国的《礼记》中就已有了“居士锦带”一语,那是指的为道为艺的处士,含有隐士的意义。
在印度,居士也不是由于佛教所创,梵语称居士为“迦罗越”,不论信不信佛教,凡是居家之士,便可称为居士。
佛教对在家信徒尊称为居士的由来,大概是出源于《维摩诘经》,维摩诘共有四个尊称:方便品称为长者,文殊问疾品称为上人及大士,菩萨品等则称为居士。因据罗什、智者、玄奘等大师的解释,维摩诘是东方阿阏佛国的一生补处菩萨,示现在家相化度众生,所以用居士一词称在家的佛教徒,也含有尊为大菩萨的意味在内了。
可见,一位名符其实的居士,便该是一位大乘的菩萨,决不是带有灰色气氛的处士或隐士。
然在《长阿含经》中,唯将四大阶级的第三阶级吠舍种称为居士,并将轮王的主藏(财货)大臣,称为居士宝,那么居士者,相当于商人、经理或者是实业家了。
在我国,居士一词原出于礼记玉藻篇,于韩非子一书中,亦谓有任矞、华仕等居士,皆指颇有道艺而不求仕宦之处士。其后,我国与日本多不依经律所说之本意,而泛称有道之处士为居士,如首楞严经义疏注卷一、法华经演义卷七之一、祖庭事苑卷三等所载。
唐宋时期,佛教在我国盛行,道教修行之人也自称居士,对中上层知识分子影响很深,所以许多人便以“居士”为号。比如笃信道教的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自称‘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范成大自号“石湖居士”;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
居士的由来:
据说,释迦牟尼在鹿野苑附近传教时,婆罗奈城的一位长者——俱梨迦的儿子耶舍,因厌倦奢侈豪华的生活,深夜逃到鹿野苑,请求释迦牟尼帮他解脱苦恼。释迦牟尼听到耶舍的苦恼与自己当太子的时候相似,都是厌倦现在的生活,就十分同情,将他收为弟子。而这时,耶舍的父亲——俱梨迦寻找儿子到了佛陀处,佛陀向他讲了佛理:富贵并不可靠,人生最宝贵的是觉悟。俱梨迦受了佛的启示,也想出家,但又恐家业又无人管理。佛陀教导说,信仰佛法不必一定出家。于是便收俱梨迦为第一个在家的佛弟子,称为优婆塞,就是指居家修道的居士。俱梨迦成为“优婆塞(居士)”之后,请佛陀到他家讲学。释迦牟尼在俱梨迦家中时,对耶舍的母亲宣讲了佛法,耶舍的母亲愿意当释迦牟尼的信女,过佛化的家庭生活。于是佛陀收她为第一个优婆夷,意为清信女,汉译女居士。佛陀说过,在家修行的优婆塞和优婆夷,如果遵守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成,就同佛的其他弟子一样了。
历史上的居士
青莲居士——李 白(唐代大诗人);
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耐辱居士——司空图(唐诗人);
草堂居士——魏 野(北宋诗人);
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东坡居士——苏 轼(北宋文学家);
淮海居士——秦 观(北宋词人);
后山居士——陈师道(北宋女诗人);
斜川居士——苏 过(北宋文学家);
易安居士——李清照(南宋女词人);
茶山居士——曾 畿(南宋诗人);
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
灌园居士——计有功(南宋文学家);
石湖居士——范成大(南宋诗人);
遂初居士——尤 袤(南宋诗人);
于湖居士——张孝祥(南宋词人);
幽栖居士——朱淑真(南宋女词人);
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
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
无诤居士——刘 迎(金文学家);
六如居士——唐 寅(明画家、文学家);
遵岩居士——王慎中(明散文家);
温陵居士——李 贽(明文学家);
莲溪居士——薛论道(明散曲家);
慎娱居士——李流芳(明文学家、画家);
柳泉居士——蒲松龄(清文学家);
瓠冈居士——史震林(清文学家);
更生居士——洪亮吉(清文学家、经学家);
明珊居士——招子庸(清文学家);
蝶庵居士——张 岱 (明末清初文学家)。
清真居士——周邦彦(北宋著名词人)
云林居士——倪 瓒(元代画家)
乌伤居士——傅 翕(南北朝梁善慧尊者)
龙丘居士——陈慥(北宋诗人)
莲峰居士——李 煜(南唐后主)
无尽居士——张商英(北宋名相)
姑溪居士——李之仪(北宋文学家)
山谷居士——黄庭坚(北宋文学家)
半山居士——王安石(北宋文学家)
范仲淹居士——范仲淹(北宋政治文学家)
斜川居士——苏 过(北宋文学家)
翠微居士——薛绍彭(北宋书法家)
一佛居士——郑 侠(北宋文学家)
稼轩居士——辛弃疾(南宋词人)
鹿门居士——米 芾(北宋书法家)
彝斋居士——赵孟坚(南宋画家)
简斋居士——陈与义(南宋词人)
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
石林居士——叶梦得(南宋词人)
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
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
至游居士——曾 慥(北宋末、南宋初)
湛然居士——耶律楚材(元政治家、诗人)
瑁湖居士——陆居仁(元书法家)
清容居士——袁 桷(元代著名作家)
衡山居士——文征明(明画家、文学家)
无相居士——宋 濂(明画家)
圣华居士——丁云鹏(明画家)
梅村居士——吴伟业(明代诗人)
青藤居士——徐 渭(明晚期文学艺术家)
石头居士——袁宏道(明文学家)
沧溟居士——李攀龙(明文学家)
香光居士——董其昌(明清书法家)
万松居士——钱 载(清诗人、画家)
板桥居士——郑板桥(清书画家、文学家)
芹溪居士——曹雪芹(清文学家)
随园居士——袁 枚(清文学家)
破尘居士、圆明居士——雍正皇帝
瓠冈居士——史震林(清文学家)
天瓶居士——张 照(清代书法家)
更生居士——洪亮吉(清文学家、经学家)
明珊居士——招子庸(清文学家)
苇间居士——边寿民(清代画家)
樵山居士、观白居士——张 崟(清代画家)
晚学居士——吴熙载(清篆刻家)
瓶庵居士——翁同龢(咸丰六年状元,近代史颇有影响政治家)
梅溪居士——钱 泳(明清文学家)
仁山居士——杨文会(清末佛学家)
东洲居士——何绍基
观濠居士——杨沂孙
井东居士——戴 熙
范湖居士——周 闲
风流居士——铃木大拙(日本佛教学者)
无竞居士——张之洞(清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
太炎居士——章炳麟(国学大师)
曲园居士——俞 樾(国学大师)
量守居士——黄 侃(国学大师)
戒欣居士——赵蓓欣(当代国画家)
传立居士——崔建立(一然,当代国画家)
东岭居士——李艳晓(作家、律师、摄影师、拍摄佛教祖庭/)
康德居士——周师全(现代名医)
⑵ 古人为何以居士自称
在古代文献中,“居士”一词内涵丰富,有时甚至混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在汉语中,“居士”一词的本义是指在(处)家不仕或未仕之士。《说文》“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士是通数理之人,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知识分子。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知识的民族,士在古代颇受人们尊重,四民(士,农,工,商)士为首,人们往往尊称男子为“×士”,如国士、元士、乡士等。又女之有士行者曰女士。仕进者称进士、秀士、吉士、俊士等,未仕者则有隐士、逸士、处士、居士多种名号。未仕者虽然有种种名号,但在中国历史上真正的隐士,逸士是非常少的,绝大多数都可称为居士或处士。
“居士”之称号,起源较早。古已有之,《礼记·玉藻》:“居士锦带。”郑玄注:“居士,道艺处士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齐东海上有居士曰狂柔矞、华士昆弟二人者立议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吾无求于人也。’”由于居士有才学,有个性,重操守,修行乐道,因而颇受人们尊敬。如《魏书·儒林传·卢景裕》:“其叔父同职居显要,而景裕止于园舍,情均郊野,谦恭守道,贞素自得,由是世号居士。”《北史·韦
⑶ 为什么古代诗人都有居士之称 魔方格
居士就是在家(寺院外的地方)修行的人。
居士:梵文 Grha-pati,意为家长、家主、长者、或有财产、或‘居家之士’。原指印度第三商工阶级毗舍族 Vaisya 的富翁或德高望重的有道之士而言。但在今天中国佛教社会,已普称一切信佛教的在家佛教徒为居士了。
“居士”一词,也非佛教的专有,在中国的《礼记》中就已有了“居士锦带”一语,那是指的为道为艺的处士,含有隐士的意义。
在印度,居士也不是由于佛教所创,梵语称居士为“迦罗越”,不论信不信佛教,凡是居家之士,便可称为居士。
佛教对在家信徒尊称为居士的由来,大概是出源于《维摩诘经》,维摩诘共有四个尊称:方便品称为长者,文殊问疾品称为上人及大士,菩萨品等则称为居士。因据罗什、智者、玄奘等大师的解释,维摩诘是东方阿阏佛国的一生补处菩萨,示现在家相化度众生,所以用居士一词称在家的佛教徒,也含有尊为大菩萨的意味在内了。
可见,一位名副其实的居士,便该是一位大乘的菩萨,决不是带有灰色气氛的处士或隐士。
然在《长阿含经》中,唯将四大阶级的第三阶级吠舍种称为居士,并将轮王的主藏(财货)大臣,称为居士宝,那么居士者,相当于商人、经理或者是实业家了。
在我国,居士一词原出于礼记玉藻篇,于韩非子一书中,亦谓有任矞、华仕等居士,皆指颇有道艺而不求仕宦之处士。其后,我国与日本多不依经律所说之本意,而泛称有道之处士为居士,如首楞严经义疏注卷一、法华经演义卷七之一、祖庭事苑卷三等所载。
唐宋时期,佛教在我国盛行,道教修行之人也自称居士,对中上层知识分子影响很深,所以许多人便以“居士”为号。比如笃信道教的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自称‘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范成大自号“石湖居士”;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
居士的由来:
据说,释迦牟尼在鹿野苑附近传教时,婆罗奈城的一位长者——俱梨迦的儿子耶舍,因厌倦奢侈豪华的生活,深夜逃到鹿野苑,请求释迦牟尼帮他解脱苦恼。释迦牟尼听到耶舍的苦恼与自己当太子的时候相似,都是厌倦现在的生活,就十分同情,将他收为弟子。而这时,耶舍的父亲——俱梨迦寻找儿子到了佛陀处,佛陀向他讲了佛理:富贵并不可靠,人生最宝贵的是觉悟。俱梨迦受了佛的启示,也想出家,但又恐家业又无人管理。佛陀教导说,信仰佛法不必一定出家。于是便收俱梨迦为第一个在家的佛弟子,称为优婆塞,就是指居家修道的居士。俱梨迦成为“优婆塞(居士)”之后,请佛陀到他家讲学。释迦牟尼在俱梨迦家中时,对耶舍的母亲宣讲了佛法,耶舍的母亲愿意当释迦牟尼的信女,过佛化的家庭生活。于是佛陀收她为第一个优婆夷,意为清信女,汉译女居士。佛陀说过,在家修行的优婆塞和优婆夷,如果遵守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成,就同佛的其他弟子一样了。
⑷ 为什么在家居士都要以师兄相称
这是表示自己的修行和德行没有大家好,尊称对方为师兄,以对治贡高我慢的恶习,同时也不会使对方生因称呼问题而烦恼。
⑸ 古人为什么称自己为居士居士什么意思
居士,既指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道信佛的人的泛称;亦指古代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隐士;同时,这名词还是文人雅士的自称,如李白自称青莲居士,苏轼自称东坡居士,阿袁(即陈忠远)自称药愚居士,等等。
⑹ 李白,白居易称为什么居士
在我国,居士一词原出于礼记玉藻篇,于韩非子一书中,亦谓有任矞、华仕等居士,皆指颇有道艺而不求仕宦之处士。
唐宋时期,佛教在我国盛行,道教修行之人也自称居士,对中上层知识分子影响很深,所以许多人便以“居士”为号。比如笃信道教的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自称‘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范成大自号“石湖居士”;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
⑺ 谁知道为什么古人叫居士
在古代文献中,“居士”一词内涵丰富,有时甚至混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在汉语中,“居士”一词的本义是指在(处)家不仕或未仕之士。《说文》“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士是通数理之人,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知识分子。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知识的民族,士在古代颇受人们尊重,四民(士,农,工,商)士为首,人们往往尊称男子为“×士”,如国士、元士、乡士等。又女之有士行者曰女士。仕进者称进士、秀士、吉士、俊士等,未仕者则有隐士、逸士、处士、居士多种名号。未仕者虽然有种种名号,但在中国历史上真正的隐士,逸士是非常少的,绝大多数都可称为居士或处士。
“居士”之称号,起源较早。古已有之,《礼记·玉藻》:“居士锦带。”郑玄注:“居士,道艺处士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齐东海上有居士曰狂柔矞、华士昆弟二人者立议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吾无求于人也。’”由于居士有才学,有个性,重操守,修行乐道,因而颇受人们尊敬。如《魏书·儒林传·卢景裕》:“其叔父同职居显要,而景裕止于园舍,情均郊野,谦恭守道,贞素自得,由是世号居士。”《北史·韦
⑻ 关于古人的号称为什么居士
青莲居士——李 白(唐代大诗人)
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耐辱居士——司空图(唐诗人)
草堂居士——魏 野(北宋诗人)
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东坡居士——苏 轼(北宋文学家)
淮海居士——秦 观(北宋词人)
后山居士——陈师道(北宋女诗人)
斜川居士——苏 过(北宋文学家)
易安居士——李清照(南宋女词人)
茶山居士——曾 畿(南宋诗人)
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
灌园居士——计有功(南宋文学家)
石湖居士——范成大(南宋诗人)
遂初居士——尤 袤(南宋诗人)
于湖居士——张孝祥(南宋词人)
幽栖居士——朱淑真(南宋女词人)
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
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
无诤居士——刘 迎(金文学家)
六如居士——唐 寅(明画家、文学家)
遵岩居士——王慎中(明散文家)
温陵居士——李 贽(明文学家)
莲溪居士——薛论道(明散曲家)
慎娱居士——李流芳(明文学家、画家)
柳泉居士——蒲松龄(清文学家)
瓠冈居士——史震林(清文学家)
更生居士——洪亮吉(清文学家、经学家)
明珊居士——招子庸(清文学家)
⑼ 白居易被誉称为什么“ 居士”
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诗仙--李白
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诗圣--杜甫
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⑽ 为何在家居士都以师兄相称
为什么在家居士都要以师兄相称,而不能以师姐、师妹、师弟等称呼?
这个问题是不少新皈依的居士会有疑惑的。在学佛人当中,称呼一声“师兄”有两种含义。
为什么不称师姐师妹?“师兄”一词,表示我们学佛人的追求与觉悟。上求佛道,下度众生,这是一种非常伟大的追求与理想,是大丈夫的行为。而这个“大丈夫”,并非有意轻慢女性,仅仅是对学佛人的一种赞美,赞美这种大丈夫行为。
为什么不称师弟?这里是对于我们的心态的纠正。在我们学佛人当中,我们要互相尊重对方,同时给予自己一个相对谦卑的姿态,因此需要称呼别人“师兄”。如果喊别人“师弟”,容易显得非常傲慢、贡高。但是称呼别人为“师兄”,将自己放在比较低的一个姿态,则会让自己变得更加谦卑。这是我们佛弟子的一种觉悟的状态,恭敬别人,自我谦卑。
如果自己的师弟确实很小,那这个时候称法名吗?
大多数适合还是称呼师兄比较合适,称呼对方的法名也是可以的,这是一种互相的行为,你称他师兄,他称你师兄。对于每个学佛的底子来说,这都是有谦卑、谦下的意思,同时破处我执。所以说,在称呼对方“师兄”的时候,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为何居士互称师兄,而不称师姐?
众生平等,自然男女同样平等,这里指的是佛性上的平等。像我们学佛人都知道一句话,众生皆有佛性。
一般来说,色身上的男性较女性来说,男众要更为勇勐强健、障碍较少;心理上,男众比女众少嫉妒、?恨、计较。而女众较男众有着细心,耐心等优势。因此,佛陀希望女众能够跳出女众的柔弱等弱势缺点,学习男众的大丈夫气慨。
在这里并不是歧视女性,仅为指出女众的一些生理上的缺点。佛经律中还有诸多批评男人、畜生、天人、鬼神的缺点,甚至佛陀还曾经批评过阿修罗的嗔心重,难道佛陀会歧视阿修罗吗?并不是的!而是佛陀希望不论是男众、女众,还是阿修罗,都能克服自己的缺点,在修行上更上一层楼。
因此,对于男女一律称为“师兄”,不是为了歧视女众,而是对发心修行善法(无论出家或在家)的称扬,及赞叹勇于担当的精神。“兄”之一字,像古代的“先生”一词一样,有着尊重、恭敬对方的意思。
此外,不使用其他的称呼,是因为“师”这个字,有师法、学习的意思。大众薰修悉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能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见贤思齐,互相学习,即能进步、成长。
佛陀在《首愣严三昧经》中说的:“善男子!发大乘者,不见男女,而有别异。所以者何?萨婆若心,不在三界,有分别故,有男有女。”不论男子女人,只要发起菩提心,则立即超越了男女的差别,因为道心是没有男女的。
在《涅盘经》里,佛陀说:“如来性(佛性)是丈夫法故,若有众生,不知自身持有如来性,虽是男儿身,我说此辈是女人,若有女人,能知自身持有如来性,虽是女儿身,我说此人是男子。”
佛在《大涅??经》中说:“一切男女,若具四法,则名丈夫!何等四法?一、亲近善知识;二、能听法;三、思维义;四、如说修行。若有女子具此四法,则名丈夫。若有男子无此四法,不得名丈夫!何以故?身虽丈夫,行同畜生(无有智慧)。”
(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