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湖北老河口市有几个县
老河口市县级市,来没有县的。
老河口市源:湖北省襄阳市下辖县级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东岸。老河口市共辖1个乡7个镇2个街道,全市面积103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7平方公里,总人口53.31万人(2011年)。1985年,被湖北省政府列为计划单列市。老河口市是湖北省“襄十随”汽车走廊重要生产基地。截止到2014年老河口市已培育形成了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循环经济三大支柱产业和精细化工、纺织服装、冶金建材三大传统产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子等新兴产业。
❷ 老河口的介绍
老河口市:湖北省襄阳市下辖县级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东岸版。老河口市共辖权1个乡7个镇2个街道,全市面积103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7平方公里,总人口53.31万人(2011年)。1985年,被湖北省政府列为计划单列市。1老河口市是湖北省“襄十随”汽车走廊重要生产基地。截止到2014年老河口市已培育形成了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循环经济三大支柱产业和精细化工、纺织服装、冶金建材三大传统产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子等新兴产业。
❸ 老河口是个什么地方
老河口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东岸。全市共辖2个乡8个镇5个办事处,全市面积103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7平方公里,总人口49万。1985年,被湖北省政府列为计划单列市。老河口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老河口建城已有2000多年历史,古称赞阳,是春秋名将伍子胥的故里,汉代开国丞相萧何的封地,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曾在此出任县令,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此写下诗文。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恽代英在这里渡过了少年时代,著名诗人张光年是老河口市路家巷人。抗日战争时期,著名作家老舍、姚雪垠、诗人臧克家,以及外国友人史沫特莱、路易·艾黎、朝鲜著名表演家金昌满、金炜等名人曾荟萃于老河口。老河口自然资源丰富。市内有天然巨型“六股泉”矿泉水,经国家鉴定,水中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还有储量丰富、品质高的石灰石、露天圆型砂、大理石,含钒量较高的几条煤带。更为可贵的是,该市处于汉水中上游,上游无大中城市污染,汉江水质清纯,在生产加工无污染蔬菜等农副产品方面前景广阔。老河口交通、通讯发达,电力充足。汉江水运可以上至陕西,下抵东海,常年通航。汉丹、襄渝两条铁路和汉孟(武汉至老河口孟楼)、老白(老河口至陕西白河)两条国家级干线公路穿境而过。老河口机场民航已开辟北京、武汉、上海、温州、广州五条航线。构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市内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均具有国际国内直拨功能,现已通达全国各大中城市和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能提供电报、用户传真、无线寻呼等现代化的通讯手段。新建丹江口至老河口输电线路和西关变电站。老河口城市基础设施完备,荷载力强。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总体规划模型进京参展,受到各级领导好评,并荣获全省一等奖。十多年来,老河口始终如一地按此规划建设城市,发展城市,美化城市,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卫生连续多年在全省城市卫生检查评比中获得最佳成绩,被湖北省建设厅誉为“小城市建设的一面旗子”。1990年和1992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国城市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市辖仙人渡镇被授予全国百颗星乡镇,孟楼镇、光化办事处被授予“楚天明星乡镇”。老河口经济发展迅速。近年来围绕“版图小市、经济大市”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市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老河口为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和小麦商品粮基地。农作物以小麦、水稻、棉花、油料为主,其小麦单产居湖北省之首。近年来,老河口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狠抓农业综合开发,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基础,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新格局。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成为老河口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老河口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目前已形成以化工、机械汽车、纺织服装、建材、冶金五大行业为支柱,以精细化工、精密机械、新型建筑材料、有色金属冶炼、电子等新兴产业为先导的产业新格局,生产千余种产品。近年来,通过不断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推进技术进步,发展横向联系和大力开发新兴产业,一大批骨干企业迅速崛起。近几年来,老河口强化对外开放意识,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1994年7月获自营出口权。出口产品有木雕、玉雕、柠檬酸、羊角锤、钢锯架、棉纱、棉布、水泥、玻纤纱等204个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巴基斯坦、俄罗斯等17个国家和地区。老河口流通活跃、市场繁荣。历为鄂西北商业重镇,素有“小汉口”之称。建国后老河口商业得到迅速发展。 2006年城东工业区 湖北老河口经济开发区是经国家发改委审核公告的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开发区起步区位于老河口市中心城东部,规划面积4.23平方公里。 依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特色、综合配套”的要求,完善了开发区产业分区、功能分区和用地规划,按照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招商的整体思路,开发区集中精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入驻工作。目前,开发区已形成 “三纵三横”路网格局,即纵向汉口路、光年路、城东大道,横向机场路、汉江大道、环三路。随着路网及配套工程的完善,为企业和项目入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开发区内企业总数达到5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2家。已形成以东风创普、博大整车、苏州仁和、东方金龙和光华组合机为主的机电汽车特色园,以港资国泰华精纺、君益精纺、富利华精纺和锦盛织布为主的纺织特色园,以华松辣椒碱、奥星粮油、仙仙果蔬、台资金薯和梨花湖食品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高新科技园的格局。 2006年4月,老河口经济开发区一期路网建设工程启动,总投资1.2亿元。工程包括新建光年路北段、汉江大道东段、城东大道,以及汉口路、环三路、机场路修整刷黑。整个工程呈现五大特点:一是建设规模大。新建三条道路全长4288.8米,建成后形成4.23平方公里工业集中区,可供工业项目建设用地2300亩,可吸纳外来投资20多亿,每年可新增产值40到60亿元,同时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安置大批劳动力就业。二是设计档次高。无论是主体工程,还是配套的绿化、路灯、景观,都是立足长远,高标准设计,高起点规划。其中,弱电入地、雨污分流体现了最新环保设计理念,绿化景观聘请具有园林绿化国家一级资质的四川易园集团有限公司设计。三是配套设施全。按照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新型经济开发区的要求,配套完善了公共管沟、弱电管涵、供水管网、雨污分流管道、高杆路灯、交警信号灯、安全岛、绿化带、公交站台等公用设施。四是推进速度快。工程从4月21日开始启动,在20天内完成152户拆迁、4个村16个组262.6亩的征地,并及时按政策补偿兑付到位;道路建设从6月16日实施,主体工程于10月16日完工。五是建成效果好。目前,开发区已形成 “三纵三横”路网格局,共接待咨询、考察客商100多家,共有25个项目列入入驻计划,投资总额20亿元,目前新开工8家。
求采纳
❹ 湖北襄樊老河口市有什么具有特色的玩意儿吗
老河口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东岸。全市共辖2个乡8个镇5个办事处,全市面积103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7平方公里,总人口49万。1985年,被湖北省政府列为计划单列市。老河口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老河口建城已有2000多年历史,古称赞阳,是春秋名将伍子胥的故里,汉代开国丞相萧何的封地,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曾在此出任县令,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此写下诗文。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恽代英在这里渡过了少年时代,著名诗人张光年是老河口市路家巷人。抗日战争时期,著名作家老舍、姚雪垠、诗人臧克家,以及外国友人史沫特莱、路易·艾黎、朝鲜著名表演家金昌满、金炜等名人曾荟萃于老河口。
老河口自然资源丰富。市内有天然巨型“六股泉”矿泉水,经国家鉴定,水中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还有储量丰富、品质高的石灰石、露天圆型砂、大理石,含钒量较高的几条煤带。更为可贵的是,该市处于汉水中上游,上游无大中城市污染,汉江水质清纯,在生产加工无污染蔬菜等农副产品方面前景广阔。
老河口交通、通讯发达,电力充足。汉江水运可以上至陕西,下抵东海,常年通航。汉丹、襄渝两条铁路和汉孟(武汉至老河口孟楼)、老白(老河口至陕西白河)两条国家级干线公路穿境而过。老河口机场民航已开辟北京、武汉、上海、温州、广州五条航线。构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市内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均具有国际国内直拨功能,现已通达全国各大中城市和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能提供电报、用户传真、无线寻呼等现代化的通讯手段。新建丹江口至老河口输电线路和西关变电站。
老河口城市基础设施完备,荷载力强。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总体规划模型进京参展,受到各级领导好评,并荣获全省一等奖。十多年来,老河口始终如一地按此规划建设城市,发展城市,美化城市,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卫生连续多年在全省城市卫生检查评比中获得最佳成绩,被湖北省建设厅誉为“小城市建设的一面旗子”。1990年和1992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国城市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市辖仙人渡镇被授予全国百颗星乡镇,孟楼镇、光化办事处被授予“楚天明星乡镇”。
老河口经济发展迅速。近年来围绕“版图小市、经济大市”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市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老河口为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和小麦商品粮基地。农作物以小麦、水稻、棉花、油料为主,其小麦单产居湖北省之首。近年来,老河口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狠抓农业综合开发,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基础,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新格局。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成为老河口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老河口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目前已形成以化工、机械汽车、纺织服装、建材、冶金五大行业为支柱,以精细化工、精密机械、新型建筑材料、有色金属冶炼、电子等新兴产业为先导的产业新格局,生产千余种产品。近年来,通过不断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推进技术进步,发展横向联系和大力开发新兴产业,一大批骨干企业迅速崛起。近几年来,老河口强化对外开放意识,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1994年7月获自营出口权。出口产品有木雕、玉雕、柠檬酸、羊角锤、钢锯架、棉纱、棉布、水泥、玻纤纱等204个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巴基斯坦、俄罗斯等17个国家和地区。老河口流通活跃、市场繁荣。历为鄂西北商业重镇,素有“小汉口”之称。建国后老河口商业得到迅速发展。 最近五年来,老河口市先后获得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卫生城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湖北省园林城市”、“湖北省文明城市”等多项殊荣。“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超额完成。
一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2005年的2.85倍,年均增长15.3%。“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63倍,年均增长54.9%;累计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7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64倍,年均增长20.9%;累计出口创汇6412万美元,是“十五”时期的2.25倍;累计利用外资5253万美元,是“十五”时期的5.87倍。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名中大幅上升。
二是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改造建设国、省道和县乡公路663.7公里。新修城东大道、环一路、光年路等道路10余条,拓展了城市发展框架。刷黑改造了大桥路、东启街等大部分城市道路。扩展延伸滨江公园,改造并全面开放了中山公园。建设通村公路1036公里。新增公交线路10余条、客运公交车和出租车185辆。城市园林绿化覆盖率达42%。以“百里生态文明走廊”为主题的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新农村建设被《经济日报》纳入了建国60周年辉煌成就系列报道,成为全省的典型。
三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十五”末的20.5平方米增至29.3平方米。新增就业3.1万人,“五险”覆盖面逐年扩大,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
四是发展动力日趋强劲。“十一五”时期,启动了市经济开发区建设,“一区五园”规划控制面积达40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8.4平方公里,大大拓展了发展空间,在襄阳市各县市名列前茅。共引进建设项目450个,到位资金113亿元。取得科技成果108项,推广130余项,高新技术企业增至5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10.5亿元,比2005年增长6.9倍。市农产品加工示范园被列为全省20个农产品加工园区之一。
❺ 老河口在哪个位置
老河口市 湖北省襄阳市下辖县级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东岸。老河口市共辖1个乡7个镇2个街道,全市面积103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7平方公里,总人口53.31万人(2011年)。
❻ 老河口在什么地方
老河口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东岸。全市共辖2个乡8个镇5个办事处,全市面积103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7平方公里,总人口49万。1985年,被湖北省政府列为计划单列市。老河口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老河口建城已有2000多年历史,古称赞阳,是春秋名将伍子胥的故里,汉代开国丞相萧何的封地,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曾在此出任县令,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此写下诗文。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恽代英在这里渡过了少年时代,著名诗人张光年是老河口市路家巷人。抗日战争时期,著名作家老舍、姚雪垠、诗人臧克家,以及外国友人史沫特莱、路易·艾黎、朝鲜著名表演家金昌满、金炜等名人曾荟萃于老河口。老河口自然资源丰富。市内有天然巨型“六股泉”矿泉水,经国家鉴定,水中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还有储量丰富、品质高的石灰石、露天圆型砂、大理石,含钒量较高的几条煤带。更为可贵的是,该市处于汉水中上游,上游无大中城市污染,汉江水质清纯,在生产加工无污染蔬菜等农副产品方面前景广阔。老河口交通、通讯发达,电力充足。汉江水运可以上至陕西,下抵东海,常年通航。汉丹、襄渝两条铁路和汉孟(武汉至老河口孟楼)、老白(老河口至陕西白河)两条国家级干线公路穿境而过。老河口机场民航已开辟北京、武汉、上海、温州、广州五条航线。构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市内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均具有国际国内直拨功能,现已通达全国各大中城市和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能提供电报、用户传真、无线寻呼等现代化的通讯手段。新建丹江口至老河口输电线路和西关变电站。老河口城市基础设施完备,荷载力强。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总体规划模型进京参展,受到各级领导好评,并荣获全省一等奖。十多年来,老河口始终如一地按此规划建设城市,发展城市,美化城市,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卫生连续多年在全省城市卫生检查评比中获得最佳成绩,被湖北省建设厅誉为“小城市建设的一面旗子”。1990年和1992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国城市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市辖仙人渡镇被授予全国百颗星乡镇,孟楼镇、光化办事处被授予“楚天明星乡镇”。老河口经济发展迅速。近年来围绕“版图小市、经济大市”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市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老河口为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和小麦商品粮基地。农作物以小麦、水稻、棉花、油料为主,其小麦单产居湖北省之首。近年来,老河口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狠抓农业综合开发,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基础,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新格局。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成为老河口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老河口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目前已形成以化工、机械汽车、纺织服装、建材、冶金五大行业为支柱,以精细化工、精密机械、新型建筑材料、有色金属冶炼、电子等新兴产业为先导的产业新格局,生产千余种产品。近年来,通过不断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推进技术进步,发展横向联系和大力开发新兴产业,一大批骨干企业迅速崛起。近几年来,老河口强化对外开放意识,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1994年7月获自营出口权。出口产品有木雕、玉雕、柠檬酸、羊角锤、钢锯架、棉纱、棉布、水泥、玻纤纱等204个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巴基斯坦、俄罗斯等17个国家和地区。老河口流通活跃、市场繁荣。历为鄂西北商业重镇,素有“小汉口”之称。建国后老河口商业得到迅速发展。
2006年城东工业区
湖北老河口经济开发区是经国家发改委审核公告的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开发区起步区位于老河口市中心城东部,规划面积4.23平方公里。
依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特色、综合配套”的要求,完善了开发区产业分区、功能分区和用地规划,按照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招商的整体思路,开发区集中精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入驻工作。目前,开发区已形成 “三纵三横”路网格局,即纵向汉口路、光年路、城东大道,横向机场路、汉江大道、环三路。随着路网及配套工程的完善,为企业和项目入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开发区内企业总数达到5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2家。已形成以东风创普、博大整车、苏州仁和、东方金龙和光华组合机为主的机电汽车特色园,以港资国泰华精纺、君益精纺、富利华精纺和锦盛织布为主的纺织特色园,以华松辣椒碱、奥星粮油、仙仙果蔬、台资金薯和梨花湖食品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高新科技园的格局。
2006年4月,老河口经济开发区一期路网建设工程启动,总投资1.2亿元。工程包括新建光年路北段、汉江大道东段、城东大道,以及汉口路、环三路、机场路修整刷黑。整个工程呈现五大特点:一是建设规模大。新建三条道路全长4288.8米,建成后形成4.23平方公里工业集中区,可供工业项目建设用地2300亩,可吸纳外来投资20多亿,每年可新增产值40到60亿元,同时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安置大批劳动力就业。二是设计档次高。无论是主体工程,还是配套的绿化、路灯、景观,都是立足长远,高标准设计,高起点规划。其中,弱电入地、雨污分流体现了最新环保设计理念,绿化景观聘请具有园林绿化国家一级资质的四川易园集团有限公司设计。三是配套设施全。按照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新型经济开发区的要求,配套完善了公共管沟、弱电管涵、供水管网、雨污分流管道、高杆路灯、交警信号灯、安全岛、绿化带、公交站台等公用设施。四是推进速度快。工程从4月21日开始启动,在20天内完成152户拆迁、4个村16个组262.6亩的征地,并及时按政策补偿兑付到位;道路建设从6月16日实施,主体工程于10月16日完工。五是建成效果好。目前,开发区已形成 “三纵三横”路网格局,共接待咨询、考察客商100多家,共有25个项目列入入驻计划,投资总额20亿元,目前新开工8家。
❼ 老河口市有没有长安汽车特约修理点
老河口市县级市来,没有县的。源老河口市:湖北省襄阳市下辖县级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东岸。老河口市共辖1个乡7个镇2个街道,全市面积103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7平方公里,总人口53.31万人(2011年)。1985年,被湖北省政府列为计划单列市。老河口市是湖北省“襄十随”汽车走廊重要生产基地。截止到2014年老河口市已培育形成了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循环经济三大支柱产业和精细化工、纺织服装、冶金建材三大传统产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子等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