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把材料投诉到国家信访局
记好自己的身份证号码,登录国家信访局的官方网站,再注册一个号码,就可以发贴了,1500个字以内,国家信访局审核受理后,会转到省一级的信访局,省一级再转到市一级,市一级再转到县一级,程序上就是这样的了,凭你的注册号和密码可以随时查询进度的。希望帮到你。
2. 装修材料作假怎么投诉
装修材料作假,首先,现场采样,或者拍照的形式记录下来。
第二,要确定你所指的“假板内”符容不符装修合同材料清单中装修材料和施工完工标准。
第三,找装修负责人或者装修公司,找到相关人然后进行协调;
协调未果的,可以拿装修合同书和相关资料去当地仲裁法院进行协调。
3. 买建材遇到质量问题该如何投诉
买建材遇到质量问题,该如何投诉?上海市建材行业协会投诉监督部结合处理的众多投诉案例,建议消费者一旦遇到建材质量问题,可采取如下五个方面措施。找商场投诉部门协商 消费者遇到质量问题,如果直接与商场的摊主协商,一般效果不大,应该直接到商场的管理部门投诉。一些规范的商场如好饰家、喜盈门、红星美凯龙等由于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机制,投诉就会得到比较好的效果。消费者在与商家协商时,主要依据是发票,即谁开发票谁负责。需要说明的是,发票是投诉的主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能够证明消费关系存在的商品实物、购货凭证、服务单据等也能成为投诉依据。如果当时没有开具发票,消费者应当在不表明投诉意愿的情况下,设法索回发票再行投诉。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只要是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销售者、生产者、服务者)发生消费争议的,均可拨打12315向上海市各级消费者协会投诉。向建材协会投诉 作为非政府组织、社会中立机构的建材行业协会在处理建材类投诉中具有专业优势。向工商、技监部门申诉 工商行政、技术监督部门是法定的监督执法机构。工商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市场管理和商标管理等,查处生产假冒产品的违法行为。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在生产、流通领域对产品质量责任问题进行查处。对在市场上倒卖、骗卖劣质商品的行为,两家谁发现,谁处理。
4. 向工商投诉需要什么材料,如何写投诉状
1、消费者的姓名以及住址、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通常需要出示身份证);
2、被投诉人的名称、地址;投诉的要求、理由及相关的事实(通常是形成一篇投诉信);
3、需要出示投诉的证据(通常是相关发票、凭证、单据、照片等等)。
消费者可以本人提出投诉,也可以委托他人代为提出。消费者委托代理人进行投诉的,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投诉材料、授权委托书原件以及受托人的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权限和期限,并应当由消费者本人签名。
5. 建材质量有问题,需投诉哪些单位
你好,你可以首先找卖家商量,他们如果能解决的话,就不要麻烦往上级投专诉了,大家都省事一点;如属果解决不了,每个地方应该都有材料质量监管部门,像他们投诉;如果还解决不了的话,再打消费者协会热线,或者当地媒体,寻找解决方案;再不行的话,只能走法律途径了。
希望能帮到你,忘采纳
6. 关于遭遇建材质量问题该如何维权的求助
质量问题可以选择去当地工商管理接管投诉或者通过起诉解决问题
7. 举报材料被泄露怎样举报投诉追究
解决方案1:可以追究滥用职权的责任我国宪法赋予公民享有举报、检举,可以向公安机关。我国刑法
等法律也规定要保护举报人的人身安全,没有专门的法律来保护举报人的利益、陷害举报人的不法行为、法院。
解决方案2:
投诉受理举报单位
如何保护举报人具体如下:
1,建立举报人保护制度:
(1)对举报人的信息必须严格保密,控制知晓者的范围;
(2)当举报人遭到打击报复时,应该及时干预,并给予严格惩处。
2,立法部门应完善举报人保护的法律:
不
仅要规定事后救济制度,更要积极借鉴和探索对举报人及其亲属的预防性保护措施,加强对举报人的事前、事中保护和事后救济。在明确举报人的权利范围、受理举
报机构的责任和义务、完善举报程序制度、建立与举报权利保护有关的保密制度、举报人安全保障制度、举报人受益制度、举报人权利救济制度等方面,进行立法完
善和制度创新,以构建完备的公民举报权保护体系。
3,建立三大机制,为举报人提供有力保护:
(1)建立举报人安全的“风险评估机制”。司法机关在举报人举报之初,受理举报线索之时,应对举报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及时启动有关举报人保护程序。
(2)建立举报人安全的“紧急保护机制”。举报人在举报后,只要举报人发出人身安全需要保护的求助,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出警处置。检察机关可根据举报人的申请,监督公安机关对举报人提供的紧急保护。
(3)建立举报人安全的“特殊保护机制”。对举报有关重大案件线索或有组织犯罪的具有特殊贡献的举报人,可借鉴国外对举报人的身份重置、异地安置制度,可以按照举报人自愿原则并且不低于原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将举报人秘密调动工作或迁往异地,给举报人提供生活保障。
4,严厉打击报复陷害举报人的行为:
当前对举报人的报复陷害原因之一就是举报信息的失密,信息保护的严密与安全,是保障举报人的合法权益的第一道屏障。对国家工作人员打击举报人,应实行零容忍,一经调查核实有打击报复行为,一律严惩。同时加大对泄密事件的跟踪督察力度,切实为举报人提供保护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