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商业模式9个构造块是什么
1,客户细分
我们为谁创造价值?谁是我们的最重要的客户?利基市场、大众市场、区隔化市场 、多元化市场 、多边平台或多边市场
2,价值主张
我们该向客户传递什么样的价值?
我们正在帮助我们的客户解决那一类难题?
我们正在满足那些客户需求?我们正在提供给客户细分群体那些系列的产品和服务?
可以是定量的(价格,服务速度)也可以是定性的(设计,客户体验)、新颖、性能、定制化(大规模定制和客户参与制作)、把事情做好、设计(时尚和消费电子产品)、品牌/身份地位、价格、成本消减、风险抑制、可达性、便利性/可用性(ipod和itunes)
3,渠道通路
通过哪些渠道可以接触到我们的客户细分群体?
我们现在如何接触他们?我们的渠道如何整合?
哪些渠道最有效?哪些渠道成本效益最好?
如何把我们的渠道与客户的例行程序进行整合?
渠道分为:自有渠道,合作伙伴渠道,直接渠道,非直销渠道。
渠道阶段1,认知、2,评估、3,购买、4,传递、5,售后、4,客户关系
描述公司与特定客户细分群体建立的关系类型
可以被以下几个动机驱动:
#客户获取
#客户维系
#提升销售额(追加销售)
我们每个客户细分群体希望我们与之建立和保持何种关系?
那些关系我们已经建立了?
这些关系成本如何?
如何把我们与商业模式的其余部分进行整合?
个人助理
专用个人助理
自助服务
自动化服务(提供模拟个人助理服务的体验,例如电影和图书推荐)
社区
共同创作(亚马逊书评和Youtube)
5,收入来源
描绘公司从客户细分群体中获取的现金收入(需要扣除成本)
什么样的价值能让客户愿意付费?
他们现在付费买什么?
他们是如何支付费用的?
他们更愿意如何支付费用?
每个收入来源占总收入的比例是多少?
获取收入方式:
资产销售
使用收费
订阅收费
租恁收费
授权收费
经纪收费
广告收费
定价机制:固定定价和动态定价
6,核心资源
描绘让商业模式有效运转所必须的最重要因素
我们的价值主张需要什么样的核心资源?
我们的渠道通路需要什么样的核心资源?
我们的客户关系呢?
收入来源呢?
分类:
实体资产
知识资产
人力资源
金融资产
7,关键业务
描绘了为了确保商业模式可行,企业必须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我们的价值主张需要什么样的核心资源?
我们的渠道通路需要什么样的核心资源?
我们的客户关系呢?
收入来源呢?
分类:
制造产品
问题解决
平台/网络
8,重要合作
描绘的是让商业模式有效运作的所需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网络
四种类型:
#在非竞争者之间的战略联盟关系
#竞合:在竞争者之间的战略联盟关系
#为开发新业务而构建的合资关系
#为确保可靠供应的购买方——供应商关系
谁是我们的重要伙伴?
谁是我们的重要供应商?
我们正在从伙伴哪里获取那些核心资源?
合作伙伴都执行哪些关键业务?
以下三种动机有助于创建合作关系:
商业模式的优化和规模经济的运用(最基本形式。优化资源和业务的配置,设计外包和基础设施共享)
风险和不确定性的降低
特定资源和业务的获取
9,成本结构
描绘运营一个商业模式所引发的所有成本
什么是我们商业模式中最重要的固有成本?
那些核心资源花费最多?
哪些关键业务花费最多?
成本驱动(创造和维持最经济的成本结构,采用的价值主张,最大程度自动化和广泛外包)
价值驱动(不讨关注商业模式设计对成本的影响,而是专注创造价值,增值性的价值主张和高度个性化服务属于这种类型)
成本结构:
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
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㈡ 大规模定制与OEM有什么区别
大规模定制是A公司与B公司签订定制研发合同,进行产品的定制开发,产品是从新开发,产品所内有要求皆按A公司的容要求生产。
OEM是代加工,即A公司看中了B公司的一款现有产品,A公司可以要求B公司在该现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接口呀、机械工艺的修改,然后贴A公司的商标进行贩卖。
总体来说,他们的区别在于,一个产品是从零开发,另一个是购买贴牌销售。
㈢ 什么是大规模定制生产求大神帮助
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MC) 在新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大规模定制( Mass Customization,MC)由此产生专。 1970年美国未来属学家 阿尔文·托夫 (Alvin Toffler)在《Future Shock》一书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的设想: 以类似于标准化和 大规模生产 的成本和时间, 提供客户特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1987年, 斯坦·戴维斯 ( Start Davis)在《Future Perfect》一书中首次将这种生产方式称为“Mass Customization”,即大规模定制(MC)。 1993年B·约瑟夫·派恩(B·Joseph Pine II)在《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一书中写到:“ 大规模定制的核心是产品品种的多样化和定制化急剧增加, 而不相应增加成本;范畴足个性化定制产品的大规模生产: 其最大优点是提供战略优势和经济价值。”
㈣ 精益生产方式和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有什么区别
精益生产解决的是复多品种小批制次的产品生产问题,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将批量生产转化成单线流生产方式,打破批量生产的束缚;
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是将小批次产品生产转化成批量生产的方式,运用批量生产的经济性来达到生产的低成本。
㈤ 大规模定制的运行机制是什么
模块化的零部件+生产线快速切换+标准化作业+信息系统
㈥ 什么是大规模定制(Mass_Customization)
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MC) 在新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生产模式,版大规模定制( Mass Customization,MC)由此产生。 1970年美国权未来学家 阿尔文·托夫 (Alvin Toffler)在《Future Shock》一书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的设想: 以类似于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时间, 提供客户特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1987年, 斯坦·戴维斯 ( Start Davis)在《Future Perfect》一书中首次将这种生产方式称为“Mass Customization”,即大规模定制(MC)。 1993年B·约瑟夫·派恩(B·Joseph Pine II)在《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一书中写到:“ 大规模定制的核心是产品品种的多样化和定制化急剧增加, 而不相应增加成本;范畴足个性化定制产品的大规模生产: 其最大优点是提供战略优势和经济价值。”
采纳哦
㈦ 什么是codp
在延迟制造中,我们把推式流程与拉式流程的分界点称为顾客需求切入点(CODP:Customer Order Postponement Decoupling Point)。它是供应链中产品的生产从基于预测转向响应客户需求的转折点。在上面PC例子中,物流中心内进行的装配业务便是CODP的起点,在PC装配之前的业务流程为推式流程,而装配流程及其之后的业务流程都始于响应客户订单,为拉式流程。
在供应链中,CODP的定位是延迟制造成败的关键,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规模与变化的程度,若CODP过于偏向供应链的上游,那么通用化阶段就无法产生相应的规模经济;而反之,若CODP过于偏向供应链下游,差异化阶段也无法获得多样化的优势。
总体而言,在供应链中,CODP会出现在五个位置
1.CODP处于装配与发运之间,此时装配及其上游的所有生产业务均已按通用化阶段要求生产,产品已经被制造出来,顾客只能在其中选购,常见于日常生活用品、家用电器等产品生产模式中。
2.CODP处于加工与装配之间,这是一种常见的定位,也是实现大规模定制最常用的手段,一般发生在ATO环境下,常见于汽车、个人计算机等产品生产中。
3.CODP处于原材料采购与零部件加工之间,一般发生在MTO方式中,常见于机械产品、一些软件系统如ERP、MRP等产品生产中。
4.CODP处于设计与采购之间,顾客对产品的原材料、加工装配工艺有特殊要求,常见于BTO方式中。
5.CODP处于设计阶段之前,此时设计及其下游生产业务均按顾客的特定要求进行,一般发生在ETO方式中,常见于大型机电设备和船舶等产品的生产以及建筑行业中。
因此,CODP的定位既要考虑到规模与变化的因素,还要结合具体产品结构与顾客需求的特点,在权衡利弊,综合分析后,才能加以确定。
㈧ 大规模定制的概念是什么
大规模定制化营销是20世纪未期兴起的一种营销管理模式。采用这一模式的企业或营内销组织依托顾客数据容库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向每一类甚至每一个顾客提供定制化价值组合方案,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同时通过共享大部分基础设施和互联网运用大大降低生产运作和交易成本,从而获取低成本和差异化的双重竞争优势。
㈨ 定制营销是什么意思
定制营销,是指企业在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上,将每一位顾客都视为一个单独的细分市场,根据个人的特定需求来进行市场营销组合,以满足每位顾客的特定需求的一种营销方式。现代的定制营销与以往的手工定做不同,定制营销是在简单的大规模生产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根据顾客的特殊要求来进行产品生产。
与传统的营销方式相比,定制营销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1、 能极大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此,海尔的“定制冰箱” 服务已充分说明这一点。
2、以销定产,减少了库存积压传统的营销模式中,企业通过追求规模经济,努力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和扩大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在卖方市场中当然是很有竞争力的。但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这种大规模的生产产品品种的雷同,必然导致产品的滞销和积压,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定制营销则很好地避免了这一点。因为这时企业是根据顾客的实际订单来生产,真正实现了以需定产,因而几乎没有库存积压,这大大加快了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同时也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3、有利于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创新是企业永保活力的重要因素。但创新必须与市场及顾客的需求相结合。否则将不利于企业的竞争与发展。传统的营销模式中。企业的研发人员中通过市场调查与分析来挖掘新的市场需求,继而推出新产品。这种方法受研究人员能力的制约,很容易被错误的调查结果所误导。
而在定制营销中,顾客可直接参与产品的设计,企业也根据顾客的意见直接改进产品,从而达到产品,技术上的创新,并能始终与顾客的需求保持一致,从而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定制营销并非十全十美
当然,定制营销也并非十全十美,它也有其不利的一面。首先由于定制营销将每一位顾客视作一个单独的细分市场,这固然可使每一个顾客按其不同的需求和特征得到有区别的对待,使企业更好地服务于顾客。但另一方面也将导致市场营销工作的复杂化,经营成本的增加以及经营风险的加大。其次,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的快速传播,使产品的差异日趋淡化,今日的特殊产品及服务,到明天则可能就大众化了。产品、服务独特性的长期维护工作因而变得极为不容易。定制营销的实施条件,定制营销的实施要求企业具有过硬的软硬件条件。首先企业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是沟通企业与顾客的载体,没有畅捷的沟通渠道,企业无法及时了解顾客的需求,顾客也无法确切表达自己需要什么产品,目前,Internet、信息高速公路、卫星通信、声像一体化可视电话等的发展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途径。
其次企业必须建立柔性生产系统。柔性生产系统的发展是大规模定制营销实现的关键。
这里所说的“柔性”是相对于50年代发展起来的硬性标准化自动生产方式而言的。柔性生产系统一般由数控机床、多功能加工中心及机器人组成,它只要改变控制软件就可以适应不同品种式样的加工要求,从而使企业的生产装配线具有了快速调整的能力。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定制营销的成功实施必须建立在企业卓越的管理系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