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制定公司的规章制度
制定公司的规章制度应先确认:
要看规章制度的内容是否合法。
要看规章制度是否经过民主程序制定。
要看规章制度是否已经向员工公示告知。
具体分为:
内容要系统全面:
一是与人力资源相关的管理制度,员工手册里都应当有相应规定。比如招聘制度、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薪酬和福利制度、考勤制度、休息、休假制度、奖惩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另外还有培训制度、报销制度、商业秘密保护制度、车辆使用管理制度等
二是具体某项制度的内容要完整。比如说制定奖惩制度,要有奖惩制度的制定目的、制定的基本原则、奖励适用的范围、奖励的主要方式、不同奖励方式所适用的范围、奖励的审批程序、惩处的方式、不同惩处所适用的范围、惩处的审批等。
内容要合法:
规章制度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政策规定。内容的合法性是规章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规章制度的内容不但不能违反《劳动法》及其配套法规,也不能违反民法通则、合同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就业保障法等基本法律。
可操作性要强
要体现人性化管理的内容规章制度所适用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有感情的动物。
术语、名词要规范。
B. 如何制订有效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有效须满足三大要件:
主体合格、
内容合版法合理、
程序合法,
当然权大多劳法专家把规章制度有效的三要素总结为:内容合法、民主程序和公示告知,而我认为民主程序和公示告知其实都是程序性问题,但大家都忽视了一个最显尔易见的主体问题,不解决主体问题,后面的问题都是无根之木。
C. 制定管理制度学到了什么,年底工作总结用,请文采好的网友赐教,谢谢!
1 通过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提高全体员工的技术、管理、经营水平,不断完善公司的经营、管理体系,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不断壮大实力和提高经济效益。
2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决策和管理,欢迎员工就公司事务及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作出贡献者予以奖励、表彰。
3 推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考勤、考核制度,端正工作作风和提高工作效率,反对办事拖拉和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4 维护纪律,对任何人违反章程和各项制度的行为,都要予以追究。
使企业的运作效率大大增强;让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使每个员工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企业财务清晰,资本结构合理,投融资恰当;向顾客提供满足的产品和服务;树立企业形象,为社会多做实际贡献。
1、可以增强企业的运作效率;2、可以让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3、可以使每个员工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4、可以使企业财务清晰,资本结构合理,投融资恰当;5、可以向顾客提供满足的产品和服务;6、可以更好的树立企业形象,为社会多做实际贡献。
企业规模比较小,员工在企业管理者的视野监视之内,所以企业管理靠人才就能够实现。所以在经验管理阶段,对员工的管理前提是经济人假设, 认为人性本恶,天生懒惰,不喜欢承担责任,被动,所以有这种看法的管理者采用的激励方式是以外激为主,激励方式是胡萝卜加大棒,对员工的控制也是外部控制,主要是控制人的行为。
企业规模比较大,靠人治则鞭长莫及,所以要把人治变为法治,但是对人性的认识还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靠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其对员工的激励和控制还是外部的,通过惩罚与奖励来使员工工作,员工因为期望得到奖赏或害怕惩罚而工作,员工按企业的规章制度去行事,在管理者的指挥下行动, 管理的内容是管理员工的行为。 企业的边界模糊,管理的前提是社会人假设,认为人性本善,人是有感情的,喜欢接受挑战,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向上。这时企业要建立效应的以人为本的文化,通过人本管理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文化管理阶段时并不是没有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实现文化管理的基础,经验仍然是必要的,文化如同软件,制度如同硬件,二者是互补的。只是由于到了知识经济时期,人更加重视实现个人价值的实现,所以,对人性的尊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本。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很多人往往忽视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家都会说,我希望将来要有房子、汽车,要有美好的生活等等,这只是生活中所有人的一个想法。但如何去实现它,就要设定具体的目标,而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是单纯地为了赚钱而工作。不仅仅是自己做好工作,而要具备能组织发动身边的同事和下属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地努力工作。如果,不能让大家成为你真正意义上的战友和战士,就不可能具备发动和组织起有效的战斗力。 1、管理也是一种文化。把管理活动视为文化现象;从文化的视角来考察和研究管理;对管理进行文化方面的研究;文化也是一种管理手段;管理效率依赖于诸如价值系统、管理哲学等文化变量。2、管理文化主要是指管理思想、管理哲学、管理风貌,它包括价值标准、经营哲学、管理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 3、企业管理文化是有企业领导层提倡、上下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和不断变革的一套行为方式,它体现为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揭示文化对管理的影响,它渗透于企业的决策,组织,激励,领导等管理全过程中,提供文化与管理匹配的最佳模式。企业管理文化就是企业管理中的文化意蕴,是文化特征在企业管理中的体现。 4、管理植根于文化之中,在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理论,称之为管理文化。将企业管理从技术、经济上升到文化层面,是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创举,作为在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理论,是对原有管理理论的总结创新而成的。它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思考和分析企业这个经济组织的运行,把企业管理和文化之间的联系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它的核心是使员工关心企业,给企业管理理念和实践带来生机和活力。 管理出效益,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就好比法律的存在一样,是为了规范员工而建立的。当然如果制度的正常化和监管工作没有做好,没人去执行,没人去监管,讲归讲,做归做,那么企业就必定失败,所以要想做好企业管理,管理制度的正常化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摘几段就可,都是书面语,大而空充充场面!~---
D. 如何推进企业制度建设工作总结
企业制度是企业运作过程中赖以遵循的行为准则,制度建设关系到企业的基础管理能力。科学合理的制度能够促使企业不仅能使企业处于协调、稳定、和谐的状态,还能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加强企业制度建设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绕不开的课题,现在的企业虽然明白制度建设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但在制度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着需要克服的难题。制度建设工作之所以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问题可以归纳到两个层面,一是制度制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制订中存在的问题
1、制度的可操作性差。一是对制度的执行没有规定相应的保障条款。比如在公司管理条例中列明禁止事项,但是对于出现禁止行为后如何处理却没有明确的规定。二是制度表述不够明确。比如“表现优秀者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违反规定的要给予相应的处罚,造成损失的要追究相关责任”等条文,没有明确具体是怎样的奖励或者处罚,在执行过程中往往难以落实。三是对制度的执行者缺乏必要的约束。比如规定对在施工场所不配戴安全帽者,发现一次罚款5元。如果管理者发现员工不戴安全帽却不进行处罚,就会导致这条规定形同虚设。然而规定并没有对管理者的行为进行约束,就会很大程度地削弱制度的实际操作性。 2、制度的制订者过于单一。企业制度的制订者往往是企业的管理者,企业的管理者在制订制度时容易过于强调机构的利益,希望员工规范言行,服从指挥,按照管理者的意志行事,很少考虑被管理者的立场和个体利益,这样的制度很难被大多数员工认同和接受。
3、制度更新速度过慢。制度建设的速度落后于企业发展的速度,许多制度存在的条件已经不存在,但制度却依然照旧,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企业制度需要配合企业的发展不断修订,只有符合企业当前实际情况的制度才能切实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如果企业制度长期没有得到更新,很多制度早已不实行了却依然存在,这些过期的制度会影响到企业制度整体的权威,从而在制度执行过程中起到产生负面作用。因此,制度的制订工作绝不是一劳永逸的,还需要进行定期修订,才能始发挥长期作用。 二、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制度本身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而制度的实施行为是主观能动的,制度难以执行除了客观的因素外,也有其人为的主观原因。
1、制度执行缺乏严肃性。制度中的惩罚性条款往往很难得到落实,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制度执行者缺乏公心和责任感,或碍于情面,或存有心偏袒,对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二是执行制度不能持之以恒,热一阵,冷一阵,时间一长便对违规行为熟视无睹;三是制度的学习宣传不到位,甚至连执行者自己都很难把制度的详细规定说清楚,更何况是一般员工,早已将其抛之脑后。 2、制度执行缺乏权威性。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还容易出现“弹性过大、灵活性太多、原则性不够”的现象,对出现的问题自作主张、先斩后奏、明知故犯等行为。有观点认为制度遭到破坏,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缘于领导者自己首先破坏制度。这一观点固然有失偏颇,但也不无道理。作为普通的员工或者管理者,他们迫于压力一般不敢违反制度,而只有领导者有权超越、甚至改变制度,因为领导即使违反企业的内部制度往往并不会因此受到处罚。若要维护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权威性,需要领导者严于律人,起到表率作用。
3、制度执行缺乏监督考核。有的企业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公司制度完成发布,通知各部门组织学习,就认为大功告成。事实上,制度的落实过程如果缺少监督,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制度的执行情况需要有专业部门去考核,做到责任明确。而且监督考核机制需要切实可行,否则会适得其反。 三、如何提升制度执行力
1、制度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是协调人与人关系的最有效手段,也是管理的最有效手段。所以企业制度不在于多,在于科学、规范,在于能够被更好地遵守执行。衡量的标准有四点:一是制订制度是否有明确标准;二是制度是否具有实用性;三是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四是与上级要求是否合拍。举个例子说明:假设三个人要分一块金币,如果由第一个人切金币并且又先挑金币,尽管你对切金币的人进行反复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很难保证他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如果我们从制度上这样规定,可以由你第一个切分金币,但是必须让其他两个人先挑。制度稍作调整,结果会怎样?他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尽量做到平均,因为一旦分得不均,吃亏的是他自己。检讨一下我们的工作方法,往往就像第一种分币法,热衷于把精力过多地放在空洞的说教和作指示上,对制度本身的缺陷却关注甚少,而这恰恰是制度难以真正落实的重要原因。
2、制度的制订程序要规范。既然是制度就必须规范,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凌驾或超越国家法律法规。但如何保证实现上述目标?这就要规范制度的制订程序,企业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是直接面对广大企业员工,这些制度都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和经济效益,制度的发布更应规范、透明。应遵循以下程序:(1)企业基层管理人员、专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共同制订制度初稿;(2)基层管理部门初审并修改;(3)专业管理部门审核并签署修
改意见;(4)根据两级管理部门提出的修改意见修改初稿;(5)基层管理人员将修改后的制度报专业管理部门审批;(6)企业高级管理层审查,签署审批意见后的制度发布执行。只有按照规范的程序所制订规范的制度,才能规范各项管理工作,才能保护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才能避免以上各种问题的出现和发生。 3、制度的内容要量化。管理是一门通过别人完成任务的艺术。管理者水平的高低,不在于能否让高素质的员工把事情办好,更重要的是让素质一般的员工把工作做好,让每一位员工在执行同一项命令时,能够按照管理者的意识,把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好。这里所说的 “保质、保量、按时”就是一个量化管理的概念。我们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制度的内容就要量化,要让企业员工知道去做什么,到哪做,什么时间做,怎么做或做到什么程度。这些内容都要在制度里明确量化,这样才能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知道工作怎么干,工作标准是什么。这样才能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有的员工认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订的太多,不利于员工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企业十分赞赏有个性、有创造性特点的员工,企业的发展也需要许许多多有个性、有创造性特点的职工,企业才能健康地发展。但任何个性和创造性都必须有利于企业整体的利益,否则其个性越强,创造力越强,对企业利益的损害就越大。所以对于企业的所有员工,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制度来约束每一个人,只要你是企业的员工,你就必须接受,而且必须按现有制度来执行、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也就是说,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制度不管的人。制度的执行标准都一样,这也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一个保障。有了好的制度还要有规范的执行者,人的因素不可忽略,毕竟制度的执行、考核还是要由执行制度的人来完成,所以制度的执行者要一碗水端平,保证制度执行公平公正,才能真正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4、制度的考核要严格。有两个著名的管理学定律——酒与污水定律和木桶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污水和短木板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惊人的破坏力。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间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如何提高一个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不是光有完善的制度就行了,还要有严格的考核,管理制度一经公布,就对企业组织内部任何人都具有约束力,人人都要严格遵守执行,领导也不例外。只有领导以身作则,一旦有违反行为,同样接
受处罚,坚决不搞特殊化,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制度建设才能真正得以贯彻实施与有效,企业的管理才能真正的提高。
5、制度的修改要及时。企业的制度建设需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否则“污水和短木板”就会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妨碍企业的发展。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及生产环境的变化不断地修订、完善各项制度。制度的修订要注意及时和定期。当设备更新改造了、当工艺流程发生变化了、当运行参数重新调整了,那么制度就要及时修订,操作规程就要及时修改,应急预案就要及时变动,巡回检查路线图就要及时重新制作,这就是制度的及时修订。总结一个阶段的工作时,就要对工作过程中发现的和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是执行力不够的要加强考核力度,是制度有缺陷、不完善的,要组织有关人员修订完善制度,这就是制度的定期修订。
科学、统一、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力与决策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与生存能力。只有加强制度建设,克服企业制度在制订和实施过程中的难题,提高制度执行力,才能培养融洽、有序的工作环境,促使企业的健康发展与不断壮大。
E. 如何制定制度
在企业管理中,即使领导者的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有精力一个人将整个企业都管理的井井有条,肯定会有疏漏的地方,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制定一个合理的制度就变得至关重要,一个合理的制度不仅可以为我们分担很大一部分压力,还可以将企业管理的很好。
但是有些领导者却不知道该怎样制定制度或是制定的制度没有用,所以我向大家推荐《制度才是真正的老板》这本书,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在企业管理中我们该怎样制定制度,并且制定好制度后我们应该如何实施。
在制定制度时我们可以按步骤进行:
第一步是确立目标,做任何事情都是要有目标的,我们要清楚想要什么样的结果,企业管理也是如此,作为领导者,我们要清楚我们的企业要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想要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因此,我们要学会制定一个长远的目标,这样我们才能永远一个发展的大方向。
仅仅只是制定长期目标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是很有可能会迷失方向,所以我们还要懂得制定短期目标,从实现一个个短期目标开始,逐渐朝着最终的目标靠近。
第二步制定可行的计划,计划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只要是对我们实现目标有帮助的计划就是好的计划,所以我们在确定好目标之后还要制定一个适合自己企业完成目标的计划。
在制定计划时要依据企业的经济情况、企业成员的能力情况和企业的人才数量,只有适合自己企业情况的计划才能帮助企业完成目标。
第三步是每日检查,我们要以目标为导向,对工作计划和工作任务执行情况做值观的对比,每天不断追踪工作流程的执行,参考工作数据,从而及时的对工作做出调整,纠正偏差,使目标导向更加明确。
第四步是汇报工作成果,在工作取得阶段性成功之后,要对工作执行结果做一个细致的汇总,以帮助员工快速汇报,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并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工作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作出适当的推广、标准化,对失败的经历要学会吸取教训,以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犯下相类似的错误。
其次,在实行制度时一定要公平公正,制度要求的是企业的所有人,包括领导者在内,因此在日常的管理中,我们要完全按照制度办事,千万不能对某个人抱有私心,即使我们自己违反了制度也是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管理企业其实很简单,只要在企业管理中制定合理的制度,我们不仅可以轻轻松松当老板,还可以将企业管理的井井有条
F. 如何加强制度建设 提升制度执行力
1、制度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是协调人与人关系的最有效手段,也是管理的最有效手段。所以企业制度不在于多,在于科学、规范,在于能够被更好地遵守执行。衡量的标准有四点:
一是制订制度是否有明确标准;
二是制度是否具有实用性;
三是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四是与上级要求是否合拍。
举个例子说明:假设三个人要分一块金币,如果由第一个人切金币并且又先挑金币,尽管你对切金币的人进行反复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很难保证他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如果我们从制度上这样规定,可以由你第一个切分金币,但是必须让其他两个人先挑。制度稍作调整,结果会怎样?他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尽量做到平均,因为一旦分得不均,吃亏的是他自己。检讨一下我们的工作方法,往往就像第一种分币法,热衷于把精力过多地放在空洞的说教和作指示上,对制度本身的缺陷却关注甚少,而这恰恰是制度难以真正落实的重要原因。
2、制度的制订程序要规范。既然是制度就必须规范,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凌驾或超越国家法律法规。但如何保证实现上述目标?这就要规范制度的制订程序,企业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是直接面对广大企业员工,这些制度都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和经济效益,制度的发布更应规范、透明。应遵循以下程序:
(1)企业基层管理人员、专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共同制订制度初稿;
(2)基层管理部门初审并修改;
(3)专业管理部门审核并签署修改意见;
(4)根据两级管理部门提出的修改意见修改初稿;
(5)基层管理人员将修改后的制度报专业管理部门审批;
(6)企业高级管理层审查,签署审批意见后的制度发布执行。只有按照规范的程序所制订规范的制度,才能规范各项管理工作,才能保护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才能避免以上各种问题的出现和发生。
3、制度的内容要量化。管理是一门通过别人完成任务的艺术。管理者水平的高低,不在于能否让高素质的员工把事情办好,更重要的是让素质一般的员工把工作做好,让每一位员工在执行同一项命令时,能够按照管理者的意识,把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好。这里所说的 “保质、保量、按时”就是一个量化管理的概念。我们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制度的内容就要量化,要让企业员工知道去做什么,到哪做,什么时间做,怎么做或做到什么程度。这些内容都要在制度里明确量化,这样才能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知道工作怎么干,工作标准是什么。这样才能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有的员工认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订的太多,不利于员工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企业十分赞赏有个性、有创造性特点的员工,企业的发展也需要许许多多有个性、有创造性特点的职工,企业才能健康地发展。但任何个性和创造性都必须有利于企业整体的利益,否则其个性越强,创造力越强,对企业利益的损害就越大。所以对于企业的所有员工,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制度来约束每一个人,只要你是企业的员工,你就必须接受,而且必须按现有制度来执行、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也就是说,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制度不管的人。制度的执行标准都一样,这也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一个保障。有了好的制度还要有规范的执行者,人的因素不可忽略,毕竟制度的执行、考核还是要由执行制度的人来完成,所以制度的执行者要一碗水端平,保证制度执行公平公正,才能真正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4、制度的考核要严格。有两个著名的管理学定律——酒与污水定律和木桶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污水和短木板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惊人的破坏力。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间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如何提高一个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不是光有完善的制度就行了,还要有严格的考核,管理制度一经公布,就对企业组织内部任何人都具有约束力,人人都要严格遵守执行,领导也不例外。只有领导以身作则,一旦有违反行为,同样接受处罚,坚决不搞特殊化,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制度建设才能真正得以贯彻实施与有效,企业的管理才能真正的提高。
5、制度的修改要及时。企业的制度建设需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否则“污水和短木板”就会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妨碍企业的发展。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及生产环境的变化不断地修订、完善各项制度。制度的修订要注意及时和定期。当设备更新改造了、当工艺流程发生变化了、当运行参数重新调整了,那么制度就要及时修订,操作规程就要及时修改,应急预案就要及时变动,巡回检查路线图就要及时重新制作,这就是制度的及时修订。总结一个阶段的工作时,就要对工作过程中发现的和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是执行力不够的要加强考核力度,是制度有缺陷、不完善的,要组织有关人员修订完善制度,这就是制度的定期修订。
科学、统一、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力与决策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与生存能力。只有加强制度建设,克服企业制度在制订和实施过程中的难题,提高制度执行力,才能培养融洽、有序的工作环境,促使企业的健康发展与不断壮大。
G. 如何制定总结反思制度,让学生自主管理内化于心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学生的自主管理指的是采用自我教育的方法,增强学生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约束的能力,将班集体的教育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和习惯。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实现自我教育,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及自立精神的培养,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长期以来,在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给人的普遍印象是起早摸黑、苦口婆心、终日琐事缠身、疲惫不堪,究其原因是我们过分地强调了师道尊严,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自主管理,忽视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体意识,把原本属于他们自己的事代劳了,剥夺了学生经历磨练的机会。现阶段,我们的教育进行着改革,在生本教育的模式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善于利用生本小组模式
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创新。生本教育下的学习小组,对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可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学习小组之间的学习、纪律、清洁等各方面的评比,小组长对组员的管理,组员之间的相互监督,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为了让学生的小组竞争有一个更好的平台,还可以在学习园地开辟一栏,作为“每周先进小组”及“先进个人”的展示栏,通过每周一次的评选,可以为表现最优秀的小组及个人照一张相,并打印出来,贴在展示栏。通过竞争使每个学生把自我管理看作是自己的责任,一种义不容辞的为组争光的责任,无形中增强了小组凝聚力和竞争力。
二、树立正确的班级舆论
班级舆论其实就是班风。一个班级班风正,班级舆论就正确。在培养良好习惯及良好品质的过程中,班主任应采取大力表扬好人好事;对出现的或大或小的不良倾向,可以及时通过师生专题讨论、主题班会等形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学生初步具有判断是非、辨别美丑的能力和素养,对不良倾向给予及早制止与批评、教育,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好事争取做,纪律不可违”的意识,从而形成习惯。
三、选好班干部,实行好“值周班长”制度
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不良倾向是在没有老师的时候才表现出来的,所以班干部便是管理者,他们便是其他同学的榜样,所以,组建责任心强的常务班委尤为重要。为了提高班干部的素质,开始通常是采取学生民主选举班委会,然后在以后的工作中经常对班干部的工作进行民主考评。把能真正经得起考验的同学选拔出来,给予他们管理权、反映权,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在各个方面做表率,使他们带头制止坏人坏事言论。
一个班级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班干部组织,可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应为每个学生提供当干部的锻炼机会。“值周班委会”就是由其中一个小组担任,经组员推选产生临时班长,负责班级一周的日常事务。其中推选出的临时班长总负责,任值周班长,其余组员分工负责,分别管理学习、纪律、清洁等其它方面。这种形式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条件,锻炼了每位同学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主人翁意识。
四、实行班级量化评分制度
量化评分制度是根据学生在遵守纪律、集体观念、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劳动态度和好人好事方面进行量化评分,做得好的加分,做得不好的减分。如做好事、学习进步加分,违反纪律、劳动不积极等减分。为了让纪律不好的学生有一个反思自新的机会,常常制造机会给他们加分,鼓励他们努力改进自己的行为,让学生在制度的约束下养成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到期末时,班里面还可以实行民主评选各类积极分子,让那些学习不太好但在劳动或体育等其它方面表现十分优秀的学生,有一个被人认可的机会,虽然奖品是微不足道的作业本或一支笔,但对学生内心的鼓励却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