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家居百科 > 在家居士如何修禪定

在家居士如何修禪定

發布時間:2021-02-18 09:06:25

『壹』 在家居士該如何修學佛法、凈化心靈求答案

心靈提升的路徑 說到凈化心靈,佛法的修學,那麼在這個時代,一個這就涉及到修行的終極目標、短期目標與今生的歸趣,涉及到承擔與學修的關系等問題。對於其他宗教或者沒有信仰,但是想要提升心靈的人,也涉及到這一問題。因為有機農業並不只是佛教徒在做,它需要大量社會善心人士的參與,能在有機事業中找到用心的點,一條很踏實的心靈提升的途徑,對大家長期堅持做下去是很重要的。 有人說,2012年之後,人類走入一個更注重靈性的時代。現在各種禪修、靈修、瑜伽、武術、氣功也越來越流行,為人們打開了一個廣闊的內心潛能的世界。那麼這些是否就是我們所理解的心靈提升,或者心靈提升的全部呢?從道次第的觀點來講,這些都是方法,如果修得對路,可以對人的身體健康、內心平和起到一些幫助,但僅僅這些並沒有涉及到核心的問題。在修行以至圓滿覺悟的歷程中,特別是在初期,最關鍵的是業,也就是我們在每天待人、做事的過程中內心的造作。遇到不同的境界時,一個人的內心的狀態,心的不同層面才真實地展現出來,從中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不斷堅定自己生命的方向。 禪修可以讓人的內心達到一個寧靜的狀態,但真正的問題還是在出定之後如何面對現實的人生?能否將禪定中得到的喜悅與智慧保持下去?還是說把禪修的喜悅與現實的煩惱對立起來?「參禪的脾氣大」就是說的這種對立的狀態,在禪修中的喜悅越強,就越形成鮮明的反差,而不能容忍現實生活中種種不如意的境遇。因為禪修的狀態很寧靜,人沉靜在這種快樂的狀態中,以為自己修得很好,不知不覺還可能產生一種耽著,以禪修為現實生活的逃避,逃避自己內心的問題,也逃避社會責任。而實際上很多內心的問題並沒有暴露出來,更無法對治,僅僅這樣,並不能幫我們走近最終圓滿覺悟的目標。當然,這是比較淺的禪定,如果要更深入,內心的煩惱種子就會泛起,遇到種種魔障,如果之前沒有扎實的資糧和戒力,很可能會出問題。所以,禪修是要以在現實生活中切實的善行為基礎的,佛教講「戒、定、慧」的次第,又講「凈罪積資」,真正的實修是從戒開始,而戒的前提是廣造善業,凈罪積資。 業是一個人當下生命的方向,如果開汽車,方向盤把好了,油門沒有問題,然後才涉及到要用好的油。這時的禪定才是有意義的,確實能大大地加快修行的速度。當然我們見到一些人,默默無聞一輩子,很單純地為大眾付出,堅持去做一件事情,並沒有說自己一定要怎麼怎麼修行,到老年心態也很平和,也很有智慧。比如一些老法師,一生很普通,到往生的時候現出瑞相;其他宗教的,基督徒、穆斯林,並沒有見他們怎麼去閉關,就是天天抄經書,祈禱,幫助他人,這樣一輩子下來,就有一種人格的感染力,內心的狀態非常的平和、安詳。 從事有機農業,關愛土地,關懷他人的健康,這就是造了一份殷重的善業,它本身是一種修行,能積到很大的資糧。 實踐業果法則 那麼怎樣更好地來造一份善業呢?要學習業果法則,增長觀待各種因緣的智慧。為什麼許多看上去的善行並沒有好的結果呢?往往是因為執著在某一方面,不能辨析業的輕重、染凈,沒能很好觀待緣起。有的人謹小慎微,執著說一定不能造惡業,實際上是一種怕果報的自私心理,結果阻礙了積極行善的心,又因為智慧不夠,在自己比較漠然的對境上屢造惡業。一個熟悉業果法則的人,會整體的、全面的來看待自己的生命和周遭的環境,因為我們所遇到的所有的人和事都是我們的對境,對他們造作的業都會影響我們未來的生命。 下面分幾個角度來看。 《廣論》上講到「具力業門」,三寶和父母都是具力業門。對父母而言,要非常恭敬、小心地孝養承侍,進而慢慢引導歸信三寶,切不可覺得自己學佛了,父母都不對,有一種道德優越感。學習佛法、利益社會這些大事上方向篤定,一些小的地方,生活習慣等方面,應多隨順父母,看到自己學佛後的變化,讓父母慢慢對佛法產生好感。如果因為執著於一種佛教外在的形式,而讓父母產生排斥,雖造了小善業,同時卻造了大的惡業。除父母外,對子女及常見面的其他親人也應注意這些原則。 對於三寶,應勤修皈依,恆勤供養,落實皈依學處。三寶的事情肯定比自己的事情重要。賢然法師說:「居士修學要從培養信心開始,信心來自對三寶功德的信解力,而對佛菩薩功德產生信解的正因就是長期隨念三寶的功德。」法師進一步分析:就像一個小奧拓的發動機,外面裝上再好看的賓士車的殼子仍然跑不遠。不在於學習什麼高深大法,而是在學佛的前幾年,必需盡快建立起一套正確的的修學佛法「動力系統」來,也即是自己的「學佛發動機」。不能老靠法師提意樂,提一提才願意學,提一提才動一動。建立生命宗旨,皈依三寶,就是最穩定、最強勁的發動機,而參加早晚功課、,就好像是不斷給發動機加油。當你干一段,業習氣作用越來越大時,有煩惱時,心力低沉時,就是發動機沒有油了,趕緊上上殿,拜拜佛,隨念三寶功德,串習生命的宗旨,出來就又能跑上一小段,慢慢慢慢我們的發動機就越來越有力量,越來越持久,並且以後也不用一定要去佛堂才能加油了。 不過現今社會和古代不同,回家承侍父母的機會其實是很少的;一般的在家居士不能經常來廟里,即使是常住的居士,所承擔的固然都是三寶的事業,但直接面對佛像、經本和出家眾也只是一部分的時間。那麼居士修學最主要面對的境界,還是自己的職業,以及職業中的領導、同事、客戶;對於常住居士來說,則是常住交給自己的承擔,和共同承擔的同行善友。更廣的來講,只要我們存在這個世間,我們就有事情要做,而要做的事,必須人與人之間互相的交涉,所以職業與群體之間,是有這樣密切的關系存在。在這兩個對境上應造一份怎樣的業呢?古人說「敬業樂群」,這里的業就是指的職業、事業,群就是指相處的人群。每一份事業都需要一顆誠敬的心去經營,而不是因循苟且敷衍了事,更不是貪婪榨取,不顧後果;人群是我們彼此傳遞愛和善的團體,從中能感受到快樂與感動,而不是互相指責、漠不關心,更不是充滿競爭和欺騙的團體。同事之間親如兄弟;生產者與消費者相互感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對於常住居士來說,敬業樂群就是皈依三寶的一個入手處。認真對待常住的安排,與同行善友和樂地相處,能積到很大的資糧。相反,如果做事馬馬虎虎、隨自意樂,對同行善友觀過,就會有很大的損失。《廣論》上講,我們拜佛、念佛,都有非常大的功德,為什麼我們體會不到身心的改變?就是因為對同梵行者觀過而抵消掉了。「『千劫所集施,供養善逝等,此一切善行,一恚能摧壞。』此復若嗔同梵行者,及嗔菩薩較前尤重。」 在這個時代,發達的網路、通訊技術時人與人彼此相連,社會的業匯聚一個共業,不知不覺地裹挾著每一個人,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對境。在共業的網中,個人常是很無助的,偶爾的善行善語,成為滾滾洪流中的一小朵水花,力量是非常微不足道的。當社會上冷漠、互不信任的力量很強,一個勇於幫助別人的人反而受到嘲笑和傷害;當投機取巧形成一股風潮,正直誠信的商家、農人反而掙不到錢,面臨淘汰的危險。這更凸顯了團隊的重要,「敬業樂群」的重要,善良的人必需組成團隊才能將善行持續下去,離開了團隊,個人的價值是非常微小的。

『貳』 在家居士應該如何安排禪修時間

這個沒有固定的模式的,關鍵是隨時保持覺知,「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內安然」,那容就隨時隨地都在禪修了!
至於坐禪,是禪修中最重要的環節,能夠保持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坐30分鍾,就已經是最大的效果了

『叄』 如何修禪定

1、修禪定務必要有師父帶領,切勿自修,否則容易出問題(當然,不會走火入魔,因為那是高手才出的問題,菜鳥還沒有達到走火入魔的資格)。
2、禪定必須有三個前提:根據《北美開示錄(一)》(成觀法師著)之信位菩薩的修行「定心」一文中說到:一切修行項目里危險性最高的就是修習禪定;習定很容易遭遇障難,若能克服障難,所得的成就也最大。就是因為成就大所以須要投注的資本也較多。首先須具足修習禪定的「先決條件」然後才可以起修,切勿不明就理而盲修瞎練,那樣很容易出毛病。修禪定須要具備哪些條件呢?
第一:要懺除業障。業障重的人常一修禪定,就為魔所乘,或為魔所纏,以致壞了所修之法。有時壞了自己修法還不說,最糟糕的是,常會為魔所用,而壞他人修法。如是,自壞壞他,修行就一團糟了。我們放眼望去,當今之世,這種在修行中自壞壞他的事,所在多有。因此,業障重的人,欲發心修殊勝之行,須先修學懺悔業障,等業障較輕薄之後,再進修勝法。
第二:修習禪定者須持戒。經上說:佛弟子須先「持佛禁戒」方可修佛定,群如圓覺經、楞嚴經、楞伽經等。若不持佛戒,即身心不得清凈;身心不清凈,極易為魔所擾。因為魔屬染法,行者若自不持清凈戒,則與染法相應;與染法相應故,即為魔之內應,魔即得其便。又諸多外道及凡夫亦皆修定,若修定不持佛戒,即不能稱為在修佛定,而是在修凡夫定、或外道定。是故修習佛定者,必須同時亦持佛戒。
第三:須先通達佛之教理。修禪定而不通佛理,必然錯誤百出。尤其是禪定止觀法門及定慧法門,必須熟悉通曉。如果不知、不解定慧法門,切不可冒然修習禪定。當然,如果你只是一個星期中偶而靜坐一~二次,每次單盤坐個二十~三十分鍾,那倒不妨事。倘若你是很精進的每天打坐,每次坐半小時~~~一小時以上,這種情形下,已非偶一為之的玩票性質,就應照上面所說,一一完成准備工作,而且一定要有僧人在旁就近指導才好。設若無人指導,自己又一知半解,糊里糊塗就盤起腿來坐,只覺得禪定很神秘、很有意思,心裡好奇,想「玩一玩」這斷然是不行的;須知習定是「修道」非同兒戲。這種半玩票的修法,最好還是趕快停下來,不要繼續玩下去;須「如法」修行,才是尊重「法」,才不會出事。
3、禪定有很多層級,先得過初級階段。初級階段包含粗念住、細念住、欲界定、未來禪,然後才開始「四禪八定」(即「色界四禪和無色界四定」的合稱),分別為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 非非想處定。四禪八定是禪定的基礎,佛陀在成佛和涅槃時,也曾修行四禪八定功夫作為助緣。練會這些,你才能更加精進。
順便普及一下四禪八定的知識:
一、色界四禪
 1、初禪是用各種方式消除種種煩惱、慾念,達到無憂無欲的境界。初禪雖然已經脫離欲界的惡不善法,但是還保有尋和伺等原始思維。
 2、二禪是進一步把覺和觀都除去,不尋不伺,自然得到一種歡喜(外喜)。此時甚深禪悅油然生起,心靈朗然洞徹,如同從暗室中走出,見到日月的光明一般。
 3、三禪是進一步連歡喜也不要,只有一種心平氣和,舒舒服服的樂(內樂)的境界。此時綿綿的妙樂從心中流出,遍滿全身。
 4、四禪是連樂也沒有了,達到安穩調適的心一境性的體(性)境界。此時心靈空明寂靜,有如明鏡離垢,凈水無波般湛然而照,萬事萬物都顯現無遺。
 二、無色界四定
 1、空無邊處定是調試到哪裡,哪裡便是空。此時心中明凈,無礙自在,好像飛鳥破籠而出一樣,在虛空中自

『肆』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

什麼是八關齋戒?戒在佛教大體上分為有二大類,這二大類分別是:漸次戒,頓立戒。什麼叫做漸次戒呢?漸次戒是在家三皈依五戒,出家的沙彌、沙彌尼戒、比丘、比丘尼戒,沒有受過三皈五戒,不能受沙彌,沙彌尼戒、十戒,也就是在家弟子沒有受三皈,就不能受五戒,以上有說過,過去佛陀時代三皈依五戒是一起受,慢慢為了適應社會環境背景的需要,便先受三皈依再來受五戒,其實三皈依五戒應該一起受,要不然的話三皈的動機要怎樣力行?而你沒受過沙彌、沙彌尼戒的十戒,那麼你就無法受比丘、比丘尼戒,這是有個漸次,有個層次的,因為受戒的過程必須要有個漸次級級來增加的,所以稱為漸次戒,像讀書從小學開始,一直到上中學高中。而在家二眾加上出家五眾,總稱為佛教的七眾弟子,所謂的在家二眾就是說優婆塞和優婆夷,那麼出家五眾就是說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和式叉摩女。式叉摩女也是出家五眾之一,解釋為「學法女」,「正學女」,這有很多不一樣的名相,將七眾弟子結合起來,便是佛教的組織架構,所以是個大團體、大組織,這是由漸次戒得名,非他的層次次第,這也可以使我們進一步明了什麼叫做漸次戒。現在再來介紹頓立戒,什麼叫做「頓立戒」呢?就是指八戒、梵網經、瓔珞經所說的菩薩戒,但是「菩薩」一詞照理說應該是於佛陀滅度之後才出現的,因為在部派佛教階段才開始有個大乘和小乘的區別,本來佛教在佛陀時代,並沒有區分大乘和小乘,也沒有什麼所謂的菩薩戒,但是在現在基於菩薩戒的精神,我們對於流傳至今的菩薩戒卻不可以隨意否認的,然而菩薩戒應該要依照理性,我們去學佛陀弘法四十九年的精神及方法,這才是真正的菩薩嘛!所以這兩種戒是在七眾之外,屬於特別解脫戒,菩薩戒與前面所說的漸次戒不同,因為七眾弟子,依照佛制定的戒律,應受漸次戒,但是他不受三皈五戒,同樣可以直接受八關齋戒,這個意思就是說你要去受八關齋戒,可以不用經過三皈五戒,不用先經過漸次戒,這就是頓戒和漸戒的不同處。
現在我們來說八關齋戒,八關齋戒屬於什麼戒呢?它是屬於頓立戒,並不是漸次戒。非七眾漸次戒就是八關齋戒嘛!而八關齋戒的內容是什麼呢?當然它分有八條,分開為齋戒,八關齋戒:第一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三不淫,這地方各位請留意八關齋戒和五戒不同處,其中的區別就是五戒禁止邪淫,八關齋戒則是不淫,差別就在這地方,第四不妄語,第五不飲酒,第六不著香華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旁聽,第七不坐卧高廣大床,第八不非時食。以上所說八條戒,前面是防備不可犯的,後面是指吃的東西,這就是八關齋戒的內容,所以很多人說:我吃素食是持齋,這不是正確的,因為照理研究起來,持齋就是過午不食,才可以說我吃齋,因為我過午不食嘛!中午過後不吃叫做吃齋呀!不可說你吃素食就說你在吃齋,可以說你是吃素食,也千萬不要說我在吃菜,以前因為不明白「吃菜」的意義,讓我把這個身體給搞壞了。在二十幾年前,當我還是在家居士修行時,起初並沒有真正了解佛法,在一次探討修行的過程中,當我在打坐時真正感到不可再吃眾生肉,有了這種體悟後,便戒葷食。那時候聽人說要吃菜,我就吃菜,以前吃素食,並不像現在那麼豐盛,而且也沒有人告訴我素食的真正意義,那麼我就想可能只有吃菜而已吧!當時販賣素食的人很少,別人也不能特地煮給我吃,於是自己便去菜市場買菜,將菠菜、花菜、空心菜全部都買回來,再買新的鍋子,用油爆香倒水進去,每一樣菜洗一洗後全部放進鍋子里煮,每天吃飯只吃菜而已,這樣吃了三個月、五個月身體卻敗壞了,所以最好我們說吃素食,不要說吃菜,吃葷的人也是有吃菜呀!吃素食的也吃菜呀!所以在誤解吃菜的情形下,身體一直衰弱下去,腸子也產生毛病,別人才跟我說:不是哦!吃素食不是吃菜,吃素食和吃菜不一樣,不吃肉類的東西,才是吃素食的。因為一句話卻讓我們沒有智慧的人受到影響,所以我鼓勵大家不要說吃菜,要說吃素食,因為吃葷的人也有吃菜呀!吃素食的人也是吃菜呀!不可能說吃葷的只吃肉不吃菜吧!也是要調配嘛!所以「齋」是過午不食才可說是齋。

『伍』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

首先要做三皈依,類似於你進學校讀書要辦理入學手續及頒發學生證;
其次學習五戒十善,若能持戒,就已經是很正規的居士了。
學佛成佛,簡單而言,就是要通過「信、解、行、證」四個步驟、採用「六度波羅蜜」六種途徑,經歷過「戒、定、慧」三個層次的境界,最終才能修成正果、立地成佛的。我依次給你簡介一下:
1、信解行證:首先要有信仰,有願意跟隨佛祖的腳步去修行、按照佛祖指導的方法去做的決心,這叫「信」,佛教也稱之為「發菩提心」;然後要有真正出家的僧人為你講解佛法,即「解」;然後你要按照僧人教你的方法去做,也就是理論聯系實際,這叫「行」;最後從實踐中驗證所學是真實不虛的,這叫「證」;
2、「六度波羅蜜」是修行的六種途徑,簡稱「六度」,分別是:布施、忍辱、持戒、精進、禪定、般若。用現代話來簡單的理解就是:無私奉獻(布施)、忍受委屈和痛苦(忍辱)、遵守佛教的規章制度(持戒)、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精進)、通過打坐來使自己的心擺脫情緒的控制(禪定),獲得無上的大智慧(般若)。
3、戒定慧:這代表了修行的三個層次的境界,「戒」就是上面的持戒,佛祖告訴我們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僧人要遵守250條規章制度(佛教稱為「戒律」),女性僧人(我們常說的尼姑)則是348條,如果你不出家,在家裡學佛,則只須遵守五條,即「持五戒」(看起來簡單,要做到不容易)。「定」即「禪定」,這是佛教中最重要的修行方式,回禪定的人不一定能成佛,但成佛一定離不開禪定!「慧」即「般若智慧」,因為「般若」一詞,包含了六種不同的智慧,沒法翻譯,只能稱其為「大智慧」。

『陸』 在家居士如何修持佛法

在家居士修行時的事項主要包括:皈依三寶、受持五戒、持齋、修行菩薩六度、居家八法,等等。
1、皈依三寶,確信佛法僧三寶為身心歸向依靠之處,更不皈依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與神廟,這是在家佛教徒的必要條件。
2、其次是奉行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佛法戒律雖然多,但最重的就是五戒,從初發心學佛一直到菩薩都要遵守五戒
3、持齋,持齋是在每月一定的日子裡實行一種克己的生活,即過午不食,不塗香裝飾和觀歌舞劇,不坐卧高廣床座。持齋的日子一般是陰歷朔日、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九(晦日)。
4、大乘經典則廣說在家菩薩應當怎樣修六度、四攝,等等。
5、居家八法,居家八法是佛陀針對在家人求得現實和未來安樂的八種修行,即方便具足、守護具足、善知識具足、正命具足、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和慧具足。如果按照居家八法修行,不但得今世的安樂,還可得來世的安樂。

遵守三皈、五戒和持齋,對人努力行善,對自己清凈身心,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佛教在家信徒修持的標准。實際上有不及這個標準的,也有超過這個標準的。

『柒』 佛教問題:日常生活中如何修禪定

禪定的意思是心無二念,開始練習時必有方法,方法的作用是使得我們的心念由散亂狀態而至集中狀態,再由集中狀態而至統一狀態。到了統一的狀態,便稱為定,但是統一狀態也有不同的層次:由身心的統一,至內心與外境的統一,再進一步,便是前念與後念的統一。要想達到前念與後念的統一,必須經過前念與後念的連續如項鏈,一念扣一念,念念同一念一樣的念頭,然後才能把前後念的間隔消化,僅剩下一念的存在,此時即是止於一念,名之為定。到了連此一念也不存之時,便是即定即慧。
初修禪定之時,可有許多方法,舉凡禮拜、誦經、念佛、持咒、梵唄、經行等,都為達到安心、靜心和凈心的目的,主要由於修行而使身心平衡,都是定的功效。如果沒有高明專長的老師,以上所舉各項,都是佛經中處處可以見到的修定方法,安全可靠而不會產生副作用及後遺症。不過這些均屬於散心修定。
如果遇到對禪定已有經驗,並對佛法有正知正見的老師,就向他們學習專心修定的方法。那是指的禪觀法,或被稱為止觀方法,禪宗則稱為參禪的方法。
禪觀的方法,一定不離三個原則,那就是:調身的姿勢,調息的呼吸,調心的專注。以放鬆身體的肌肉,也放鬆頭腦的神經為基本的要求。正確的姿勢,包括行、坐、立、卧四種,以輕松端正為原則。正確的呼吸,以自然的速度為原則。正確的專注,則以只顧方法不問得失為原則。如果企圖心強,急功好利的心旺盛,便會為你帶來魔境的困擾。必須要有佛來佛斬、魔來魔斬的心理准備,才會安全。所謂斬佛斬魔的意思是說,不論可喜或是可怖的任何景象及感受出現,都把它當作幻景及幻覺處理。否則若遇惡境易生退心,甚至毀謗三寶,指為修行不得好報。若遇善境易生慢心,甚至宣稱得大神通,證了聖果成了佛

『捌』 如何修習禪定

建議閱讀下,二麻子(躍塵)的《禪定今說——現代在家居士的禪修專途徑》,南懷瑾也有本相關的屬初級書。都很通俗易懂。
靜坐為內外道共有的,可先從靜坐開始,由止而入定,便是禪定了。但是同時要之前多閱讀和學習佛法的相關知識,在能進入較深度禪定前一定要建立對佛法的正見,否則容易淪入外道。祝早日得所增益,有收獲了告訴我哦,我坐了有些日子了,但不敢說得定的,還很遙遠。

『玖』 在家如何修禪定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 相關資料20條(全部:在家弟子 禪定)內 聖嚴法師:不貪著容禪定之樂 凈空法師:無量法門統而言之全是修禪定 智者大師:發心修禪定的人十種不正當發心 凈空法師:真正禪定 凈空法師:佛法的修行樞紐就是禪定 凈空法師:佛門的禪定是定慧等學,定功有等次的 凈空法師:念佛禪定有阿彌陀佛威神加持 達真堪布:心不造作得禪定 凈空法師:禪定能產生巨大的能量 南懷瑾:禪定的基礎 宗薩仁波切:禪定中的蛇念:不要逐一地降服每個造作念頭 凈空法師:有禪定功夫就能升四禪天嗎? 凈空法師: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禪定 凈空法師法語:在熱鬧的地方修禪定 凈空法師:宋朝以後有得禪定的沒有證果的 為什麼要到加行位才修禪定? 達真堪布:禪定的種類 凈空法師法語:用禪定的方法能夠突破時光隧道 凈空法師:智慧從禪定來 凈空法師: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統統是修禪定

『拾』 求佛教修禪定的正宗方法

禪修方法多種多樣,古代大乘十宗共榮,每宗都有自己的幾種方法,合起來至少有六七十種禪修方法,若是算上小乘清靜道論里的四十業處就更多了。從天台的摩訶止觀到禪宗的參話頭,法門多得數不勝數。

在眾多的法門當中,我只推薦兩個:

第一個是念佛法門,念佛法念到深入就是禪,念佛念得好,禪觀里所有的境界和覺受在念佛當中都會經歷,我以前寫過一個帖子講述念佛就是修行,鏈接是http://..com/question/2202149620088844948.html?oldq=1。

另一種是不凈觀,觀身不凈是四念處之一,也是大小乘共同的基礎,古今中外依不凈觀而證果的高僧不計其數,不凈觀最好有師父教授,如果沒有這樣的善緣,可以按照南懷瑾先生所著的<禪觀正脈研究(白骨觀)>中的觀修方法去修習,有一個網頁http://www.quanxue.cn/CT_NanHuaiJin/BaiGuIndex.html可以參考。

另外,個人見解:如是選擇次第禪,實修一定要以佛教教義為基礎,並尋一位明師教導解疑,不然難免會落到外道中去。另推薦一些經論:
通過學習《優婆塞五戒相經》來學習居士五戒,嚴持戒律;
通過《十善道業經》來學習了知因果;
通過《阿彌陀佛經》《地藏經》來學習發願、隨喜、懺罪這些殊勝法;
通過《四十二章經》來學習人生無常和愛欲之蔽;
通過學習《楞伽經》來體會真如實相;
以上完成後可以在《大智度論》《入中論》《瑜伽師地論》和《華嚴經》四本中選一本認真研習。
這些本經論要認認真真學完,至少也要十年,所以說踏踏實實學禪是很辛苦的,選定學禪之前一定要慎重,一旦選定就要堅定信心,再苦再累無怨無悔。

閱讀全文

與在家居士如何修禪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定製六平方紅宇牌櫥櫃雷多少錢 瀏覽:737
寧波義大利傢具品牌有哪些品牌大全 瀏覽:636
築巢家居質量怎麼樣 瀏覽:698
上猶千惠家電電話多少 瀏覽:547
家居商場里東西有虛假怎麼辦 瀏覽:310
2020年九月多久適合裝修 瀏覽:125
鋼結構柱子用什麼材質裝修 瀏覽:943
量手定製對戒卷什麼意思 瀏覽:373
什麼木質傢具對人體健康有益 瀏覽:158
衣櫃kd軟體怎麼用 瀏覽:696
國家電網客服簡歷怎麼寫 瀏覽:877
裝修二級都能幹什麼活 瀏覽:946
金牌櫥櫃裝了多少錢 瀏覽:116
4米櫥櫃一般用多少板 瀏覽:211
為什麼裝修公司要送家電 瀏覽:874
連接衣櫃裡面的螺絲怎麼拆 瀏覽:63
大贏家電玩城怎麼老輸錢 瀏覽:717
建材門店導購怎麼樣啊 瀏覽:839
裝修垃圾有什麼東西 瀏覽:606
西安哪個建材市場出售白灰 瀏覽:302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