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佛教在家白衣應守什麼戒應做到什麼出自哪一部佛經
居士五戒,即殺、盜、淫、妄,酒
<無量壽經>,說的大量世俗人的苦難,以及顛倒的行為.並說出了應對的方法。
<觀無量壽經>,說了凈業三福.
兩者都可對應在家居士的行為指導.
佛說十善業道經,則更為具體.
❷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
大願法師講述 自序:之一:之二:之三:之四:之五:之六:之七:之八:之九:之十:之十一:之十二跋 自序 當今世界人人不安,互相無法信任,甚且疑心重重,導致引發社會亂象。若欲對治此一亂象病態,必須先了解聚集亂象之因,才能對治下葯漸趨好轉,否則費心費力徒勞且無功。那麼亂象主因為何?就是因為人人無法以五戒(十善)自嚴身心的緣故,佛陀制定五戒包含十善戒在內,凡佛教七眾弟子,無論是出家、在家,或非佛教徒,只要是關心世界、關心社會、關心家庭、關心自心及他人者,都必須持守五戒,因為持戒是自己修習福德的根本,也是世界、社會和平不可缺的條件,只要持守五戒(十善)清凈,福德必能增長、社會自然就和樂。 戒律是修習一切善法的基礎,佛陀即將入滅時,於最後遺教開示世人:必須『以戒為師、依四念處為住。』但慢慢至今已遭遺棄,如此重要教誡一旦遭遺棄,世界、社會如何得以安寧呢?佛陀又開示說:『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無明覆蔽)不能證得(佛道、覺悟)。』若能遠離妄想執著(無明),智慧自然漸漸開啟,由此足證眾生皆有成就佛道的可能,只要舍離顛倒妄想執著,終能成就佛道。既然成就佛道必須斷除妄想執著,當然首先就必須持戒,藉由持戒得心安寧、清凈,攝心修定就容易多了,繼而起觀思惟而發慧,戒、定、慧三無漏學是解脫苦惱、成就佛道不可缺的法寶,只要人人持守五戒(十善),世界、社會自然和平安寧,期望大家共同持守五戒(十善),為後世代代留下一片凈土! 一九九七年三月六日大願寫於慈蓮寺大悲殿庭 大願法語: 『欲求福田者,持守五戒最為勝;戒乃菩提本,培福成佛道;人人持戒、培福,世界、社會和平安樂。』 :之一 各位護法居士,吉祥如意!今天又見面了,現在我來講『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因為在家居士信徒很多,若是不說該怎樣修行,恐怕大家都只光會嘴說:『我是佛教徒啦!我在修行了。』但應怎麼修呢?現在先來解釋『戒』和『律』。 戒律乃為道德之本 『戒』、『律』兩字的意義,應該是各有所指,簡單說,也就是各有各的說法,戒有戒的范圍,律有律的范圍。『戒』是禁止佛弟子不得作惡,若作惡便是犯戒(諸惡莫作)。除禁止不得作惡之外,佛弟子也禁止當作善不可不作,所以在三十七道品佛陀就說:『已生惡令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不論在家、或是出家,首先必須由此下手,所以戒是禁止佛弟子停止不應該的行為,不可妄造惡業。除此之外,佛陀又規定:應該去做的善、應該去做的事,必須去做,不得不做,若不做者也是犯戒(眾善奉行)。所以『戒律』用二句話來說,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般人對於佛法及戒律認識不夠,不完全了解,因而錯認佛教只是消極的防非止惡,卻不了解積極一面的眾善奉行。也就是說,該持的就持、該去做的就去做、該去做的你不做也是犯戒,所以在戒律中有二句話:『止』和『持』,止就是『諸惡莫作』,持就是『眾善奉行』。若是不了解,就會認為佛教是消極面,就無法了解佛教積極面的眾善奉行。簡單說,『戒』是不能如此!『律』是應當要如此!戒與律以文字來說應該是這樣,所以『戒』是比較屬於個人的持守,『律』是較屬於團體的活動,不過有時也可以將『戒』、『律』合起來通用,則是『止』『持』——停止和應該要持守的,也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其實佛陀所定的戒律就是道德責任的規則,做人的根本立場,修習一切善法的基礎,及通往一切善法的大門。無論是出家或在家的佛教徒,對於戒律都同樣需要去實踐,因為佛法都是建築在戒律之上的,所以我們要學佛,必先要了解二項:一是戒律,一是法。 持戒律行 以無我精神服務社會 凡是一個有組織有理想的團體,就有其組織的人員,有其組織的規章,其組織的健全與否,就看其規章的內容而定。假如章程不健全,組織也等於不健全,若組織健全、章程健全,才能有效的發揮。任何組織,不管是社會組織或是宗教組織,都是依其各自需要的理想而制定規章,再由規章產生力量,但是組織的規章是否能產生力量,以及團體能不能發展,都必須視其組織的所有人員能否一致的對其規章的遵守(戒)與擁護(律),即奉獻、犧牲的意思,共同一致履行權利義務及理想的追求。若是如此,團體組織才能發揮功能。 宗教也不例外,宗教的戒律性質,雖然跟社會一般組織的規章有些相似,但宗教是以犧牲為其最大要素。有些宗教類型是以提供外表的身軀犧牲於神,為神、人做交通,就是做神與人之間的媒介,這是一種較低層次的宗教作法,以犧牲肉體供神使用。若是高等宗教者,則以『戒』嚴身心,以『律』生活,先自悟證無我法,也就是說先獨善其身,徹底了解無我法、了解緣起空性,空其身心於自然,就是不執著身心為一個自我體,不執著這個身心是我,永遠不變。因為這只不過是因緣和合的而已、因緣成熟則結合、因緣分散即離開,沒有一個我,如此才能以無我的精神來服務社會。若不能以這種體驗,確實達到無我,有時說要犧牲,卻處處以我的主觀認為,我做這事以後的果是什麼?固執等等……就處處產生很多的掛礙與遭遇。所以若了解緣起空性、無我法,這樣的犧牲在任何宗教、任何角度而言,你是無畏的,你是犧牲、奉獻的,因為你『無我』,你會過得很自然,奉獻得身心安樂。若不然,處處希望如自己理想,可是結果卻不是這樣!若能了解緣起,你可以真正走出你完美的理想,因為了解無我故,趕緊借用有用的色身,有用的本錢,就是說身體健康,眼、耳、鼻、舌、身、意都清楚,你有這樣的本錢做資糧,將你符合社會、符合真正的了義法,奉獻於社會、傳授給別人,能夠讓眾生離開我執束縛、得到真正究竟的涅槃,走入真正的解脫。若要走入涅槃,則必須先了解次第方法,若不了解次第方法,一味盲目的修行,當然就沒辦法,所以必需離開『五欲』和『我執』來達到證入涅槃,這是較高層次宗教最大的一件事情。也就是為了要達到真正斷滅一切憂悲苦惱,『犧牲』為重要行持之一,這是層次較高宗教不同的地方。 戒律制定的源起 有人類的世界以來,不知經過多少的宗教緣起緣滅,組立掘起又解散、恆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但是到目前為止,被世界公認的宗教很少,主因也是離開了戒律及教義。宗教要被人肯定,必須要有明確的圓滿教義,與明確的戒律,因為戒律的功用,不止是防止信徒的腐化,更要能夠增進大眾的福祉,否則,便會遭受社會自然的淘汰。每一個宗教都有它的戒律,但佛教的戒律與其他宗教的戒律是不大相同,因為佛陀是在人間自體證,親身體證世間苦、親身了解苦的原因之後,用修行的方法來滅除苦,所以他是了解苦的主因起源,了解修行的方法滅掉苦,即是於人間自體證,滅除一切煩惱及憂悲苦惱,所以他不違背人類道德利益標准而制戒。也就是說佛陀在人間生活、在人間成道、依人間需要制戒,所以佛陀所立的戒符合眾生所需要。 佛陀成道後的最初數年之中,佛陀弘法其間尚無戒律,根本沒有所謂的戒律,因為初期佛的弟子,都是根器道德很好,聽聞佛陀說的法,都能馬上悟出真理,而信受奉行,所以佛陀就不必制定戒律來約束大家。直到佛陀成佛以後的第五年,有一位比丘由於俗家母親的逼迫,聽說其父母准備要供養比丘,所以叫他出家的兒子比丘帶著所有比丘回去接受其父母供養,結果其母設下圈套,迫使他與其未出家時所娶的太太行淫慾而犯了淫戒。同行比丘告知佛陀,所以佛陀才制戒,佛教的戒律就從此陸續的制定下來。佛陀制定戒律目的是要維護僧團的清凈庄嚴,若教團內有所犯錯,隨犯隨制,從此以後凡有違犯僧伽團體清凈生活者,即制下定律大家遵守,所以佛陀制戒的動機,是為僧伽團體清凈的緣故、和合的緣故。只要進入佛門,我們一定要了解制戒的動機,因此,佛教的根本精神,即在於戒律的尊嚴與遵守,所以凡是佛弟子,不論是出家或在家,只要踏入佛門,第一件大事也就是必須受戒及守戒,若是無者,雖然自稱為信佛、學佛的佛教徒,也不過是被稱為佛教徒,卻是徘徊佛教門外的人,因為你只是嘴巴說信而已,對佛教的戒與律不清楚,那隻是說信而已,是信仰的信,這樣是不會被佛教所承認的。 受持三皈 依教奉行 佛教弟子有分出家和在家,所以佛陀所制的戒律,也就有分出家及在家,那是次第與階層的區分。現在所要說的是在家戒律,在家戒共分有四種:第一是三皈依戒;第二是五戒;第三是八關齋戒(八關齋戒也可以稱為增益戒);第四是菩薩戒,但是菩薩戒是不分在家或出家的,以後我們會說到。首先來說三皈依戒,有些人會懷疑甚至會說三皈依為什麼說是三皈依戒呢?其實我們要三皈依之前都有說:『受持三皈』,所以我們一定要受持三皈,『受持』二字就是戒律。所以,三皈依也是戒,戒是警覺的意思,意義就是不能做的就不要去做,有一個界限、界址,如土地與土地間有個界址,界址一標定就是要大家遵守,你不能超越我的界址,若是超越我的界址就是侵犯我所有,國與國間也有界址,連大海、海洋也有界址,這是公海,這是隸屬南韓,這是屬日本的等,所以『戒』就是警覺你、提醒你別超越界址。戒也可說是一種約束,約束你不應該做的行為。既然這樣,在受三皈依戒時,授戒的僧師有明確的說明,皈依後必須持守三條皈依戒,也就是皈依後必須禁止: 一、『盡形壽皈依佛,永不皈依自在天魔』。受皈依的人應該都有念到才對,既然都有念到就該知道它的意義。 二、『盡形壽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意思是說:我活著的一天,我一定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三、『盡形壽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眾』。所以我們皈依時,授戒的師父都會念著讓你跟,也都會由皈依授戒的師父解釋。 既然你發心皈依佛教的三寶了,三皈依後必須持守禁戒,所以皈依三寶就含有一種戒的特質了,因此三皈依也就是三皈依戒,初三皈依者必需一定要了解。現今世界上皈依佛教為三寶弟子的信眾很多,人數難以正確統計,但是真正能持守三皈依戒者就不多了,什麼原因呢?因為他不了解三皈依戒,為什麼呢?因為他初皈依,對佛法僧三寶無深入了解,尤其是我們皈依時的時間也不太長,不能夠說你來先上一天課,了解什麼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因為現今社會時間就是本錢,於工業社會中,大家每天都非常忙碌,而且在家居士也不能抽出太多時間來,不然按常理皈依應該要一天的時間,早上上課,先了解什麼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樣才有辦法,因為沒有那種環境,也沒有這樣的制度,有時你用制度反而讓信徒認為『啰嗦』!別人皈依時間都不長,而你皈依就需一天時間。嫌啰嗦,所以大家如果有這般的風氣,那皈依後,能持守三皈依戒的人,就越來越少了。因為初皈依的人對佛及自在天魔兩者的差別不能了解,既然初皈依者不能了解,他又將如何持守三皈依戒呢?所以會產生錯解佛是高級的天仙,落入神格的信仰,將佛與自在天魔混在一起,不知道什麼是自在天魔,什麼是佛?那就違犯了三皈戒的第一條——永不皈依自在天魔的禁戒,不是他不去持守,而是他不了解,不徹底、不知道。初皈依的人怎會徹底呢?所以,我覺得必須要讓信徒了解,才藉這機會來講在家居士要如何修行,對法方面,在家居士要如何修行?在家居士持戒要如何持戒?在家居士對律的方面,如何去持守及奉行。因為有很多在家居士擁護佛教,我們才能專心研究佛法,他們布施物質使我們不缺吃住穿,建立庄嚴道場讓我們專心研究佛法,我們必需要提供一條相當有次第的方法,讓在家居士能夠按步就班的修行,那才不會摸不到路。一般對於戒律的解釋不是太深,就是無次第,戒歸戒、律歸律,如汪洋大海不知從何摸索起?每個說的不同,一個說一種,一個法師說這樣、二個說兩樣,到底聽誰呢?並非我本人對戒律很有研究,只是盡量以我個人所了解的跟各位給個善緣,與各位互相溝通,若是說的不圓滿、不太清楚,希望你們再參考專門研究戒律的人,去做更深入的研究,至少我說一些讓各位有個印象,也可以依這次第來追求。 了義皈依與非了義皈依 其實『皈依』兩字,並不是佛教的專利品,因為皈依兩字,從字面上解釋,『皈』是回轉或是歸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賴,凡是回轉依靠或是歸投信賴的行為,都可稱為皈依,所以皈依兩字並不是佛教的專利。那麼信仰佛教有三皈依,信仰其他的宗教,乃至是奉祀、崇拜多神以及妖魔鬼怪等的信仰,也可稱為皈依,因為他們歸投他、依靠他。像很多人不了解,如小孩子要去讀書,平常不輔導小孩努力認真讀書,要考試時才買一些水果,拿三柱香,去哪裡呢?去求菩薩保佑讓他考上錄取!但這並非不好,可以讓他內心有個寄託,這種也等於是依靠他、皈依他。 那麼什麼叫做自在天魔呢?『自在』有了義自在及不了義自在之別,不了義自在就是不究竟自在的意思,了義的自在就是究竟的自在。那什麼是究竟的自在呢?也就是已經達到涅槃,斷除一切憂悲苦惱、離開貪嗔痴了;不了義的自在就是不究竟的自在,也就是暫時而已,暫時的自在快樂而已,馬上又煩惱痛苦,憂悲苦惱又來了,所以這也就是不究竟的、是暫時的,又叫做有漏的。不了義自在就是福業的招感,就是說你福報很好,感覺你也不缺錢,身體也健壯,子女也孝順,夫妻也和睦,但是必須了解這是暫時的而已,不論如何,再好的夫妻總有一天也會分開,再好的父子母子也會分開,再年輕、再健壯總有一天也會老化,所以這種自在只是暫時而已,即使讓你有再多的財產,你也不能買到永遠不老不死啊!雖然福業感招你眼前全都俱足,但那隻是暫時的而已,煩惱一樣會來。 若是了義的就不同了,他徹底了解煩惱的起因、徹底了解煩惱,因為有一個不明白的渴愛,誤認為有一個我的緣故,才感召痛苦、煩惱。既然已經了解徹底了,且依佛陀的教義修行,親證了,他就不會再產生執著,這種才是真正慧的解脫、智慧的解脫。以智慧的解脫來斷滅心的一切煩惱,以及束縛,這是究竟的,也是通達無礙的自在。 那麼天魔二字呢?天子魔之略稱,第六天之魔王。天魔是福業的果報,因為我們在人間修福業,而感招到天上,人家說六道輪回不是有個天、人、阿修羅,意思是說福業的果報。在佛教的教義之中來看,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即使是他們的最高理想,總不會超出升天的范圍,就是說佛教以外很多的宗教,都偏向修善,或是偏向以後死後去天上,像印度很多的宗教都是修求升天,所以它的理想范圍都只在天上而已。但是以佛教而言,即使生到最上、最高的天界仍是在生死輪回之中,因為他還有一個『我』,無論天上的壽命有多長,亦有其限度,天福若享盡,死後還墮,所以天魔非可靠的皈依處,也非究竟、是有漏的,並不是真正究竟的皈依處,即使讓你皈依天上的天魔,想要去天上,上去了卻又下來,永遠在往返而已,光是上去下來,腳都走酸了,也會累的。唯有皈依佛教,才能使人漸漸地走上離苦,得到清凈、得到解脫安樂之道。 那麼佛是什麼呢?初皈依的人,要了解佛是什麼的也很有限。佛是覺悟宇宙人生真理的人,別把佛當成是一位高級的仙,高級的神,那這樣你就不了解佛了。 『佛』——是梵語,意思是一位覺悟宇宙人生真理的人,若要更詳細,我也有說一卷佛法僧,跟一卷三皈依可供各位作參考,其他的法師也有很多論及佛法僧的著述,都可供參考探討,但是千萬注意,若是我們所看的書已將佛落入神格化,那這本書是不是可以看,就該考慮了,若要看、那你只作參考就好千萬不要誤解了。佛不是天魔、神、仙等的神格化,佛是究竟解脫憂悲苦惱,止息輪回生死的大聖人。所以皈依佛陀的人格為行持模範,依止佛陀的教法力行才可成佛道。因為眾生本具佛性,什麼佛性呢?就是說眾生俱足圓滿的智慧,只因妄想執著,迷塵背覺不悟,認假為真,產生痛苦生死輪回,皈依佛與皈依天魔的差別就在此,大家要了解,所以皈依佛永不皈依自在天魔。凡是我們初皈依的人,在正授中都有念過的,那麼若是我們能真正皈依佛,不去皈依天魔外道,那你就是真正會修持、受持三皈依戒的人,不然,你不了解天魔與佛的差別,到底如何能皈依佛呢?簡單說:有了義和不了義,有漏與無漏之分,也就是有究竟與不究竟的差別,所以要認清楚。 第二條戒:盡形壽皈依法。有這肉體活著的一天,一定要皈依法,既然皈依了,就永遠不再皈依外道的典籍,我們三皈依的第二條,明明有如此的說法跟如此的記載,引導皈依的大眾念誦三遍,那麼永不皈依外道典籍,什麼是『外道典籍』呢?初皈依的人哪知道什麼是外道的典籍呢?包括現在已皈依五年、十年、廿年的人,若不用功去探討,現今處於宗教自由復雜的前提下,人人都能說一套,那他怎麼能分得清楚什麼是對或不對呢?所以初皈依的人,幾乎沒人能分辨什麼是外道典籍,所謂的『外道典籍』就是違背自然法則心外求佛者,也就是說,你不向內自己征服自己,來斷滅自己的所有我執及憂悲苦惱產生執著的貪嗔痴,反而向外去追求,要使自己有智慧,追求滅掉貪嗔痴,卻不向內在貪嗔痴去征服,這種叫做向心外求佛者,叫做外道。 印度當時的外道就有九十六種之多,有名的外道有六師: 一、阿夷多,阿夷多的教理是屬某某論,他主張人皆由四大原素構成的,身體若破滅時,也隨著消滅,主張極度的求樂,活著時,盡量去享受,這就是我們說的外道典籍了。 二、散惹耶,散惹耶的教義是懷疑論。不反對別人說有無來世,有無果報等。此派學說,對一切問題都不作決定說,都無正面的答覆。 三、末伽黎,末伽黎的學說是定命論者。主張無因論,否定一切依業的輪回,一切生物輪回是無緣無故的,一切修行都是空的、無用的,只要經過八百四十萬大劫,屆時不管智或愚,都自然得解脫。所以他的教論很奇怪,既然修行無用,那他又修苦行,是在修什麼呢?他又修禪定,又是在修什麼呢?這些都叫做外道典籍。 四、富蘭迦葉,富蘭迦葉的學說是道德否定論。主張縱欲,立無道德論,無善惡果報。殺害他人非是行惡,無惡報。即使祭祀、布施、克己制御感官、行好事、說實話,也不是行善,也沒有善報。簡單說,做惡沒有惡報,做善也沒善報,業的報應不可能有,他否認善惡,所以這個教派叫做外道說法。 五、鳩鳩陀,鳩鳩陀的學說立七種要素,認為人是由七種要素而構成的。七要素是:地、水、風、火、苦、樂、生命(靈魂)。不承認靈魂的獨立性、主動性,否認道德,他認為靈魂是由這幾項所結合的,這也是外道典籍。 六、尼乾子(耆那教),此派立五戒和佛教的五戒只差一戒不同而已,尼乾子所立的五戒:一、不殺生,二、不妄語,三、不與取(不與取等於佛教不偷盜的意思。),四、不邪淫,五、無所得。耆那教他的修行法很嚴,我們在『宗教的起源與佛教的源起』中有介紹到,若要更了解印度六師可以參考。此派分世界為有生命與無生命,生命不得解脫是由於業的束縛。還有印度婆羅門教的奧義書等一些常、斷之法,佛教稱他為外道。其實外道是指無關斷滅生死煩惱痛苦的教法,所以稱他為外道典籍,不了解的人,錯解誤會外道是在罵別的宗教,其實不是,這只是名相而已,並不是說外道是在罵人,千萬別誤解了,心外求佛,才是外道,佛教裡面也有很多佛教徒是外道,也是很多啊!這是事實。 自滅貪嗔痴 親證八正道 佛陀的教義就是從自己的貪、嗔、痴三毒下手,修行以征服自己三毒為物件,佛教的教義,是叫我們自己去征服自己,征服我們自己的貪嗔痴三毒,並不是去征服別人的宗教,所以佛陀的教義特別不同,若是你不從自己的貪嗔痴三毒下手,那麼你如何修行呢?佛陀是不會去罵或看不起別的宗教的,因為宗教各有他的教理,必須去尊重,千萬不可毀謗其他的宗教,當然也不容許其他宗教冒彷彿教,這樣也不行。雖然宗教很多,但佛教和其他的宗教仍有不同之處(不共法),教義雖有共法與不共法,共法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等。如佛教所說的結夏安居,過午不食等等。這都是與其他宗教相同,所以叫做共法。若是真正的了義法叫做緣起性空、八正道、十二因緣、四念處、四聖諦,這些與其他宗教不相同,所以稱為不共法。就是差別在了義與不了義,其實佛教也有些法和別的宗教一樣,所以稱他為共法,也就是不了義法或稱為有漏法,不究竟的。那麼什麼叫做了義(無漏)法呢?就是中道,中道是什麼?就是八條正道,也是唯一解脫的道路。外道思想不是『斷』就是『常』。所以稱他為兩邊人,佛陀的中道思想就是不落入『斷』或『常』,所以稱為中道法。中道的八條正道:簡單解釋一下,在我們『回歸自然』系列也有談到八正道,若要參考八正道,應該要參考回歸自然,現在只作簡單介紹: 一、正見:是正當的見解、正確的知見,認清宇宙人生萬事、萬物的真實相,本來面目,如認識一切皆苦,明白諸行無常,了解諸法無我,徹知萬法皆空性等等。 二、正思惟:是正確的思惟。由於徹底的認識事物真相『緣起緣滅』,而以正見為自己的理想,由理想而能實現自己的正欲。正當的慾望,所以稱為正思惟。 三、正語:一切的言語都必須不離法或善,不作一切非理的口業。 四、正業:除去身上一切不正當的動作,而且常行清凈之業。 五、正命:離開一切不正當的生活,必須活在正法當中。 六、正勤:是正確方法的努力,是正精進勇猛於修行。 七、正念:將正確的思想常住於心,時時憶念不忘,不起一切邪念。 八、正定:用正確的方法修禪定,將心靜止於正念,保持身心於三昧(正定),不被煩惱妄念所動。 今天時間的關系,暫時說到八正道、八正道是佛陀所開示的八條正道,也是佛教修行實踐的代表傑作。下星期有空,有時間、因緣,我們再繼續研究,祝福各位持戒清凈、福德圓滿,感恩! 大願語錄: 『佛法是用以度人,給予得到安祥、和平、自在、寧靜的涅槃,不僅為了滿足求知的好奇。』 :之二 各位諸山長老、各位護法居士,我們又在空中見面了。 正見引領 正道以行 我們前集已將八正道的條文簡單說過了,若想要對八正道更清楚,我介紹看回歸自然第廿三集,以上佛陀所開示的八條正道,是佛教實修履踐的代表傑作。依止八正道修行能解脫一切煩惱,而親證涅槃,止息輪回生死的痛苦。佛教的教義、修道法,是依中道建立,所以皈依佛就不皈依外道典籍。若皈依外道典籍就犯三皈依戒的第二條戒了。初皈依的人有誰能夠了解呢?怎麼知道外道典籍是什麼呢?所以我們修行思惟正見的標准,一定要依止佛陀的教義,否則就無法以正見的標准來落實於生活中,若能如此,也就是持守三皈依戒的第二條戒了,所以印度六師所言的教法,我們都稱之為外道。現今宗教復雜,所以我們要修行一定要依法。不能只認那是誰說的,在回歸自然里的噶拉瑪經有說,不能只依知名度,或只認定這是我師父,也不能斷定是出家師父講的就對,一定要經過思惟,符合三法印與否,若符合三法印就接受,若不是則需懷疑請教,才不致浪費許多寶貴的時間。 第三、盡形壽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眾。這地方很多人不了解,認為我皈依這位師父,這位師父才是我的師父。不是我皈依的師父,就不是我的師父,不是這樣的,佛陀說僧伽就是個和合的僧團,待會會說到,所以皈依師父等於代表僧伽都是我們的師父,所以是依法。僧伽:就是集團之意,所謂集團,必須要有三人以上才能說僧伽,後來有所謂僧,是以一人為單位,對不對姑且不論,這是名相與我們修行無關,只不過是一種代表的名詞,我們別浪費太多時間在這種與修行無關的事,是非與否我們不必去研究,故出家人都被稱為僧,僧是佛法僧三寶之一。僧伽一詞,並不是出自佛教團體而已,在佛陀未誕生前,印度就有僧伽兩字了,印度人將商業、社會、政治或是宗教等單位,都稱為僧伽集團。佛陀成道以後,教理圓滿、學德兼優、教化有方,弟子就漸漸多起來了,終於演變成一大集團,佛陀沿用印度舊有的僧伽制度,自己則是僧伽里的導師,所以僧伽確實是指佛陀和他的弟子,以及廣義的在家佛教徒們。不過談論僧伽,還是以佛陀和出家弟子的一大集團為原則,直到後來,才將佛陀除外,專指出家弟子們的大集團,而成為佛法僧三寶的局面,也許有可能佛陀教人要以法為師,要依法而住,故佛陀所悟的佛法,是吾人應該要皈依的,同時佛是唯一大覺大悟發現真理的人,由他啟示開導眾生,故大家依止佛陀。至於僧伽集團,乃是唯一傳承佛法真理的代表者,也就是說佛陀他是一位覺悟者,將他的佛法留傳下來,而歸依佛也就是皈依他的人格與福慧,依止佛陀所體悟的佛法,我們可以用他的佛法修行,達到與佛陀一樣,那麼佛陀滅度後我們一定要依止僧伽集團,傳承佛法真理的代表者,所以皈依僧就不可再皈依外道邪眾。你皈依僧之後,若再皈依外道邪眾就犯了皈依戒。 外道,以上有說明過,邪眾,就是不依中道,藉宗教名義活動者等等不正見的人,也可以說是假藉佛教名義行利己之事,而他所說的話都不正見,妖言惑眾,甚至藉宗教去騙人,用言語去騙,去拐人等等,都是外道邪眾。初皈依的信眾,若是不先了解三皈依戒,他如何去分別好壞,又如何去持守呢?真能夠了解三皈依的內容及意義嗎?其實很難。所以問題就出在這里,希望初皈依信眾,必須深入了解三皈依戒,了解佛法僧,不要只聽人說就跟著走,也不可只求名相皈依就結束了,很多人有這個毛病,將皈依佛當成佛是鬼神般在拜,我們拜佛是想到佛的德行、教義,想他的悲智去學習他,看到他就想到這些,那才能拜得下去,若是我們不清楚佛的德行,不了解他的好處,也不了解他偉大在哪裡,我們怎會拜得下去呢?很多人都只是跟著拜而已,所以,以後有關於在家居士如何修行的地方會說到,現在不是在說這一項,怕扯的太遠讓
❸ 在家居士所受持的「五戒」有哪些
佛教中的戒,因有出家與在家的分別,而有繁簡不同的要求,對在家居士版而言,有五權戒: 一、不殺戒:謂人若於彼眾生,妄加殺害,而奪其命,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壽命短促。若不作是事,名不殺戒。 二、不偷盜戒:謂人若於有主物不與而竊取之,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受貧乏報。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盜戒。 三、不邪淫戒:謂人若淫泆無度,好犯他人妻妾,死墮惡道;或生人中,妻妾亦不貞良。若不作是事,名不邪淫戒。 四、不妄語戒:謂人若妄造虛言,隱覆實事,誑惑眾聽,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口氣臭惡,為人所憎。若不作是事,名不妄語戒。 五、不飲酒戒:謂人若飲酒則縱逸狂悖,昏亂愚痴,無有智慧。若不飲者,是名不飲酒戒。 此與其他宗教一樣,凡是宣誓信仰佛教的人,從開始接受佛教信仰的同時,便也接受了作為佛教徒行為標準的五戒。
❹ 在家修行要遵守哪些戒律
居士在家修行,可受持三皈戒、五戒、八關齋戒、優婆塞戒經菩薩戒、梵網經菩薩戒。
❺ 在家居士菩薩戒都包含哪些內容
根據《優婆塞戒經·受戒品》 ,佛門在家居士的菩薩戒戒律條有六重戒、二十八輕戒(亦稱在家菩薩戒),具體內容如下:
六重戒
一、不殺生 「善男子,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乃至蟻子,悉不應殺。若口教殺, 若身自殺, 是人即失優婆塞戒, 是人尚不能得暖法, 況須陀洹、 阿那含, 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 是 名初重。」
二、不偷盜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偷盜,乃至一錢。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 是人尚不能得暖法, 況須陀洹、 阿那含, 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二重」
三、不虛說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虛說,我得不凈觀,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阿那含,是 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 是名 三重。」
四、不邪淫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 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四重 」
五、不說四眾過罪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宣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之所有過罪。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 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 結優婆塞,是名五重。 」
六、不沽酒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沽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 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六重 。」
二十八輕戒
一、不能供養父母師長 「善男子,如佛所言,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
二、耽樂飲酒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耽樂飲酒,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三、惡心不能瞻視病苦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污惡不能瞻視病苦,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四、有乞者不與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見有乞者不能多少隨宜分與,空遣還者,是 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五、見四眾不能迎拜問訊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長老先宿、優婆塞、優 婆夷等,不起承迎,禮拜問訊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 作。」(或有重病,或在禪入定,說法眾中或坐,非犯)
六、見四眾毀戒,心生驕慢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長老先宿、優婆塞、優婆夷,毀所受戒,心生驕慢,言我勝彼,彼不如我,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七、月六齋不加受八戒、供三寶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養三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八、不往聽法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講法處,不能往聽,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九、受僧用物 (未入僧數,故不應受。或於寺中暫用,非犯)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受招提僧(此雲四方僧物)卧具、床座,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十、飲有蟲水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疑水有蟲,故便飲之,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疑則應諦觀,應用濾囊)
十一、險難獨行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險難之處,無伴獨行,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十二、獨宿尼寺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獨宿尼寺,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十三、為財打人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為於財命,打罵奴婢、童僕、外人,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十四、殘食施四眾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以殘食,施於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 婆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十五、畜貓狸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畜貓狸,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十六、畜牛羊等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畜養象、馬、牛、羊、駝、驢一切畜獸,不作凈施,求受戒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十七、不儲蓄三衣缽杖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不儲蓄僧伽梨衣缽錫杖,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 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十八、田溉凈水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為身命,溉田作者,不求凈水及陸種處,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十九、物價令平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為於身命,若作市易,斗稱賣物,一說價已,不得前卻,舍賤趨貴。斗稱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應語令平。若不如是,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二十、非處行欲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於非處、非時行欲,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二十一、偷官稅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商估販賣,不納官稅,盜稅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二十二、犯國制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國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二十三、新食不供養三寶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得新谷、果、瓜、菜、茹(如茅根也, 乾菜也),不先奉獻供養三寶,先自受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 不起墮 落,不凈有作。」
二十四、不聽僧止作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不聽僧說法贊嘆,輒自作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二十五、不路讓僧前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道路若在比丘、沙彌前行,是優婆塞得失意 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二十六、僧食不公分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僧中付食,若偏為師選擇美好,過分與者,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二十七、養蠶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養蠶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二十八、路遇病者,不往瞻視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行路之時,遇見病者,不往瞻視,為作方便,付囑所在,而捨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
❻ 在家修行的居士如何守戒
那就是依照佛講的道理,一步一步的去做呀!最典型的就是《佛說優婆塞戒相經》,裡面將如何持戒講得清清楚楚,認真研讀並持守,就會有好的修為。
持戒與不持戒的效果的根本不一樣,而且沒有受戒就不擁有戒體,這在修行的過程中效果大大不同。區別有:
1、未受五戒,那麼只有在對境時才產生功德,譬如,不殺生,你看見一隻狗狗要被人宰殺,趕緊救下它並放生,那麼這一刻你是有功德的(也就是對境的功德),但其他時候你沒有功德。但若你受了五戒哪怕一戒不殺生,即使你沒看見這只狗狗,但是你受戒擁有了戒體,無時不刻都在產生功德。相比之下,受戒比不受戒功德大多了。
2、寧可破戒也要受戒。這是師父親口跟我說的,他舉了一個例子。假設你曾經做過特種兵,但是被開除了,後來出外旅行不慎和眾人一並陷入凶險的叢林,那誰能夠最快的脫逃出來呢,肯定是你!因為這一刻,你的特種兵經歷和技能就發揮了關鍵的作用!所以,所謂的凶險叢林,就是六道輪回里的三惡道,所謂的被開除,就是破戒,特種兵就代表受戒的人!
3、很多人(包括你)對受戒有一種誤解,那就是認為受戒了是一種約束,實際上不是的,那是佛陀對我們的保護,戒律雖嚴,也有開持遮犯,可以變通的,也是活潑潑的,你想當年的部隊紀律森嚴,為什麼會把「嚴肅、活潑」並列一起呢?難道不矛盾嗎?這正是紀律與自由的和諧結合。因此受戒,可以從一戒一戒的開始,先做個一分優婆塞/夷,再做個二分優婆塞/夷,漸漸的就可以做個滿分優婆塞/夷了。不偷盜可以持戒吧?不妄語可以持戒吧?不邪淫可以持戒吧?慢慢的就全了。
4、佛陀年代,有25位菩薩發願守護持戒的居士(優婆塞/夷),每持一戒即有五位菩薩護持,行住坐卧不離左右,還需要佩戴佛菩薩吊墜嗎?還需要佩戴開光物件嗎?什麼都不需要了。
5、最最重要的是,切記,唯有三皈五戒十善方能再世為人!所以學佛,不僅僅是這一世幸福美滿,還要考慮下一生超越輪回,不負佛陀對我們的期待。
❼ 道家在家居士需要持什麼戒
道家那個不叫來「居士」叫「道士源」、「道姑」。居士是佛家的!在家居士有五戒、八戒、十善戒、菩薩戒。五戒是盡形壽(終身從受戒至命終)受持,八戒是隨自己發心一日一夜的受持,受了《優婆塞戒經》菩薩戒的每月的六齋日(每月的初八、十三、十四、十五、二十三、和每月的最後兩天)必須受持八戒、受了《梵網經》菩薩戒的每月六齋日(每月的初八、十三、十四、十五、二十三、和每月的最後兩天),每年三長齋月(每年的正月、五月、九月)必須要受持八戒。其他時候隨自己發心也可以受持八戒。
十善戒是盡形壽受持、菩薩戒是盡未來際身(即從今身至佛身:從受戒時直至成佛,)受持,即使命終之後再受生亦不失戒!
❽ 在家居士菩薩戒有什麼
菩薩戒有幾種,
一種是《梵網菩薩戒》在家出家都可受有十重四十八輕戒。詳見戒本。
一種依《優婆塞戒經》受戒品。有六重二十八輕戒,為在家居士菩薩戒。
六重二十八輕
六重戒:
1、殺戒。2、盜戒 3、大妄語戒。 4 邪淫戒。 5、酤酒戒。 6、說四眾過戒。
二十八輕戒:
1 不供養父母師長戒
2 耽樂飲酒戒
3 不瞻病苦戒
4 見乞不與戒
5 不承迎禮拜尊長戒
6 見他毀戒心生憍慢戒
7 不持六齋戒
8 不往聽法戒
9 受僧用物戒
10 飲有蟲水戒
11 險難獨行戒
12 獨宿尼寺戒
13 為財打人戒
14 以殘食施四眾戒
15 畜貓狸戒
16 畜獸不凈施戒
17 不畜三衣缽杖戒
18 作田不求凈水陸種處戒
19 販賣斗秤不平戒
20 非處非時行欲戒
21 商賈不輸官稅戒
22 犯國制戒
23 得新食不先供三寶戒
24 僧不聽輒自說法戒
25 在五眾前行戒
26 僧食不公分戒
27 養蠶戒
28 行路見病捨去戒
一種是《瑜伽菩薩戒》四重四十三輕戒。
四重(1)貪求利養、恭敬、自贊或毀他;(2)他求財法,慳吝不施;(3)忿惱有情,不受諫謝;(4)謗大乘法、說相似說。
四十三惡作︰(1)不供養、頌贊、信念三寶,(2)貪著利養、恭敬無厭,(3)不敬長老、不答來問,(4)不受他請,(5)不受施物,(6)求法不施,(7)棄舍犯戒有情(餘三譯作不說法教化,以上七輕障施);(8)於諸遮罪不應與聲聞共
學而共學(9)為利他故七支性罪應開不開(餘三譯無),(10)邪命不舍(宋譯作受贊默然),(11)威
儀不靜,(12)不樂涅槃,(13)於惡聲譽不護不雪,(14)護他憂惱不作調伏(以上七輕障戒);(15)報復嗔打罵弄,(16)犯他不懺謝,(17)
不受他懺謝(以上二條宋譯合為一條),(18)於他懷恨堅持不舍(以上四輕障忍);(19)染心畜徒眾,(20)貪睡眠依卧,(21)貪無義語虛度時日
(以上三輕障精進),(22)不求教授,(23)不除蓋障,(24)貪世間禪(失譯作著禪功德,宋譯無此條,以上三輕障定);(25)輕棄聲聞乘,
26舍菩薩藏專學聲聞藏,(27)未精佛教研異學、外論,(28)愛樂異、外論(以上二條宋譯合為一條),(29)謗菩薩藏甚深法義,(30)懷愛恚心,
自贊毀他,(31)不往聽正法,(32)輕慢說法者(失譯無此條,以上八輕障慧,以上三十二輕屬攝善法戒);(33)不為助伴,(34)不瞻病苦(以上二
輕障同事);(35)見作非理不為說正理(此一輕障愛語);(36)不報恩惠,(37)不慰憂惱,(38)求財不施,(39)不以財法攝受徒眾(以上四輕
障布施);(40)不隨他心轉(宋譯無),(41)他實有德不欲贊揚,(42)不折伏行非法者,(43)不現神通引攝制伏
❾ 對在家居士來說,需要受持哪些戒律
凈空法師---「五戒」、「十善」真正做到,可以打個八十分,來生可以得到人身
不能往生我回們受業力答的支配,業力非常復雜。不往生就得搞六道輪回,六道里頭到哪一道?能得到人道嗎?「五戒」、「十善」真正做到,可以打個八十分,來生可以得到人身;如果不能打個八十分,就靠不住了。自己心裡頭要有數,煩惱習氣有沒有減輕,學佛人當然有減輕,減輕的夠不夠份量,能不能保住來生得人身這個標准?如果不能怎麼辦?不能就是三途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