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家的居士和出家的僧眾在成就的果位上有什麼區別
「如是等香非遍聞,唯聞戒香遍一切」。這個世間花草樹木的香,再好的,也不過就是此地所說的旃檀、龍麝。但是怎麼比也比不過佛門修行的這些大德,真修行,無論在家出家,身體都有妙香。
釋迦牟尼佛在世,他示現的是出家修行人,同時還有一位在家居士,跟釋迦牟尼佛的地位是平等的,維摩居士,維摩詰居士沒有出家,也證得了佛果,居士身。由此可知,出家、在家是形式,證得佛果是實質,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這個道理要懂,要尊重。在家真正證果的人,要把他當佛一樣看待。所以維摩居士講經,釋迦牟尼佛派弟子,目犍連,舍利弗,率領大眾去聽經,這些出家的阿羅漢,見到維摩居士都要頂禮三拜,右繞三匝,那個禮節跟見佛沒有兩樣。這說明什麼?說明佛教重師道,不重形式,他雖然是在家身分,他是你的老師,你是他的學生,那就應當要行師生之禮,這一定要懂。決定不能說我是出家了,我是佛弟子,他是在家居士,那不行。居士要看什麼身分,如果是升座講經的時候,這代佛說法,他是佛的身分。現在我們看到很多場合當中,居士升座講經,出家人不拜,這是錯誤的。佛給我們立下的規矩,是頂禮三拜,右繞三匝,跟見佛完全一樣。所以尊師重道,消除自己的貢高我慢。
真正有德行的大居士,他是我們的老師,像夏蓮居老居士,為我們會集這部經的。這部經不好會集,王龍舒是了不起的大德,會集不是盡善盡美;魏默深也是大德,第二次會集還是有瑕疵,被別人批評;夏蓮公三次會集,第三次花十年的時間,三年完成會集本,十次修訂,整整用了十年時間。會集經里頭的文字,字字句句都是原譯本所用的字,沒有更動一個,忠於會集,挑不出一點毛病出來。法師里頭沒人做,他做出來了,做出來之後現在多少出家人依照這個本子來學習,他怎麼不是老師?我們不能忘恩負義,我們要頂禮、要感恩。黃念老的集注不簡單,聚集了一百九十三種資料給你做參考,他就用一百九十三種資料用它來註解這一部大經。說明什麼?這不是他的意思,經論上的本義,祖師大德的教誨。這是有智慧,高明,不容易做到,他做到了。我們得受用。做這個註解,整整花了六年的時間,完成之後他走了。這兩位老人出現在世間,有任務的,就是要干這樁事情,功德圓滿他離開了,對我們的幫助太大了!我們如果沒有得到這個會集本,沒有得到念老的集注,我們唯一的方法只有跟著古人,以《彌陀經》為主修。《彌陀經》的三個註解,蓮池大師的《疏鈔》,蕅益大師的《要解》,幽溪大師的《圓中鈔》,黃念老還囑咐我,希望把窺基大師的《通贊疏》加上去,《彌陀經》的四大註解,很有道理。窺基大師是用法相宗來註解的,法相到最後也導歸極樂,也信願持名,求生凈土,對了,一點都沒錯。
所以什麼樣的香比不上戒香,比不上定香。這個地方所流露出來的香,戒定慧香,遍一切處。「本經曰:其香普熏無量世界。故知其香應是戒香」。我們念佛人持戒,需不需要去受戒?章嘉大師告訴我,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譬如五戒,你真正能做到一條,你就受了一條了。有沒有人來給你授,做儀式,沒關系,佛菩薩承認。你能做到兩條,你就受了兩條,完全在自己。佛的根本戒,五戒是根本戒,擴大就是十善業。凈業三福里頭第二條,就是戒香,圓滿的戒香,「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就這三句話,這就告訴我們,具足眾戒是什麼?三皈、五戒、十善、沙彌律儀,六和、六度、十大願王,三聚凈戒統統具足了,能遵守,好!能遵守時必定有戒香。
=================================
「第二品是上品聖眾之補充」,所以它還是序品,還是屬於第一品的證信序。「本品之首,於菩薩眾中,拈出上首之賢護等十六正士。品末復標余之三眾及諸天大眾。以補足上品中六成就中之眾成就」。前面是說出家眾,大乘小乘,這個補充的是在家眾,這個意思很深,說明這個經、這個法門是以度在家眾為主。
在前面我們看到出家的菩薩只列了三個人,普賢、文殊、彌勒;而在家眾菩薩眾,賢護等十六個,十六是密宗的表法,代表大圓滿。賢護等十六正士他們全是等覺菩薩,地位跟文殊、普賢、彌勒是平等的,不是普通的菩薩,在家的等覺菩薩。這個表法的意味深!念佛求生凈土的人,在家的人多,在家的人成就不亞於出家人,是平等的,沒有差別的。
不曉得這個道理,所以出家人往往很容易生傲慢心,不知道謙虛。佛陀在世,當時示現的就是二尊佛,釋迦牟尼代表出家佛,維摩居士代表在家佛,地位平等,沒有高下。釋迦派遣舍利弗、目犍連到維摩居士那裡去聽他講經說法,舍利弗、目犍連見到居士的禮節跟見佛一樣,頂禮三拜,右繞三匝,同樣的禮節我們要看清楚。
舍利弗、目犍連是出家人,四果阿羅漢,見到居士為什麼這么恭敬?居士是佛,居士在講堂裡面是主講,代佛說法。出家菩薩代佛說法,在家菩薩也代佛說法,對於說法的人恭敬是平等的,不能有分別。
⑵ 佛教最高可修到什麼果位
般學佛的行人來,從努力修行,至因源緣成熟時,就可覺悟證果。在佛教的證悟中,可分為小乘的果位與大乘的佛果。
小乘的果位有四果;大乘菩薩的果位稱為"地",菩薩十個果位稱為十地,真正圓滿菩薩六度萬行,完成的證悟果位,稱為佛果。
佛陀有一切智智,既是世間一切無所不知。但是我們不要誤會把佛陀當成上帝,佛陀是覺悟者,他無所不知,但佛陀不是無所不能。
佛陀有三不能:
一者、眾生度不盡;
二者、無緣不能度;
三者、定業不能轉。
⑶ 佛陀時代的出家眾最高能修到什麼果位佛陀時代的在家眾最高能修到什麼果位那麼現在呢
阿彌陀佛。小乘佛法的修行者,最多修到阿羅漢。大乘佛法的修行者,可能一生版成為八地以上菩薩,權甚至成佛。佛陀十大弟子都是十地菩薩,只是為了度眾生示現成聲聞、緣覺的身份。
有生死涅槃凡聖等見,皆為見濁。那些果位都是順應眾生的分別、執著說的,原本沒有的。自性一法不立,哪有這些果位?
⑷ 佛教的果位是怎麼認定的
佛教果位認定是自來我修持自成就的一種表現,是由修證斷惑的程度,不由他悟,在於自心證悟。不由外人認定。
小乘佛教共有四個果位,分別是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和須陀洹。
大乘佛教共有三個果位,分別是佛、菩薩和阿羅漢。
小乘佛教認為現世界只能有一個佛,即釋迦牟尼,不可能有第二個佛,可見佛在小乘佛教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大乘佛教認為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個人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佛。
(4)在家居士可以修得什麼果位擴展閱讀
果位,謂修行得道已證正果之位。與「因位」對言。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五:「今人動自負道家真伯,釋氏果位,恐悉過矣,得不勉旃!」《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今生更復勤修精進,直當超脫玄門,上證大覺,後來果位,當勝前生,這是正理。」
清魏源《聖武記》卷五:「且於宗喀巴微行解衣時,見有山神奉衣護衛,知已證果位,遂共禮拜稱弟子。」
參考資料
網路-果位
⑸ 在佛教里女居士最高能修到什麼果位
居士即是在家,在家成佛的,屁個都沒有,最多三禪,
在家即是懈怠,懈怠掉舉,則不得深定,不得深定,故有所墮。
⑹ 凈空法師修到了什麼果位
根據他的言論來看,他還是凡人,甚至有好多人的見地比他還高,只是因緣和合才使他有那麼高的聲譽。
⑺ 佛教徒,在家修行,能達到什麼果位
少數上根利器即生得聖果
或者多少通過往生極樂凈土得不退果。
⑻ 請問佛教徒,在家修行,能達到什麼果位
我認為;果位只不過是一個階段的名稱罷了,正所謂小學.中學.大學.博士等等的回學士級別,總歸是講知識與智慧的答積累,了解佛也就好說了,我是這樣理解佛的,我們探討一下,你看如何?
佛是思想,佛是智慧,佛是諸法,佛是生命,佛是身心,佛是靈魂,佛是天,佛是地,佛是自然,佛是眾生,眾生是佛,(佛是醒悟的眾生,眾生是未醒悟佛),佛是一切,一草一木皆為佛,佛無處不在,佛無處不有,我們為佛而生存,佛為我們而存在,佛是遍布於宇宙間真實的本體,存於萬有中的根源,佛永遠在我們及眾生的心田,我是佛,你是佛,一切皆為佛,就是你想不想佛,想見佛就在眼前與心間,不想見佛時.差之百千萬億里乃至百千萬億那由它及啊增祗的其更遠。
佛就是思想.智慧.生命.身心.靈魂.天地.自然.眾生.科學的.合理.和平的人類社會生活。
⑼ 1.在家菩薩戒與出家菩薩戒,所修證的果位,有何不同
在家修行能不能成佛?能!能成菩薩,能成羅漢,能成佛。由此可知,在家跟出家沒有差別。差別在什麼地方?差別在形相不一樣。形相又代表什麼意思?確實形相有表法的用意在,都是為了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方便設施。本著你個人的願望,你想用什麼樣的身分?經上佛常常教我們『為人演說』,一定要記住,為人不是為自己。演是表演,做出來給人看,說是把這個道理、事實真相說明白。用出家的身分方便還是在家的身分方便?你要看這個時代的時節因緣,哪種方式方便你就用哪種方式。
用在家的方式,在現前這個時代,度化眾生有方便;要用出家的方式,對於這個時代正法久住有方便。這兩樁事情同等的重要。印光大師以出家身分出現,夏蓮居、楊仁山、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以在家身分出現,都是菩薩不是凡夫!
我跟李老師十年,李老師的言談所作,不是普通出家人能夠跟他相比的。佛在經上所講的他都做到了,他是心出身不出。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他確實舍棄了,自己工作非常辛勞,收入也相當可觀,過苦行僧的生活。他老人家一生日中一食,我那個時候學他,我學了五年。在我早年,我日中一食五年;一般人講持午,晚上這一餐斷掉,我過去有十五年。以後認識韓館長,她照顧我,一定要求吃三餐,怕我身體不好,人家會罵她照顧法師不周到,所以為這個原因我才把一餐開做三餐。給諸位說,是一餐的分量。因為過去吃一餐吃三碗飯,現在吃三餐,一餐吃一碗飯,量還是一樣的,分三次吃就是。最近我覺得這個還是很麻煩,所以我又把晚餐斷掉,非常舒服。我老師一生日中一食,到九十七歲往生,真正欲放下了,這個要覺悟。
⑽ 佛門修行者能成就的果位究竟是什麼意思
在佛教的證悟中,可分為小乘的果位與大乘的佛果。 小乘的果位有四果;大乘菩薩的果位稱為"地",菩薩十個果位稱為十地,真正圓滿菩薩六度萬行,完成的證悟果位,稱為佛果。一、聲聞四果: 小乘又稱為聲聞乘,既是聽聞佛法而覺悟的人。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小乘人,是因為他們心量小,只求自己解脫。佛教的主要目標,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既是除了自己修行解脫證果外,還要引導其他眾生解脫生死輪回,走上涅盤之道。根據《俱舍論》中說:在小乘的聲聞四果中,修行者因為根器與因緣的不同,快者三生,慢者則六十劫方可覺悟證阿羅漢果,證悟的果位有: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一)、初果: 梵文稱為須陀洹果,譯為預流果,即初見真理,得入聖者之流。依論師說:"初果聖人是以智慧覺悟,見惑斷除。"他們不為知見上的煩惱所迷惑,對佛法有絕對的信心。經中說初果聖人斷除了我見結、戒禁取見結及疑結--三結。所謂"結"就是束縛的意思。有時候"結"又稱為煩惱,斷三結既是斷除此三種煩惱。 ①、我見結:執著五蘊身心有一個我,認為這個我是真實的,稱為我見。 ②、戒禁取見結:執著各種不正確的戒律來修行,而證初果的聖人就不會做這種事情了。比如有些人持牛戒、狗戒、羊戒……,這些都是邪行。 ③、疑結:對三寶,戒律,過去未來的因果,以及對十二因緣產生懷疑,證初果者無此煩惱。根據經典上說:初果聖者得到四不壞信:即佛不壞信;法不壞信;僧不壞信;戒不壞信。對此四不壞信的信心很強,任何人都不可毀壞。假如一個人對佛、法、僧以及戒有絕對的信心,一點兒也不懷疑,那他就是斷了疑結,意經典說他已經證悟到初果了。 學佛者在修學的過程中,如果對佛、法、僧,以及戒律還會有懷疑,既是說他還沒證悟到初果;如果他對佛、法、僧以及戒律絕對沒懷疑時,那肯定可以證得初果了。證初果者又稱為見道,既是見到解脫之道。他很清楚的確認八正道、四念處、三十七道品等是解脫之道,而且真正體驗到此修行方法,才是真正解脫生死之道。我們沒證悟初果的學佛者是憑著聽聞佛法,分析、了解、推理、相信這些道理,但對於初果聖者來說,是真正的領悟和感覺到。比如有人從聽講中學習到一些游泳的技術,當他有機會跳進水中,就可體驗到游泳只不過是如此罷了。 雖是如此,然而他的游泳技術未必熟練。同樣的,初果聖者雖然是見道,但他還有很多業習,故他需要繼續修行。初果聖人由於斷三結,絕對不會輪回到惡道去,並且最多天上人間來回七次生死,最後一生必證阿羅漢果。既是說,有些初果聖人的因緣好,煩惱薄,今生就可證悟阿羅漢果,未必一定要修行七世後才證得阿羅漢果。那些至第七次返回人間逢無佛法,居於家中也能證阿羅漢果,證果後必出家自然的比丘形相。(二)、二果: 梵文稱為斯陀含果。證初果聖者斷除三結後,必須繼續修行,到另一階段,貪瞋痴減薄,便證得斯陀含果,此果又稱為"一來果"因為對欲界煩惱未完全斷除,還必須在欲界的人間天上來往一次。在這往返生死中,他必定能繼續修行而證阿羅漢果,但是有些修行者不必證悟初果,可以直接證悟斯陀含果,那是因為各人因緣不一樣,煩惱輕重不同之緣故。果位越高,煩惱就越輕。故證果並非得到什麼,而是把煩惱放下。(三)、三果: 梵文稱為阿那含果,譯為不來果,三果聖人斷除欲界所有的煩惱,故在欲界死後,生色界五凈居天,永不來欲界受生,故名為不來果。在彼天繼續修行,證阿羅漢果。三果聖人斷除欲界的貪與瞋;欲界中有瞋,進入色界後就沒有了。三果聖人斷除欲界的貪,但還有色界與無色界的貪。因為有色界的貪,故今生舍報之後,就生在色界。 【備注】 佛教把世界分成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是沒有擺脫世俗的七情六慾的眾生所處境界,即指人間。 欲指財、色、名、食、睡五欲。主要指男女色慾。 色界位於欲界之上。 相傳生於此界之諸天,遠離食、色之欲,但還未脫離質礙之身。 所謂色即有質礙之意。 由於此界眾生沒有食色之欲,所以也沒有男女之別,生於此界之眾生都由化生, 依各自修習禪定之力而分為四層,分別是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 【色界】分四禪十八天:1、梵眾天、 2、梵輔天、 3、大梵天(初禪三天); 4、少光天、 5、無量光天、 6、光音天(二禪三天); 7、少凈天、 8、無量凈天、 9、偏凈天(三禪三天); 10、福生天、 11、福愛天、 12、廣果天、 13、無想天、 14、無煩天、 15、無熱天、 16、善見天、 17、善現天、 18、色究竟天(四禪九天)。 大凡生到這色界十八層天的天人,只有男性沒有女性。 自然沒有男女情慾的存在。不過那些人的身體顏色和形狀仍然可以看得見。 【無色界】 無色界為三界之一,又稱無色天。 「色」是質礙的意思,無色就是沒有質礙,即指超越了物質世界的束縛,所得到的自由狀態。 是通過修習厭離物質的四無色定,或稱四空處定而獲得的天界果報。 無色界中,也因修行的深淺而分四種差別,即一空無邊處,二識無邊處,三無所有處,四非想非非想處。 此四處稱為四空處,四空天,或四無色處、四無色天等。 三果聖人斷除五下分結,既是我見、戒禁取見(邪行)、疑、欲界的貪以及瞋心。我們可試探證果的聖者,如果還有瞋(怒)心,那肯定他不是三果聖人。依經上說在家居士可證得三果,證果後自必絕男女之欲。證悟初果、二果、三果的聖人,他們雖然斷除了一些煩惱,但還必須繼續修學聖道,故稱為有學聖人。(四)、四果: 梵文稱為阿羅漢果。阿羅漢譯義有三:一者、殺賊;二者、應供;三者、無生。 意思是阿羅漢殺盡了一切煩惱賊,不再有生死業之生起,是應當受人天供養的聖者。由於已斷煩惱和證得涅盤果,在修道上已無可修學,故阿羅漢稱為無學聖人。此聖者斷除的煩惱有: ⑴、色界取:色界的貪。 ⑵、無色界取:無色界的貪。 我們凡夫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貪,稱為三有的貪。三果聖者斷除欲界的貪,初果與二果的聖者都還沒斷除它;阿羅漢卻完全斷除了這三界的貪。 ⑶、我慢:阿羅漢斷除了我慢,既是我們凡夫在心、境對立時,會認為外面所知的是境,能夠知道的是我,這跟身心無關,這是一種知覺上面的執著,這個"我"稱為我慢。 ⑷、掉悔:阿羅漢斷除了不安--掉悔。學佛者在修行過程當中,每當他進入某個境界時,要把那個境界舍掉,才可以進入另外更高的境界。比如修禪定,進入初禪者,要舍掉初禪的境界後,繼續修行,才可進入二禪。如果不放棄,他就會執著初禪的境界。在修行的過程中,當他放棄初禪,要進入二禪時,心退回初禪去的心理,稱為"掉";另一方面,因為他放棄初禪想要進入二禪,當他還沒進入二禪時,他很後悔放棄初禪,稱為"悔",這兩種心理合稱為掉悔。同樣的,我們世間人作了一件事情,過後一直懷念那件事情,也是掉悔的心理。 ⑸、痴:阿羅漢斷除了痴的煩惱,所謂痴是無知的意思,既是不能明辨是非以及不明白事理。既是不知道因果,不能明辨是非稱為痴。 阿羅漢斷除色界的貪、無色界的貪、我慢、掉悔以及痴五種煩惱,它們稱為五上分結。阿羅漢是在佛住世,有佛法的時候,聽聞佛法而悟道的,有些甚至之聽聞一句佛法就覺悟,故稱為聲聞。阿羅漢種類很多,普通可分為兩大種類: ⑴、慧解脫阿羅漢:依智慧永斷一切有漏煩惱的阿羅漢,然而未能證得滅盡定乃至二禪,由於不能解脫定障,所以有些阿羅漢沒有五通,只有漏盡通。 ⑵、俱解脫阿羅漢:能證得滅盡定的阿羅漢,於定、慧都究竟解脫,故能得"三明六通"。 不是所有的阿羅漢都有神通,在經典上記載:有一個阿羅漢比丘尼,她在睡覺時,有一個惡人進入她的房裡,把她姦汙了,同時把她囚困起來,她沒有神通,逃不出去。蓮華色比丘尼以神通去搭救她,並且教導她修神通,結果那個阿羅漢比丘尼修成神通後逃去見佛陀。佛陀告訴她並沒有破戒,因為她當時並沒有淫慾心。解脫是依智慧,並非依神通,也非依禪定。但是要有一定的定力,智慧才會生起,所以一般上阿羅漢都能夠進入初禪,有些阿羅漢沒辦法進入滅盡定,他們被稱為慧解脫羅漢。阿羅漢斷除所有的煩惱,無需再修學,所做已辦,故稱為無學。在經典中又說阿羅漢不受後有,既是他再也不需要來這世間受果報了。二、辟支佛: 譯為獨覺;也作緣覺,此類聖者在修行過程是"不由他覺",多生於無佛、無佛法的時期,獨自修行,因其根器很利,不必聽聞佛法,只是觀無常悟入緣起的寂滅(涅盤),既是觀十二因緣而證得聖果。因其觀因緣而覺悟,故稱為緣覺。 辟支佛之所以稱為獨覺,是因為在沒有佛法的時候,眾生的根器很差,在當時能覺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證果後的辟支佛必定自發過頭陀生活,由於沒有同等根器的眾生,所以辟支佛沒有師長、沒有同學、也沒有弟子,故稱為獨覺。此類的聖者不需要佛陀的教導,就可以覺悟,故他的智慧比聲聞果位的聖者更高一籌。辟支佛過去世有修學的因緣,他們多數是佛陀住世時的初果或二果聖人,這些聖者投升天上,再回來人間時,多數佛法已經滅了。因為他們過去證果的善根,最後一生在人間,雖然沒有佛法,然而會自動自發去修道,自發的覺悟,所以被稱為緣覺。三、菩薩(參見《從初地菩薩到十地菩薩的境界與神通差異》) 1、大乘十地菩薩位:一者歡喜地(即初地菩薩,如:龍樹菩薩):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二者離垢地(二地菩薩,以下依次),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三者發光地,凈極明生,名發光地。四者焰慧地,明極覺滿,名焰慧地。五者極難勝地,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六者現前地,無為真如,性凈明露,名現前地。七者遠行地,盡真如際,名遠行地。八者不動地,一真如心,名不動地。九者善慧地,發真如用,名善慧地。十者法雲地(十地菩薩),慈陰妙雲,覆涅盤海,名法雲地。 2、大乘等覺菩薩位, 如: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彌勒菩薩等。是只有一分生相無明未破的菩薩位(古佛倒駕慈航的不計)。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可化身無數及各種形類。 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即是佛,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所謂無上正等正覺既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前面所講的四果聖者,斷除煩惱證果,只是自己覺悟;而佛陀不但自己覺悟,而且也能令他人覺悟,不但如此,他的覺行最圓滿。 (一)、自覺:佛陀自己覺悟,他覺悟一切法苦、空、無常、無我,覺悟萬法皆空,故成為正覺。佛陀不只是智慧上覺悟而已,而且德行也圓滿。 (二)、覺他:佛陀不但能自己覺悟,而且能令他人覺悟。比如證阿羅漢果的聖人,證果之後,知道覺悟是怎麼一回事,但很多時候卻不懂得教導人,使他人覺悟;而佛陀是具有智慧的覺者,能運用各種善巧方便,度化眾生,令他人也覺悟,所以佛陀是自覺覺他的聖者。 (三)、覺行圓滿:"覺"是智慧;"行"是德行。佛陀的覺行圓滿,既是斷除煩惱,智慧圓滿,佛陀的眾德具備,所以稱為德行圓滿。佛陀覺行圓滿的果報是擁有一個佛土;有他所救度的眾生;以及佛身相好庄嚴,佛陀能夠令見到他的眾生生歡喜心與尊敬心,這是因為佛陀具有世間人最圓滿的三十二種好相,八十種隨形好。佛陀的德行可分為智德、斷德與恩德三種: ⑴、智德:佛陀覺悟到一切法的法性與道理,並且能夠毫無差錯的隨著眾生的根器而說法。 ⑵、斷德:佛陀斷除一切煩惱,自由自在。 此兩種德行阿羅漢也具有,但是不如佛。 ⑶、恩德:佛陀具有大慈大悲的願力,誓願度一切眾生,對一切眾生皆有恩德,而阿羅漢卻沒有,故說佛陀的覺行圓滿。 佛陀有一切智智,既是世間一切無所不知。但是我們不要誤會把佛陀當成上帝,佛陀是覺悟者,他無所不知,但佛陀不是無所不能。 佛陀有三不能: 一者、眾生度不盡; 二者、無緣不能度; 三者、定業不能轉。 既是說佛陀不能違背世間的因果,佛陀成佛也是順著世間的因果,所以佛陀是一位覺悟者,並非是主宰者。 佛陀不是萬能,不能使我們成佛,他只能慈悲的把覺悟的道理開示出來,教導依據佛法去實行,精進不懈,那我們就能與佛一樣證悟涅盤,解脫生死--成佛。五、證悟者的能力: 六通、三明與十八不共法。 (一)、六通:既是六種神通。 ①、神境通:能變多為一,一為多;大為小,小為大;入水入地不為山河石壁所障礙,且能凌空飛行自在,來去無礙。 ②、天耳通:能於近處、遠處聽聞與明白六道眾生所說的言語。 ③、他心通:知道其他眾生心之所想、所念。 ④、天眼通:能見遠處、近處一切事物不被隔障,粗細表裡皆能見,有能見眾生的業,知道來世生在何處。 ⑤、宿命通:"宿"既是過去的意思。知道自己與眾生過去世的業報,從何處來。 ⑥、漏盡通:"漏"既是還有煩惱的意思;"漏盡"既是斷除所有的煩惱。漏盡通是知道自己與他人內心解脫生死煩惱的情形。 前五通外道也能修獲,漏盡通是佛陀與一切阿羅漢必有;六神通有深淺不同,唯有佛陀才能究竟圓滿。 (二)、三明: 宿命、天眼與漏盡三通在斷除煩惱的阿羅漢才可稱為三明。此三明是以智慧證得徹底究竟,清楚的知道是怎麼一回事;而"通"只不過有此種能力罷了。 ①、宿命通:具有三明六通的阿羅漢,他的宿命通不但很清楚的知道過去世的事,也能知其前因後果。 ②、天眼通:具有三明六通的阿羅漢,他的天眼清凈,他能夠看到未來一切世的前因後果,稱為天眼明。 ③、漏盡明:阿羅漢聖者知道自己斷除所有的煩惱,同時也知道他人的煩惱斷除了。有漏盡通一定有漏盡明。 經典上常說,證悟阿羅漢的聖者有三明六通,但是慧解脫阿羅漢沒有具足三明六通,他只有漏盡明,因為他沒有宿命通與天眼通,只有漏盡通。凡夫也可從修學禪定中得到前五種神通。佛陀也有三明六通,與阿羅漢相比,佛陀的三明六通比較高明。另一方面,佛陀還有十八不共法,既是說佛陀成道,他所具有的能力與阿羅漢、凡夫是不一樣的。 (三)、十八不共法: ⑴、身無失:佛陀自無量劫以來,常用戒定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圓滿之故,一切煩惱皆盡,是名身無失。 ⑵、口無失:佛陀具無量之智慧辯才,所說之法雖眾生之機宜而使他們皆得證悟,是名口無失。 ⑶、念無失:佛陀修諸甚深之禪定,心不散亂,於諸法之中心無所著,得第一一義之安穩,故名念無失。 佛陀身、口、意三業皆無過失;在日常生活中,佛陀的身口意行為一點也沒有過失;阿羅漢的行為就沒有那麼清凈。經上記載:有一個阿羅漢,他每天過一條河,河中有一位女河神,他每次要過河就說:"小婢,請讓開,我要過河。"女河神以為這個阿羅漢輕視她,就去找佛陀論理。佛陀就問阿羅漢有說此話否?阿羅漢承認有,佛陀就叫他向女河神道歉。阿羅漢對女河神道歉說:"小婢,對不起。"原來這位阿羅漢前五百世都是婆羅門出身,因為種姓高貴,故有傲慢的業習。雖然今世證悟了阿羅漢果,他沒有此煩惱,但業習尚存,這不妨礙他證悟,但口業還有過失。 ⑷、無異想:佛陀對眾生一視同仁,沒有所謂的這個好,那個不好,平等普度,心無簡擇,是名無異想。阿羅漢還有分別,佛經上有記載:佛陀的弟子須菩提尊者認為:窮苦的人家,生活難以維持,沒有多餘的飲食供養出家人,所以尊者專門乞富不乞貧,以免增加貧窮人家的負擔;反觀大迦葉尊者卻認為:出家的沙門,守道行法,是人間的福田,受人間的供養,是給他們增長福慧的機會,故尊者專門向貧窮人家化緣,免除他們將來貧困。須菩提與大迦葉尊者有分別眾生的因緣而度生,生起不平等之心。 ⑸、無不定心:佛陀沒有出定或入定,行、往、坐、卧常在甚深的禪定中,是名無不定心。阿羅漢就有出定或是入定,他們入滅盡定或出滅盡定。 ⑹、無不知己舍:佛陀念念知道自己對一切法已經沒有執著,是名無不知己舍。 ⑺、欲無減:佛陀具眾善,常欲度諸眾生,心無厭足,是名欲無減。 ⑻、精進無減:佛陀之身心,精進滿足,常度一切眾生,無有休息,是名精進無減。 ⑼、念無減:佛陀時時刻刻都在正念中,是名念無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