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家居士所受持的「五戒」有哪些
佛教中的戒,因有出家與在家的分別,而有繁簡不同的要求,對在家居士版而言,有五權戒: 一、不殺戒:謂人若於彼眾生,妄加殺害,而奪其命,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壽命短促。若不作是事,名不殺戒。 二、不偷盜戒:謂人若於有主物不與而竊取之,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受貧乏報。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盜戒。 三、不邪淫戒:謂人若淫泆無度,好犯他人妻妾,死墮惡道;或生人中,妻妾亦不貞良。若不作是事,名不邪淫戒。 四、不妄語戒:謂人若妄造虛言,隱覆實事,誑惑眾聽,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口氣臭惡,為人所憎。若不作是事,名不妄語戒。 五、不飲酒戒:謂人若飲酒則縱逸狂悖,昏亂愚痴,無有智慧。若不飲者,是名不飲酒戒。 此與其他宗教一樣,凡是宣誓信仰佛教的人,從開始接受佛教信仰的同時,便也接受了作為佛教徒行為標準的五戒。
B. 居士五戒是那五戒
戒律包括居士戒、沙彌戒、比丘戒等等。其中的居士五戒,是佛陀對佛教徒的起碼要求。居士五戒的具體規定 (一)不飲酒(二)不殺生(三)偷盜(四)妄語(五)邪淫居士五戒屬於別解脫戒。所謂別解脫,也即別別永久解脫或分別永久解脫的意思。分別解脫的內涵雖然有多種,但最主要的,就是誰受持該戒,誰就會得到永久解脫的意思。比如說,兩人當中一人受戒,而另一人不受戒,則受戒的人可以獲得永久的解脫,不受戒的人就不能獲得解脫。
有不少皈依佛門多年的居士,都對居士五戒的具體細節不太清楚,為了令大家能夠正確地進行取捨,今天簡單地介紹一下 自古以來,學佛的人就可分為兩種——在家人和出家人。因為出家人不用處理很多的世俗事務,可以毫無牽掛地將所有身心都投入到修行當中,所以對出家人的要求就比較高。作為出家人,就應受持難度較大的沙彌戒與比丘戒等等; 而作為在家人,則需要面對各種生存的壓力、世事的牽絆,所以相對而言,就往往達不到太高的標准。因此,佛陀對在家人戒律方面的要求也就比較低。即便如此,作為在家人,也必須受持不同層次的居士戒。 為什麼稱為「別解脫戒」呢? 是否所有人所受持的殺盜淫妄酒五戒都稱為別解脫戒呢?並非如此。殺盜淫妄酒五戒可分為三個層次——世間的五戒、小乘的五戒以及大乘的五戒,共計十五條戒。也就是說,不殺生戒可以分為世間的不殺生戒、小乘的不殺生戒以及大乘的不殺生戒三種。舉一反三,不予取(盜)戒、邪淫戒、妄語戒、酒戒也都可分為三種。區別三個層次的依據,就是以前所講的三個差別。 同樣,沙彌十戒也可分為三種,也即三十條戒,包括世間的十戒、小乘的十戒以及大乘的十戒;依此類推,二百五十三條比丘戒,三百六十多條比丘尼戒等等,都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世間的戒律、小乘的戒律以及大乘的戒律。 是否屬於別解脫戒,就要根據受戒人的動機來判定。如果一個人受持五戒的動機,是為了今生的健康、長壽,為了來世可以轉生為天人,或者具有名利、地位、財產、健康等等的人,就只能稱為世間五戒,世間五戒與外道的戒律是沒有區別的。 包括現有的和釋迦牟尼佛住世時古印度的很多宗教在內的外道,都制定了本宗教特有的戒律,其中有些外道的戒律比佛教的戒律還要嚴格。比如說,佛教認為:在走路的時候無意間踩死螞蟻,或者在燒火以及點燈的時候,無意中燒死了飛蛾、小蟲,因為當事人不是故意而為,即沒有殺生的動機,所以就既沒有犯戒,也沒有罪過。但有些外道卻認為,以上行為也有殺生的罪業;另外,有些外道認為:即使在荒無人煙的地方,如果沒有人將水井、河流等處的水給予自己,自己卻擅自飲用,就犯失了不予取戒(盜戒)。盡管外道的戒律比較嚴謹,但這些戒律卻只能稱之為戒律,而不能稱之為別解脫戒。 為什麼這些與外道相同的五戒不屬於別解脫戒呢?因為,在不具備出離心的前提下,所有的戒、定、慧,都只能屬於世間的戒、定、慧,其果報充其量就是在以後流轉六道輪回的時候,可以享有好的善報,除此之外,絕不會讓我們超越輪回而獲得永久的解脫。比如說,如果斷除了殺盜淫妄酒,最多隻能臨時性地讓我們脫離惡趣,投生善趣,卻不能徹底脫離六道輪回,所以不能稱之為別解脫戒。 而在具備出離心的前提下,所受持的戒體,就屬於別解脫戒。守持別解脫戒,就可以令我們獲得永久的解脫。 別解脫戒可分為大乘的別解脫戒與小乘的別解脫戒。如果要使所受的戒體成為小乘的別解脫戒,就必須具備出離心。出離心是小乘別解脫戒的起碼要求,如果具備了出離心,則所受的戒體至少可以算得上是小乘的別解脫戒。 因此,如同受持菩薩戒之前,需要有不造作的世俗菩提心,只有在世俗菩提心的基礎上,才能得到真正的菩薩戒一樣,我們在受五戒之前,最好也要培養起出離心,在具備出離心的前提下,哪怕受持一條戒,也屬於別解脫戒,否則,就只能成為一種形式,而不能獲得別解脫戒的戒體。至於出離心的內涵,我們以前已經講過多次。修持出離心的方法,就是四個外加行的修法。 總而言之,無論所受持的戒條再多、再嚴格,如果不具備出離心,則所受持的戒體都不是佛教所特有的,所以不能稱之為別解脫戒,而只能稱為世間的戒律。 請大家回頭返觀一下,自己在受持居士戒的時候,究竟抱著什麼樣的目的。如果發現自己當時並不具備出離心,則從受戒之日起直至今天,我們心中所有的戒體,就並不是佛教所說的戒定慧三者之一的戒,而只能算是一種與外道相同的世間之戒。 怎樣才能使其變為別解脫戒呢?是否需要重新受戒呢?不需要。要改變目前的現狀,使以前的所有戒體變為別解脫戒,只需從現在開始培養出離心。在生起出離心的當下,我們以前所受的戒體立即就可以成為別解脫戒。 因為,所謂的戒律、智慧、禪定,都是指某人心中的功德,這些東西是互相影響、相輔相成的。在生起出離心以後,出離心就會對原有的戒體起作用,既不需要舍棄以前的戒體,也不需要重新受戒,自身所有的戒體自然而然地就可以成為別解脫戒。 如果我們還能更上一層樓,在生起出離心的前提下,進一步培植起無偽的菩提心,則以前所受的戒體就可以成為大乘菩薩的別解脫戒。 以前我們也講過,如果沒有這兩個關要,包括大圓滿都有可能變成世間法。既然連無與倫比的大圓滿都可以成為世間法,位居其下的其他法又怎麼可能不成為世間法呢?由此可見,出離心、菩提心是通往解脫不可或缺的必由之路,我們必須想方設法培養起出離心與菩提心。 在此之前,也許大多數居士並不清楚如何才能受持一個完整的別解脫戒,今天了解以後,也許很多人都會有一種芒刺在背的感覺,因為以前自以為是的戒律、行善、修心等等,都發生了決定性的變革,很多事情都需要從頭開始。但這也不要緊,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只要我們能抓住當下的時機,就還來得及。 戒律是為了規范日常行為而制定的條款。因規范程度的不同,而分為在家戒、出家戒等各種層次的戒律。作為佛教徒,如果不對自己的行為加以規范,而毫無顧忌地殺、盜、淫、妄,則所謂的學佛就不會有什麼效果。佛陀也講過,只有先將一塊布洗凈,才能為這塊布染上顏色。如果布上滿是污垢,就不可能染上純正的顏色。同樣,如果要學佛,就要先將行為規范以後,才能在此基礎上修行。 作為居士,最關鍵的是要受持殺盜淫妄的戒條,但因為在飲酒之後,人就會因迷亂而無法自製,在精神失控之後,殺盜淫妄的行為也就會隨之而陸陸續續產生,所以,為了保護前四種戒體,佛陀就制定了酒戒。 關於飲酒的規定,小乘佛教內部也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凡是飲酒,都屬於罪業;另一種觀點卻認為:對於沒有受持酒戒的人而言,因為酒也是一種飲料,在不喝醉的前提下,適當的飲酒也不算是罪業。 但是,從戒律的角度而言,大多數人的立場還是站在飲酒就是罪業的一方。暫且不論飲酒是否有罪,只要佛陀在戒律當中明令規定不得飲酒,我們就應當嚴格遵照執行。 雖說隨著時代的更替、思想的變遷,傳統的習俗、舊有的觀念、往昔的行為就會因跟不上潮流而成為過去式,新時代的人是不會再對其感興趣的,但佛陀對弟子們的這個五戒要求,是在任何時代、任何環境下都不會因過時而被淘汰的。 有些宗教也規定了一些教條,但只有虔誠信奉這些宗教的人才會去遵守這些教條,其他人就不一定會接受。比如說,基督教認為,上帝在六天中創造出了世界,第七天是休息的日子,所以,世人在每周第七天的星期日也應當休息。如果有人在第七天做了任何事情,就會有罪過。 有些基督教徒曾在英國與別國打仗失利的時候寫信譴責英國政府,認為導致戰爭失敗的原因,就是英國政府在星期天沒有休息而造成的。不知這些說法是否有確切的證據,如果沒有就很難說服別人。雖然人人都喜歡休息,但這種類似規定星期天必須休息的種種理由,就有可能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被歷史的車輪碾得粉碎。 但是,無論人類社會如何發展進步,即使在一萬年,乃至幾十萬年以後,任何人也不可能打破倫理道德觀念,而明目張膽、肆無忌憚地去殺盜淫妄。只要人世間需要和平與幸福,就需要有斷除殺盜淫妄的要求。如果不對殺盜淫妄的行為加以約束,整個社會就會亂套,在動盪不安的生活環境中,又怎麼可能有什麼幸福、和平可言呢?因此,佛陀所制定的殺盜淫妄戒,是永遠符合歷史潮流的。 關於守持五戒的功德, 在經書中的教證可謂卷帙浩繁,此處無法一一列舉,歸納而言,則可分為現世的功德與來世的功德。 現世的功德為:如果現世當中沒有戒律,就不會有禪定;如果沒有禪定,就不會有智慧;如果沒有智慧,就無法斷除煩惱、獲得解脫。 來世的功德為:《等持王經》雲:「經恆沙數劫,無量諸佛前,供養諸幢幡,燈幔飲食等。若於正法壞,佛教將滅時,日夜持一戒,其福勝於彼。」也就是說,在恆河沙數的大劫中,每天以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勝幢、飲食、黃金、白銀等寶物供養諸佛菩薩,其功德也不能與在未法時代一晝夜中受持一條戒的功德相比。 佛經中還說過,某人在佛陀住世時,出家受比丘戒長達五百年,並始終保持戒體的纖塵不染。但是,如果有人在人類煩惱極其粗大的末法時期,在二十四小時內僅僅守持一條戒的功德,也遠遠勝過前者。這里所說的戒,並不僅僅指出家人的戒,包括在家人的戒也是一樣的。 我們可以推算,清凈地持守五百年的比丘戒是多麼地難得。「人活七十古來稀」,以現在人的壽命來衡量,能夠活到七十歲的幾率並不是很高。而戒律規定,在二十歲之前是不能受比丘戒的,如果每世在年滿二十歲時受比丘戒,然後持守凈戒五十年,直至風燭殘年的七十歲,也至少需要十世。能夠在漫長的十世中都將一生中的最佳時光用來守持比丘戒,其功德應當是不可思議的,但與末法時代持戒功德相比,就顯得望塵莫及了。當然,如果能在具備菩提心的基礎上持戒,其功德就更是不可估量。 關於持戒的功德,在《贊戒論》等論典中講得十分詳細,如果有興趣,大家可以參閱有關論著。 受持居士五戒機會並非俯拾皆是,如果有這樣的機會,大家還是應當珍惜。現在普遍存在著自稱已經皈依,卻沒有受持皈依戒;自稱是居士,卻沒有受持居士戒的現象,這是很可惜的。如果沒有受持任何戒律,就算不上是佛教徒。 因為,所謂的四眾弟子,包括比丘、比丘尼、居士(優婆塞)和居士尼(優婆夷)。只有在皈依的基礎上,受持相應的戒律,才能成為這四種人。如果不具備任何一條戒體,就不能自稱為佛教徒。所以,受戒是十分重要的,大家一定要加以重視。
C. 請問居士五戒的內容具體怎麼講 怎麼受
居士五戒「殺、盜、淫、妄、酒」,五戒的具體內容 。
一、不殺生戒
殺戒最基本的是自己不殺和不指使人殺,殺的對象主要是人或動物。
殺業成立要有三個條件,即有殺心,有殺行,被殺著死(或殺傷)。如果你光有殺心,無殺行,這殺心是不好的,但構不成殺業;如果有殺心有殺行,但對方未死傷,也構不成殺業,只是這行為本身是不好的,從戒律角度講,有破戒的意味。如果無殺心,有殺行,導致被殺者死呢?比如像開車,無意間輾死馬路上的一隻螞蟻,那因為你本身只是開車,而並未關心螞蟻的生死,也即無殺心,所以從戒律上講不算破戒。當然我並不是鼓勵人隨便開車壓死螞蟻,還是一定要盡量小心,愛護一切生靈,避免造罪。因為這還是有罪會遭惡報的,只是很小而已,比如被人無意間踩一腳什麼的。
殺戒包括傷害人或動物的一切攻擊行為。因為這些行為都會造成很大的嗔恨,並且也為諸佛菩薩一切善神所不喜。比如如果你未殺人,但你把人打殘廢了,乃至把人弄癱瘓,或者弄瞎,或者毀容,那這些行為,依據其程度,罪業可能比殺人還要重,因為這些情況下對方受的苦,以及對你的嗔恨,可能比殺了他還要大。考慮到連辱罵別人也可能遭大惡報,為佛門戒律所不允許,所以傷害行為更是戒律所不允許的。
二、不偷盜戒
不偷盜戒首先是指不可暗偷、明搶。其次,各種非法獲利行為都屬犯偷盜戒,有的甚至比單純的偷盜更嚴重。所以這個戒不一定像看上去那麼容易守,讓我們來詳細分析一下。
1,路上揀到東西,看看周圍無人,就拿回家去,是否犯偷盜戒?
如果是真正的無主之物,取之不犯偷盜戒。但通常情況下,物品不會是真正的無主之物,只是主人一時把它丟在哪兒了。對這樣的物品,最好還是讓它放在那兒,自己在旁邊守著,等主人回來拿。如果等了一段時間沒人來拿,一個選擇是可離開,另一個選擇是可真誠出於想物歸原主又怕自己離開後被別人拿走的原因,先拿走,然後設法尋找物主。如果最終實在找不到物主,最好應上交國庫,否則若是自己用,也可以,但只要知道物主了就應立刻歸還。
至於如果是揀到東西,明知物主是誰而不還,就更是明確的犯偷盜戒了。
揀被認為的無主之物的罪業比直接偷盜小一些,果報是自己容易丟失東西。
2,經營非法行業贏利,比如賣假冒偽劣產品、或者賭博、販毒等,雖不是直接偷盜,亦犯偷盜戒。
賣假冒偽劣產品,則不但犯偷盜戒、妄語戒,而且如果賣的假冒偽劣產品損害到了人的身心,還要承擔損害人的罪責。
比如如果賣的食品,有過量農葯、或者是病肉、或者用了抗生素,或者賣的凈水不凈,這些賣的人都要承擔罪業,貪贓枉法的質檢人員也要承擔罪業。
所有以詐騙行為獲取不義之財均屬不偷盜戒所嚴禁的。
販毒,因為人吸毒不但催跨身體而且死後很可能業感地獄,所以販毒者遭的果報可能極重。
煙草業雖是合法行業,但因吸煙也對人身體非常不好,並且死後也很可能業感地獄,所以也是個極惡劣的行業。這將在下面「不飲酒戒」一段中詳述。
3,偷稅漏稅亦犯偷盜。偷的是很多其他人的錢,損害的是很多其他人的利益。
其罪業大小則要具體分析。如果是過於高稅收的國家時代,稅制本身不合理,乃至有的農民若交了稅自己得餓死,那應該是制定這種不合理稅法的人有罪,而拒不交稅的農民是無罪的。如果稅制正常,那偷稅漏稅當然是偷盜。
4,貪污受賄亦犯偷盜戒。並且這個偷盜往往還伴隨很多其他罪業,所以危害往往更大,果報也會更大。
其罪業大小則也要具體分析。如果一位官員在一件事情上作的貢獻很大,而沒有什麼合理的獎賞,比如努力上了一個很贏利的項目,或者創新的使用了一個很好的策略,以致為國營企業或地方財政獲得了很大的額外收益,比如1億元,而根據政策獎賞卻很少,才10萬元,那麼在這當中為自己撈點,也算有合理性。若不是這種情況,對於大多數貪污腐敗行為而言,都是大偷盜罪。
尤其是有的人因為貪污腐敗而損害他人的利益,比如貪污工程款或收受工程賄賂導致豆腐渣工程,最終害死人命;或者食品檢驗人員貪贓枉法,放行不合格的凈水導致喝的人腎臟受害身體不好,這些罪業都得算在他頭上。
5,在生活中,不偷盜戒涉及的細節很多。
比如:用單位的電話講私事;上班時間做私事;用單位的列印紙列印私人文件等等;這些原則上都屬犯偷盜。當然,屬於小偷盜,給單位一些相應的補償即可。
戒偷盜的根本目的是要讓人少貪欲,以及在人都有貪欲的情況下,讓人們有所自製,追求合理的財富,避免人與人的矛盾沖突,而產生罪業。所以像這種經濟問題,是非常復雜的,都要具體分析,較難以佛法簡單論斷。
世俗法律是他律,講究客觀公正,根據現世可觀測的情況來判斷,並且強調的是一種規則正義;佛門戒律是自律,要根據六道眾生、三世因果的一切因素來判斷,並且強調的是絕對正義(或者說終極正義)。性質不同,我們觀察和分析問題的方法也必然有所不同。
對於真正的佛教修行人來說,要避免在這種復雜的經濟環境中造惡業,就應以嚴格的標准要求自己。以堅守善道為根本,不可有任何偷盜行為。
因為任何的偷盜行為,一方面可能受成餓鬼的果報,另一方面,最終還是要還的。所以總是大不合算。正如布施所得的福報,往往大大高於布施的量一樣,偷盜後要還的,也往往比偷盜的量大很多。
尤其不可偷盜寺廟財物。那可能種下地獄之因。《地藏經》有布施佛門,「舍一得萬報」的說法,那如果偷盜佛門財物,要還多少呢?如果不還,就可能下地獄。據說有位高僧修行有成,快開悟的時候,看見空間堆滿鹽巴,後來才明白,是因為以前曾拿寺廟里的鹽為自己作葯,最後自己出錢還了寺廟很多鹽巴才算了事。
偷盜的果報
偷盜的直接果報是貧困。因為人取了別人的東西,而眾生的神識是全知的,冥冥之中別人還是要你還。《道德經》中有雲:「將欲取之,必先予之」,不予而取,後必償還。所以要先施再得,方合正道。
單從人一生一世看,可能一個人總是騙人、撈取不義之財,卻一生富貴,另一個人老老實實工作生活,卻一生貧窮;但從永恆不滅的眾生神識角度看,一切最終還是要平衡的。
偷盜的死後果報則是成餓鬼。雖然看上去比下地獄要好一點,但也非常痛苦。總是感到肚子很餓,卻又沒食物吃,即使找到食物,食物到口也會化成火,吃不下去。其實鬼不吃也餓不死,之所以感到餓,總想吃,是往日貪心的業障習氣所致。
如果偷盜罪過重,甚至嚴重損害了人,還是要下地獄。偷盜之因是貪,如果貪心過重,可能業感寒冰地獄。
縱上所述,受「不偷盜戒」意味著:
1, 不明搶、暗偷;
2, 不獲坑蒙拐騙、偷稅漏稅、貪污腐敗、非法行業等所有不當贏利;
三、不邪淫戒
不邪淫戒通常被解釋為不可與婚姻配偶以外的人行淫。簡單的這么認為,當然是可以的。但從這個戒的本質來看,還有很多細節值得分析。
比如,按照當時當地民風習俗,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是正當的,這種情況下的婚姻關系及性行為,是否算正當?又如,配偶同意、三方均願意的婚外性行為是否算邪淫?又如,婚姻關系中,是否就可以毫無節制,即使過多縱欲也不會遭惡報?又如,很多人一時找不到終生伴侶沒結婚,那麼是不是完全不可以有淫行?
這些都是有實際意義的重要問題,不可迴避,必須給出解答。
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就應該深刻的分析一下:邪淫為什麼不好。或者說,淫為什麼不好。
從單純的人類世界角度看,行淫本身只是利己,而非害人。就算婚外戀,就算多人亂交,就算性變態,就算同性戀,只要參與各方自願,又有什麼不可以呢?至於因之而害到別人,那是害到別人的罪,而不是性行為本身的罪。
比如婚外戀,如果三方同意,是否就可以?或者婚前性行為,只要雙方願意,是否就可以?
對於參與方願意的性行為。唯一可能的過錯是遭別人嫉妒。但我們一般認為嫉妒是錯誤的,不應該受公德保護的。因為人類道德不可能保護嫉妒,不然人類就不可能進步了。別說性行為,任何人過得幸福,別人都可能嫉妒,乃至一個餓著的人看到別人吃碗飯都可能嫉妒,那難道就因此不允許任何人過得幸福,不允許人在餓著的人面前吃飯?所以嫉妒在任何時候都是社會道德所不支持的負面慾望。
如果有的人出於嫉妒欲,比如自己得不到,就希望別人也得不到;或者自己性生活不快樂,就希望別人也性生活不快樂;或者自己沒性生活,就希望別人也沒性生活;甚至有的人自己不禁慾,乃至縱欲,卻敢叫別人禁慾,我說這不叫「禁慾主義」,而叫「禁他人之欲主義」;對於這些出於自利損他的目的而勸人禁慾的言論,我是看都不想看的。
或者有的人勸人戒淫,雖出於善意,但只是人雲亦雲,說不太清為什麼勸人戒淫,這雖然還算可以,但是不夠的。
四、不妄語戒
妄語包括謊言、惡口(即罵人的話)、兩舌(也是不實之言,即對人三面兩刀,挑撥離間之類)、綺語(即淫穢的語言,或者其它無禮儀不正經的語言)。
不要小看妄語,妄語若說重了,一樣是要下大地獄的。
重的大妄語有:誹謗佛法僧三寶;未證言證;做假見證。
誹謗佛法僧三寶的過患,主要可能在於阻斷他人的成佛之路。而人修佛,是可以獲得高的能量,最後享受到無量快樂的,那若被你一下破了,你是不是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呢?
未證言證,是指一個佛道修行人,明明沒有證得某個果位,卻說自己證到了;或者明明沒有某種神通,卻說自己有;其目的是為了讓人崇拜他,得到豐厚的供養。這是一種嚴重損害佛教的行為。
未證言證也可以說是做假見證的一部分。在佛教界做假見證,比如說明明沒有見到或經歷到某種神跡,卻說見到了,經歷到了,雖然目的可能是為了使他人對佛教生起信心,但仍然絕對不可以,還是犯重戒。佛法是絕對真實的法,想以虛假的神跡讓人起信,是毀法行為。
五、不飲酒戒
一般認為五戒中殺、盜、淫、妄是性戒,酒是遮戒,即為了防止犯上面四戒的。因為酒能亂性,飲了酒腦子糊塗,自律不強,容易犯其它戒。
不過我的分析認為,不飲酒戒除了上面作為「遮戒」的意義外,也和節制淫慾一樣,有著修行上的意義。也即是說,飲酒除了已知的生理上的損害外,還能混亂人的靈性,尤其修行者絕對要忌酒。
http://www.dianzipusa.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3548
D. 聖空法師:在家居士什麼條件可以受五戒和菩薩戒
在家居士修學到什麼程度可以受五戒和菩薩戒呢? 也就是說做這個條件和這個標准,我們是很難去講的。但是我們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你深信佛法。你發願要學佛,而且信為道源功德之母,所以我們首先就要信佛法,而且我們發願要學習佛法。要成佛做佛,為了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在這個條件下,你可以受五戒。
那菩薩戒呢,其實這個按照菩薩戒條來說,就是我們現在做人的基本原則吧。這個在家菩薩戒,六重二十八輕。你們可以先看,看了之後再去受。那還有出家的菩薩戒你們也可以受,但是在家的菩薩戒受了之後 ,你可以還有夫妻生活關系,如果你要受了出家的菩薩戒,十重四十八輕,就不能有夫妻生活關系了。所以這個你可以去看看在家的菩薩戒條,看完了之後,我也有講。其實不難,而且我們要有勇氣,勇敢地去受這個戒。為什麼呢?因為戒,它是我們的標准。因為只有你受了之後,你才了解才認識,你才朝著這個標准和目標去奮斗去努力。如果你不去受的話,你永遠達不到這個標准,也就是沒有什麼來約束你。戒無非就是約束我們自己。約束什麼呢。約束我們不好的習慣性。這個就是業障。
那這個五戒就很簡單。五戒--殺盜淫妄酒,不管你是出家在家,你想心清凈,你想有智慧,是必須的,必須要做到的。那在家人五戒講的不能邪淫,那我們出家人是完全不能有這個淫慾心,所以這個還是有差別的。但是很簡單。如果你沒有勇氣來做的話、來受的話呢,你永遠邁不出這一步,不要怕。
所以每個人都是從一個在家人踏上了這條路,慢慢慢慢地不都裝得像模作樣的了嘛。好像都挺像樣的,實際上我們差的很遠。離成佛尚在遙遠。還是靠我們去努力,所以我們現在才努力地開法會,來修學啊。包括你們,你看這個義工,一直都在站著。我就出去偷偷給他們講「你們可以坐一下啊,這太辛苦了,一站要是七天站下來」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其實就是在改變自己, 提高自己的認識和素質水平,完善自己,讓自己有更好的能力來為大眾服務。其實他們就是在行菩薩道啊,就是無私地奉獻,就是菩薩。
可見啊,就是說你們已經在走菩薩的道路,已經在行菩薩道,你們已經到達這個標准。但是你不去受這個戒,你不去看那個標准和要求的話,你還以為自己不行,其實自己已經行了。所以就像現在很多人都說「哎呀不行,我得念佛求往生,我今生能成佛嗎?」那這就是我們弘揚楞嚴一個最大的目的,人人都是佛,人人都可以成佛,都可以做佛,問題出在哪裡,我們一定要認識。當你認識之後,你掌握了之後,你來運用這個正確的方法。在現實的生活當中,你就是佛啊。無二無別,所以心佛眾生 ,三無差別。
E. 佛教居士為什麼受要受五戒,什麼是五戒的真實用意
佛教居士為什麼受要受五戒?是為了真正保護居士,為了讓居士們學佛專修行有個良屬好的基礎。
五戒的真實用意:其一,就是讓居士們明白因果,明白五戒是做人的基本條件,失五戒即失人身,人身難得。明白因行果隨,慈悲眾生就是慈悲自己,利益眾生即是利益自己,傷害眾生即是傷害自己。其二,佛告訴我們: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熄滅貪嗔痴、勤修戒定慧,是修行的不二法門,而戒,是根基。根基不穩,何談其餘。
F. 受三皈五戒在家能穿什麼僧衣還是居士服什麼的 再就是在家平時能穿么
一、在家居士受五戒不可搭縵衣的說法
這一說法,比較有代表性的當推凈空法師。當然,據我所了解的,許多人就是從老法師那裡得到這個訊息。訊息來源,羅列如下:
(一)《凈空法師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七中說:「佛門裡面的搭衣,在家居士搭縵衣,受菩薩戒的可以搭縵衣,不受菩薩戒不可以,不受菩薩戒搭縵衣就有罪過,這個一定要知道。五戒沒有衣的。」
(二)《凈空法師解答於新加坡佛教居士林》(2001年5月15日)中記錄:「問:請問居士們穿海青的原因、意義與作用?
答:……在家人可以穿海青,沒有限制,但是搭的衣有限制,沒有受過菩薩戒的不可以搭衣。現在有很多人受三皈、五戒就搭衣,那是絕對錯誤。戒經裡面,在家人受菩薩戒才可以搭衣,搭的是縵衣,沒有條紋的,有條紋的是出家人搭的。這要清楚!」
(三)《凈空法師答香港參學同修》之八(2005-7-8)法師開示:「如果是受過菩薩戒的在家居士,搭衣,搭縵衣。沒有受過菩薩戒,只受過三皈五戒,不能搭衣,這諸位要知道,不可以搭衣,穿海青。」
(四)凈空法師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二十七卷中說:「受菩薩戒他就可以搭縵衣,那就不是白衣;沒有受菩薩戒不可以搭縵衣。現在有很多地方,說受五戒就搭縵衣,這是錯誤的,不可以,決定不可以。
G. 居士五戒是什麼意思
大乘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五戒,是佛門四眾弟子的基本戒,不論出家在家皆須受持。
H. 居士受五戒時有什麼儀式,要注意什麼
道教五戒:
即老君五戒,托稱太上老君演說之戒。第一戒殺,第二戒盜,第三戒淫,第四戒妄語,第五戒酒;道教規定,篆生弟子受三戒後,再受五戒,五戒與三戒為八戒。
五戒在天為五緯,天道失戒則現災異;在地為五嶽,地道失戒則百穀不成;在數為五行,五數失戒則水火相薄,金木相傷;在治為五帝,五帝失戒則祚夭身亡;在人為五臟,五臟失戒則性發狂。五戒失一則命不成。
《太上老君戒經》中說:「是五戒者持身之本,持法之根。善男人,善女人,願樂善法,受持終身不犯,是為清信。」即清信弟子、清真弟子所受戒律。
一、不殺生。
二、不葷酒。
三、不妄語。
四、不偷盜。
五、不邪淫。
(8)居家居士受五戒指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在家居士除了受戒而外,還要常存六念。
1、念佛:時時憶念佛的功德,以佛作為學習的榜樣,以成佛作為人生的目標。
2、念法:時時憶念法的殊勝,以此激勵自己不斷探求真理。
3、念僧:時時憶念賢聖僧的清凈梵行,以此培養出世的心態。
4、念戒:時時憶念佛所制定的戒律,以此對照自身的行為,檢查自己的行為舉止及起心動念是否符合戒律的規范。
5、念施:在生活中隨時幫助他人,無論是財富還是我們所學到的佛法,只要別人需要,都要設法予以滿足。
6、念天:天人的福報由他們的善行而來,我們想有美好的未來,就要多積福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五戒
I. 居士五戒的內容具體怎麼講
第十講勸我們修學,從哪裡下手?『五戒十善』。這是佛法修學的根本法,無論是三乘或者是二乘,必須以五戒十善做基礎。如果五戒十善沒有做好,人天資格都沒有,他還能成菩薩嗎?還能成聲聞、緣覺嗎?不可能的事情。五乘佛法好像是五層樓,菩薩是最高一層,沒有下面四層怎麼會有最高一層?所以我們要重視五戒十善,想學佛,想成佛、成菩薩,一定要認真修五戒十善。
五戒
『五戒』:可以取得人道的資格,就是我們一般講人格,做人的資格,在六道里取得人道的條件。
戒有五條:『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妄語』是『信』,『不飲酒』是『智』,這是配合中國固有文化而說。中國的社會是倫常的社會,這是世界上其他國家民族所看不到的。倫是五倫,五倫是講我們社會的組織,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由一個家庭到社會國家,是五倫組織。五倫組織關系非常的親密,所謂是四海之內皆兄弟,在社會結構上來說非常的完美,這是西方社會所沒有的。維系五倫社會的道統就是五常八德,特別是五常,這是道德的基礎;就是仁、義、禮、智、信,這五條是中國人基本的道德觀念,人人都必須遵守。每一個人從小就要接受這個道德教育,所以一般人一生在社會上所作所為,有這個道德規范著,不至於越軌太大。我們民族在這個世界幾千年來能夠長治久安,一直到今天還沒有被淘汰、沒有滅亡,就是靠這個倫常的道統維系著。可是中國人現在是禮丟掉了,法也不遵守,天下大亂!所以我們現在比起西方人差遠了,遠不如西方人。我們自己應當要覺悟、要負責,把中國固有文化復興起來。
『不殺生』:跟儒家所講的『仁』意思相同。仁是會意字,是兩個人,意思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仁的意思。一切眾生,尤其是指有情的眾生(動物),沒有不愛惜自己生命的,沒有一個動物甘心情願被人殺,被殺是沒有抵抗的能力,可是這種怨恨之心不會消失。殺生的人有失仁慈,被殺的眾生懷恨在心,念念要報復,這就是佛家所謂欠錢的要還債,欠命的要償命,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為什麼?兩方面都迷。被殺的眾生不會想到,過去世我曾經殺他,這是一報還一報;就這樣算了,那這個事就完了,就沒事;若還要殺他報復是迷,這是沒有做還債想。你殺我,我將來有機會再殺你、再報復,報復一次比一次要慘烈。戰爭是非常殘酷的事情,佛告訴我們,殺生招感世間刀兵的劫難。佛法教我們不殺生,不但是不與一切眾生結冤讎,同時更是培養自己的大慈悲心。慈悲心是性德,真心裏面本來就是慈悲的,養自己的慈悲心。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從不殺生上來培養,幫助我們明心見性,這條戒律有這么大的功德。殺生業障非常重,障礙明心見性,障礙我們得一心不亂。因為一個好殺的人,嗔恨心必定重,嗔恨心重的人,念佛怎麼會得一心?修禪怎麼會得禪定?所以佛法把不殺生列為一切戒條里第一條戒,是有道理的。
『不偷盜』:不偷盜就是『義』,義是義務,不講求報酬。對一切眾生貢獻是盡義務,不需要報酬,這是義;不偷盜接近義。『不與取』就是偷盜;不與取是別人沒有同意、沒有答應,你就取來,這就犯偷盜。這一條戒也是很不容易受持,我們沒有得到別人同意,隨便把別人東西移動,都是偷盜;不一定說據為己有才是偷盜,佛經里定義不是如此。我的書放在桌子上,你沒有得到我同意,故意把我的書拿到另外一邊,讓我找不到,就算偷盜。而且戒律訂得非常微細,就是一草一物、一針一線,再微小的東西都不可以偷盜。這一條戒是幫助我們修學清凈的布施,幫助我們放下身心世界,使我們恢復自性清凈心。
『不邪淫』:這一條相當於儒家講的『禮』。不邪淫是指在家人,不是指出家。人天法是講不邪淫,出世間法是講不淫慾,這一點有大的差別。『不妄語』:不欺騙他人,這也是根本大戒。『不飲酒』:這一條戒是屬於遮戒。前面四條是性戒,不管你有沒有受戒,犯了都有罪。遮戒是防止、是預防,它本身沒有罪。譬如喝酒,本身不是罪,但是酒醉之後會做出殺盜淫妄;由此可知,佛制訂不飲酒,是防止前面這四條戒。過分的酗酒必定誤事,社會上許多犯罪與酒幾乎都是關聯的。
『開遮持犯』,『遮』是禁止,就是這五條戒決定不能犯。『開』是有開緣,像我前面跟諸位說的殺生,是開緣。在什麼情形戒可以開?利益眾生的時候。特別是在救度一切眾生時,眾生有急難,這時候可以開戒。開戒決定不是為便利自己,而是為利益眾生;如果不是為了救度眾生,而救度眾生又不是非不得已時,都不算開緣。要看戒本,才能真正明了每一條戒的戒體、戒相、戒行,以及開遮持犯如何修學,這才談得上受戒。持戒守法一定要懂得戒律的意義,又要記得戒條的條文,還要理解這一條戒的精神,然後才能夠如法的修學。『持』是受持,『犯』是破戒。開緣裡面,開戒是持戒,並沒有犯戒。佛告訴我們,五戒是『人乘之因』,一生能夠依教奉行,必定能夠保住人身,來生還是人身,不會墮三惡道。
J. 居士五戒的內容是什麼怎麼受五戒
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受五戒可以去寺院,有的寺院每個月都有這樣的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