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皈依和持戒後有哪些事不可以做
皈依,就是皈依三寶,皈依佛、法、僧。
皈依禮時,師父會領誦皈依誓言,這就是皈依後應回該堅守的:答
盡形壽皈依佛,寧捨身命,永不皈依外道邪魔;
盡形壽皈依法,寧捨身命,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盡形壽皈依僧,寧捨身命,永不皈依外道邪眾。
持戒,看你持的什麼戒,五戒、菩薩戒,還是八關齋戒,按照相關戒條的要求,盡可能地嚴格落實就行了。
『貳』 受五戒有什麼要求有什麼好處
中國大乘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
沒有戒行就無法深入修行。三增上學,戒,定,慧。 戒是定,慧的基礎。
持守五戒的功德
【根據巴利律藏大品葯犍度和長部第16經節錄語譯】
當時,世尊隨其意願在王舍城住了一段時間之後,就向巴連弗邑遊行而去。那時,有傑出的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隨行。有一天,世尊次第遊行而到達了巴連弗邑。巴連弗邑的優婆塞(居士)們聽說:「世尊已經來到巴連弗邑了!」
那時,巴連弗邑的優婆塞們就前往世尊的住處。謁見而敬禮世尊之後,坐於一邊。坐定時,世尊對巴連弗邑的優婆塞說法、開示、教導、勉勵,令其歡喜。
當時,巴連弗邑的優婆塞們歡慶世尊說法、開示、教導、勉勵,就邀請世尊:「請世尊與比丘眾一起到大會堂去休息。」世尊默然允許。那時,巴連弗邑的優婆塞知道世尊默許,即從座起,敬禮世尊,右繞而去。到大會堂去鋪設卧具、座位、安置水瓶、懸掛油燈…等。然後再度前往世尊的住處。謁見敬禮世尊後,站在一邊。
站在一邊後,巴連弗邑的優婆塞們就稟告世尊:「已經在大會堂鋪設卧具、座位、安置水瓶、懸掛油燈…等。世尊!隨時歡迎您的光臨。」那時,世尊於早晨穿著衣裳,帶著衣、缽,與比丘眾一起到大會堂。到達了就洗洗腳,然後進入堂內。在靠近中柱的地方,面向著東方而坐。(比丘們洗足後就在世尊背後,靠近西牆的地方,面向東方而坐。)巴連弗邑的優婆塞們也洗腳入堂,在靠近東壁的地方,面向世尊而坐。()內系中譯者依長部第16經補入。
那時,世尊告訴巴連弗邑的優婆塞們說:「諸居士!破戒、壞戒有五項過患。哪五項呢?諸居士!在此處破戒、壞戒者將因行為放逸而喪失大財,此乃破戒、壞戒的第一過患也。諸居士!其次破戒、壞戒者會帶來惡劣的名聲,此乃破戒、壞戒的第二過患也。其次破戒、壞戒者,不論到到哪一個集會的場所,剎帝利眾會、婆羅門眾會、居士眾會、或是到沙門眾會,都會畏懼羞愧,此乃破戒、壞戒的第三過患也。諸居士!其次破戒、壞戒者會迷亂而死,此乃破戒、壞戒的第四過患也。諸居士!其次破戒、壞戒者身壞命終之後,轉生惡處、惡趣、墮落處、地獄,此乃破戒、壞戒的第五過患也。如此破戒、壞戒有五過患。
諸居士!持戒、成戒者有五項功德。哪五項呢?諸居士!此處持戒、成戒者因不放逸而得積聚大財富,此乃持戒、成戒的第一功德也。諸居士!其次持戒、成戒者會帶來美好的名聲,此乃持戒、成戒的第二功德也。諸居士!其次持戒、成戒者不論到哪一個集會的場所,剎帝利眾會、婆羅門眾會、居士眾會、或是到沙門眾會,都能無畏無羞,此乃持戒、成戒的第三功德也。諸居士!其次持戒、成戒者不會迷亂而死,此乃持戒、成戒的第四功德也。諸居士!其次持戒、成戒者身壞命終之後,轉生於善趣、天界,此乃持戒、成戒的第五功德也。
那時,世尊一直到深夜都在說法、開示、教導、勉勵巴連弗邑的優婆塞們,令其歡喜,最後才說:「居士們!夜深了!是時候了。」「是的!是的!」巴連弗邑的優婆塞們即從座起,禮敬世尊,右繞而去。
『叄』 在家居士受五戒後,有沒有什麼日子要讀戒條啊要不要定時持八關齋戒
經典當中,沒有記載受五戒的人要誦戒。八關齋戒,隨力而行。
受菩薩戒版要半月半月誦戒。權
受了五戒,也可以效仿誦戒,防止忘失。
【五戒誦戒儀軌】
一、上香 (三拜)
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三拜)
三、懺悔 (三番三拜)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嗔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 今對佛前求懺悔
四、誦戒 (跪誦)(三番三拜)
諸佛凈戒難得聞 經於無量俱胝劫
讀誦受持亦如是 如說修行者更難
今逢白(黑)月十五(四)日,我弟子某甲,謹於佛前誦戒。
第一、不殺生,是優婆塞(夷)戒,我弟子某甲奉持。
第二、不偷盜,是優婆塞(夷)戒,我弟子某甲奉持。
第三、不邪淫,是優婆塞(夷)戒,我弟子某甲奉持。
第四、不妄語,是優婆塞(夷)戒,我弟子某甲奉持。
第五、不飲酒,是優婆塞(夷)戒,我弟子某甲奉持。
五、發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言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三番三拜)
六、迴向
誦戒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有情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三拜)
附註:每逢半月誦戒,白月十五日,即農歷每月十五;
黑月十五(四)日,即農歷每月三十(廿九)日。
『肆』 皈依三寶後還可以從事風水職業嗎
《佛說阿難分別經》
為佛弟子。不得卜問請祟符咒厭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擇良時專良日。 受佛五戒者屬,福德人也。有所施作。當啟三尊。道護為強。設使諸天。天龍鬼神。無不敬伏。戒貴則尊。無往不吉。豈有忌諱不善者耶?!
『伍』 關於對在家居士受過五戒後要搭縵衣,都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受菩薩戒才可搭縵衣 http://www.dizang.org/jz/dz4/099.htm
出自凈空法師《地藏經講義》
請僧轉經,僧的意思在此地大回家知道,不一定答出家人,在家人也行;請這些法師講經,或是在家的、或是出家的都可以。一般在中國的習慣,在家人講經一定要受菩薩戒,就符合佛在經上講的,不是白衣說法;白衣是沒有受過戒的。受菩薩戒他就可以搭縵衣,那就不是白衣;沒有受菩薩戒不可以搭縵衣。現在有很多地方,說受五戒就搭縵衣,這是錯誤的,不可以,決定不可以。受菩薩戒才搭衣,才是僧團、才算是僧眾。受菩薩戒,你升座講經,你就不會受別人的批評。這一定要受菩薩戒搭衣,這個我們要記住,五戒決定沒有衣的。但是穿海青無所謂,海青是中國古人的禮服,什麼人都可以穿,你沒有受過皈依也可以穿,這古裝。這是從前讀書人穿的禮服,在漢朝時候,漢朝時候的禮服。在家人多半綉的有花紋,出家人是沒有花,素色的,差別就在此地。
『陸』 在家居士需要受持哪些戒律
坐禪
作為居士來說,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此外還有八戒,是在家居士體驗出家生活的戒回律。關答於五戒、八戒的內容,聖嚴法師在《戒律學綱要》的「五戒十善」和「八關齋戒」這兩部分講得比較清楚,可以作為參考。如果我們在受持五戒、八戒之外,對自己還有更高的要求,可以進一步受菩薩戒。《優婆塞戒經》就是在家居士修學大乘菩薩戒的範本,系統介紹了從發菩提心到行菩薩道的整個修學過程,太虛大師曾大力弘揚。此外,《瑜伽菩薩戒》的開遮也非常善巧,對在家居士修學戒律有極大幫助。而《梵網菩薩戒》是頓戒,相對來說要求會更高,行持起來難度也較大。
『柒』 居士受五戒時有什麼儀式,要注意什麼
道教五戒:
即老君五戒,托稱太上老君演說之戒。第一戒殺,第二戒盜,第三戒淫,第四戒妄語,第五戒酒;道教規定,篆生弟子受三戒後,再受五戒,五戒與三戒為八戒。
五戒在天為五緯,天道失戒則現災異;在地為五嶽,地道失戒則百穀不成;在數為五行,五數失戒則水火相薄,金木相傷;在治為五帝,五帝失戒則祚夭身亡;在人為五臟,五臟失戒則性發狂。五戒失一則命不成。
《太上老君戒經》中說:「是五戒者持身之本,持法之根。善男人,善女人,願樂善法,受持終身不犯,是為清信。」即清信弟子、清真弟子所受戒律。
一、不殺生。
二、不葷酒。
三、不妄語。
四、不偷盜。
五、不邪淫。
(7)在家居士受五戒後可以從事哪些職業擴展閱讀:
在家居士除了受戒而外,還要常存六念。
1、念佛:時時憶念佛的功德,以佛作為學習的榜樣,以成佛作為人生的目標。
2、念法:時時憶念法的殊勝,以此激勵自己不斷探求真理。
3、念僧:時時憶念賢聖僧的清凈梵行,以此培養出世的心態。
4、念戒:時時憶念佛所制定的戒律,以此對照自身的行為,檢查自己的行為舉止及起心動念是否符合戒律的規范。
5、念施:在生活中隨時幫助他人,無論是財富還是我們所學到的佛法,只要別人需要,都要設法予以滿足。
6、念天:天人的福報由他們的善行而來,我們想有美好的未來,就要多積福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五戒
『捌』 在家居士所受持的「五戒」有哪些
佛教中的戒,因有出家與在家的分別,而有繁簡不同的要求,對在家居士版而言,有五權戒: 一、不殺戒:謂人若於彼眾生,妄加殺害,而奪其命,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壽命短促。若不作是事,名不殺戒。 二、不偷盜戒:謂人若於有主物不與而竊取之,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受貧乏報。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盜戒。 三、不邪淫戒:謂人若淫泆無度,好犯他人妻妾,死墮惡道;或生人中,妻妾亦不貞良。若不作是事,名不邪淫戒。 四、不妄語戒:謂人若妄造虛言,隱覆實事,誑惑眾聽,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口氣臭惡,為人所憎。若不作是事,名不妄語戒。 五、不飲酒戒:謂人若飲酒則縱逸狂悖,昏亂愚痴,無有智慧。若不飲者,是名不飲酒戒。 此與其他宗教一樣,凡是宣誓信仰佛教的人,從開始接受佛教信仰的同時,便也接受了作為佛教徒行為標準的五戒。
『玖』 在家居士受五戒能得什麼樣的果報
那看持戒的程度,看你是否有正見,正見到什麼程度,等等很多因素
最好的果報到天,要是瞎玩盲目持戒沒什麼用。
『拾』 在家居士可以受哪些戒
佛陀涅槃前就教示佛弟子應「以戒為師」,即因戒能成就一切善法,功德寶藏,令生命得到光輝,庄嚴,到達真正的安穩處。故經上喻戒如慈母,令不受惡業侵害。如勇將,能降伏煩惱。如守門人,守護功德法財。如器皿,堪受種種功用。如醫,治眾生病。如命,賴以修行。如王法,為世間善惡之衡准。如王命,能通行自在。如台階,得入佛法殿堂之富麗與庄嚴。如大海水,須彌山,最為尊勝。是故佛弟子勿誤解戒律為束縛,應珍重於戒。戒因對象不同,分出家戒與在家戒。出家之人受出家戒,旨在出離生死;在家居士因有家室外緣,故受在家戒。在家戒近為人天善道之良途,還為出世無漏之正因,故在家居士須進修戒法。 在家戒種類有三,在家居士可量心於僧眾間求受,次第進學: 一、五戒:受持五戒得保人身,乃至上升天道。此為最根本戒,是眾善根本。 1 、內容: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2 、受戒時機:皈依後,欲進學戒法時受,可五戒全受,或一戒二戒乃至三成、四戒受。受五戒不必吃素。受已,則至此期生命終了方舍戒。 二、八關齋戒:此為佛陀慈悲為令在家居士種出離之因,為在家居士所制,一日一夜之出家戒。 1 、內容:不殺生、不偷盜、不邪(不非梵行)、不妄語、不飲飲酒、不香花蔓庄嚴其身(亦不歌舞倡伎)、不坐卧高廣大床、不非時食(過午不食)。 2 、受戒時機:欲學出世清凈之生活者可受。受戒一日一夜後即自然舍戒得日日重受。佛弟子可於假日或六齋日受之,多受持一日,即多一分利益。 三、菩薩戒:種成佛之菩提正因,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精神,行菩薩事之大乘戒。 1 、內容:在家居士一般受的在家菩薩戒,有六重戒、二十八輕戒。但菩薩戒,重在戒心,總攝一切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而不受限於戒條。 2 、受戒時機:發菩提心,願生生世世行菩薩道,以六度波羅密濟度眾生終至成佛者可受。一受菩薩戒,生生世世戒體永在。眾生受戒後,應護持凈戒,不可輕言犯戒。若犯戒後,應如法懺悔並不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