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居士應注意什麼
我來回答,一、大乘佛教
不以個人之覺悟(如小乘行者)為滿足,而以救度眾生為目的,一如巨大之交通工具可載乘眾人,故稱為大乘。以此為宗旨之佛教,即是大乘佛教。 西元前後,除比丘教團外,各地均有在家佛教信徒團體成立,彼等自稱菩提薩埵(梵bodhisattva ,意為求覺悟者,略稱菩薩)。公元1世紀左右形成於印度,而後傳播至中亞、中國、日本、朝鮮、越南、印尼以至斯里蘭卡。它是北傳佛教的主流。大乘思想根源於某些早期部派,但有許多理論創造,如不僅講人無我,而且講法無我;強調菩薩理想勝過阿羅漢,宣稱人皆具菩提心可以成佛。大乘倫理中倡導慈悲一切眾生,力主以功德迴向他人等等。 特徵 大乘同樣包含理論和實踐兩個部分。作為預備功夫的理論,思索了存在的基本結構和原理;其對最高體驗的追求和修持實踐可回溯至印度的瑜伽傳統。這種禪定止觀的修持目的在於排除分別心,達到無所見,體會不可言說的絕對境界。被稱作般若智慧的理性活動是受到鼓勵的,但它最終仍然是為了導向對空性的認知。大乘理論中的涅盤不僅僅是寂滅不生或超越輪迴流轉,它是佛的境界,故又可以稱法身、佛性、真如等,即我們所謂的絕對者或本然之體。涅盤是無所不知的存在,按佛教的說法,它不是某種世間的知識,而是明凈的心識之體,它反映世間一切生滅而本無的諸相卻不為其所染。這種狀態也就是密教中修持者在本心中去尋求的空。通過觀想,修習者可以有無量諸佛現前,因為空是一切緣生相有者之母, 秘密咒術和陀羅尼一類的經典被合法地吸收到大乘中來。
基本教義 佛陀在大乘佛教中已經神化並形成泛指的多數,菩薩是大乘佛教的理想,其基本前提是發菩提心,立誓願要為眾生利益不入涅盤,履行艱苦的十波羅蜜修行而歷經十地。前六地仍屬初發意的預備階段,七地以上雖有缺陷,但已具佛性而不退轉,第十地則至於來生成佛的候補階次了。佛的三身學說是大乘學說的主要論題。三身為變化身、受用身、自性身。變化身指佛陀為度脫眾生,隨應顯化之身;受用身指佛陀修行所得能享法樂並給十地菩薩示現功德之身;自性身即是作本體之法身。法身已見於較早的《法華經》。許多大乘經典都說佛有無量之多,但一致承認其本質為同一的法身。佛同無為法是同一的,從而與菩提與涅盤也就沒有差別。大乘佛教最初的經典被認為是釋迦牟尼佛或別的佛為天人講述的。有資格聽聞這些經典的是聲聞及菩薩二眾。經典本身的神秘性,同時也是晚出性質被說成是保留在雪山或龍宮,而等到機緣成熟時才向人們顯示,為此,它的權威性是不容置疑的。大乘佛教派別包括中觀派、瑜伽行派等 ,以及別的一些或以經典為宗依,或以修持主張為差別形成的宗派,如法相宗、華嚴宗、凈土宗、三論宗、禪宗等,它們代表了大乘思想從印度向中國和日本傳播的千餘年間的演化結果。中觀派的思想依據在般若經類中,其有代表性的思想家為龍樹及提婆等。依據他們的論著,以後形成了中國的三論宗。龍樹的《中論》,在從緣起而顯示相待性相對性 ,從不生不滅之八不而肯定空性與中道;從世俗與勝義二諦來看待緣起、空、假,從而得出中道正觀。中觀思想對於天台、華嚴、禪宗都有所影響。在印度,中觀思想刺激了瑜伽行派的產生。無著、世親等將《楞伽經》等的思想系統化。其學說可概括為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它描述世界的虛幻性及本體真實性用三性三無性的理論;認為解脫過程無非轉染成凈,轉識成智。主張通過修習瑜伽功夫而培養正智。瑜伽行派的特徵是瑜伽觀想和瑣細的心理分析。在中國及日本這一學說通常稱唯識宗或法相宗。真諦(6世紀 )譯出《攝大乘論》為瑜伽行哲學流通之始,玄奘師徒是中國以及日本法相宗的創立人。玄奘的學術淵源可回溯至那爛陀寺的護法一系。華嚴宗的思想根源在印度,但宗派成立是中國才有的。該宗成立的依據是《華嚴經》,該經主旨是說大日如來為世間萬法本源,一微塵一剎那均同全體和永恆是同一的圓融的。由此引出華嚴宗的宇宙論及世界觀——法界緣起,以及一整套關於頓悟的信解行證理論。華嚴宗在中國的思想前導是依於《十地經論》的地論學派(6世紀)。天台宗也是佛教在中國和日 本發展的產物,但其思想可以追溯到印度經典《法華經》。該經由鳩摩羅什譯出並由慧文慧思加以發揮,但該宗真正的創立者是在天台山傳教的智�。《法華經》的要義可歸結為開仍實,會三歸一。但在天台宗體系中,佛陀教說被歸納為五時八教。天台宗的中心教義是一念三千,三諦圓融;禪定修持則主張一心三觀。凈土宗經典主要是《無量壽經》,該經出現於2世紀時北印度 ,宣揚了對無量光佛的信仰及其果報。3世紀時這一信仰傳至中國並逐步成為重要的派別。在日本,起初凈土信仰與天台宗合流,至13世紀才分立為一大派別。凈土宗認為解脫之道不在讀經和習禪,而主要應取念佛法門。印度的凈土信仰取何種儀軌並不清楚,但大約不外稱名念佛或觀相念佛。大乘佛教宗派中最重要的還有在中國和日本發展了千餘年的禪宗。禪宗的經典依據在《楞伽經》和《六祖壇經》。前一部經說眾生皆具佛性,亦即空性。悟入此理即是菩提。佛性或空性不可言說,因為它是離言分別的。只有個人的直接體證才可以把握它。《壇經》是禪宗六祖慧能的著作。禪宗以後發展為五家七宗。其中的臨濟與曹洞禪法傳到了日本。在日本另有一個依《法華經》而持凈凈土信仰的日蓮宗。它創立於13世紀並一直流傳至今。
戒律其實是佛對我們無明眾生一種最好的保護。持皈依戒可以保護我們避免三惡道,持五戒可以保護我們得到人身,持羅漢戒(解脫戒)可以保護我們脫離輪回,持菩薩戒可以保護我們圓成佛道,持三昧耶戒可以即身成就。
二\戒律,指佛教徒在日常生活和修行中應該遵守的規定和對行為的限制。戒是所不為,梵文為sīla,譯音屍羅,意譯貫行,轉為行為、習慣、道德等;律是有所當為,梵文為Vinaya,音譯那耶、鼻奈耶、毗尼、毗泥,意譯伏調、滅、離行、善治等。戒和律之間,在內容上無大的不同,只是在不同場合有一些微小的區別。佛教戒本《有部毗奈耶》稱,律是為已經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而制定的,而在家修行的居士則是持「戒」。律和戒的另一個不同是,對違戒者必然結以處罰。但是通常將戒和律放在一起使用,合稱為「戒律」。
戒律,是佛教學說的重要的內容之一,也是佛教徒安身立命、修行解脫的基礎。佛陀在世時制定了一些簡單的戒。它的擴充與傳播是在佛陀入滅後的第一個夏安居,在七葉窟舉行第一次經律的結集。當阿難尊者誦完經藏以後,即由優婆離尊者誦出律部,此後,又把以戒為內容的戒學作為佛教的三學(戒、定、慧)之一,佛教三藏中有專門匯集律藏的部分。到了部派佛教以後,由於不同的教派對教義的不同理解,因此產生了不同的戒律和不同的戒本。南傳佛教的東南亞國家流傳的是上座部戒本,北傳佛教的中國流傳大眾部、一切有部、化地部、法藏部的戒律。在中國還出現了專攻戒學,以律為宗的教派和擁有戒壇專門授戒為特色的寺院。
據道宣《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等所說,一切諸戒都有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戒法是佛陀所制的各種戒律;戒體是弟子從師受戒時所發生而領受於自心的法體,即由授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構成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戒行是受戒後隨順戒體防止三業罪惡的如法行為;戒相是由於戒行堅固而表現於外可作為軌范的相狀。戒體分「作」與「無作」,或名「表」與「無表」兩類。受戒時有禮敬啟請等身語動作表現,能令他人知道自己的內心名為「表」。受戒後所得防非止惡的能力,雖有而不可見,名為無表。各宗各派對戒體有不同的理解。戒行有兩類:一受戒,二隨戒。由於進入壇場,依師稟受,決心攝持戒法,是為受戒。既發願心,稱願修行,盡此一生之中隨時督察護持,不令其毀失,始終與願心一致,便是隨戒。受戒時必須是清凈心,不能雜有染念,否則戒體不生。隨戒因有持有犯,所以隨戒有四等:(一)專精不犯隨,既受以後隨順本受,專精護持,乃至細微過失,不令有犯。(二)犯已能悔隨,既受以後防護不堅,少許違受,然能回興懺悔,可以恢復本受。(三)無心護持隨,雖於境未犯,但不護持行用,有違願心。(四)能犯無悔隨,既受以後,全無隨行,俱犯眾過。因受戒後有犯戒現象,所以既受以後,無論或持或犯,其戒行總名為隨戒。戒律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兩重意義,所以戒相可歸納為二類:止持、作持。止持門是指對於身口等的過失、是非,制止而不作,也就是守持戒法;如不應當做而做了,就違犯了戒法,此為「止持作犯」。作持門是指對於社會群體乃至一切有情有益之事,能積極去做,就是守持了戒法;如果應當做而不做,也就違犯了戒法,此為「作持止犯」。詳細而言,戒相涵蓋在家、出家共有八種:(一)三皈依;(二)五戒;(三)八關齋戒;(四)十戒;(五)式叉摩尼法;(六)比丘戒;(七)比丘尼戒;(八)菩薩戒。以下對八種戒相分別解釋。
三皈依簡稱三皈,這是最基本的入佛門的戒條,故也叫三皈戒。任何入佛教的男子或女子,必須到寺院中請求一位比丘或比丘尼傳授此戒:皈依佛,盡形壽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盡形壽不皈依外道邪說;皈依僧,盡形壽不皈依外道徒眾。皈依,是歸投、信賴的意思。佛、法、僧為佛教的「三寶」。佛是覺者,自覺、覺他、覺滿;法是法則,有軌跡使人理解與任持自性不失之能;僧是和合眾,於事於理和合相處。皈依三寶是信佛學佛的基礎,踏上此根基,步入佛門之後,須逐級升高,如法修行,故皈依三寶的種類,共有五等:(一)翻邪三皈:最初進入佛門;(二)五戒三皈:信佛之後加受五戒;(三)八戒三皈:六齋日受持八關齋戒;(四)十戒三皈:沙彌、沙彌尼受持十戒;(五)具足戒三皈:比丘、比丘尼稟受大戒。三皈依,是一切戒的根本,最初入佛,固然須領受三皈,加受五戒,八戒、十戒,皆以三皈為得戒而納受戒體。式叉摩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雖以羯磨法受戒,但在受戒之中,無不須行三皈依。
五戒五戒是佛教諸戒的基礎,屬於在家戒。它分別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的毀犯,皆有輕重之別,重罪不通懺悔,故稱其為不可悔罪。輕罪可通悔,又分兩類,稱之為中可悔與下可悔。根據大乘菩薩戒,或犯重罪,如能作取相懺,罪可悔除。但懺悔除罪,只是除的犯戒罪,性罪並不能除去。五戒之中,殺、盜、邪淫、妄語四戒,均有可悔與不可悔罪;飲酒一戒,雖犯均為可悔。因此,五戒的前四戒為性戒,飲酒戒為遮戒。性戒是佛法與世法中皆所不許者,遮戒是佛陀制定為弟子遮止防犯性戒於未然的,所以唯有受了五戒的人不得犯。現將五戒的持犯,敘列如下。
殺生戒殺戒以殺人為重,殺旁生異類為輕。殺人以具足五個條件,成不可悔罪:(一)所殺者是人,而非異類旁生;(二)蓄意殺人,而非想殺異類旁生;(三)有心殺人,而非無意誤殺,或過失殺人;(四)運用殺人的方法;(五)被殺的人,斷定已死。殺人的後果有三種:(一)當時殺不死,犯不可悔罪;(二)當時不死,以後因此而死,亦犯不可悔罪;(三)當時不死,以後亦不因此而死,犯中可悔罪。佛教的不殺生,包括一切生物、動植物及人,范圍甚廣。殺生的動機,也有四種,「犯罪」亦有差別:(一)為殺人而作方便者,人死,犯不可悔罪;非人死,犯中可悔罪;畜生死,犯中可悔罪。(二)為殺非人而作方便者,非人死,犯中可悔罪;人死與畜生死,皆犯下可悔罪。(三)為殺畜生而作方便者,人死、非人死、畜生死,皆犯下可悔罪。(四)作不定方便(遇到什麼殺什麼),人死犯不可悔罪,非人死犯中可悔罪,畜生死犯下可悔罪。
偷盜戒盜戒的毀犯,也有輕重之別,具備六個條件,便成不可悔罪:(一)他物--他人的財物;(二)他物想--明知是他物而非自己之物;(三)盜心--起偷盜的念頭,存有偷盜的預謀在先;(四)興方便取--假借種種方法,達成偷盜目的;(五)值五錢--所偷之物價值五個錢(佛陀比照當時印度摩揭陀國的國法而制);(六)離本處--將所盜的財物帶離原來的位置。
邪淫戒除了夫婦之間的性慾,一切不受國家法律及社會道德所承認的性行為,均稱為邪淫。邪淫的范圍,不僅如此,即使身為夫婦,也有限制:佛菩薩的紀念日,每月的六齋日,不得行淫;父母的生日、親屬(父母、兄弟、姐妹等)的死亡之日,不得行淫;月經期中、妊娠期中、產前產後,不得行淫;除了陰道,不得行淫;除了夜間並在卧室,不得行淫。
妄語戒妄語的定義是不知言知,知言不知,不見言見,見言不見,不覺言覺,覺言不覺,不聞言聞,聞言不聞。妄語的方法是自妄語、教人妄語、遣使妄語、書面妄語、現相妄語。妄語又可分為三大類:大妄語、小妄語、方便妄語。最重的是大妄語罪,具備四個條件,即成重罪不可悔:(一)所向是人--對人說大妄語;(二)是人想--認定對方是人,而不是非人或畜生;(三)有欺誑心--蓄意要使對方受騙;(四)說大妄語--自己未證聖果聖法,而說已證,實未得四禪定,而說已得,實未見天龍神鬼來,而說天龍神鬼來。妄語之中,還包括兩舌、惡口、綺語,雖不失戒體,但犯可悔罪。在家的居士最應注意不可評論出家人的操守問題。
飲酒戒《四分律》中說:「酒者,木酒、粳米酒、余米酒、大麥酒,若有餘酒法作酒者是。」如何算犯酒戒?《四分律》又言:「酒色、酒香、酒味,不應飲;或有酒,非酒色、酒香、酒味,不應飲。」《十誦律》:「飲酢酒、甜酒,若曲、若糟,一切能醉人者,咽咽波逸提。若但作酒色,無酒香酒味,不能醉人,飲者無犯。」但是「不犯者,以酒為葯,以酒塗瘡」(《四分律》)方可。
關齋戒八關齋戒的內容為: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非梵行(不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塗飾香鬘歌舞觀聽,七不眠坐高廣嚴麗床座,八不食非時食。因為前七條為戒,最後一條「非時食」不是戒而是齋,故稱八關齋戒。齋的意義是「清凈」,從事相上言,過中午而食者,即為雜亂不凈,所以三世諸佛等,皆是過午不食的;從根本上說,身口意的三業清凈,便名為齋。八關齋戒僅於六齋日的一日一夜受持,不須終身受持。通常是以陰歷每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及月底最後兩天,通稱為六齋日。在此六天之中,就受此戒,可持一晝夜,一晝夜後,要再持又可再受。
八關齋戒的重點在於戒淫。除了第三條「不淫」外,第六條和第七條也是為了間接地戒淫。頭戴香花、塗脂抹粉、唱歌跳舞、高卧大床等,對於修道者而言,應該絕對棄絕。這里的「不淫」是在五戒「不邪淫」之上更高的要求,《佛說齋經》中言:「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淫意,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為邪欲,心不貪色,如清凈戒,以一心習。」顯然是杜絕包括夫妻生活在內的一切性行為。
十戒十戒是沙彌、沙彌尼須領受的戒條。沙彌與沙彌尼戒是相同的,不同的是隨大眾而學的戒儀。沙彌要隨學比丘律儀,沙彌尼須要隨學比丘尼律儀。比丘與比丘尼戒有部分不同,故沙彌與沙彌尼所隨學的律儀也有部分不同。沙彌與沙彌尼十戒包括:(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非梵行(不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著香花,不香油塗身;(七)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八)不坐卧高廣大床;(九)不非時食;(十)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此十戒的前九戒與八關齋戒基本相同,只是沙彌(尼)第三戒與八關齋戒第三戒受持的時間不同,八關齋戒是一日一夜受持,沙彌與沙彌尼戒是終身受持。另一處不同是沙彌與沙彌尼戒的第六、七兩戒相當於八關齋戒的第七戒。此十戒開為三十三,再加「舍在家相」、「取出家相」、「請和尚法」,共為沙彌、沙彌尼應受持的三十六法。此十戒即總攝具足戒,如《沙彌尼戒經》雲:「能行是十事,五百戒自然具足。」
沙彌與沙彌尼戒的第十條「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這一條通常稱為「金錢戒」。「生像」二字,有兩種解釋:其一,「生色者金,似色者銀」。生成的黃金,稱為生色,以銀鍍成金色的,稱為似色。其二,生者即生就的金銀珠玉等寶物,像者即用金銀寶物製成的金器、銀器、琥珀、玳瑁、文犀、象牙。出家人不許捉持這些金銀寶物,但為了三寶的理由,可以依「說凈法」加以變通處理。所謂「說凈法」乃是請一位俗人為凈主,凡是因故收受銀錢貨幣,便說這是為那位俗人代收的。說凈法的含義是藉以警策出家人,不可接受太多的銀錢。故出家人最好能不受銀錢,如果確實需要,不妨以「說凈法」來接受。
式叉摩尼法式叉摩尼是沙彌尼與比丘尼之間的必經階段,其階位雖在沙彌尼之上,但仍然是沙彌尼的戒體,《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中言:「此學法女,無戒體也;但受別教,位過沙彌。」因其除了嚴持沙彌尼十戒外,還另受六法的原故,故階位高過了沙彌。式叉摩尼是最特殊的一個階位,其他階位均有戒體可得,唯此一階,僅得另六法而已。這個六法就叫式叉摩尼法。
據《四分律》載,式叉摩尼六法是:(一)與染污心男子相觸。即不得與已經成年,並明知對自己有染污心的男子接觸,包括頭發以下、膝蓋以上的身體部分。(二)盜人四錢以下。即不得偷盜別人價值四錢以下的物品,乃至一草一木一針。(三)故斷畜生命。即不得故意殺害異類眾生,乃至使其死亡。(四)不妄語。即自己未見、未聞、未覺、未知者,不得妄說已見、已聞、已覺、已知。(五)非時食。即不得在中午過後進食。(六)飲酒。即不得飲酒,乃至一滴沾唇。式叉摩尼犯了沙彌尼十戒的前四戒,即得四根本罪,逐出僧團--滅擯;犯了六法之中的任何一法,必須重新白二羯磨,重受兩年的六法。若犯其餘,但名缺行,悔改即除。
據《根本說一切有部苾□尼毗奈耶》卷十八,又有式叉摩尼六法與六隨法,內容與《四分律》的規定有點不同。六法為:(一)不得獨在道行。(二)不得獨渡河水。(三)不得觸丈夫(男子)身。(四)不得與男子同宿。(五)不得為媒嫁事。(六)不得覆尼重罪。六隨法為:(一)不得提屬己金銀。(二)不得剃隱處毛。(三)不得墾掘生地(潮濕而能生草木)。(四)不得故斷生草木。(五)不得不受而食,即不能自取食物而食。(六)不得食曾觸之食。
比丘戒比丘戒的條文,一般說是二百五十戒,但在各部律中,有些出入。主要的出入是威儀戒,至於重戒與次重戒的條文,其文字雖有詳簡廣略的不同,戒目的條例卻是大致相同的。《五分律》為二百五十九戒,《十誦律》為二百五十七戒,《僧祗律》為二百一十八戒,《解脫戒經》為二百四十六戒。現今佛寺大多遵循的《四分律》及《根本說一切有部律》,確實是二百五十條,且篇聚的排列也是一樣的。比丘的二百五十戒相,可分為八類條目、五等罪行、七項罪名、六種果報。
八類條目為:(一)四波羅夷。波羅夷為梵語音譯,也有譯作波羅市迦,意譯為「棄」。這四類是最重要的比丘戒,專指犯了淫、盜、殺人、大妄語等棄罪、斷頭罪、不可救葯罪。犯了死棄罪必須從僧團中開除出去。(二)十三僧殘。梵語音譯為僧迦婆屍沙,簡稱僧殘或殘,是次於棄罪的罪,是僧團凈法中的殘傷者,唯其雖殘而尚有懺除救葯的餘地。(三)二不定法。這是沒有一定犯罪類別的罪名,可能犯波羅夷,可能犯僧殘,所以稱為不定,(四)三十舍墮。梵語音譯為尼薩耆波逸提,尼薩耆的意思是「盡舍」,波逸提的意思是「墮」,合起來稱為舍墮。這是由於取了或畜了不應取,也不應畜的東西,首先應將那物舍給僧團,然後再以懺波逸提罪的方法懺罪。(五)九十單墮。梵語音譯為波逸提或波逸底迦。波逸提,是指墮地獄罪,因這無物可舍,故通常稱為單墮。(六)四悔過法。梵語音譯波羅提提舍尼或波羅舍尼,簡稱提舍尼,意思是向彼悔,比丘共有四條特定的戒,犯了以後,須立即面對一人直說悔過,故又稱悔過法。(七)百眾學。梵語音譯屍沙迦羅尼或式叉迦羅尼,是突吉羅的異名,這是應學或宜學的意思。故通稱眾學或應當學。指日常生活中不規矩的行為,只要自己反省即可。(八)七滅諍法。這不是一種罪過,而是僧團中有了紛爭,形成對立的意見時,就用「滅諍」的方式解決,最後以多數派的意見為准。
五等罪行是對八類條目的重新歸類:(一)波羅夷,包括四波羅夷和十三僧殘、二不定法中的一部分。(二)僧殘,包括十三僧殘及二不定法中的一部分。(三)波逸提,包括三十舍墮、九十單墮及二不定法中的部分。(四)提舍尼,指四悔過法。(五)突吉羅,包括百眾學及七滅諍法。七項罪名(七聚)為:(一)波羅夷;(二)僧殘;(三)偷蘭遮,譯作大障善道、大罪、粗惡、粗過等,或稱為濁重犯,主要指由於波羅夷及僧殘罪的未遂罪中產生,但也有獨立產生的,故分為他生偷蘭遮及獨頭偷蘭遮兩大類別;(四)波逸提;(五)提舍尼;(六)惡作;(七)惡說。六種果報是:(一)焰熱地獄,由波羅夷罪引起;(二)大嚎叫地獄,由僧殘罪引起;(三)嚎叫地獄,由偷蘭遮罪引起;(四)眾合地獄,由波逸提罪引起;(五)黑繩地獄,由提舍尼罪引起;(六)等活地獄,由突吉羅引起。
菩薩戒菩薩戒是優婆塞、優婆夷、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等七眾戒之外的別解脫戒。它涵蓋了七眾戒,又超過了七眾戒,它是「諸佛之本原,菩薩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梵網經》)。菩薩戒的內容可以總括為三聚凈戒,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也有人用三聚凈戒代稱菩薩戒。
菩薩戒本沒有特殊的戒相,《法華經·安樂行品》所舉的不親近國王、王子、外道梵志、凶戲、相撲等十項「不親近處」,可以看作大乘菩薩戒的最初戒相,但尚無菩薩戒的名稱《地持經》很具體地講道,一切戒有三種:(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攝眾生戒。律儀戒是七眾所受的戒。攝善法戒是菩薩所受的律儀戒,即上修菩提的一切身口意的善法。攝眾生戒即為眾生作饒益事,看病、說法、報恩、救護、勸慰、施與等十一種。羅什所譯的《梵網經》和《瓔珞經》、《地持經》並稱為大乘戒的三大聖典。《梵網經》中未明確提到三聚戒之名,但它說的十重戒四十八輕戒的戒法是仿小乘比丘戒條的形式而制定的。這些十重戒四十八輕戒是大乘菩薩戒最具體的戒相。
三聚凈戒包含三句話:(一)修一切凈戒,無一凈戒不持;(二)修一切善法,無一善法不修;(三)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
菩薩戒的戒相分為在家菩薩戒和出家菩薩戒兩種。在家菩薩戒包含六重戒和二十八輕戒。其六重戒為:(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宣說四眾罪過;(六)不酤酒。二十八輕戒文繁從略。出家菩薩戒包含十重戒四十八輕戒。十重戒於前述六重戒外再加上:(七)不自贊毀他;(八)不慳惜加毀;(九)不瞋;(十)不謗三寶。四十八輕戒從略。 22284希望對你有幫助!
❷ 佛教法會在家居士參加法會應注意什麼
決定參加法會時,抄首先為自己做好前去的心理准備,再逐一準備相關事宜。如果需要事先報名的法會,則應事先報名,以讓主辦單位提早做准備,如果沒有提前報名,隨時前去也無妨。
建議參與者參加法會前的一、兩餐能茹素,以清凈身心狀態,進入寺院後不能攜帶葷食、煙酒。為了庄嚴道場,最好穿著海青,或是穿簡單、素凈、端莊的服裝,不需要化妝或是上淡妝。此外,也要盡量避免奇裝異服的打扮,比較不會影響到其它參與者的心念。至於是否需要攜帶供品,則視該法會需求而定。通常需要請信眾攜帶供品的法會,道場會事先說明,帶了供品的信眾,可以到知客處請求代為處理。
其實,法會前,最重要的是,擁有虔誠修行的心理准備。准備過程中,逐一將平日散亂的心念收攝起來,不慌不亂地安定身心狀態,心念夠虔敬,修行才會產生效果,如此,眾靈都會有所感應。法會的意義重在參加,即使准備尚未充分,只要持誠親身前往,也能夠產生修行與利他的功能(2008年秋(總第一期)江蘇崑山《華藏》佛學雜志)
❸ 在家居士要如何學佛'有什麼注意事項
《怎樣居家修行》 蓮池大師
在家學佛;不必有庄嚴的形相,拘謹的儀表,重要的是,在於真實修行。 因此;作為在家居士,誦經禮佛,隨從行道,不必要穿僧衣海青,可以用俗世服裝念佛誦經; 好靜的人,不必敲魚擊鼓,可以安坐寂默念佛; 怕事的人,不必成群結隊朝山進香、參與法會,可以閉門自修念佛; 識字的人,不必定要入寺聽經,可以自閱經論,依照佛陀和祖師的教導念佛。
千里燒香,不如安坐家堂念佛; 供奉邪師,不如孝順父母念佛; 廣交魔友,不如獨身清凈念佛; 未來生拜懺誦經寄庫,不如多做善事修福念佛; 許願保平安,不如悔過自新念佛; 閱讀外道(不屬於內學的)書籍,學習外道理論,不如一字不識念佛; 自己一知半解,對人妄談禪理,不如老實持戒念佛; 希求妖鬼靈通、神異境界,不如正信念佛。
在家的佛學弟子們,如果能這樣不專重事相,而重視內修,凡是端正自心,滅除惡念,這樣念佛,就是善人; 收攝心念,除去散亂,這樣念佛,可以稱為賢人; 悟明心性,斷除惑業,這樣念佛,可以稱作聖人。 (蓮池大師 《雲棲法匯》現代語意譯)
❹ 五戒的居士應該注意什麼
居士們心中有佛,每天常念阿彌陀佛,所以在言行舉止都是以善為本,助人為樂。居士守五戒是最簡單的要求,五戒: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喝酒。
❺ 居士在家學佛修行要注意哪些問題
我也算的上一個居士給你一點意見
第一,所謂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在處理飲食要注意清內淡,還容有不可吃太飽了。七分左右就夠了。男女之間的事情你要學會看淡,如果你們還年輕就要善小方便,你一定要給予她或他更多的愛,讓他也對佛法升起信心。
第二在思想上要自然凡事不要去計較。要相信因果,要看佛經中對這方面解決的辦法。特別聲明一下佛經中的東西只是佛留在這個世間解決問題和宇宙真理所在,所以佛經不是拿來讀的而是拿來悟的。
第三在修行方面,如你是修凈土宗,或者禪宗法門等等,你應該安排好時間去念佛,或者悟道參禪,注意不要影響到他人,以免他人譏嫌。
第四要時刻保持正知正見,正確的知識,正確的見解。如遇不懂的要問一些良師益友。
還有財侶法地,你要有一點財是錢財你總是要吃飯的所以需要財,侶是朋友,如遇閉關他要給你送飯他也是你的伴侶(不是妻子之類的),法你要有正如佛法,道法。這些都是正法。地,就是要有修行的地方。
以上都是個人見解如有不足請見諒。
❻ 在家居士,使用引磬和木魚,有哪些注意事項
引磬和木魚在來叢林里講,自叫龍天耳目,無辜不得敲之,若為助道修行可以適時敲打,無辜不得把玩,另外居士在家最好不要碰。
如果你住的地方很偏僻,周圍沒人,只有你一個人還好,如若還有他人或你的家人,會讓人家起煩惱心、嗔怒心的,更甚有些人會起誹謗。
我個人建議在家居士學佛,從禪入手,從禪入凈,則無事不辦、無道不成,至於禪,凈心閱讀六祖壇經,和金剛經,直到心中常有喜悅,如此則可入凈土,念佛,繞佛,憶佛,時時刻刻,在在處處與佛法相應
❼ 道教的居士,怎麼當每天都需要做什麼有什麼禁忌
你問的這個問題,
道家的居士怎麼當?
每天都需要做什麼?
有什麼禁忌?
下面的內容應該能夠幫你解答。
一、如何成為居士
1、只有經過拜師儀式才算成為正式的居士。
2、居士還必須持有居士證。居士證是宮觀廟宇核發的身份證明,是居士的教職身份憑證。
3、居士無需拋棄家庭出家,直接在家修行道法,遵循居住管理章程即可。
二、居士修行
在家居士修行時的事項主要包括:皈依三寶、受持五戒、持齋、修行菩薩六度、居家八法,等等。
1、皈依三寶,確信佛法僧三寶為身心歸向依靠之處,更不皈依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與神廟,這是在家佛教徒的必要條件。
2、其次是奉行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佛法戒律雖然多,但最重的就是五戒,
3、持齋,持齋是在每月一定的日子裡實行一種克己的生活,即過午不食,不塗香裝飾和觀歌舞劇,不坐卧高廣床座。持齋的日子一般是陰歷朔日、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九(晦日)。
4、大乘經典則廣說在家菩薩應當怎樣修六度、四攝,等等。
5、居家八法,居家八法是佛陀針對在家人求得現實和未來安樂的八種修行,即方便具足、守護具足、善知識具足、正命具足、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和慧具足。如果按照居家八法修行,不但得今世的安樂,還可得來世的安樂。
遵守三皈、五戒和持齋,對人努力行善,對自己清凈身心,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佛教在家信徒修持的標准。實際上有不及這個標準的,也有超過這個標準的。
❽ 佛教入門:居士菩薩戒注意什麼
在家居士如何受菩薩戒?受菩薩戒需要什麼條件?
照佛經講的,受菩薩戒的條件是「發菩提心」。什麼叫「發菩提心」?「凈業三福」最後一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受菩薩戒、學菩薩行的基本條件。這個條件是建立在前面兩條的基礎上,好比蓋房子,這是第三層,第三層下面有第二層、第一層。第一層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層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然後再「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你就具備了受菩薩戒的條件。如果這些做不到,縱然受菩薩戒,也是假菩薩,不是真菩薩。
在家居士菩薩戒包括:六重戒和二十八輕戒
六重戒:1、殺戒。2、盜戒 3、大妄語戒。 4 邪淫戒。 5、酤酒戒。 6、說四眾過戒。
二十八輕戒:1 不供養父母師長戒;2 耽樂飲酒戒;3 不瞻病苦戒;4 見乞不與戒;5 不承迎禮拜尊長戒;6 見他毀戒心生憍慢戒;7 不持六齋戒;8 不往聽法戒;9 受僧用物戒;10 飲有蟲水戒;11 險難獨行戒;12 獨宿尼寺戒;13 為財打人戒;14 以殘食施四眾戒;15 畜貓狸戒;16 畜獸不凈施戒;17 不畜三衣缽杖戒;18 作田不求凈水陸種處戒;19 販賣斗秤不平戒;20 非處非時行欲戒;21 商賈不輸官稅戒;22 犯國制戒;23 得新食不先供三寶戒;24 僧不聽輒自說法戒;25 在五眾前行戒;26 僧食不公分戒;27 養蠶戒;28 行路見病捨去戒。
何為「戒」?
『戒』有清涼的意思,眾生的身、口、意三業有如炎火,焚燒行人,戒能消焚熄炎,使行人清涼。
『戒』是一切善法的梯凳,其中有五戒、八戒、十戒和具足戒的四個層級,稱為『戒』的四位,佛弟子如要由凡夫而登聖位,必須循序以進,非宿世善根福德因緣殊勝的人,不能頓超。
『戒』能息惡,斷一切惡習,摒除亂想而至涅槃。『戒』能生慧,嚴持戒律,身、口、意三業清凈的佛弟子,能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戒能出離三漏,解脫生死,得大果報。學佛即在求智,菩提智性,人人具有,持戒者即能人人生智。
受了戒的佛弟子,要能持戒不悔。嚴持戒律不悔,即成聖賢。佛制的各種戒律,就是佛弟子修道的依據,循戒律可由凡成聖,若信佛學道而不持戒,就是不『務本』,不能得解脫智,永遠是個凡夫。
受菩薩戒具足八種殊勝功德:一者趣道場殊勝,二者發心殊勝,三者福田殊勝,四者功力殊勝,五者滅罪殊勝,六者受胎殊勝,七者神通殊勝,八者果報殊勝。
受菩薩戒必須注意事項
1. 受菩薩戒後,戒本莫忘失,衣袍要隨身攜帶。戒本是法寶,衣袍是福田,做佛事拜佛要搭衣穿袍。
2. 要念誦戒本,半月誦戒,初一、十五讀誦戒本,有違犯者要懺悔。
3. 要記住念佛第一,念阿彌陀佛是修清凈心,行住坐卧不離佛號,自會得到諸佛菩薩加持。
4. 要發心弘法利生,護持正法的三寶道場,出錢、出力、各項服務都是護法行為,都有殊勝的功德,要盡力去做。還要以種種善巧方便隨緣救度一切有緣眾生,不要自私自利,更不要有怨言、有畏心。
5. 學佛之人不要閉門自守,要給社會大眾一個良好的形象,不能消極保守,除了念佛外,要廣做善事,做為社會為人民為大眾有利的事業,念佛的同時修凈業三福。
6. 菩薩戒前面的六重戒一定不要去犯。其它的二十八條輕戒是可以懺悔的,如若不慎犯戒,可以通過真心懺悔而去除罪過的。受了菩薩戒之人,即是有了菩薩戒的戒體,有這個戒體,就能感得佛菩薩的加持,時時處處提醒你、約束你,令你堅持清凈梵行。
受菩薩戒有五種利益:
(一)常得十方諸佛愍念守護。(二)臨命終時,正見心歡喜。(三)所生之處與諸菩薩為友。
(四)功德多聚,戒度成就。(五)今世後世性戒福慧圓滿。
六重戒和二十八輕戒的具體內涵和意義,佛友們可以參見道源法師的講座《在家菩薩戒本釋義》
附錄:
按《居士菩薩戒本》規定,受菩薩戒的居士每月六齋日應受八關齋戒,那麼何謂八關齋戒?佛教為什麼會有八戒呢?
一. 八戒具體如下:
1.不殺生:不故意殺害有生命的眾生,如人、動物、小昆蟲及墮胎。 2.不偷盜:對於一切財物,乃至一草一木,非自己所有而取, 或是不論用任何手段,如騙取、強奪、霸佔等,皆算是偷盜。 3.不邪淫:凡與男女兩身相和合,皆稱為淫。受八關齋戒時, 要禁止正淫,也就是正當的夫妻關系也不可以。 4.不妄語:不說謊、搬弄是非、惡口罵人,危害到他人。 5.不飲酒:不喝酒,乃至於不勸人喝酒、不入酒家、不思念飲酒。 (喝酒會使人神智昏昧,來世感愚痴的果報)。 6.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妓、不往觀聽:具體來說,凡脂粉、香水、香膏、口紅、耳環,包含一切飾品、 色彩鮮艷的衣服,及跳舞、賭博等,皆不可以。 7.不坐卧高廣大床:舒適柔軟的高廣卧床,會讓人心生淫念,所以不適合坐卧。 8.不非時食:即過了日中之後,除了喝水,不再吃任何食物。
二. 何謂八關齋戒
八關齋戒是佛陀為在家弟子所制定的,目的是為了要讓在家的男女二眾,能種出世解脫的善根。受戒之人須一天一夜離開家庭,到僧團去居住,學習出家人的生活。「關」是「禁」的意思,就是關閉眾生流轉生死的門,也就是關閉殺、盜、婬、妄、酒....等八種罪過,使之不再犯,稱為八關。「齋」,就是正午之後,不可再進食之意。八戒中前七條為「戒」,後一條過午不食為「齋」,合稱為八關齋戒。
三. 受持八關齋戒的意義
受持八關齋戒,既是修定修慧,又能懺罪、消災、增褔、增慧。若能於每月六齋日(每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以及月底的最後兩天)受持,所得褔德不可思議。雖然只有一日一夜,但若能清靜受持,其功德之大也是不可限量的。《無量壽經》雲:齋戒清凈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優婆塞戒經》雲:受持八關齋戒,除五逆罪,其它一切罪,悉皆消滅。又說:若能如是清凈,受持八關齋戒者,是人則得無量果報至無上樂。佛陀為了讓在家居士也有機會種出家善根,特別制定此戒,讓後世眾生能因持戒而獲得安樂。
八關齋戒是佛陀為在家弟子制定的暫時出家修行的戒律和齋法。因為在家人俗務忙碌,無暇修行。佛陀悲憫,為讓他們過一日一夜的出家人的清凈生活,種出世善因,又能適應在家生活的特點,所以制定在家人的出家戒,即八關齋戒。
「八」指八條戒律,即「八戒」。「戒」有止惡防非的作用,是法身慧命的「護身符」。「齋」指不非時食,即過午不食。「齋」有凈化身心,遠離妄想的作用。「關」指關閉,即關閉眾生生死之門。因為眾生生死的關鍵就是淫慾與飲食。淫慾是生死的根本,飲食是生死的助緣。飽暖思淫慾,為了抑制淫慾心,所以要持齋。這便是八關齋戒的意義和重心所在。
八關齋戒也可以在佛前自受,就是將《受八關齋戒法》一文至誠讀誦一遍,即算受戒,時間方面,六齋日中,假若有事,可提前或移後。泰國法身寺為方便居士,在每周星期六清晨受八關齋戒,讓受戒人在寺院過一日一夜清凈的修行生活,效果非常好。如果已受菩薩戒的居士,按《居士菩薩戒》規定,每月六齋日(農歷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應受八關齋戒。
四. 八關齋戒的進一步解說
受持五戒,雖可不墮三惡道,成為人天道的眾生,但不能了生死,出輪回。而受持八戒則可出離生死輪回;受持八關齋戒,兼修定慧,可證四羅漢果;受持八關齋戒,念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得中品中生。
八戒的內容(即戒相)如下:1. 不殺生:在家學佛,首重殺戒。在家中殺生,家庭變為殺場,冤魂不散,難保平安。也不能「點殺」(指定叫商販殺)。殺生的惡報最可怕,現前的花報往往是疾病纏身或短命;死後的果報是墮三惡道中。2.. 不偷盜:不與而取叫偷盜。凡是未給與你的錢物,不管用什麼手段把它變為自己的,都是犯盜戒。從因果律講,種布施因,獲財富果;種偷盜因,獲貧困果。3. 不非梵行:「梵行」是凈行,「非梵行」是不清凈的行為,指淫慾。五戒只禁「邪淫」,在家居士夫妻生活,不算犯戒。而這里要求的是出家人的戒,即是「不淫」。但只限於每月六齋日,並不難做到。這是種出世善因,是關閉生死之門。《楞嚴經》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意為淫慾心不清除干凈,不可能超出六道輪回。宣化上人宣講十二因緣時說,無明就是指淫慾心,以無明為緣(條件)而產生行,行就是男女的性行為。中陰身投胎,正是這一念淫慾心造成的。八戒中的「不淫」含有很高的要求。這是要求我們向佛看齊,起一念淫心,持齋便不清凈。因為要求高,所以,雖僅一日一夜而功德極大。在家受持八關齋戒,夫妻宜分房分床,以保持三業清凈。 4. 不妄語包括四項:.妄語:大妄語如妄言自己開悟,希圖名聞利養,死後必墮地獄,懺悔也無用;其次為謀私利而妄語欺人,也是自種惡因,終受惡報。此外,方便妄語是有條件的,必須是利人利物而不是利己。. 惡口:用惡毒語言咒罵別人。這是自種惡因,將自食其果。. 兩舌:說翻弄是非、挑撥離間的語言,特別是說四眾(在家,出家二眾)過失,這在居士菩薩戒中列為重戒,更應重視。. 綺語:指花言巧語,包括黃色下流的語言。5. 不飲酒(包括不吸毒)飲酒本身不是罪惡,但酒能亂性,使人失去理智,而破戒犯罪。古代印度有一男居士,一日因誤飲酒醉,犯飲酒戒;見鄰居家的雞過來,偷殺吃了,犯盜戒和殺戒;鄰居婦女來尋雞,答說未見,犯妄語戒;見鄰婦漂亮,姦汙她,犯淫戒。一戒犯引發五戒皆犯,所以這酒戒在佛門也是非常重的戒律之一。
❾ 在家居士念愣嚴咒需注意什麼
方抄海權:念楞嚴襲咒的好方法
修學楞嚴咒,首先要讀熟楞嚴咒,然後要能背得出。
而極重要的一著,就是能背得出楞嚴咒,也要能默念出楞嚴咒。
默念出跟背得出不同,背得出是從口中,出聲念出來。默念出來,必須是從心裡默出來,不出聲,這功夫就深了。
我們學楞嚴咒之人,如果長期修煉默念法,好處有很多,只有從心裡流出咒語,才能默念得出。若稍昏沉或分神即亂之,就會讀錯。
很多人會背誦楞嚴咒,也一天很多遍,切未能默念得出。只因是咒從口出,非從心出。
有不少楞嚴咒背得熟,每天很多遍,在夢中,常夢到自己在誦楞嚴咒。但是,就是停留在中途,那幾句熟練的就斷了,很少能在睡中整遍楞嚴咒讀誦完整。
當然,只要每天能讀誦一遍楞嚴咒以功德無量,何況會背,更何況會默念。因為背和默是對喜歡修深一層之人而言
其實,修學方法要准確,成就就快。
一:先要能熟讀。
二:能背誦。
三:能默念得出。
記得要咒從心來,不單是口念。效果就會很好。
如果默念得出,打坐而念,在靜心修行中非常殊勝,能除煩惱,去雜病,心歸一處。
這樣,一切所求,有此楞嚴咒力加持,可快速圓滿,現生福,證菩提,得大利益。
❿ 佛教入門:居士菩薩戒注意什麼
在家居士,如果想受菩薩戒,先對照《在家菩薩戒本》,如果感覺可以受持,就到寺院登記,寺內院舉行菩薩戒法會時容按時去參加受戒。受菩薩戒的條件,一般寺院要求居士要先受五戒。五戒能受持後,再受菩薩戒。
這個世界上有著很多的條條框框,當你不在那些框框中的時候你就是充滿了自我的性格和特點。當你被固定在那些條條框框中你就要有所顧忌,菩薩戒一旦受戒就一定要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