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阿彌陀佛,人的色心可以清除嗎
1.普通在家居士來,應該先受五自戒,堅持持戒,不搞婚外情,修習不凈觀、白骨觀,可以減輕慾望。
2.出家人嚴格受戒,淫慾之心可以伏住,雖有偶爾念頭出現,但有戒體保護,就不會起現行,現在的出家人基本就是這種情況。
3.如果要完全斷除淫慾的心念,必須證阿羅漢果的聖人才可以。或者證大乘佛教「初住菩薩」的聖人才可以完全斷滅。完全斷除淫慾之念,就可以超越輪回,出離三界,永斷煩惱。
⑵ 在家居士如何持戒修行
(發帖人:yuxuan)妙祥法師:在家居士如何持戒修行,應該不要把自己看成是在家居士。應該看成什麼呢,我如何去持戒去成佛,如何去成佛。不要考慮第一個概念:我是在家居士,你把自己就限制住了。所以說我持戒修行,不要考慮在家。應該考慮應該做的,我要去做,我做不到,我應該努力。今天在家不等於我永遠在家。雖然在家有很多的障礙,我想法要克服它。在家居士修行持戒,主要是克服在家的毛病、困難,這是「在家居士」,不是「在家人」怎樣持戒修行。在家居士就應該在家,利用家庭這種環境來修持自己。什麼叫利用呢?不隨世間走,不隨家庭走,這叫「在家居士」。不是家裡今天吃肉,我別讓他們起煩惱,我就吃吧,不行我吃點肉邊菜,認為這就是在家居士應該做的,這都是不正確的。在家居士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是僧人的後備力量,出家人這面少了,你要馬上應該補上去,這是在家居士。就像所提的全民皆兵一樣,應該做好出家的准備。在家居士首先要克服在家種種的障礙。比如說很多世間人都認可的事情,(但不符合佛法的要求),那我們不能做。我們在家應該按照出家人的(要求)方式去做,這才能成就。有的人把自己「標准」了,用「在家」倆字就把自己標准降得很低很低。實際上雖然你降低了,你覺得做的很順利,但和成佛沒有關系,只是個世間善法而已。你想成佛,在家居士必須克服在家的一切毛病和習氣的阻礙,這才能成佛。這個我希望大家能夠回去認真考慮,這也是個很重要的,不要失去機會。有的人出家以後,還不知道怎麼修行,為什麼?他就是在家這一段時,他沒有利用好在家這一段的修持。如果知道在家應該怎麼樣攝住眼、耳、鼻、舌、身、意,怎樣去掉色、聲、香、味、觸、法,去掉貪、嗔、痴。在家怎樣和違反佛法的這種行為去做斗爭,這樣的話你不管是出家、在家,他都能修持。很多人(講法)把在家居士這個標准降得很低,雖然滿足大夥的心願,大夥聽了很高興。但是,我說那是害你們,因為人身很快就過去了,不容易,信佛也不容易。我知道,我信佛就很晚,未學佛天天走在廟的跟前,不知道上廟里看一眼,不知道,一點都不清楚。等到因緣來了,才知道廟里原來就是自己的家,這時候都很後悔很後悔。我們大家今生信佛了,千萬千萬把握住人生。雖然這個因緣有的沒太成熟,應該想法讓它成熟。不管在哪,我都要按照佛法去修行,都要攝住眼、耳、鼻、舌、身、意,都要去掉貪、嗔、痴,這么去修行,這就對了。不要分別在家和出家,在家我要像出家人修行,這才行。所以說,那種降低標準的做法,雖然是給了大家一個很好的寬慰。有的認為我在家已經很修行了,雖然給你個名聲,那終歸是「化城」,(不是二乘的「化城」,而是完全虛妄的「化城」)啥作用也不起。想真正了脫生死的時候,那就是一場騙局,只是一種欺騙,一種欺騙而已。我想,我不想做那種人,所以我只能這么告訴你們。
⑶ 女子出家的條件哪些寺廟
女子出家場所有普壽寺和蓮溪寺等。
女子出家除了要擁有虔誠恭敬且正確的信念之外,尚須具備以下的條件:
1、父母親或監護人的同意許可,持父母同意的書面材料和身份證、戶籍證明(由派出所開)、體檢證明,到你認為有緣的寺院。
2、沒有染上會傳染的嚴重疾病(如艾滋病,多種皮膚病等,但傷風感冒不在此例)。
3、沒有債務問題纏身者(如:破產、生意失敗而欠下一身債務者)。
4、沒有違犯國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纏身者(指遭警方通緝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滿出獄者不在此例)。
5、 年齡不小過7歲,不大於60歲。
6、精神健全(指沒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癲症之類會失去知覺理智而失態之病症)。
7、心理健全、正常(雙性人不可出家)。
8、 要求出家者,須本人自願,信仰虔誠,愛國守法(包括無法律糾紛),父母許可。
寺院對要求出家者,經查明身份來歷,認定符合出家條件,經僧團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考驗階段要做的事情:背誦五堂功課、學習沙彌律儀、學佛教基礎知),可以拜一個比丘,女性則拜比丘尼為剃度師。
定期在佛前舉行剃度儀式,即剃去須發,以僧裝更換世俗服裝,去俗姓,改姓釋,並由師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與法號。並按規定發給度牒。
然後經過短期修學,求受十戒,這就成為沙彌或沙彌尼。沙彌是根據古代印度語音譯的,意義是「息惡行善」者。取得了沙彌或沙彌尼的資格,即為比丘或比丘尼的候補者。
⑷ 皈依後的在家居士最基本的持戒和善行有哪些
佛家有五戒。我相信皈依的居士五戒都是知道的。那麼你就要在平常當中仔細地觀察自己的念頭回,在起心答動念之中消滅自己違戒的念頭。把你的身心全部融入到你當下的這一刻,這就是善行,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只有你的內心光明,你對每件事情就會有一個智慧的判斷。所以我們要達到開悟智慧就必須從戒入手。只要遵守這五戒,至少不會產生惡行。這就是戒律的重要性。當然,如果你是一個居士,你也要注意朋友,如果請你吃飯喝酒你已經吃素了,但是你自己要注意,不能夠跟朋友說你正在修行,因為這樣子是對朋友的一種負擔,給別人造成負擔就不是真正的修行朋友請你,你可以不吃肉,你只吃菜,但是你最好不要表現出來,找一個借口就好了,不要把你再修行的事情說出來,這樣朋友就會造成負擔,以後請你的話就要專門的請你吃素,這樣不好,這就違人情。搞到最後你會沒有朋友的,所以你這一點一定要注意,吃素是好事,但不要去拉著別人一起吃素,別人不一定會理解。
⑸ 在家居士菩薩戒都包含哪些內容
根據《優婆塞戒經·受戒品》 ,佛門在家居士的菩薩戒戒律條有六重戒、二十八輕戒(亦稱在家菩薩戒),具體內容如下:六重戒一、不殺生 「善男子,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乃至蟻子,悉不應殺。若口教殺, 若身自殺, 是人即失優婆塞戒, 是人尚不能得暖法, 況須陀洹、 阿那含, 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 是 名初重。」二、不偷盜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偷盜,乃至一錢。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 是人尚不能得暖法, 況須陀洹、 阿那含, 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二重」三、不虛說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虛說,我得不凈觀,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阿那含,是 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 是名 三重。」四、不邪淫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 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四重 」五、不說四眾過罪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宣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之所有過罪。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 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 結優婆塞,是名五重。 」六、不沽酒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沽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 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六重 。」二十八輕戒一、不能供養父母師長 「善男子,如佛所言,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二、耽樂飲酒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耽樂飲酒,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三、惡心不能瞻視病苦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污惡不能瞻視病苦,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四、有乞者不與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見有乞者不能多少隨宜分與,空遣還者,是 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五、見四眾不能迎拜問訊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長老先宿、優婆塞、優 婆夷等,不起承迎,禮拜問訊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 作。」(或有重病,或在禪入定,說法眾中或坐,非犯)六、見四眾毀戒,心生驕慢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長老先宿、優婆塞、優婆夷,毀所受戒,心生驕慢,言我勝彼,彼不如我,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七、月六齋不加受八戒、供三寶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養三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八、不往聽法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講法處,不能往聽,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九、受僧用物 (未入僧數,故不應受。或於寺中暫用,非犯)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受招提僧(此雲四方僧物)卧具、床座,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十、飲有蟲水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疑水有蟲,故便飲之,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疑則應諦觀,應用濾囊)十一、險難獨行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險難之處,無伴獨行,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十二、獨宿尼寺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獨宿尼寺,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十三、為財打人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為於財命,打罵奴婢、童僕、外人,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十四、殘食施四眾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以殘食,施於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 婆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十五、畜貓狸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畜貓狸,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十六、畜牛羊等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畜養象、馬、牛、羊、駝、驢一切畜獸,不作凈施,求受戒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十七、不儲蓄三衣缽杖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不儲蓄僧伽梨衣缽錫杖,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 不起墮落,不凈有作。」十八、田溉凈水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為身命,溉田作者,不求凈水及陸種處,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十九、物價令平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為於身命,若作市易,斗稱賣物,一說價已,不得前卻,舍賤趨貴。斗稱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應語令平。若不如是,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二十、非處行欲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於非處、非時行欲,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二十一、偷官稅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商估販賣,不納官稅,盜稅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二十二、犯國制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國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二十三、新食不供養三寶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得新谷、果、瓜、菜、茹(如茅根也, 乾菜也),不先奉獻供養三寶,先自受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 不起墮 落,不凈有作。」二十四、不聽僧止作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不聽僧說法贊嘆,輒自作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二十五、不路讓僧前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道路若在比丘、沙彌前行,是優婆塞得失意 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二十六、僧食不公分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僧中付食,若偏為師選擇美好,過分與者,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二十七、養蠶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養蠶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二十八、路遇病者,不往瞻視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行路之時,遇見病者,不往瞻視,為作方便,付囑所在,而捨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
⑹ 如何在家修行學佛持戒誦課念佛行善
學佛要看佛經和祖師大德的講經說法,不要自己亂看一些不知道出處的學佛資料,很多錯誤或不圓滿,壞了自己法身慧命。
你可修凈土法門。網路一下很好找到凈空法師講經的「認識佛教」,無量壽經,十善業道經,等,
『三皈、五戒、十善』,普遍的來講,這是對初學的。真正想在這一生成就,想脫離六道輪回,想證得一真法界,就是《觀無量壽佛經》講的『凈業三福』,要從這個地方下手。『凈業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一條做不到,念佛不能往生;這一條做到了,念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凡聖同居土。如果想提高一層,要生方便有餘土,你得修第二條善,就是第一條再加上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不犯威儀』的意義,一定要保持佛教最好的形象,把佛教形象破壞了,這一條就沒有了;換句話說,我們起心動念、一切的行為,都要給世間人做最好的榜樣。我們聽經精神不能振作,這是不好的榜樣,低著頭打瞌睡是不好的榜樣,這都在威儀裡面,所以一切都要守規矩。
為什麼要這樣做?做給別人看的,對自己不重要,這是佛教的形象。《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講『形像鮮明』,也就是說做社會大眾的模範,做社會大眾的典型,不好的樣子不可以做。學佛的人跟大家接觸,愁眉苦臉這是不可以的,人家一看你這個樣子,佛還能學嗎?學佛就變成這個樣子了。讓人家跟你一接觸生歡喜心、生恭敬心,這是好樣子。所以每一句裡面都含無量義,你能做到這一條,你才能生方便有餘土。更高一層是生實報庄嚴土,你還要加上這一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這個『因果』不是普通的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就是凈宗法門,深信因果是講這個,不是講別的;『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勸』是教別人,自行化他,這樣的人念佛才能生實報庄嚴土。這就是修行最重要的。
你從哪裡學起?『凈業三福』包括三皈、五戒、十善,一定要做!十善裡面:『不殺生』、『不偷盜』,在家居士『不邪淫』,要從念頭上做起。傷害眾生的念頭不能有,有這個念頭你有殺心,你殺的行為沒有,你殺的心沒有斷;還想占別人便宜,占別人便宜是偷盜的心,你盜心沒有斷,你的念頭不清凈;男女之間交往的時候你還會起心動念,你淫慾的念頭沒有斷,這麻煩大了。口業是最容易造的,大家都認為無所謂,不是無所謂,關系太大了。妄語欺騙人;兩舌撥弄是非;惡口裡麵包括戲論、開玩笑,不單佛法禁止,世間孔孟也禁止,為什麼?開玩笑,說的人無意,聽的人有心,往往得罪人,跟人結下冤讎,將來生生世世冤冤相報,不曉得原因從哪裡起來的!言語不能不謹慎,對自己一點好處都沒有,要細講,你才清楚、才明白,自己才知道收斂。跟一切眾生接觸,你有能力觀機,看對方的根機,用什麼方法教導他,用什麼言語教導他,你就有智慧,你不生煩惱,你開智慧了。
『三皈、五戒、十善』包括整個佛法,大小乘經論都在其中。所以佛家一個法門通了,所有一切法都通了。學習一定要專精,『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才能成就。決定不能學多、不能學雜,一多、一雜,你這一生就不能成就了,你所學的是豐富的佛學知識、常識,佛法修學得定開慧,你得不到定。定是樞紐,得定之後開慧,你才能夠了生死、出三界;單單得定不能開慧,你出不了六道輪回。四禪天得禪定;四空天,是更深的禪定,不開慧。如果從定當中開慧,你就超越六道了。所以得定還是解決不了問題。但是,定是開智慧必要的手段,於是我們修什麼?就修定慧。
『三皈、五戒、十善』都是幫助我們修定慧。十善業道教我們放下,惡的念頭都放下,不要說惡的行為了;放下,智慧才能現前,看破就是智慧。所以一般人講修行,從哪裡修起?我們教他從三皈、五戒、十善下手。如果有心想在這一生當中超越六道輪回,念佛往生凈土,你一定要修『凈業三福』;不從『凈業三福』下手,這個凈土不能成就。
⑺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怎麼持戒!
無論修那個法門,都要降低自己的慾望,否則戒律你是守不住的
⑻ 在家居士供奉三清,請問初一十五供奉需要什麼貢品,道長說需要茶酒水,可是我們居士持戒,初一十五都要戒
不知抄道居士是道教居襲士還是佛教居士?
道教居士:按照道長教導,要求你供奉茶酒水,就這么供奉。
佛教居士:不供奉酒肉。
三清屬於道家的,可以享用酒。
按照佛教講,道教屬於護法善神。是允許喝酒的。
如,修羅會為了酒,和玉皇大帝打仗。可見,天人允許喝酒。道教一般都是天界的,也允許供奉酒。
⑼ 在家居士菩薩戒都包含哪些內容
根據《優婆塞戒經·受戒品》 ,佛門在家居士的菩薩戒戒律條有六重戒、二十八輕戒(亦稱在家菩薩戒),具體內容如下:
六重戒
一、不殺生 「善男子,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乃至蟻子,悉不應殺。若口教殺, 若身自殺, 是人即失優婆塞戒, 是人尚不能得暖法, 況須陀洹、 阿那含, 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 是 名初重。」
二、不偷盜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偷盜,乃至一錢。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 是人尚不能得暖法, 況須陀洹、 阿那含, 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二重」
三、不虛說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虛說,我得不凈觀,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阿那含,是 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 是名 三重。」
四、不邪淫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 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四重 」
五、不說四眾過罪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宣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之所有過罪。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 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 結優婆塞,是名五重。 」
六、不沽酒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沽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 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六重 。」
二十八輕戒
一、不能供養父母師長 「善男子,如佛所言,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
二、耽樂飲酒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耽樂飲酒,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三、惡心不能瞻視病苦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污惡不能瞻視病苦,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四、有乞者不與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見有乞者不能多少隨宜分與,空遣還者,是 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五、見四眾不能迎拜問訊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長老先宿、優婆塞、優 婆夷等,不起承迎,禮拜問訊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 作。」(或有重病,或在禪入定,說法眾中或坐,非犯)
六、見四眾毀戒,心生驕慢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長老先宿、優婆塞、優婆夷,毀所受戒,心生驕慢,言我勝彼,彼不如我,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七、月六齋不加受八戒、供三寶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養三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八、不往聽法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講法處,不能往聽,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九、受僧用物 (未入僧數,故不應受。或於寺中暫用,非犯)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受招提僧(此雲四方僧物)卧具、床座,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十、飲有蟲水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疑水有蟲,故便飲之,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疑則應諦觀,應用濾囊)
十一、險難獨行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險難之處,無伴獨行,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十二、獨宿尼寺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獨宿尼寺,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十三、為財打人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為於財命,打罵奴婢、童僕、外人,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十四、殘食施四眾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以殘食,施於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 婆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十五、畜貓狸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畜貓狸,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十六、畜牛羊等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畜養象、馬、牛、羊、駝、驢一切畜獸,不作凈施,求受戒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十七、不儲蓄三衣缽杖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不儲蓄僧伽梨衣缽錫杖,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 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十八、田溉凈水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為身命,溉田作者,不求凈水及陸種處,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十九、物價令平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為於身命,若作市易,斗稱賣物,一說價已,不得前卻,舍賤趨貴。斗稱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應語令平。若不如是,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二十、非處行欲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於非處、非時行欲,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二十一、偷官稅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商估販賣,不納官稅,盜稅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二十二、犯國制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國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二十三、新食不供養三寶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得新谷、果、瓜、菜、茹(如茅根也, 乾菜也),不先奉獻供養三寶,先自受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 不起墮 落,不凈有作。」
二十四、不聽僧止作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不聽僧說法贊嘆,輒自作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二十五、不路讓僧前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道路若在比丘、沙彌前行,是優婆塞得失意 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二十六、僧食不公分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僧中付食,若偏為師選擇美好,過分與者,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二十七、養蠶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養蠶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二十八、路遇病者,不往瞻視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行路之時,遇見病者,不往瞻視,為作方便,付囑所在,而捨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
⑽ 出家要些什麼條件,出家人的生活又是怎樣的
出家的條件:
第一個條件:必須本人自願。
第二個條件:必須家人同意並簽訂同意書。根據想出家的人的年齡大小,分別要求提供父母親或監護人的同意許可,或持父母同意的書面材料等作為出家的首選條件。
第三個條件:證照齊全。要求提供身份證、學歷證明、戶籍證明(由派出所開)、體檢證明、無婚姻戀愛關系證明及承諾保證書(如果是結婚人士必須提供離婚證明書)、當地派出所開具的無犯罪記錄的證明書。其中:體檢證明、派出所開具無犯罪記錄的證明書、學歷證明。
出家人的生活的樣子:
按佛制講,僧人的吃食是由居士供給的。為了有利於修定,也為了減少居士的負擔,僧人實行過午不食,目前(2013年)只有一些老僧還遵守著這種習慣。在寺院中,僧人吃飯稱為用齋,吃飯的地方稱為齋堂。佛教戒律中,有不飲酒之戒,也有不殺生之戒。
漢族僧人信奉的大乘佛教經典中,有反對食肉的條文,五台山漢族僧人,是堅持不飲酒和不食肉的,但蒙族和藏族僧人仍有食肉的習慣。
過去僧人為了防止蓄私財,起貪念,定有手不提持銀錢的戒條。外出旅行,僧人要有俗人隨從,替其管理錢物。後來由於種種不便就不那麼嚴格實行了,現在(2013年)五台山僧人外出,一般沒有俗人跟隨。
僧人禮節中最普通的是雙手合十,即兩只手舉於胸前,十指相合,向對方表示敬意。僧人與僧人之間,不以年齡分大小,而以戒齡論長幼。
(10)在家居士如何持戒擴展閱讀:
出家的程序和流程:
一、出家的前提是建立在對佛法信仰,對三寶虔誠的基礎上,尤其是現在的出家更注重這一點。其實現在的出家跟以前大不一樣,也不是我們電視或電影中看到的那樣,因為家庭貧困到寺院求生計,或因事業不順利,感情受打擊而對塵世沒有信心才來到寺院里。
二、出家還必須證得父母的同意,佛教是講究孝順和知恩報恩的,父母的恩情是每個兒女都需要用心報答的。不只是出家才可以修行,只要有一顆虔誠的心,哪裡都是道場,在家同樣可以修行,所以如果有些人是為了逃避對父母的盡孝的責任與義務,是不夠一個出家人的資格的。
三、欲出家者必須斬斷紅塵的感情和婚戀問題。如果還在婚姻中,或者有固定的戀愛關系者,這是沒有資格出家的。因為既然出家,就要放下塵世的雜念和七情六慾,以清凈心投入到佛法的修行和弘法利生中,從而自覺覺他,度他度己。
四、欲出家者還必須在塵世中沒有任何的債務糾紛,出家不是一種對現實的逃避,也不是對自己和對他人不負責任的行為,出家者必須把身邊所有俗事都放下(處理完畢),才會不被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