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家居士有完全戒淫慾的人嗎
正常來講如果真正的皈依了三寶,就會漸漸戒淫,並且最後會完成戒掉,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因此許多在家人最後走上了出家路。
⑵ 在家居士受了五戒和配偶以外的人親嘴算是破戒嗎
是犯戒,不是破戒,這個區別類似於違法與犯罪的區別,是可以懺悔的。你若跟對方發生關系,那就是破戒了!這個會比較麻煩!
你看看邪淫的概念就明白了:若於非時、非處、非女、處女、他婦、若屬自身,是名邪淫。簡單一點說就是,和配偶之外的人(物)發生性行為,即使和配偶在非處(卧室)、非時(齋戒日)也屬於邪淫,生殖器以外的器官行淫也屬於邪淫,自慰、婚前性行為都是邪淫。具體的戒律分得更細,就不贅述了
⑶ 在家居士怎麼受持不邪淫戒
邪淫的意念也是惡業中的一類,要受持不邪淫就虔誠去佛菩薩前大懺悔,發大願,願成在談受戒。佛家戒是清凈心受持的, 如果受了犯,心理壓力會很大。做到再受會更好。
⑷ 在家居士該如何持邪淫戒律
具體而言,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你不是做了五戒儀式的居士,就沒有犯戒一說。那麼你跟老公有沒有發生關系,都不屬於犯戒;這跟你念不念大悲咒是沒有任何關系的。除非是你在你老公跟你發生關系時,你還念大悲咒,這也不是犯戒。
第二種情況:你已經是三皈五戒的居士,那麼就要注意了。根據佛教戒律,對於在家弟子的性生活,規定了非人、非法、非支、非時、非處、非量、非理七大方面的內容,你這樣理解顯然是完全不懂,我一一解釋給你聽:
1、非人:你老公是人類,還是你正而八經的配偶,這一條肯定不會犯。
2、非法:對象不可以是出家人或沒有出家但正在受八關齋戒等其他戒律的人。這一點你也沒有犯。
3、非支:這個好解釋但難以啟齒,就是必須在正常的通道發生關系,其餘的地方如口、肛等處不可以。
4、非處:不可以在寺院、佛堂以及大眾面前(估計很少人敢這樣做)發生關系;
5、非量:做得太多也不好,一夜七次郎是要杜絕的。
6、非理:譬如和未經認可的人發生關系,包括一夜之情都屬於邪淫。
7、非時:這個最復雜,是指不在規定的時間內性生活,就是犯了邪淫,其中包括了夫妻在日升之後、日落之前也就是白天這一段時間內的性行為、每月的十齋日(農歷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乃至三十)、每年的陰歷一月、五月、九月、八王日、佛菩薩聖誕日、父母祭日、妻子產前、產後這些時間內,在上述時間內的性生活,都屬於邪淫。避開這些時間,還是可以和老公親熱的。
⑸ 怎樣才算是持戒了
阿彌陀佛!師兄,盡管你在家發願受五戒還不算真正的受五戒,但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善因種子,每一個善因種子未來成熟都會結為一個善果,非常好,在下隨喜贊嘆!
師兄,關於這個五戒的問題,我曾經專門與師父交流過。師父說,在家居士受持五戒,是要守殺、盜、淫、妄、酒之戒的。殺戒,說白了,就是不殺生。如果要徹底一點,那就不吃眾生肉,與眾生結善緣,不結殺緣。關於盜戒,師父說,就是不偷盜,也不要貪求別人的財物;淫戒,在家居士不非時以及與配偶以外的他人有此淫行,即可受戒。妄戒,這里的妄,是指未得言得,未證言證之大妄語。若要徹底,則包括為一己私利而欺詐他人。酒,這個沒有過多的說明,就是不飲酒。因為酒看起來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但是,酒乃亂性之物,若不戒酒,其它的戒很難守得清凈!
師兄如果想受五戒,還是找一位清凈的出家師父替你授戒吧。授戒之後就要嚴格遵守。其實,守戒的過程,也是利益自己的過程,也是積累福德資糧的過程,是大好事。若實在無法守持戒律,也可以求令師父為解除不能守的戒律,則不犯戒!這是萬不得已的話!
⑹ 在家居士在網上算命算破三皈依戒體嗎
如果想喝酒,就不要受五戒,居士只受三皈依,不禁止喝酒。
受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受了五戒再喝酒,就是破戒,佛門破戒是很重的罪,要謹慎。
⑺ 和尚破淫戒是什麼意思
首先要知道戒有戒法、戒體、戒行、戒相這四科。要解釋這四個詞彙就要說很多。所以單單把淫戒拿出來是無法解釋清什麼是破淫戒。
僧戒與居士戒雖然在戒條不同。居士戒第一戒是不殺生。而出家戒律首先就是不淫慾。受戒後前面所提到的戒的四科全部具足。那麼破是什麼呢?破是破壞、毀破之意。也就是把原來好好的東西打破了毀破了不完全了不完美了不清凈了。
破淫戒就是把守護的這條不淫慾戒給破壞了、違背了、不完整了。
如何界定是破了呢?聲聞戒律和菩薩戒律的標準是不一樣的。通常認為和尚是出家男眾的統稱,這是錯誤的。一座寺院有資格稱之為和尚的也不過一二人。所以准確的說應該是出家人破淫戒。出家人顯現的是比丘相,所以要受持比丘戒。比丘戒是聲聞戒律,要求事項雖然很嚴,但是只要不付諸行動就不屬於破戒。出家戒律一般在家人是不研究的。但是基本上是與在家人的五戒相通的,在家人五戒就是聲聞戒律,所以也一樣是心中雖然有想法但是只要沒有行動就不屬於破戒,但是一旦付諸行動,哪怕關鍵部位只是接觸一毫發許都屬於破戒這是非常嚴格的。哪怕入一毫發許雖然還沒有受樂,但是只要有入毫發許就屬於破戒。在家人是不邪淫街,也就是除了自己合法的妻室以外其餘的都屬於不合法的都屬於破戒。出家人要更嚴格,因為出家就不能再有妻室有異性。所以於一切女人或者非人女、畜生女行淫慾都屬於破戒,也就是破淫戒。嚴格來說肌膚之親應該也是不被許可的。記得有一部經書上介紹,佛陀要喝杯牛奶,阿難尊者去化緣,一頭母牛要把自己的奶水供養給尊者,阿難尊者都不敢親自去擠牛奶,還是天人化成人形來幫助尊者取得牛奶。當然了,這不僅僅是接觸的問題,還有盜戒范疇內的在這里就不多說了。但是這也說明,即便是與女人、非人女、畜生女有肌膚接觸也是有嚴格的標準的。
⑻ 印光大師:在家居士可否斷除淫慾(文白對照)
在家居士可否斷除淫慾譯文如來宣說佛法,化導眾生,不過都是隨順世俗人情,絕不勉強說人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受持五戒,或者受一條,或二條、或三條、或四條,或者五條都受,都是隨順人自己的意願。又比如戒淫,出家就要必須全斷,而在家人就只禁止邪淫。因為男女結合,關乎倫常大道。所以說戒律中不禁止。然而既然受戒,必須節欲。如果不為了傳承子嗣行淫,只是貪戀快樂,雖然不犯戒,也有大過,不過比邪淫的罪過輕很多罷了。 如果是菩薩來度化眾生,既然有妻子,雖然他自己沒有慾念,也會俯順人情,偶爾行夫妻房事。因為配偶仍是凡夫,不能沒有情慾,如果絕欲不與之同房,或許就會心生怨恨,導致生起毀謗佛法的爭端。這樣不但不能增長她的善根,或者因為造作誹謗三寶的罪業,而墮落惡道。所以說先用利益引導眾生,然後才能漸漸讓人接受佛法的教化。這是婉曲地隨順人情,巧設方便的大慈悲啊。因此,只應當節欲,不必絕欲,可以一季度行一次房,這樣才不會讓妻子有渴望的苦惱。對於你自己的修持也並沒有妨礙,而且可以誘導她修持凈土法門。也可以和妻子說:「如果你不念佛求生凈土,就永遠不和你行房。」她自然會勉強實行,不知不覺中生正信心。至於生孩子與否,固然不用說。因為你兄弟的孩子很多,難道必定你自己有兒子,才可以叫做不絕祖先的宗嗣嗎?因為夫婦結合,都是過去世中有緣。不能讓她種善根,怎麼忍心致使她墮落惡道呢?《詩經》說:「夫妻情投意合,恰如琴瑟協奏。兄弟常常相會,祥和歡樂敦厚。全家安然相處,妻兒快樂歡喜。」孔子說:「父母怎麼能不感到欣慰呢?」你如果只顧自己的修行,不考慮妻子的感受,造成她長期渴想,或者導致抑鬱而終。你如果果然能夠上品上生,固然沒有大的障礙。否則對於父母有違背意願的過咎,對於妻子就成了結下怨懟的仇人,對於修持就會造成大牽累,相對於稍微開放夫妻房事的牽累,大得太多了。 印光身為出家人,絕對不勸人造罪業。人家既然把終身託付於你,你就應當恪盡夫妻之道。這個實在是修行的宗旨,終極的倫常情理。請你發菩提心,攝受她不知道淫慾為苦難之本的淺見,使得將來能同生於沒有情慾的極樂世界,這樣才不辜負前世有緣、今生結為夫婦。 還有,如果妻子生孩子,便是大的牽累,沒有孩子就非常安樂清閑。而且侄子一群,哪一個不可以做兒子呢?實在來說,你的福氣,比你兄弟的福報大得太多了。可惜世間人大多看不到這一點,於是終其一生為兒女做奴僕。試想一下,實在是大幸。這個話雖然有違世間人情,其實是至理至情。 原文如來說法,悉順人情,不強人以所難。如受優婆塞戒者,或一、或二、或三、或四、或具受之,悉隨人意。即如淫戒,出家則須全斷,在家則唯制邪淫。以男女居室,大倫所關,故不為制。然既受佛戒,必須節欲。若不為宗祀,唯圖快樂,雖不犯戒,亦有大過,不過比邪淫為輕減耳。菩薩處俗既有妻室,雖無慾念,亦當俯順人情,時行夫婦之事。以凡夫不能無情,若欲絕不與相親,則或出怨恨,致起毀謗佛法之釁。不但不能增長善根,或致造謗業,墮落惡道。以故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乃曲順人情,巧設方便之大慈悲也。但當節欲,不必絕欲,一季一親,庶不致妻有怨望之苦,於汝修持亦無礙,且可以誘令修持凈業。當雲:「若不修行凈業,即永與絕交。」彼自會勉而行之。至於生子與否,固不須論。以汝兄弟子甚多,豈必自己有子,方為不絕先祖之嗣哉?良以夫婦相處,殆有夙緣。不能使其種善根,忍令致彼墮惡道乎?《詩》雲:「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樂且湛。宜爾室家,樂爾妻孥。」孔子曰:「父母其順矣乎!」汝一意修行,斷絕欲事,彼或長時怨望,或致抑鬱而死。汝果上品上生,固無大礙。否則於親有拂意之咎,於妻成怨對之人,亦屬大累,較稍開欲事之累,深之多多矣。 光為僧人,斷不勸人造業。人既以身從汝,當盡夫婦之道。此實修行要義,倫常至情。祈發菩提之心,攝彼不知欲為苦本者,同生無欲之極樂世界,庶可不負夙生有緣,今為夫婦矣。又妻若生子,則為大累,無子則安樂之極。而侄子一群,何一非子。刻實而論,汝之福,較汝兄汝弟為殊勝多矣。但世人多看不到此,遂畢生為兒女作奴僕。試一思之,實為大幸。此語雖違情,實至理至情。——《文鈔》之《復周群錚居士書》(節錄)印光大師 著述 佛弟子 敬譯
⑼ 在家居士需要受持哪些戒律
在家居士一般需要受持五戒。因為五戒是佛教所有戒律的基礎,其前四條屬於性戒,即不管受不受戒犯了都有惡果,簡單解釋如下:
1、不殺生戒:如果知道是有生命的眾生,而起了殺害對方之心,並且具體實施了這種行為,造成了對方死亡的結果,就叫殺生。如果不做此事,叫不殺生戒;
2、不偷盜戒:知道不是自己的物品,而起了偷盜之心,並且把物品拿走,使物品離開了它本來的地方,歸我所有,就叫偷盜。如果不做此事,叫不偷盜戒;
3、不邪淫戒:不符合世間法律的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以及合法配偶在非時、非處、非道處交合就叫邪淫。如果不做此事,叫不邪淫戒;
4、不妄語戒:為了欺騙他人,隱瞞事實,而說虛假的語言就叫妄語。如果不做此事,叫不妄語;
5、不飲酒戒:酒有三種,一者谷酒,二者果酒,三者葯酒,若干若濕,若濁若清,如是等能令人心動放逸,起三十六失。若不飲者。是名不飲酒戒。
(9)在家居士怎麼才算破淫戒擴展閱讀:
破戒過失:
因為清凈持戒可以獲得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破戒之後所得的過失也會招感無窮的惡報。如同一個解犯了國家的法律,其人要受到法律制裁一樣,而受戒之人,破戒後同樣會受到因果規律和護法神的制裁。
在佛弟子中,不論在家,出家,破戒的過失有差別,但破根本戒的過失都是相同的,因為在因果前面人人平等。
戒是佛教的根本精神,是佛弟子修行必須具足持守的,否則就不能達到解脫的目的。《法華經》雲:「精進持凈戒,猶如護明珠。」我們受持五戒後,就應該好好受持,才能得到佛法的真正利益。經又雲:「信為能入,戒為能度。」
我們學佛是為求解脫而來,就必須如法持式,從而斷除現有的煩惱,亦能銷熔未來的結使,完善人格,得大自在。現在文明的貢獻雖然滿足了人們不斷增長的膨脹物慾,從另一方面說受文明引導,人們用智力控制自然,為講求功利生產越來越多的商品似乎成為人生活的最高目標,人設計機器,機器又來設計人。
個人被強烈的自我中心,以及對權力和財富的不滿足所吞並,一切以我為中心,乃至「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了當時的享受,不顧一切違犯戒行,損失人格,故《福蓋正行經》雲:「破戒之人,無所堪任,如彼破車,無能運載。」
不但毀了佛弟子自身的名譽,也破了許多善信者的信心,尤其糟糕乃是損壞了三寶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