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家居士如何學佛
?這是許多朋友都很關心,也很希望了解的問題。事實上,「」,這個題目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所有的題目都是:「你要如何學佛?」,而不是在家或出家。 如果問佛陀,也不會有在家、出家的問題。因為原始佛教的時代,在家居士和出家眾的不同,只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抉擇,出家是一種比較貼近專心修行的生活型態,在家居士是選擇另外一種生活型態。出家的生活,幾乎整天都在專注修行,所以他門成就的機會比較大。 但是,大家想想,出家眾能專心修行,他們日常生活誰來照料供養和護持呢?是在家居士。 後來很多說法,把出家和在家劃分成兩種不同的階級,這是很奇怪的。其實,在法上並沒有在家眾、出家眾的差別。 雖然出家專修成就的機會比較大,但並不代表在家人就一定比較慢,給孤獨長者就是最好的例子。 佛陀住世的時候,給孤獨聽聞佛陀說法就證悟了,是成道的聖者。當時他是一位德高望重且具足財富的大居士,又善於弘法,各方外道都來爭取供養權,希望得到他的護持。 當時耆那教的外道甚至帶著五百眷屬來訪,想說服給孤獨長者歸信耆那教。他們質疑佛陀的修行境界,並叫給孤獨長者不要相信佛陀,沒想到給孤獨長者的回答出乎外道的意料之外。 他說:「我並非信仰佛陀而來。」他更提出「信仰」與「智慧」的優先與殊勝的次第,並示現佛法自證、自悟的自在。換句話說,給孤獨長者是由於佛陀的教誨親證了法,所以沒有信不信的問題。 同樣的問題,我現在問:「大家今天有沒有吃飯?有吧!那你需不需相信你會吃飯才能吃飯?」所以給孤獨長者這樣回答的意思是:「我並沒信佛。是佛陀告訴我,如何修行就會成佛,我修了,也得道了,所以根本沒有信佛的問題,而是佛陀所說的,我親證了。」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原始佛教的核心命題,並不是「信佛」,而是「學佛」,是證量的問題。 所以各位,「信佛」好不好呢?當然好,但這只是學佛的前行方便,重點是要學佛。學佛是什麼?是學習佛,跟佛陀一樣。 由於給孤獨長者是悟道的聖者,當時不論是在家眾、出家眾都向他學習。所以,在家出家並不是重點,佛法是以「法」為核心的,這才是重點所在。 各位,雖然我們在家眾,並沒有辦法像出家眾具足一心專修的福報,但是,只要願意,一樣可以證道,只要有正確方法,都可以證道,這是毫無疑問的。 「如何學佛?」這才是問題的重點。千萬不要生起下劣的心想:「我是在家人,我沒有持戒。」佛法的重點不在於有沒有持戒,而是在於有沒有煩惱。 在家人沒有辦法像出家人一心專修,在家人的生活環境各種煩惱和挑戰也比出家人多,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可能大家獲得的各種智慧會更具足,你所面對的問題越多,所必須具足的智慧也更多。所以,重點在於我們什麼時候能修行,就好好修自己的行,讓自己遠離煩惱。 快快樂樂成佛 佛法講的是「離苦得樂」,這是佛法的精義所在。很多人學佛學了半天,老是以為佛法都在講苦,就說佛教是「苦教」,其實這是對佛教最大的偏見和誤解,佛法如果是苦教,那世界上最苦的人是誰?應該是苦教的教主─佛陀。 但是我們看看:佛陀是苦嗎?他被稱為「永遠的微笑者」,為什麼要微笑呢?因為他離苦得樂,離苦即得解脫。「解脫」是沒有痛苦的意思。佛陀得到的樂是沒有痛苦、沒有負擔的自然喜樂。所以他永遠那麼安詳自在的微笑。 佛陀只是告訴我們,苦是什麼,讓我們不要墮入苦中,是教我們免於苦痛。所以佛法是教大家離苦得樂,而不是故意要大家這個也苦,那個也苦。佛陀是說,如果我們不解脫,不管所行是樂或苦,結果一定是苦的。所以,佛陀宣說苦、集、滅、道四聖諦,讓我們了解,我們的苦是來自煩惱。遠離煩惱,即得自在解脫。所以佛法的核心問題,就是在讓我們的心得到自在解脫。 一切的法門、一切的方法、我們每天的功課,都是讓我們離苦得樂、解決煩惱的。有一個簡單檢驗修行的方法,就是每一天臨睡前,可以問問自己:「今天有沒有比昨天快樂?今天的我有沒有比昨天有智慧?今天的我有沒有比昨天更慈悲?今天的我有沒有比昨天更自在?」 如果這幾個指標都是正面的,這才叫做好的方法、適合自己的方法。如果我們今天選擇一個法門,一天沒做功課就好緊張,反而造成身心壓力,這不是很奇怪嗎?我曾經教一個朋友放鬆禪法,他每天練習,每天都放鬆放鬆就是放鬆了。他有個朋友,去別的地方學放鬆,也是很努力練習,結果有一天,我們三個人在一塊聊天,他那個朋友忽然緊張的慘叫一聲:「糟了!我今天忘記放鬆了!」我很奇怪的問他:「你學放鬆怎麼學得那麼緊張呢?」結果放鬆反而變成他的壓力了。 很多人都是這樣的,其實,放鬆就是放鬆,千萬不要一想到放鬆就緊張。同樣的,學佛也是如此,學佛是來解決煩惱的,不是來增加自己壓力的。 精進是努力去用這個功夫,不是壓得你透不過氣來,我們當然可以自我要求、努力精進,但是用的方法、訂的目標,千萬不要變成生命中的負擔。 希望大家有個基本了解,不是出家人怎麼樣、在家人怎麼樣,就我看起來這兩者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問題的核心是在於如何有效的修行。希望大家都能「高高興興學佛,快快樂樂成佛」,這不是很好嗎? 很多人學佛之後,就感覺很不自在。如果釋迦牟尼佛一天到晚這樣愁眉苦臉,壓力很大,你會喜歡他、尊敬他嗎?如果我們不希望如此,為什麼自己要這樣呢?不只是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也是這樣,你看他的樣子,也是很歡喜、很放鬆。我講的放鬆禪法,放鬆其實是對世間人方便的說法。我教大家練習放鬆,其實是「放空」,沒有執著不就是「空」嗎?對一般人講放鬆,他很歡喜接受,於是不知不覺就空了,就解脫了。所以,佛法是要我們在生活中自在解脫的。 大家要努力精進,但是不要精進得痛苦;功課要做,但是功課不能成為生命的負擔。 有些學密法的朋友,一天沒持某個護法的咒,修這個護法的法,就很緊張,擔心護法晚上會來處罰他。怎麼會這樣呢?為了怕護法而修法。佛法是讓你解除煩惱,不是增加煩惱的。我們選擇的修行法門,是要跟自己的生活結合在一起,讓生活中直接得到利益的,這才是最有力量的法。 和諸佛菩薩簽約 葯師佛在因地時曾經發了十二大願。願是什麼?就是一個菩薩發心,他很主動的去跟諸佛簽約,直到履行這個契約的時候,才能成佛。 我們早晚課時讀到的四弘誓願,就是一切菩薩的共願。菩薩的弘願基本上是兩個系統:一是庄嚴諸佛凈土,這是「圓滿凈土願」,二是圓滿眾生成佛,這是「眾生成佛願」。一個佛要成就,一定要完成這二個願,一個是要使這個世間成為凈土,一個是幫助眾生成佛。 四弘誓願的內容是:第一是「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緣於大悲心;因此,第二個是「煩惱無盡誓願斷」,所以我們為什麼要斷煩惱?因為要度眾生,也救我們自心,所以「煩惱無盡誓願斷」。第三是「法門無量誓願學」,菩薩要修習法門,對治自己的煩惱,也來幫助眾生對治煩惱;最後「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才是無上菩提心。 這邊我們所說的菩提心是「無上菩提心」。因為菩提有分「聲聞菩提」、「緣覺菩提」。阿羅漢證道就是「聲聞菩提」,緣覺證悟則是「緣覺菩提」,只有圓滿成佛是「無上菩提」。 菩薩的誓願本身有二個面向,一個是廣度一切眾生成就無上佛果,然後要幫助建設世間圓滿成為凈土。「四弘誓願」就是我們在佛前,對佛發願,請佛陀為見證,這稱為「披大誓鎧甲」。你的誓願就是你度化眾生的鎧甲,菩薩就是生生世世穿著這寶甲,在人間遊行,不為人間的雜染所迷惑。願的力量是最大的,十方一切諸佛也是依誓願而行的。 在密教中,誓願叫做「三昧耶」,當如來發願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已經不是一般生死輪回的身,而是三昧耶身。 此後,我們的生命就是無上菩提的命,隨順願力而行,這樣的金剛心發起,就不斷了。因為諸佛會不斷的提醒你,菩薩也會策發你,所以你發了菩提心就是真的發了,這時候就如同穿上金剛鎧甲,不會被煩惱所障礙。 「四弘誓願」是菩薩共同的基礎,稱為共願,特別的願則是跟自己的生活背景相契合。葯師佛在過去是一位醫生,所以他就發願用醫葯來圓滿他的凈土,他不只醫眾生的身,還醫眾生的心,最後還讓大家圓滿成佛,這是葯師佛特別的願。這個願跟他的生命相應,跟他的生活相應,所以是極有力的,他每天在生活中實踐他的大悲誓願。所以醫生、醫護人員都可以以葯師佛為學習典範。像葯師佛的十二大願就說明了葯師佛是怎麼成就的,這是他圓滿眾生成佛,庄嚴凈土的基礎。 阿彌陀佛的法門,很多人念阿彌陀佛,卻不曉得阿彌陀佛的意義,阿彌陀佛發起四十八大願,創造了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沒有痛苦,只有快樂的地方。 極樂世界是怎麼來的?阿彌陀佛在因地為法藏比丘時,於世自在王如來前發起四十八願,發願創造宇宙中最庄嚴美好、快樂的世界。他參考了兩百一十億個的佛土,經過五劫時間的思惟,把這兩百一十億佛土中最庄嚴、最美好的地方,全部總結出來,然後創造了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可以說是超級的宇宙法界學校,讓法界所有的眾生都能來這邊學習。這所學校在宇宙的名聲,就像哈佛在世界一樣有名,大家都希望能去就學。極樂世界可以說是成佛保證班,來這里的眾生一定要讓他圓滿成佛。如果有煩惱比較重的人,到了極樂世界,就先讓他在蓮花苞中居住修行。這蓮苞就像無菌室,完全沒有病毒染污,而且用身歷聲的教學,讓他念念皆是念佛、念法、念僧,每天有化佛到裡面來教他,教到最後整個心的病毒都消除了,這時就「華開見佛悟無生」,才能真正見到如來。 極樂世界寶池的水,可以隨我們的心而自動調節溫度,就算在池水中睡著了,水池也會調降到適當的高度,不會把人淹死。平常如果要上廁所,也不用廁所和抽水馬桶,地面會自動裂開,上好了就自動閉合,多好! 極樂世界連音樂都是精心設計的,水聲、鳥聲、樹聲都會讓人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如果我們地球上也以這種建築觀念來設計,那就太好了!地球上也可以有「極樂社區」、「葯師社區」,依照阿彌陀經、葯師經來設計,讓住在裡面的人,自然而然觀想極樂世界、葯師凈土,這不是很好嗎? 這樣看來,阿彌陀佛可以說是「建築師佛」,是所有建築師的典範,他創造了整個法界最圓滿的生命環境。 一個佛陀,他從發願到成佛,他不一定出家或在家,重要的是,他的修行會跟自己的生活經驗結合在一起,跟他的文化合在一起,用他的文化和生活來實踐,這才是最究竟的佛法。 網路中的覺性 有的朋友從事網路資訊工作。網路上能不能修行?當然可以! 現代人的生活和網路幾乎密不可分,但是這樣深入每個家庭的網路,傳播的核心系統卻是無明、原始的。彼此都想:「反正你不知道我是誰,我做什麼事都無所謂。」我有個朋友,有一次上網和國外的網友通信,談戀愛,談得很高興,對方自稱是位女士,在書信交流間也流露出文化氣質,結果兩人一見面,他才知道那個「女生」原來是個長滿絡腮胡的男人。他想起那些肉麻的e-mail,嘔吐了好久。 他直問我這是怎麼回事?我告訴他,這是事實啊!因為網路是每一個人都隱藏身份,就像把臉蒙住,所以什麼事都做得出來,網路就是這樣,所以整個網路是個無明系統。 一九九九年,微軟總裁比爾蓋茲到台灣時,發表了一篇「數位神經系統」,我就發表了一篇專欄文章「覺性在數位神經系統中的地位」來回應。文中提到:「現在的網路系統都是模仿人類的內在系統,因為它跟人類越類似,我們用起來越方便,所以是向我們內在系統學習的。但是網路系統是沒有智慧的,因為生命的內在系統是無明的,所以網路系統也如此。」 我一向認為,二十一世紀的人類,擁有使用電腦的聰明,卻還未具足使用電腦的智慧與悲心。但是問題在於這個力量一旦被開啟,就如同潘朵拉的盒子被打開了,無法再回到從前。既然這是無法反逆的潮流,我們就要在網路之流中,丟下覺悟、覺性的因子,讓它不斷的被復制。所以,許多好的、善的想法、事件,無我、空性的文字就把它丟到網路上去,讓它去發展。因為這個地方,有創造的東西,人家就會不斷的復制,那就讓大家復制,所以要盡量把覺性的種子丟到網路上去。 在《華嚴經.世界品》中,就記載著各種不同的世界,有些世界是光聚成的,有些甚至是聲音形成的,有些是意念形成的。可見的意念上是有眾生、有世界的。網路就是一個例子。所以,世界的因緣,比我們印象中的世界,復雜繁復得太多了,佛經里都已經清楚的記載。 生活即修行 我們的生活、事業,都可以讓其安住在覺性發展。這不是叫大家不要做生意,否則整個公司的員工怎麼生活呢?相反的,這是讓你能賺更多的錢,但是更有智慧。換一句話說,這是讓你不只是想賺錢而已。 怎麼做呢?其實很簡單,你上班的地方就是你的道場,你的辦公室就是你的道場,雖然你可能很討厭你的老闆或某些同事,但是想想看,釋迦牟尼佛碰到這種人要怎麼辦?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此外,我們也可利用一些小道具;譬如,學阿彌陀佛的人,身上除了帶一張佛卡之外,後面可以寫著:「阿彌陀佛碰到這種情形時會怎麼辦?」例如有人跟你吵架,當你氣得要死的時候,怎麼辦呢?就把佛卡拿出來「阿彌陀佛碰到這種情形怎麼辦?」你想想看阿彌陀佛會怎麼辦?因為家家有一本難念的經,那你就請阿彌陀佛教你念這部經吧! 修觀世音菩薩的人也一樣,想想觀世音遇到這種情形時怎麼辦?有人說,這是不是太過貢高我慢?其實這不是說我們像阿彌陀佛、觀世音那麼偉大,我們是很渺小的,但是我們做他千分之一、百萬分之一,千百萬分之一的化身也好,學佛就從這里開始。當我們經常這樣思惟,事情一定會更好。 不管老闆、同事對你好不好,問題是,我們還是要幫助他成佛。 上班時,我們可以想像自己的辦公室就是極樂世界,觀想自己是觀世音菩薩,甚至想像老闆是阿彌陀佛。當我們真的這樣做時,人生完全不一樣了! 極樂世界那麼大,你就把公司當成其中的一塊凈土,忘了也沒關系,隨時可以再提起,這一念提起,力量就產生了。除了公司之外,家裡面當然是極樂世界了,從佛陀的立場來看,誰不是佛呢?佛印禪師和蘇東坡的故事就很有趣,蘇東坡看佛印像一坨牛屎,佛印看他卻是一尊佛。所以我們不要把佛看成屎嘛,否則自己就是屎了。 所以先生們要把老婆看成佛,你看她越不順眼的話,你就是看自己不順眼。外境是我們心意識的顯現。不但公司家庭如此,這個講堂也是現成清凈凈土了。這樣,我們的生活就自然跟佛法完全結合在一起,跟修行結合在一起。 不論大家在生活上或修行上有各種各樣的因緣,我提出這樣的觀點,給大家參考,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增長,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受用。我一直認為「一生一會」,這不一定代表我是對的,但是我是很真誠的這樣想的。 歷史上有許多偉大的居士,像《華嚴經述論纂要》的作者李通玄,就是一位唐代的在家居士。這部書是《華嚴經》最完整、最好的註解本。 李通玄是在家居士,為唐朝帝室之後,後來他開始研究華嚴,他的講法跟法藏、華嚴宗都不同,但是他的重要性卻是不可思議。 此外,李通玄也有許多玄奇,據說他要註解華嚴經的時候,有一次在山上碰到了老虎,他叫老虎幫他背經書,跟老虎一起步行。他晚上注寫註解,有時沒有亮光,他的口中還會自然放光。經常有天人去供養他,種種神異的事跡,說也說不完。 李通玄不僅對後代的中國佛教影響很深遠,對韓國佛教的影響也很大。在韓國最大的宗派是「曹溪宗」,曹溪宗的開宗祖師受到兩個很大的影響,一是禪宗的《六祖壇經》,另一個就是李通玄。甚至到了明代,佛教都還受到他的影響,他自己沒有收什麼弟子,但是他的著作影響深遠。 再講到近代的太虛大師,他甚至曾經想還俗,為什麼想還俗?他說不還俗不能弘揚佛法。可見他也認為在家居士是比較容易弘法的。 而偉大的譯師唐朝鳩摩羅什法師,他也是在家人。雖然他本來出家,但是由於國王認為他的基因太優秀了,而被強迫取了十個太太,務必要他留下後代。我曾寫過一首<嘆羅什>:「慚愧此身虧妙德,但取蓮花莫染泥。忍將千載傳家業,一生苟活有誰知?」這應該可以說是他一生的寫照吧! 舉這些例子,不是在比較出家好或在家好,出家、在家是因緣不同而已,我比較擔心的是各位在家居士認為:「在家很難修行」,我們要想的是「在家怎麼修行」,而不是「在家很難修行」。無論出家、在家,都是因緣法,真正學佛的核心,是將心中的煩惱去掉了,就開悟就解脫了。我們把這個因緣法,好好運用在生活中,好好讓智慧升華,這是修行的核心。
❷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
首先要做三皈依,類似於你進學校讀書要辦理入學手續及頒發學生證;
其次學習五戒十善,若能持戒,就已經是很正規的居士了。
學佛成佛,簡單而言,就是要通過「信、解、行、證」四個步驟、採用「六度波羅蜜」六種途徑,經歷過「戒、定、慧」三個層次的境界,最終才能修成正果、立地成佛的。我依次給你簡介一下:
1、信解行證:首先要有信仰,有願意跟隨佛祖的腳步去修行、按照佛祖指導的方法去做的決心,這叫「信」,佛教也稱之為「發菩提心」;然後要有真正出家的僧人為你講解佛法,即「解」;然後你要按照僧人教你的方法去做,也就是理論聯系實際,這叫「行」;最後從實踐中驗證所學是真實不虛的,這叫「證」;
2、「六度波羅蜜」是修行的六種途徑,簡稱「六度」,分別是:布施、忍辱、持戒、精進、禪定、般若。用現代話來簡單的理解就是:無私奉獻(布施)、忍受委屈和痛苦(忍辱)、遵守佛教的規章制度(持戒)、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精進)、通過打坐來使自己的心擺脫情緒的控制(禪定),獲得無上的大智慧(般若)。
3、戒定慧:這代表了修行的三個層次的境界,「戒」就是上面的持戒,佛祖告訴我們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僧人要遵守250條規章制度(佛教稱為「戒律」),女性僧人(我們常說的尼姑)則是348條,如果你不出家,在家裡學佛,則只須遵守五條,即「持五戒」(看起來簡單,要做到不容易)。「定」即「禪定」,這是佛教中最重要的修行方式,回禪定的人不一定能成佛,但成佛一定離不開禪定!「慧」即「般若智慧」,因為「般若」一詞,包含了六種不同的智慧,沒法翻譯,只能稱其為「大智慧」。
❸ 具足怎樣的因緣才可以出家
這個出家是很大的福德,但是真正能出家的人很少,沒有很大的福德出不了家的! 出家不是對生活心灰意冷、不是對感情絕望、不是看破紅塵......,當然也不是把頭剃了,到寺院里生活。首先要清楚什麼是出家, 這個家有三個家,田宅是家、煩惱是家、三界是家,看您要出那個家,發的什麼心,求的是什麼,修行的目的是什麼? 言歸正傳,具足因緣,就是說,您以前種的善因成熟了,具有出家的機緣了! 自身的業障,如上所說,業障全消了就是證果聖人了,這個出不出家,和業障業沒消沒有關系!出家就是發菩提心,給自己一個明確的修行目標,說白了,出家就是給自己一個更好的修行環境(包括心裡),更快更穩的達到自己的願!
❹ 想出家又放不下父母,放不下慾望我該怎麼辦
凈空法師答:發心出家是大孝,這是諸位要知道,所以出家必須要顧慮父母的生活。如果父母沒有人奉養,我們出家時節就要晚。如果你兄弟姐妹多,父母有人奉養,或者家裡生活環境很富裕,不需要自己照顧,這個可以。如果家庭生活很清苦,沒有兄弟姐妹,這個必須要盡孝道,在家學佛是一樣的,這都是必須要考慮的。如果父母有人供養,沒有後顧之憂,你就可以出家,出家還是盡大孝,因為你一出家,你要是往生極樂世界,你的父母決定不墮三惡道。這個東西我們世間人講人情,六道里頭還是講人情的,如果他造作罪業,死了以後見閻羅王,閻羅王一看,他的兒女已經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了,也都特別優待他,這是菩薩的眷屬,怎麼可以怠慢?不能怠慢。所以常說「一子成佛,九祖升天」,這就是福報,這是大孝。
所以佛講到出家,講四種出家,這四種都是對學佛人講,不學佛那就不說,對學佛的人講的。第一種:「身出,心沒出」。像我們現在出家人,身出家,但是心裏面還有名聞利養、還有貪瞋痴慢,沒出。在家的心,出家的相,所乾的事業還是干在家的事業。本來自己那個家不大,你的父母、兄弟姊妹不多,小家,房子也不大,現在一出家搞了一個大廟,出了小家就入了大家,麻煩就大;小家造業少,大家造業就大。所以古德才講,「地獄門前僧道多」,誰墮地獄?身出家心不出家幾乎沒有能夠逃過地獄的,很難逃過,這個我們要懂。出家真的要像釋迦牟尼佛一樣,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全心全力為佛法、為眾生,那就功德無量。罪福之報就在一念之間,不能不提高警覺。
第二種是「身不出家,心出家」。身在家,在家居士,你們在家學佛的,但是心出家。李木源居士心出家,身沒有出家,這個好,他不造業。在家學佛成就的人多,往生瑞相希有,我們這些年當中所看到聽到,站著走、坐著走,都是在家同修,出家沒聽說一個。而且都是在家的女眾,男眾說站著走坐著走、預知時至少,我們聽到看到,站著走、坐著走,不生病說走就走,女眾,在家的女眾。黃念祖老居士曾經很感慨的說:古時候我們修道成就順序,是出家男眾第一位,成就的最多,第二出家女眾,第三是在家男眾,第四是在家女眾;現在整個顛倒過來,最有成就,人數最多是在家女眾,其次的在家男眾,再其次的出家女眾,最糟糕的出家男眾,現在叫顛倒,我們不能不警覺。但是確實這是事實,事實真相如是不能否認,所以出家的意思要懂得。
第三種:「身心俱出」,這是真正好的出家人,身出家心也出家。這就是佛法裡面所講的佛真實弟子,能夠擔當起弘法利生、續佛慧命的如來家業,要這樣的人。
第四種是「身心都不出」。這是指在家居士,在家居士身沒出心也沒出。雖然學佛,學佛是附帶的,搞世間名聞利養是主要,大概百分之九十九還是要搞世間法,佛法搞一分就不錯、就很好,這就是身心都不出。
❺ 怎樣做一個居士
一、
懂佛門禮儀:
要做一個如法的居士,首先應懂得佛門規矩:要明白因果,見東西不可能性隨便拿,見佛法僧應問訊禮拜,不說四眾過,不聊俗
事,走路念佛不東瞧西望。
二、要有自己的修行功課:(早晚功德可隨功課書,也可按自己的情況而定功課,誦經禮佛懺悔等,正坐常思我過,閑談不論人非,)。
三、發提心、行菩薩道,修福。
四、居士的生活起居:早起第一件事六念法,晚睡最後的一件事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日常生活,把修行帶到工作中,做飯洗衣等。日常節約,做事緩慢,如法過好自己的每一個行住坐卧當下便是修行。
五、做居士應具的條件:
1、信具足
2、戒具足(主要是指五戒(──不殺生(不殺動物,而非即是吃素)、不偷盜、不邪淫(不與夫婦之外的異性交接)、不妄語、不飲酒。五戒本是三歸弟子的必修德目,歸依三寶與受持五戒,本不該看作兩個階段的兩層意義,如果歸依了三寶而不受持五戒。好比只向學校登記注冊,而不真去上課求學,那隻是種善根而得不到現實的利益。五戒十善是人天道中的人天業,)如果不能受持五戒,那就連
人天道中的人天果位都保不住,豈能解脫生死?
如果嚮往出家生活,而又為現實環境之所不許,那也不妨於五戒之外,可以另於每月陰歷的六齋日(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及月底最後兩日,受持以一日為期限的及八關戒齋)。
3、施具足
4、聞具足
5、慧具足
6、居士的家庭生活
7、家庭關系(對父母盡孝,對自己的偶像盡衷,對兒女盡責),家庭經濟(善生經說:所獲經濟分四分:一分為飲食(為家計的生活)、二分為田業(營業資本)一分為貯藏(家中的儲蓄)一分為給予耕作商人而生利自(利潤),雜阿含經說分三種用途:一為供養父母,二為養育妻子兒女乃至乃至周濟親屬、朋友、僕役,一分作供養三寶。
七、居士的社會生活——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八、居士的宗教生活。
❻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
什麼是八關齋戒?戒在佛教大體上分為有二大類,這二大類分別是:漸次戒,頓立戒。什麼叫做漸次戒呢?漸次戒是在家三皈依五戒,出家的沙彌、沙彌尼戒、比丘、比丘尼戒,沒有受過三皈五戒,不能受沙彌,沙彌尼戒、十戒,也就是在家弟子沒有受三皈,就不能受五戒,以上有說過,過去佛陀時代三皈依五戒是一起受,慢慢為了適應社會環境背景的需要,便先受三皈依再來受五戒,其實三皈依五戒應該一起受,要不然的話三皈的動機要怎樣力行?而你沒受過沙彌、沙彌尼戒的十戒,那麼你就無法受比丘、比丘尼戒,這是有個漸次,有個層次的,因為受戒的過程必須要有個漸次級級來增加的,所以稱為漸次戒,像讀書從小學開始,一直到上中學高中。而在家二眾加上出家五眾,總稱為佛教的七眾弟子,所謂的在家二眾就是說優婆塞和優婆夷,那麼出家五眾就是說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和式叉摩女。式叉摩女也是出家五眾之一,解釋為「學法女」,「正學女」,這有很多不一樣的名相,將七眾弟子結合起來,便是佛教的組織架構,所以是個大團體、大組織,這是由漸次戒得名,非他的層次次第,這也可以使我們進一步明了什麼叫做漸次戒。現在再來介紹頓立戒,什麼叫做「頓立戒」呢?就是指八戒、梵網經、瓔珞經所說的菩薩戒,但是「菩薩」一詞照理說應該是於佛陀滅度之後才出現的,因為在部派佛教階段才開始有個大乘和小乘的區別,本來佛教在佛陀時代,並沒有區分大乘和小乘,也沒有什麼所謂的菩薩戒,但是在現在基於菩薩戒的精神,我們對於流傳至今的菩薩戒卻不可以隨意否認的,然而菩薩戒應該要依照理性,我們去學佛陀弘法四十九年的精神及方法,這才是真正的菩薩嘛!所以這兩種戒是在七眾之外,屬於特別解脫戒,菩薩戒與前面所說的漸次戒不同,因為七眾弟子,依照佛制定的戒律,應受漸次戒,但是他不受三皈五戒,同樣可以直接受八關齋戒,這個意思就是說你要去受八關齋戒,可以不用經過三皈五戒,不用先經過漸次戒,這就是頓戒和漸戒的不同處。
現在我們來說八關齋戒,八關齋戒屬於什麼戒呢?它是屬於頓立戒,並不是漸次戒。非七眾漸次戒就是八關齋戒嘛!而八關齋戒的內容是什麼呢?當然它分有八條,分開為齋戒,八關齋戒:第一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三不淫,這地方各位請留意八關齋戒和五戒不同處,其中的區別就是五戒禁止邪淫,八關齋戒則是不淫,差別就在這地方,第四不妄語,第五不飲酒,第六不著香華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旁聽,第七不坐卧高廣大床,第八不非時食。以上所說八條戒,前面是防備不可犯的,後面是指吃的東西,這就是八關齋戒的內容,所以很多人說:我吃素食是持齋,這不是正確的,因為照理研究起來,持齋就是過午不食,才可以說我吃齋,因為我過午不食嘛!中午過後不吃叫做吃齋呀!不可說你吃素食就說你在吃齋,可以說你是吃素食,也千萬不要說我在吃菜,以前因為不明白「吃菜」的意義,讓我把這個身體給搞壞了。在二十幾年前,當我還是在家居士修行時,起初並沒有真正了解佛法,在一次探討修行的過程中,當我在打坐時真正感到不可再吃眾生肉,有了這種體悟後,便戒葷食。那時候聽人說要吃菜,我就吃菜,以前吃素食,並不像現在那麼豐盛,而且也沒有人告訴我素食的真正意義,那麼我就想可能只有吃菜而已吧!當時販賣素食的人很少,別人也不能特地煮給我吃,於是自己便去菜市場買菜,將菠菜、花菜、空心菜全部都買回來,再買新的鍋子,用油爆香倒水進去,每一樣菜洗一洗後全部放進鍋子里煮,每天吃飯只吃菜而已,這樣吃了三個月、五個月身體卻敗壞了,所以最好我們說吃素食,不要說吃菜,吃葷的人也是有吃菜呀!吃素食的也吃菜呀!所以在誤解吃菜的情形下,身體一直衰弱下去,腸子也產生毛病,別人才跟我說:不是哦!吃素食不是吃菜,吃素食和吃菜不一樣,不吃肉類的東西,才是吃素食的。因為一句話卻讓我們沒有智慧的人受到影響,所以我鼓勵大家不要說吃菜,要說吃素食,因為吃葷的人也有吃菜呀!吃素食的人也是吃菜呀!不可能說吃葷的只吃肉不吃菜吧!也是要調配嘛!所以「齋」是過午不食才可說是齋。
❼ 怎樣的人才有資格出家
首先,要明了出家的真實意義。一般人只懂得出世俗之家,以為到寺廟剃頭、染衣,就是出家了。其實這只是一種形象的出家,而佛法著重的是實質的出家。何謂實質的家?煩惱是家,生死是家,輪回是家。佛教導我們,斷煩惱就出煩惱之家;了生死就出生死之家;脫離六道輪回,就出輪回之家。形式上無關緊要,實質非常重要。在家居士如果明白這個道理,能夠斷煩惱、了生死、出輪回,就是真正出家。
形式上發心出家,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正如北京師大所標榜的「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這是形式出家必須具足的條件。念念要為一切眾生做表率、做模範,使一切眾生看到你的行宜,聽到你的言說,能夠覺悟,也能夠發出家之心,發出離煩惱、出離生死的意念。
因此,出家人必須要「遠離貪瞋痴,勤修戒定慧」,這是最低的標准。戒學裡面,基本的要求是「凈業三福」和「六和敬」。如何能夠達到?《無量壽經》教導我們,要善護三業,「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凈無染」,這是總綱領,一定要認真去做。處事待人接物,念念之中要想到佛的教誨。我根據佛陀的教誨,編了一本《凈宗同學修行守則》,同修們要念熟,要記得住、做得到,就是受持。
然後要讀誦經典。凡是功夫不得力,原因都是聽經太少,境界、念頭轉不過來,所以決定要多聽。我這一生學佛能得一點受用,實在講就是四十年在講台上沒有中斷,天天勸別人,也就是勸自己,這樣才把念頭轉過來,這是為人演說。一定要「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才能得到效果。這樣,出家條件就具足了。
❽ 在家居士看到出家法師不如法的行為到底該怎麼辦
說僧過與誹謗的區別
現代某些所謂學佛之人,一說到說僧過,就說不能說!(此種現象僅局限於所謂的大乘佛教)並且舉例誹謗僧的罪過很大雲雲!
問題很明顯,他們直接把說僧過定義為誹謗!
說僧過與誹謗是2個概念!
一、誹謗
A.誹謗: 無中生有,說人壞話,毀人名譽;誣蔑:惡意~ㄧ~中傷。-----------詞海
說人壞話,詆毀和破壞他人名譽。誹是背地議論,謗是公開指責。以不實之辭毀人。《韓非子·難言》------------詞語解釋
B.誹謗罪 (刑法第246條),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暫時在佛學大辭典中未找到誹謗罪的解釋,故以刑法作為參考,見諒!)
顯然,誹謗的構成要件是:1.人格攻擊為主,目的是毀壞別人的名譽!2.方式是採取無中生有、虛構、捏造的一些事情來攻擊別人!
此外,誹謗對於自己也是犯了妄語戒的
A、【妄語】
十惡之一。以欺他之意,作不實之言者。[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十惡之一。又作故妄語、虛妄語、虛誑語、妄舌、虛偽、欺。妄語戒為五戒、十戒之一。據四分律卷十一所載,妄語為波逸提(必須向眾僧懺悔之罪);[佛學大詞典]
B、【妄語戒】五戒十戒中有妄語戒。禁制一切之妄語。又分大小之二,在四波羅夷中為大妄語戒。在九十單提中為小妄語戒。小妄語者,謂其他一切不實之言語。[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二、說僧過
如果遇到不如法的僧人,他的講法違背的了佛陀的基本教義,他的行為違背了佛陀制定的戒律!
那麼是該指出來,以勸誡別的師兄繼續跟著此僧學習佛法?還是沉默不說僧過?
這個成了大家比較頭疼的問題。對照經律,顯然此僧不如法;但又怕擔上說僧過的罪。但又不能眼看佛法被胡亂曲解!而處於矛盾中。請看下面:
佛陀在《律藏·遮止誦戒篇》里講到:想要批評、呵斥或指責一個人的時候,先要省察自己是不是具足以下五個條件:
1. 適時而說,非不適時(kàlena
vakkhàmi, no
akàlena):要在適當的時間和場合。比如在大庭廣眾下批評指責他人是不適合的。
2. 真實而說,非不真實(bh?tena
vakkhàmi, no abh?tena)
:先省察所呵斥的是否屬實。如果不是事實,就是冤枉他人。批評他人之前,先檢查一下你的批評是否有事實根據。
3. 柔和而說,不以粗惡(sa?hena
vakkhàmi, no
pharusena):語言要恰當。如果他只是犯極小的錯誤,你就小題大做,用難聽的話語指責他,甚至侮辱對方的人格,這是不適合的。
4. 有益而說,非無利益(atthasaühitena vakkhàmi, no
anatthasaühitena)
:要考慮你的批評對對方有沒有幫助。如果他是個不受批評的人,當你批評他時,他會承受不了,或者懷恨在心,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對於這種人,你批評他是沒有利益的。所以想呵斥他人時,還要考慮對他有沒有幫助。
5. 慈心而說,內心無嗔(mettacitto vakkhàmi, no
dosantaroti)
:批評人還要看出發點、動機。假如是為了打壓別人,故意用批評、指責他人的手段來滿足自己,那不是真心幫助對方。所以批評別人時要有慈心。如果批評的動機、出發點是為了對方好,希望對方改過,希望對方進步,那我們才去指責、批評。(Cv.400)
--------------------------------------------(此處,要感謝 「緣起阿含」
師兄的開示)
顯然,如果滿足這5個條件,就可以說出來!而且及時的糾錯對於對方改正自己的錯誤是有幫助的!注意無需考慮對方的身份問題!
三、佛教中對於僧人的定義(興趣閱讀)
【僧伽】
(一)梵語sam!gha,巴利語同。略稱僧。意譯為和、眾。乃和合之意,故又稱和合眾、和合僧、海眾(眾僧和合如海水一味,故以海為喻,而稱海眾)。又取梵語與漢語合稱為僧侶。此外,亦有僧家、僧伍等稱。為三寶之一。即指信受如來之教法,奉行其道,而入聖得果者。亦即出家剃發,從佛陀學道,具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住於四向四果之聖弟子。或指信受佛法,修行佛道之團體。蓋如來成道後,首至鹿野苑,度阿若憍陳如等五比丘,為僧伽之濫觴。
一位擁有八種素質的比丘值得布施、值得禮遇、值得供養、值得尊敬,是世界的無上福田。哪八種?
[1]
「有此情形,一位比丘有戒德。他始終以波羅提木叉戒約束自己,在行為與活動范圍內戒行圓滿。他受戒後,視細小過失為危險,訓練自己。」
[2] 「所受缽食無論精美粗劣,他仔細吃,不抱怨。」
[3] 「他對於身、語、意的過失,對於邪惡、不善巧的心理素質,有厭拒感。」
[4] 「他沉著自持,易於共同生活,不騷擾其他比丘。」
[5]
「無論有何欺騙、欺瞞、哄騙、借口,他如實向師尊、或有識的修行同伴披露,讓師尊與有識同伴試著糾正。」
[6] 「在修持中他這樣想:『無論其他比丘是否想修持,我在此定要修持。』」
[7] 「行路時,他走直路; 這里的直路指這一條:
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8] 「他始終勤奮修持,[心想]『哪怕體內血肉枯乾,只剩皮、腱、骨,我也願意;
不達到那些通過人的毅力、人的勤奮、人的精進可以證得的成就,我決不放鬆自己的努力。』「
「有此八種素質,一位比丘值得布施、值得禮遇、值得供養、值得尊敬,是世界的無上福田。」
——AN VIII 13(增支部)
顯然,依照經典中的介紹,具有此八種素質的才可稱之為僧!
所以,依據經典,那些把法說非法,非法說法的偽僧,已經不具有僧人的資格,自然也不存在說僧過一說!
此外,對於不如法的僧人,如果他的講法中總是說些不實之詞,那麼他就沒有以波羅提木叉(戒律)來約束自己,則是不合格的僧人;而且依照違令障(業障之一)的定義:是指破戒或犯戒,對出家人來說,他無慚無愧地故意犯戒,犯了戒也不想懺悔,沒有慚愧心,他將不能證得道果。那麼此僧人也是無法有任何成就的!
❾ 出家要具足什麼條件
首先,要明了出家的真實意義。一般人只懂得出世俗之家,以為到寺廟剃頭、染衣,就是出家了。其實這只是一種形象的出家,而佛法著重的是實質的出家。何謂實質的家?煩惱是家,生死是家,輪回是家。佛教導我們,斷煩惱就出煩惱之家;了生死就出生死之家;脫離六道輪回,就出輪回之家。形式上無關緊要,實質非常重要。在家居士如果明白這個道理,能夠斷煩惱、了生死、出輪回,就是真正出家。 形式上發心出家,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正如北京師大所標榜的「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這是形式出家必須具足的條件。念念要為一切眾生做表率、做模範,使一切眾生看到你的行宜,聽到你的言說,能夠覺悟,也能夠發出家之心,發出離煩惱、出離生死的意念。 因此,出家人必須要「遠離貪瞋痴,勤修戒定慧」,這是最低的標准。戒學裡面,基本的要求是「凈業三福」和「六和敬」。如何能夠達到?《無量壽經》教導我們,要善護三業,「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凈無染」,這是總綱領,一定要認真去做。處事待人接物,念念之中要想到佛的教誨。我根據佛陀的教誨,編了一本《凈宗同學修行守則》,同修們要念熟,要記得住、做得到,就是受持。 然後要讀誦經典。凡是功夫不得力,原因都是聽經太少,境界、念頭轉不過來,所以決定要多聽。我這一生學佛能得一點受用,實在講就是四十年在講台上沒有中斷,天天勸別人,也就是勸自己,這樣才把念頭轉過來,這是為人演說。一定要「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才能得到效果。這樣,出家條件就具足了。
❿ 皈依後怎麼做居士
佛教「在家居士」修行時的事項主要包括:
1、皈依三寶,一心向善,確信佛法僧三寶為身心歸向依靠之處,更不皈依佛教以外的其它宗教與神廟,這是在家釋徒的必要條件。
2、其次是奉行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佛法戒律雖然多,但最重要的就是五戒,從初發心學佛一直到菩薩都要遵守五戒,可不斷絕塵緣,一切生活依舊。
3、持齋,持齋是在每月一定的日子裡實行一種克己的生活,即過午不食,不塗香裝飾和觀歌舞劇,不坐卧高廣床座。持齋的日子一般是陰歷朔日、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九(晦日)。
4、大乘經典則廣說在家菩薩應當怎樣修六度、四攝等等。
5、居家八法,居家八法是佛陀針對在家人求得現實和未來安樂的八種修行,即方便具足、守護具足、善知識具足、正命具足、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和慧具足。
依據中國道教協會《關於道教宮觀管理辦法》第六條第八款之規定:「宮觀可接受信仰道教的公民為居士。
道教居士要遵守宮觀管理制度,不幹預宮觀事務」。由本人申請,自願選擇師父,經茅仙洞清天觀批准。
年滿18周歲,愛國愛教,遵紀守法,尊師重道的道門信眾拜師皈依入道,居士證是道教宮觀核發的身份證明,它是居士的教職身份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