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家的居士可以念阿彌陀佛心咒嗎
印光大師開示:
佛法圓通無礙,密宗固有不經阿闍黎傳授者,則為盜法,此乃極其尊法之內意,非令永斷容密宗之謂。若依汝說,未受三昧耶戒,不可念蒙山施食。何但蒙山施食,即一切咒皆不可念,以未經阿闍黎傳授故。然自古至今,普通人念大悲、准提、各咒,有感應者甚多。乃至儒者由碑帖而知有心經,病瘧而力疾念之,瘧鬼即退。若如汝說,當瘧鬼更為得勢矣。今為汝說一喻,譬如盛德君子,以身率物,一鄉之人,聽其指揮,悉皆安分守己。其人之以身率物,勝於官府之發號施令,切不可以其德化勝於官府,即效官府發號施令,則人皆以為反叛矣。但自修持則有益,若自僭冒則有罪。如此,則不至斷滅密宗,亦不至破壞密宗矣。
⑵ 在家居士每天都應該念什麼經和咒
推薦金剛經,阿含經系列,心經都適合經常誦讀。
至於咒,如金剛薩垛百字明,六字大明咒,准提咒,綠度母心咒等,虔信修持,加持力更強大。
⑶ 在家居士可以誦普庵咒嗎
為什麼要讀那個咒語趕跑小昆蟲呢?你可以恭敬誠心的念阿彌陀佛佛號和他們溝通啊。
所有同修都有一個最困惑的大問題,就是家裡有蟑螂、螞蟻、蒼蠅、蚊蟲,怎麼辦?不殺它,它就來擾亂你的生活;何況蟑螂、蒼蠅還會帶來傳染病的媒介。殺它,犯了殺戒,造了罪業;不殺它,一家人都不安寧。因此,學佛的人,生活要有規律,家庭環境要整潔,這些小動物自然就減少了。如果還有,最好想辦法請它出去,不要傷害它,不要殺害它。像蚊蟲,我們可以點蚊香,把門窗打開,讓它往外飛。像螞蟻,我們可以用一點餅干屑、糖果,把它引誘到外面去。我們使用許多方便法,讓家人也能歡喜,但這都是不得己的作法。
最殊勝的作法,能令你一家人都感動的,就是以自己的真誠心、大慈悲心、憐憫心,誦經、念佛為它迴向,再為它授皈依,然後請它搬家,它真的會搬家。《印光大師傳記》記載,早年印光大師住的房間也有跳蚤、蚊蟲,他的侍者要把它們趕走,印祖叫他不要動。並告訴侍者:「我的修持德行不夠,隨它去;我真正有道德,它自然就遷單了。」印光大師到七十歲以後,他所住的房子,找不到一隻蒼蠅、螞蟻、蚊蟲。所以,它不是無知,是有靈性的,對於一位大德,它很佩服、尊重,就會躲得遠遠的。印祖有大德,我們沒有那個德行,所以我們用真誠心,誠則靈,至誠感通。這很有效果,不妨試試看。
⑷ 佛光法師有沒有對初學佛者念什麼經和咒語怎麼在家修行
初學佛法可以先念阿彌陀佛。凈土念佛法門簡單、方便,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是最適合末法時代的修行方法。另外應該先多看看經典,如:心經、金剛經、楞嚴經、楞伽經、維摩經、圓覺經、六祖壇經、法華經、華嚴經、地藏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葯師經,這些就差不多了。如果感覺困難,還可以看一些現代人的書和視頻。最好找一位師父給您實際指導,可以到當地的寺院、居士林或學佛小組結緣。生活中注意多做好事、不做壞事,改動自己的一些壞毛病,多幫助別人。最重要的佛法注意是修心,一定要真正改變自己的心念。
⑸ 在家居士可以念楞嚴咒嗎
完全可以!
楞嚴經說
是善男子若讀若誦、若書若寫、若帶若藏、諸色供專養,劫劫不生貧窮屬下賤不可樂處。此諸眾生,縱其自身不作福業,十方如來所有功德,悉與此人。由是得於恆河沙阿僧只不可說不可說劫,常與諸佛同生一處。無量功德如惡叉(一種果子,必定是一枝三果的)聚,同處熏修永無分散。
如果看完我的回答對佛教有興趣,可看末學個人簡介中我推薦的佛教資料。
⑹ 居士在家看什麼經文,念什麼咒最好
阿彌陀佛!隨喜您發心學佛的功德!
經書讀誦方面,推薦:
《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菩薩聖號
理由:白話較容易懂,地藏菩薩乃娑婆世界的教主,也是現在的代理佛,釋迦牟尼佛進入涅槃前將六道眾生都託付給了地藏菩薩,且地藏菩薩發下了「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廣大誓願,地藏菩薩的大威神力,不可思議。另外,我個人也是從念《地藏經》漸入佛門的。
功德利益:
「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
見地藏形像,及聞此經,乃至讀誦,香華飲食,衣服珍寶,布施供養,贊嘆瞻禮者,
得二十八種利益:
一者、天龍護念,
二者、善果日增,
三者、集聖上因,
四者、菩提不退,
五者、衣食豐足,
六者、疾疫不臨,
七者、離水火災,
八者、無盜賊厄,
九者、人見欽敬,
十者、神鬼助持,
十一者、女轉男身,
十二者、為王臣女,
十三者、端正相好,
十四者、多生天上,
十五者、或為帝王,
十六者、宿智命通,
十七者、有求皆從,
十八者、眷屬歡樂,
十九者、諸橫消滅,
二十者、業道永除,
二十一者、去處盡通,
二十二者、夜夢安樂,
二十三者、先亡離苦,
二十四者、宿福受生,
二十五者、諸聖贊嘆,
二十六者、聰明利根,
二十七者、饒慈愍心,
二十八者、畢竟成佛。」——出自《地藏菩薩本願經》
2.《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大悲咒、六字大明咒(觀音菩薩心咒)、觀音菩薩聖號
理由:有求必應觀世音,求妻得妻,求子得子,觀音靈感不思議。家家戶戶都知道觀音菩薩。觀音菩薩修行耳根圓通法門,聞聲而救苦,是故有苦有難就念觀音菩薩名號,便能離苦。
個人修行經歷而言,我是先修地藏經,然後接觸到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描述: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
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
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墜,
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或被惡人逐,墜落金剛山,
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
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
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扭械,
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咒詛諸毒葯,所欲害身者,
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
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
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螈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然,
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雲雷鼓制電,降雹沭大雨,
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
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
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3.推薦:楞嚴咒
部分理由:1.楞嚴咒乃佛教最長的一個咒,也是咒中之王,是由佛頭頂的化佛所說,有人能持誦楞嚴咒便是正法住於天地。
2.持誦楞嚴咒的人晝夜有金剛藏王菩薩等許多護法護衛,一切邪魔鬼神都不能得便。
3.持誦楞嚴咒的人臨終時可任意往生任何佛國。
4.持楞嚴咒的眾生,縱然自己沒有修福,但十方如來所有功德,都會迴向給他。
5.對無論是讀是誦,是抄寫或默寫,或是佩戴身上,或是珍藏家中,用各種方法來恭敬供養,必定千劫萬劫乃至億劫,都不會生在貧窮下賤的家庭,或者生在不愉快的地方。
「是善男子。若讀若誦、若書若寫、若帶若藏。諸色供養。劫劫不生貧窮下賤不可樂處。」
「 此諸眾生。縱其自身不作福業。十方如來所有功德。悉與此人。」
「由是得於恆河沙阿僧祇不可說不可說劫。 常與諸佛同生一處。無量功德。如惡叉聚。同處熏修。永無分散。」
「阿難。若有眾生。從無量無數劫來。所有一切輕重罪障。從前世來未及懺悔。若能讀誦書寫此咒。身上帶持。若安住處庄宅園館。如是積業。猶湯消雪。不久皆得悟無生忍。」
「復次阿難。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憶念斯咒。或能身上帶此悉怛多般怛羅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
「求長命者。即得長命。欲求果報速圓滿者。速得圓滿。身命色力。亦復如是。」
「命終之後。隨願往生十方國土。必定不生邊地下賤。何況雜形。」
「是故如來宣示此咒。於未來世。保護初學諸修行者。入三摩提。身心泰然。得大安隱。」——《楞嚴經》卷七
佛說楞嚴咒就是為了在末法時期保護我們這些修行的人,的無所礙,所以建議您不管是修地藏菩薩法門還是觀音菩薩法門,或者二者兼有(不會妨礙,我念地藏經,念觀音菩薩),都最好能每日持誦最少1遍楞嚴咒,楞嚴咒是早課的第一個咒,所以它是非常重要的。
關於楞嚴法門的開示可看宣化上人、聖空法師、慧律法師。
有空的話可去專修楞嚴的道場,如廣東潮州佛母寺、終南山等。
最後,法法第一,法無高下,看您個人的緣分,你的感覺,修行起來哪個菩薩跟您最有緣,你最歡喜,只有您自己最清楚。願您能堅持修行,六時吉祥,阿彌陀佛!
以上僅代表個人見解,希望對您所幫助。
⑺ 佛教十小咒那個咒適合在家居士念誦
當然適合了,十小咒是歷代高僧整理出來的精華,滅罪培福都是很好的,當然可以在家念誦,如果可以的話,加上大悲咒就更加錦上添花了
⑻ 本人女,想在家修行,念什麼經比較好,佛教的
修行首先應該明理。您應該先讀一些佛的經典,如:心經、金剛經、楞嚴版經、楞伽經、維摩經、權圓覺經、六祖壇經、法華經、華嚴經、地藏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葯師經,這些就差不多了。如果感覺困難,還可以看一些現代人的書,比如母音老人、王驤陸居士、黃念祖等,看看凈空法師、慧律法師、達照法師等大德講的視頻。最好找一位師父給您實際指導。生活中注意多做好事、不做壞事,改動自己的一些壞毛病,多幫助別人。另外佛法是講實修的,最好選擇一個法門實修,比如念佛,人人都會。還有佛法注意是修心,一定要真正改變自己的心念。
⑼ 轉《通靈人談在家修行的居士如何誦經咒》
這所謂的通靈人,不符合佛教的教義,就不是正信如法的佛弟子,他哪有資格教別人持咒念經呢!
要想念好經咒真言,需要滿足無斷、無慮、無住三個條件。
所謂「無斷」,就是在誦念的時候不要有任何間斷,一口氣念下來,沒有一個字的間斷,沒有一個字的錯誤,沒有一個字的阻滯(除了正常的換氣以外,實際上,即使換氣,那個念頭還掛在咒語上,所以咒意就沒斷過),才有資格稱為「持」;
所謂「無慮」,就是在持誦的時候,不要受一點其他的念頭打擾,說沒有其他念頭,那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因為我們無時不刻都充斥著千千萬萬的雜念(念到「一心不亂」的地步,那就是最高的境界了)。所以對待念誦中發生的其他念頭或想法,要不理睬,不關心,不要被它卷進去。其次,一般人說話,都是先想後說,持咒恰恰相反,是先念後想,不假思索,「咒在意先,隨念隨觀」,這二者做到了,才屬於「持」;
所謂「無住」,就是不要產生執著,因為持咒久了,的確會練出功夫,譬如有力度啊、穿透力啊、甚至念到身邊有共鳴、有迴音啊,會令人歡喜(法喜充滿),但是這也會成為一種障礙,因為念的人會不由自主的去追求這樣的境界,心中有求,反而達不到,這叫「著相」,所以持咒的時候不要停留在境界里,就叫做「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