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現在養老到那個城市最好
退休後,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過自己想過的生活,這是很多中老年朋友的願望。如今,「旅居養老」和「互助養老」已經成為一種新潮流,退休後的選擇就更加豐富多樣了。
沒想到全國最適合養老的城市,第一名竟然是自家,不過想想還真是這么回事!
看了以上的介紹,樓主應該有所了解了吧,
只有在自己家,自己熟悉的地方才是最好的,也是最適合自己的。
還有一點就是心態要好,將心態放好,肯定能將過得很好。
適合養老,要有多項的條件:
一,居住的條件
二,養老的錢
三,孩子的陪伴
四,身體健康
五,城市環境
滿足以上的幾項,在哪裡都差不多的。
㈡ 求助:溫州市區 適合退休老人活動的 有那些活動協會啊比如說老年釣魚協會等
鼓詞協會~業余京劇協會等
㈢ 如何加快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的建設
一、完善機制體制,發揮城市社區的基礎平台作用
社區是政府實施社會管理的「終端」,是傳遞黨政關愛的橋梁。各社區要切實履職盡責,完善各項體制機制,大力推進城市和諧社區建設,實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治安良好,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社區建設目標,進一步夯實社會管理基礎。要加強社區居委會體系建設,健全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群眾自治組織為主體、社會各方廣泛參與的新型城鄉社區管理機制,引導社區多元建設主體在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管理中發揮積極作用,推動政府行政管理與社區自治有效銜接、良性互動。要結合《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十二五」規劃》的實施,明確軟、硬體建設標准,積極爭取發改委和財政部門增加投入,發揮市場多元主體作用,多渠道落實資金,大力推進社區服務設施建設,增強和完善社區服務功能。要認真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加強和改進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工作的意見》精神,健全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全面開展居務公開民主管理,充分發揮居民會議、居民委員會、居民小組在社區管理中的主體作用,切實保障基層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要深化「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片組戶聯系」工作,探索維護群眾權益、化解社會矛盾的新途徑、新方法,整合社區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力量協調處理群眾利益問題,加強社區輿情掌控,強力推進網路問政,開展網路輿情監測,在城市社區建立完善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處機制、權益保障機制和重大輿情報告、疏導與防控機制,促進社區和諧穩定。要著力加強社區黨風廉政建設,積極構建社區工作監督管理機制,圍繞人、財、物管理等關鍵環節,建立健全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資產資金資源管理制度和黨務、居務、財務公開制度等,著力形成自律與他律、要求與制度相銜接的黨風廉政建設長效機制。
二、改善民計民生,發揮社會救助的保障兜底作用
保障社會底線公平和增進國民福利是時代賦予的最緊迫任務,也是構建和諧社會、保障基本民生最首要、最基本的任務。各社區務必高度重視,緊緊圍繞提高群眾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從改善民生入手,切實構築底線公平。要全面落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醫療救助制度和臨時救助制度,做好城市低保對象調查、認定、審核、資金發放等工作,加強對失業人員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動態管理,及時掌握其就業及收入狀況,切實做到「應保盡保」,確保困難群體基本生活。要制訂社區災害應急預案,建立應急處置小組和應急小分隊,組織相關應急預案演練、人員培訓和相關應急知識普及工作,完善預測預警機制,切實增強社區災害應急處置及防災減災能力。要加強轄區內流浪乞討人員勸導和生活救助,引導其到救助管理站求助,同時加強轄區內精神病人基本情況調查,逐一建卡立檔,強化監管,確保管控萬無一失。要大力組織社區黨員、志願者「攀窮親」、「結窮對」、「幫窮戶」,對社區困難群眾進行幫扶。要大力發展社區慈善事業,加強對社區捐助接收站點、「慈善超市」的建設和管理,搭建社區居民自助互助平台,增強社區扶貧濟困作用。要重視福利彩票銷售,積極配合開展福彩銷售進社區工作,大力搞好公益宣傳,樹立「扶老、助殘、救孤、濟困、賑災」的福彩公益形象。要建立健全監督保障和工作評價體系,推行「鄉、村兩級聯查聯審制」、「城鄉低保聽證評議制」、「票決制」、監督員制度和資金發放打卡直發制度,進一步細化和規范社會救助的申請、調查、審批、公示等程序,不斷增強社會救助工作透明度,使社會救助工作真正成為陽光操作、對象准確、管理規范、社會滿意的民心工程。
三、深化服務內涵,發揮公共服務的利民惠民作用
為民服務是社區建設的本質。各社區務必把為民、利民、舒民、安民、娛民作為社區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完善服務體系,拓展服務內容,深化服務內涵,努力提升社區服務水平,確保居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要加大力度、加大投入,大力推進社區服務設施建設,搭建社區服務中心、社區事務受理中心、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服務網路和社區服務熱線等服務平台,為推進社區服務奠定基礎。要健全社區勞動保障服務網路,落實促進就業服務政策,完善政府扶助、社會參與的就業技能培訓機制,對城鎮失業人員提供免費基本技能培訓服務,積極開展創造「充分就業社區」活動,促進和吸納下崗職工在社區就業。要積極開展平安社區創建活動,建立健全警察和居民自治相結合的社區治安防範體系,組織開展以社區保安、聯防隊員為主體,專職和義務相結合的巡邏守望、安置幫教、守樓護院等活動,認真做好對流動人口的登記、管理、教育和服務工作,努力打造平安社區。要著力打造宜居社區,大力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活動,建立健全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居民自治、業主管理和物業服務「三駕齊驅」的社區環境衛生治理格局,完善社區環保聽證制度和環境衛生考核評比制度,探索建立社區環境治理長效機制,為居民提供衛生環保、物業管理、日常綜合維修和綠化維護等基礎性服務,促進社區人居環境的全面改善。要切實貫徹娛民宗旨,以社區市民學校為載體,加強公民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通過文明小區、文明樓院、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進一步提升社區文明程度,努力打造文明社區。要建立社區信息網路服務平台,推行就業信息、致富信息、家政服務信息等居民需求的信息公布制度,為轄區居民提供及時的信息服務。要強化為老服務,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大力發展以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為基礎,社區老年醫療保健、社區老年文化體育教育、社區老年參與社會發展等為主要內容的社區老年服務體系,為社區老年人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向社會化、規范化、專業化方向邁進。要切實改進服務方式,大力推行「為民服務代理制」,依託社區工作站無償為群眾提供代理服務,主動為民解難,切實為群眾提供方便。要建立健全社區衛生、文體和教育服務、社區公共安全和商業服務體系,支持各類組織、企業和個人開展社區服務,努力打造全方位、多層次、多需求的生活服務圈,實現社區服務全覆蓋。要加強社區服務規范化建設,積極推進街道社區創先爭優活動,以「築堅強堡壘,樹先鋒形象,促科學發展」為主線,圍繞「科學發展、富民強市」的目標,從社區實際出發,大力開展黨員崗位承諾、設崗認責、志願服務等活動,推進社區服務水平的提升。
四、加強培育建設,發揮社會組織的補充協同作用
社會組織具有凝聚城鄉居民有效參與社會管理的協同作用。各社區務必大力扶持發展社區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逐步構建政府服務機制同民間服務機制互聯、政府服務功能同民間服務功能互補、政府服務力量同民間服務力量互動的公共服務網路,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參與社會管理中「反映訴求、規范行為、提供服務」的積極作用。要推行城市社區社會組織社區備案制度,消除社區社會組織成立門檻,發展社區自治和服務多元主體,活躍社區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和改善社區社會組織管理。要協調社區社會組織參與社區的自助和互助性服務活動;幫助部分社區社會組織作為政府購買服務的對象,向社區居民提供服務。要推動社區社會組織強化章程的核心地位,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提高組織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建立現代組織制度,推動社會組織自身建設,努力擴大社會組織的黨組織覆蓋面,不斷提高社會組織的核心競爭力。要著力推進社會組織創先爭優,充分利用社會組織職能和資源優勢,結合「先鋒崗」、「示範崗」創建等活動,搭建服務平台,組織開展扶貧幫困活動,積極參與「志願者服務」、「慈善捐款」等公益事業,積極做好反映公眾訴求、化解社會矛盾、幫扶弱勢群體等工作,樹立「誠信自律、服務社會、開拓創新、特色品牌」四個新形象,切實提高社會組織美譽度和公信力。
五、夯實工作基礎,發揮社區隊伍的支持支撐作用
隊伍是事業發展的基礎。各社區務必高度重視社區工作隊伍建設,努力建設一支精神面貌好、整體素質優、工作作風實、創新能力強的社區人才隊伍,為社區建設永葆生機和活力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要加強社區幹部自身素質建設,努力提升隊伍「戰略思維、科學發展、開放創新、執行落實、溝通協調」五大能力,培育「顧全大局、真抓實干、親民愛民、勤奮學習、清正廉潔」五種作風,提高社區工作效能。要健全完善社區工作者准入制度,推進專業社會工作崗位設置和開發,加快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發展步伐,加大社區配備和使用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力度,積極開展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試點示範工作,不斷拓寬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服務范圍。要普遍建立社區志願者組織,搭建社區志願服務信息平台,開辟社區志願服務基地,連通社區志願服務供需渠道,組織和指導社區志願者廣泛開展社區救助、助殘、優撫、居家養老、再就業服務、維護社區安全、科普和精神文明建設等群眾性志願服務活動。要推行社工人才和社區志願者注冊、培訓、時間儲蓄和「星級」評定表彰等管理制度,提高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要建立社區工作隊伍檔案資料庫和社區人才儲備制度,使社區幹部隊伍建設向專業化、知識化不斷邁進。要通過專業社會工作服務和志願幫扶服務,對殘疾流浪兒童、精神病人、艾滋病病人、吸毒人員、刑滿釋放人員等特殊人群和社會功能缺失人員進行疏導和矯治,幫助他們修復功能、回歸社會。
㈣ 陝西2都市新家樣板房欣賞的背景音樂是什麼啊
和蘭花在一起,N年前鳳凰衛視天氣預報用過這首曲子,後來幾乎全國所有地方台天氣預報節目都在用,不曉得創新,只知一味模仿……唉。
㈤ 從《政府工作報告》看2015年上海將有哪些新變化
2015年1月25日,在上海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上海市市長楊雄作政府工作報告。2015年上海將有哪些新變化?上海市市長楊雄提出了2015年的主要任務。
1. 做好自貿區區域擴展工作 拓展「單一窗口」功能
2015年,將認真做好自貿試驗區區域擴展工作,在全市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經驗。深化投資管理制度創新,完善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推出一批新的擴大開放舉措。深化貿易便利化改革,實行貨物狀態分類監管試點,拓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實施國際船舶登記等制度創新。推進自貿試驗區與國際金融中心聯動建設,健全本外幣一體化的自由貿易賬戶功能,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開展個人境外投資等試點,加快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深化事中事後監管,加快建設信息共享、聯動聯勤等服務管理平台,完善專業監管制度。對標國際通行規則,探索建立行政公開透明、公平競爭、權益保護等制度。
2. 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 全力建設科創中心
2015年,將在民用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等領域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在新能源汽車、機器人與智能製造等領域布局一批重大創新工程。積極支持基礎前沿研究、戰略高技術研究、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和社會公益技術研究,培育創新源泉。
3.推動4G網路向全市域覆蓋 構建網路與信息安全應急基礎平台
2015年,將繼續加強智慧城市建設。提升信息基礎設施能級,推動第四代移動通信網路向全市域覆蓋。加強信息技術在交通、醫療、城市管理等領域的推廣應用,拓展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示範應用。強化信息安全,基本建成網路與信息安全應急基礎平台。
4.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淘汰落後產能800項左右
2015年,將制定實施政府采購、資金支持、人才落戶等「四新」經濟發展政策。促進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保險交易所等功能性機構落地。加快建設大宗商品市場。落實擴大消費政策措施。推動大飛機、北斗衛星導航、集成電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促進信息服務、旅遊會展、健康養老等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加快發展。落實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等政策,鼓勵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嚴格執行安全、環保、能效、質量等標准,淘汰落後產能800項左右。推進桃浦、南大、吳淞、高橋等區域轉型發展,探索科技創新、商務商貿、文化創意等多功能、復合型社區建設。
5.再開建88公里軌道交通線 加快臨港、前灘等區域開發建設
2015年,上海要開工建設8號線三期、15號線、18號線等88公里軌道交通線,推動在建的128公里軌道交通線加快建設,建成11號線迪士尼段、12號線西段、13號線部分區段,新增運營線路40公里。加快建設洋山深水港區四期、北橫通道、沿江通道、滬通鐵路上海段等重大工程,建成嘉閔高架部分區段等項目。基本建成世博園區央企總部集聚區和虹橋商務區核心區主體項目,做好迪士尼樂園及配套項目建設和運營准備,加快臨港地區和前灘、徐匯濱江等區域開發建設,全面推進黃浦江兩岸濱江公共空間貫通工程。
6.繼續提高養老金水平 新增7000張公辦養老床位
2015年,將提高養老金水平,穩妥實施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積極發展慈善事業。增加養老服務供給,鼓勵社區居家養老,擴大老年宜居社區建設試點,新增7000張公辦養老床位,新建40家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全面推進醫養結合,強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機構養老、社區居家養老的服務支撐,新增50家養老院內設醫療機構。健全養老服務梯度補貼機制,制定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的鼓勵政策,實施養老護理隊伍建設規劃,完善需求評估和行業監管體系。
7.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綜合改造舊住房11.5萬套
2015年,將新建籌措各類保障性住房和實施舊住房綜合改造11.5萬套,基本建成10萬套,健全保障性住房供應管理長效機制,加快大型居住社區配套建設。拆除中心城區二級舊里以下房屋55萬平方米,推進郊區城鎮舊區改造,繼續開展城中村改造。改造2000萬平方米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設施、90萬戶老舊小區供電設施。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8. 實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新制度 完善終身教育體系
2015年,將加快構建大中小學一體化德育體系,系統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推行義務教育學區化、集團化辦學,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實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新制度,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推進中高職和應用本科貫通培養改革試點。全面實施高校骨幹教師教學激勵計劃,加強高水平學科和新型智庫建設,建立高校科研成果分類評價制度。啟動營利性與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分類管理試點,完善終身教育體系,深入推進教育國際化和信息化。
9.調整基本醫療服務價格 發展中醫葯事業
2015年,加快轉變公立醫院運行機制,加強全面預算管理,調整基本醫療服務價格。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建立基於基本項目的服務評價和補償機制,啟動分級診療制度建設試點。擴大葯品帶量采購試點,推進葯品和醫用耗材采購信息公開。鼓勵社會辦醫,發展中醫葯事業,完善院前急救體系,加強公共衛生服務和健康城市建設。
10.增強安全意識 強化安全責任體系
切實增強安全意識,全力保障城市安全;強化安全責任體系,從嚴落實政府部門監管責任,嚴格落實區縣、鄉鎮屬地管理責任,依法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目標考核,嚴肅問責制度,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2015年,將強化重點區域和人員密集場所的安全防範,完善大人流安全管理機制,加強各類大型活動安全風險的科學評估和應急准備,強力推進軌道交通、機場車站、旅遊景點、大型商場等人員密集場所的應急管理單元建設。
11.深化街道體制改革 取消街道招商引資職能
2015年,將增加街道統籌社區發展職能,取消街道招商引資職能,全額保障街道經費支出,實行市、區職能部門職責下沉准入制度。完善鄉鎮治理體制,要依法賦予鄉鎮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權,加強鎮管社區建設,做實基本管理單元,實施鄉鎮差別化管理,推動區縣綜合執法力量下沉街鎮。完善居村治理體系,要加強居民村民自治機制建設,建立居委會、村委會依法協助行政事項的清單和准入機制。
12. 深化城市網格化管理 新增140公里公交專用道
在完善城市管理長效機制方面,2015年上海要深化城市網格化管理,設立街鎮城市網格化綜合管理中心,推動網格化管理項城市住宅小區和農村地區拓展,推進網格化管理與大聯動、大聯勤、「12345」市民服務熱線的融合互動。加大城市管理頑症整治力度,鞏固擴大整治成效。加強住宅小區綜合治理,健全物業服務市場機制,著力解決小區難題頑症。完善綜合交通體系,推行中心城區道路擁堵分級管理,深化公交行業改革,新增140公里公交專用道,優化公交線網,創建國家公交都市。
13.整建制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上海將在2015年整建制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要著眼於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附加值,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進一步發展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聯社。同時,積極發展生態農業、觀光農業。加大農業科技應用推廣力度,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和林網化建設,推進蔬菜生產核心基地建設,確保地產農產品生產供應和質量安全。整合財政支農政策,將涉農資金主要用於支持純農地區發展,對純農地區實行差別化考核。
14.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 新增非農就業崗位10萬個
2015年,上海要致力於轉變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繼續推動城市建設重心向郊區轉移、公共資源配置向郊區傾斜,加快形成與城鄉發展一體化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加快薄弱地區教育、衛生等設施補點建設。新增非農就業崗位10萬個。實施城鄉職工統一的失業保險制度,統一城鄉低保制度。
15.改造27座老公園 新建綠地1000公頃
2015年,將啟動實施第六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深化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深入實施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全面完成中小鍋爐、窯爐清潔能源替代和黃標車淘汰,加強揮發性有機物和揚塵治理,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將啟動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快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實現建成區直排污染源全部納管。強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加強農田、水源保護區和工業區土壤污染防治。加快生活垃圾末端處置設施建設,深化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綠色賬戶」試點。積極開展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強綠化建設。加快郊野公園、外環生態專項建設,新建一批林蔭道,改造27座老公園。推進崇明生態島建設。新建綠地1000公頃,立體綠地40萬平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15%。
16.拓展網上政務大廳辦事功能強化「12345」市民服務熱線功能
統籌硬體資源、數據採集、信息應用,完善基礎資料庫。出台信息共享管理規范,推動各部門政務平台互聯互通。拓展網上政務大廳辦事功能,探索建立政府服務「單一窗口」制度。擴大政府數據資源向社會開放。強化「12345」市民服務熱線功能。
參考:人民網:從《政府工作報告》看2015年上海將有哪些新變化
http://sh.people.com.cn/n/2015/0125/c134768-23675871.html
㈥ 最適合養老的城市有哪些
中國最適合養老的城市有:青島、杭州、昆明、成都、重慶、蘇州、珠海。
比較推薦的城市有:成都、重慶、蘇州、珠海。
1、成都
珠海這座浪漫之城,有一百多個海島,又被稱作「百島之市」。是全國唯一以整體城市景觀入選「全國旅遊勝地四十佳」的城市。這里自然環境優美,氣候宜人,待在這里很舒適。
㈦ 長沙市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2009年工作回顧
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面對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科學研判宏觀形勢,提早謀劃重大項目,深入開展「兩幫兩促」活動,緊緊扭住發展重點和關鍵環節,堅決而又創造性地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奮力拚搏,攻堅克難,全面完成了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實現經濟平穩快速增長。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300億元,增長14.5%(預計數,下同);地方財政收入406億元,增長18.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441.8億元,增長3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17億元,增長19.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17元和9005元,分別增長13%和18%。
----開工建設一批重大項目。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最緊迫、最急需解決的問題,實施一大批拉動作用大、群眾受益大的項目。地鐵2號線、過江隧道、湘江綜合樞紐工程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武廣長沙站及配套工程基本完成,武廣高鐵正式通車;黃花機場改擴建、職教基地等重大項目順利推進;廣汽菲亞特、比亞迪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相繼落戶。這些重大項目既拉動了當年經濟增長,又為長遠發展增強了後勁和競爭力。
----切實改善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頭等大事。全面完成實事工程;全市教育、環境保護、農林水支出分別增長21.03%、66.16%、20.73%;橘子洲公園建成開園,成為長沙的新標志和市民休閑的好去處;城區公園免費向市民開放;取消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寄宿費,15家游泳池免費向中小學生開放;建成56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完成60個農貿市場提質改造。市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再次被評為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著力解決群眾住房困難。把安居工程建設作為工作重點,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全年搬遷棚戶區居民1.66萬戶,拆遷棚戶區216.78萬平方米,建設(籌集)廉租房7117套,發放經濟適用房貨幣補貼2萬余戶11.57億元,1.9萬余戶低收入居民搬進了新家;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71%,房價基本穩定。安居工程成為改善民生、拉動投資、擴大消費的最佳結合點,我市的經驗得到中央及有關部門的肯定,全國保障性住房工作會議在長沙召開。
----實施一系列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新舉措。緊緊圍繞提升城市品質和改善人居環境,推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創新。在全國率先編制實施《城市色彩規劃》,著力打造和諧素雅的城市色彩;修訂《城市綠線管理辦法》,加強城市綠地管理;繼續實施交通疏導工程,著力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支撐了城市車輛保有量由57萬輛增加到75萬輛的通行需求;首創群眾有獎舉報城市管理問題數字化信息平台,市民主動參與城市管理;完成社區環境綜合整治40個,建成社區公園6個,榮獲聯合國「人居環境良好範例獎」。
----改進政府管理服務。著力建設服務、效能、陽光政府,提高政府決策透明度和群眾參與度。率先全國實行市政府常務會議、記者招待會電視、電台、網路同步直播;行政許可項目在線審批達100%,行政審批時限再縮短30%;取消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208項,為群眾和企業減輕負擔8300萬元。著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和各類信訪問題,建立領導幹部定期集中接訪制度,及時處理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中的矛盾和問題。
各位代表!盡管2009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遇到的困難大於預期,但我們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經受住了考驗,實現了省委、省政府「彎道超車」和市委「逆勢而上、率先發展」的要求。城市綜合競爭力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4縣(市)全部進入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對外吸引力不斷增強,國內外客商紛至沓來、知名企業紛紛落戶,黃花機場進出港1130多萬人次,穩居中部首位。被評為首屆全國最具軟實力城市、十大創業之城、十大品牌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顯著提升。
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項目建設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直接動力。重點實施十大基礎設施、十大民生事業、十大產業建設工程,開工建設億元以上項目38個,322個重大項目累計完成投資586億元。啟動開元東路、長瀏高速等項目建設,中航飛機起落架、陝汽重卡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加大融資力度,爭取國家重大項目投資156.3億元,引進外資20.33億美元、增長12.9%,引進市外境內資金575億元、增長13.2%,發行企業債券、中期票據140億元,成立先導投資控股有限公司,5家公司在境內外首發上市,保證了大規模建設資金需要。項目建設成為投資快速增長的主要支撐。
(二)產業壯大為持續發展注入強勁活力。實施重點產業振興規劃,工業總產值邁上4000億元台階,增長23.8%;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20億元,增長19%;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440億元,增長28%;三一、中聯、中煙3家企業年銷售收入均過300億元。深化產學研金合作,研發經費佔GDP比重2%,被評為國家科技進步示範市,高新區獲批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試點,經開區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發明專利授權總量居省會和副省級城市第6位。推進質量興市,新增中國馳名商標4個,總量居中部首位。金霞保稅物流中心封關運行,芙蓉中央商務區加快建設,服務外包業務總量增長30.4%,5家物流企業進入全國百強,霞凝港集裝箱年吞吐量居全國內河港首位。成功承辦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首屆中部農業博覽會等重大節會。推進靖港古鎮、灰湯溫泉等旅遊項目建設,實現旅遊總收入355.8億元。落實家電、汽車下鄉及以舊換新政策,舉辦「福滿星城」購物消費節,發放消費券,促進居民消費,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0%。
(三)宜居城市建設促進城市品質提升。啟動城市總體規劃和綜合交通規劃修編。實施工程建設質量精細化管理「三年行動計劃」,「一江兩岸」道路建設基本完成,19條道路建成通車,完成車站北路、城南路、人民中路、新民路、東風路等5條特色景觀街建設。中山西路、東牌樓等重點棚改項目進展順利。啟動老舊城區社區物業服務試點,拆除戶外廣告35萬平方米,重點整治五一廣場等夜市,市容市貌明顯改觀。完成城市林業生態圈造林任務3320畝。新建新開鋪、星沙北等污水處理廠,城市污水處理率達80%。城市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在90%以上。建設人民滿意城市,在全國文明指數測評中居省會和副省級城市第4位。被評為中國十佳休閑宜居生態城市。
(四)新農村建設有效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實施農村公路通達、電力擴容、安全飲水和環境整治四大工程,新建改造農村公路2100公里;新解決18.3萬人飲水安全問題;率先全省開展山塘清淤,清理山塘6329口;新建沼氣池1.25萬口;完成農村電網改造投資1.8億元;縣(市)城污水處理廠全部建成運營,6個鄉鎮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鄉鎮垃圾收集處置率達40%。糧食總產量達248.9萬噸,農產品加工銷售收入430億元。養殖業產值達128.8億元,被評為全省動物疫病防控紅旗市,全國首家生豬產品電子交易所掛牌運營。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全面鋪開,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穩步推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430家。蓮花鎮、關山村、光明村和「兩區兩片」新農村示範建設成為亮點。
(五)綜合配套改革有力推動「兩型社會」建設。堅持生態優先,加強源頭治理,節約集約用地,新建建築全部執行節能標准,新增項目推行能耗審核和節能評估制度,實行排污權交易和生態資源補償制度,對環境風險企業開展分類管理,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推廣試點,賓館酒店等場所停止免費提供一次性日用品。先導區建設加快推進,濱江新城、梅溪湖、嶽麓山大學城等片區開發進展順利,楓林西路等5條主幹道竣工通車,「四縱八橫」道路骨架基本成型。全市單位GDP能耗降低4%以上,SO2排放和COD分別減少11.08%和22.16%。長沙縣獲評「中國十佳兩型中小城市」;開福區青竹湖鎮榮獲全省第一個「兩型社會示範鎮」稱號;長沙縣松雅湖和寧鄉縣金洲湖國家濕地公園成功獲批。
(六)各項事業發展推進社會全面進步。推進教育強市建設,義務教育合格學校達80.7%。實施引進國際高端人才和先進適用技術、引進儲備萬名優秀青年人才三年行動計劃。完成「兩館一廳」主體工程,新建綠色網吧100家,建成農家書屋138家,完成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和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又有2件作品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開展全民健身,成功承辦第十屆全國中學生運動會、舉辦市第七屆運動會。啟動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完善,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繼續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1‰。落實民族政策,促進宗教和睦,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文聯、殘聯、僑聯、社科聯、貿促會、紅十字會、關工委、老齡委等群團組織為長沙發展做出新貢獻。
(七)保障民生利益促進和諧長沙建設。推進創業富民,以創業帶動就業,積極幫助大學畢業生就業和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1.6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47%,實現零就業家庭100%動態清零。啟動城鎮老年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加強城鄉低保工作規范化管理。參合農民住院醫療費用補償率達36.4%,在校大學生納入醫療保障范圍,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達117.9萬人。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建立實施「一健三聯」信訪工作機制,抓好國慶60周年和各項重大活動安全維穩工作。加強國家安全、國防建設和人防工作,駐長部隊和民兵預備役人員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堅持標本兼治,食品安全城市建設卓有成效。圓滿完成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4個區榮獲「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城區」稱號,我市社區建設經驗在全國推廣。
(八)政府管理創新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開展「行政效能年」活動,推行行政審批流程再造,政務服務中心實行首席代表常駐制度,實現「一門式」辦理。自覺接受人大和政協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加強政府投資管理,形成從項目立項、預算控制、招投標管理到投資審計的全過程監管鏈條,審計核減18.4億元。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國資監管體系。加強安全生產監管,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同比下降90.9%,安全生產示範工作在全國推廣。推行全員績效考核,建立政府雇員制度。啟動政府機構改革前期工作。嚴格執行廉政建設八項制度,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嚴肅查處各類案件,審計工作被評為全國先進。啟動公務消費制度綜合改革試點,開展行政事業單位經營性資產清查和「小金庫」專項治理。統計、台辦、外僑辦、法制、檔案、機關事務管理、市志、氣象、地震、公積金管理、移民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各位代表,我們之所以能夠在逆境中砥礪奮進,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科學決策、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加強監督、支持幫助的結果,是全市人民迎難而上、團結拼搏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駐長部隊、武警官兵,向公安政法幹警,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所有關心支持長沙發展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