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居士如何對待在家吃五辛的問題
各位佛友師兄,請教下還沒有受五戒,那在家怎樣對待吃飯時的蔥蒜韭菜呢,蔥蒜在炒菜回時幾乎天天用到,而韭菜答也是很受人喜愛的一種食品,比如吃餃子時的韭菜雞蛋餃子,本人已經基本不吃肉類,但畢竟身處繁華世間,又得經常接觸這樣那樣的客人等,跟人家說吃素確實已經讓很多領導朋友不理解了,所以現在盡量避免出去宴請及被請,這些素菜中的五辛若要嚴格執行,確實很不容易,但蔥蒜韭菜氣味大,或者有其他刺激,不利修行,,吃蔥蒜韭菜比殺生酒肉的業障更大嗎,不知各位師兄佛友是否也都能完全戒除? 另外,如果行方便之法,能不能在初一十五或者其他佛菩薩等齋戒日,嚴格齋戒,其他時間,以不殺生吃肉為戒,另外在念經佛號之前刷牙漱口,當然這也是暫行的方便之法吧, 希望各位師兄不吝賜教。
2. 佛教居士修行中所戒的「大五葷」與「小五葷」是什麼內容
戒大五葷是復戒雞鴨魚肉蛋等等葷食制,而小五葷是在大五葷的基礎上還戒韭菜、蒜、蔥、花椒、大料等等刺激性食物。
佛教戒葷,是因為佛在禪定中發現,葷的氣味為鬼道眾生所喜,食葷則鬼常吻食葷者之唇,令其福德消減,而且葷菜生食令人易生嗔心,熟食易生淫心。故要戒葷。
凈空法師---在《大佛頂首楞嚴經》中,佛對阿難說到:「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五辛又叫五葷。葷是有氣味,臭的氣味,辛是指辣,辛而不葷可以吃。諸位要曉得,「葷」是草字頭,葷不是肉;肉食是腥,葷、腥要分開。葷跟腥不一樣,葷是植物,腥是動物。
3. 佛教五辛指的什麼
佛抄門中的「五辛」,指五種有辛味之蔬菜。與酒、肉同為佛弟子所禁食之物。但是「五辛」具體指哪五種食品,說法各異,一般指:大蒜、革蔥、慈蔥、蘭蔥、興渠。
一、出處:此說出自佛教戒經——《梵網經》。
二、解釋:根據《菩薩戒義疏》卷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二、義寂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下本、智周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四等載:
1、大蒜,即是葫菱、家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蒜;
4. 佛門中的五辛指什麼
關於五辛有諸多異說,然可約略歸為如下兩說:
(一) 指大蒜、革蔥、慈蔥、蘭專蔥、興渠屬等五種此為《梵網經》卷下等所舉。然諸家對五辛之解說,亦頗不同。據菩薩戒義疏卷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二、義寂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下本、智周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四等載:大蒜,即是葫菱、家蒜。革蔥(茖蔥),即是薤、山蔥、革山蔥。慈蔥,即是蔥、胡蔥。蘭蔥,即是韭、小蒜、家蔥、野生。興渠,即是蒠蒺、芸薹、阿魏葯、殑渠盧、形具。
(二)指蒜、蔥、興渠、韭、薤等五種,為菩薩戒義疏卷下、宋高僧傳卷二十九慧日傳、智周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四、法藏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四等所舉。
五種帶有辛味的蔬菜、即大蒜、茖蔥、慈蔥、蘭蔥、興渠。學佛人要戒食五辛,因五辛中含有極充份的刺激性,熟吃能使人淫火焚身,生啖又易使人增高嗔恚。——《 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 》
首楞嚴經雲:是五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大力魔王,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贊淫怒痴。命終為魔眷屬,永墮無間地獄。是故求菩提者,當斷世間五種辛菜也。——《梵網經》
5. 佛經上說修道人應戒葷,不食五辛,具體指的哪五辛
佛弟子五辛(五葷)不可食。在《梵網經》,佛陀制訂弟子,不得食五辛。另外在《楞伽經》中,佛陀也對大慧菩薩說明五辛是障礙聖道的食物。
《梵網經》:「若佛弟子,不得吃五辛,大蒜,革蔥,慈蔥,蘭蔥,興渠,是五種不得食。「在楞伽經中,佛陀說:「大慧!一切肉和蔥,以及薤,蒜等等,和種種使眾生放逸的酒,修行者要常常遠離……酒,肉,蔥,薤,蒜,那些東西都是修行聖道的障礙。」《楞嚴經》卷八:「一切眾生,吃有益身心的食物,所以夠生存,吃有毒害的食物,就會死亡。所以眾生們,如果想求得正定的話,就應當斷除世間的五種辛菜(蔥,蒜,茖蔥,薤,興渠(wasabi))。這五種辛菜,熟吃的話,會使人發淫慾心,生吃的話,容易使人生瞋恨心。在這世界上,吃五辛的人,即使能宣說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十方三世的天仙,都會嫌棄他身上的臭穢,都會遠離他。而那些餓鬼們,就會在他們食辛之後,來舔他的嘴唇。所以吃五辛的人,就會常和餓鬼接近,由於常和餓鬼們相處,所以他的福德也就會日漸消除,長久下去,不會得到甚麼好處的。所以吃五辛的人,他修習正定,所有菩薩,天仙,以及十方三世的善神,不會來守護他。反而,大力魔王會趁機會,變現做佛身,來為他說邪法,會借機會誹謗正法,毀壞佛陀的戒律,同時贊嘆淫怒痴,使修行正定的人,命終之後落入魔界,作為魔眷屬,在魔界受魔福之後,會墮落無間地獄。因此,阿難!修習菩提道的人,必須永遠斷五辛,這就是所謂第一精進,這是修行的次序。」 南無阿彌陀佛
6. 在家修行的佛教徒必須忌口禁食五辛么
阿彌陀佛。凈空法師曾經解答過這個問題。有居士問他這個問題,他笑著說:「版平時炒菜權稍微放一點兒蔥蒜,是可以的。生的蔥蒜吃了容易有口臭,這肯定不能吃。熟的蔥蒜雖然吃了容易生起淫慾心,但是必須吃夠一定的量才會起作用。現在的出家人完全不吃五辛,那是怕門外漢說閑話。」
7. 佛教戒五辛都有什麼標准
辛,梵語parivyaya,西藏語spod(葯味之義)。指五種有辛味之蔬菜。又作五葷。與酒內、肉同為佛弟子所禁食之容物。據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載,此五種之辛,熟食者發淫,生啖者增恚,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然諸餓鬼等則舐其唇吻,常與鬼住而福德日銷;大力魔王現作佛身為其說法,毀犯禁戒,贊淫怒痴,令人命終為魔眷屬,永墮無間地獄,故求菩提者當斷世間之五種辛菜。
關於五辛有諸多異說,然可約略歸為如下兩說:
(一)指大蒜、革蔥、慈蔥、蘭蔥、興渠等五種,此為梵網經卷下等所舉。然諸家對五辛之解說,亦頗不同。據菩薩戒義疏卷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二、義寂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下本、智周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四等載:大蒜,即是葫菱、家蒜。革蔥(茖蔥),即是薤、山蔥、革山蔥。慈蔥,即是蔥、胡蔥、□蔥、春蔥。蘭蔥,即是韭、小蒜、家蔥、野生。興渠,即是蒠蒺、芸薹、□咾子、阿魏葯、殑渠盧、形具。
(二)指蒜、蔥、興渠、韭、薤等五種,為菩薩戒義疏卷下、宋高僧傳卷二十九慧日傳、智周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四、法藏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四等所舉。
8. 修佛為什麼要戒掉五辛可不可以用五辛炒菜(炒菜時放點五辛進去)而不吃五辛呢
佛教諸多大乘經論,均告誡弟子們,不應吃眾生肉。
如《梵網經菩薩戒本》雲:若佛子,故食肉,一切眾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楞伽經》中,佛告大慧菩薩:有無量因緣不應食肉。略有十種:一者、一切眾生無始以來常為六親,以親想故,不應食肉;二者、狐狗人馬,屠者雜賣故;三者、不凈乞分所生長故;四者、眾生聞悉生怖故;五者、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六者、凡愚所習,臭穢不凈,無善名稱故;七者、令咒術不成就故;八者、以食肉見形起識,以染味著故;九者、諸天所棄,多惡夢,虎狼聞香故;十者、食種種肉,遂啖人肉故。
《涅槃經》中迦葉菩薩問佛:雲何如來不聽食肉?世尊回答:善男子,夫食肉者斷大慈種。所以,諸多大乘經論,皆不聽許眾弟子食眾生肉,即便是三凈肉,也諄諄告誡之。
至於葷辛為何要禁止呢?大概說來,五辛皆有強烈之氣味,令人身心不潔,道場不凈。且易助生情慾,遮止眾生法身慧命,障礙聖道。
五辛,《楞伽經》雲:蔥、蒜、韭、薤、興渠。五辛過患不一,若熟食,則壯相火,發淫念;若生啖,則動肝氣,增嗔恚。佛智所鑒,不爽毫釐,物性必然,宜敬信而戒之。這里說明了五辛的種類,食之有兩種過患:一者、如果熟食,易動相火,助發淫念;二者、如若生食,易動肝氣,令人發嗔恚。淫慾,五戒之一;嗔恚是三毒煩惱。都是修學路上的最大障礙,故宜深戒之。
《楞嚴經》中佛告阿難:… …是諸眾生,求三摩地,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消,長無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贊淫、怒、痴。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
五辛有強烈穢臭氣味,令食者發淫增恚。這樣的人,即使有智慧辯才,可以宣講諸多經論,但十方善神,嫌其臭穢之氣味,盡皆遠離。但諸惡鬼等,喜其氣息,常來其處。天長日久,福德日漸消損。即便修學佛法,菩薩及諸般護法善神也不來守護,如此,哪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呢?不但如此,還可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變現佛菩薩的形象,為其說法,詆毀戒律,贊嘆三毒等煩惱。此等人命終,便成為魔王眷屬,福報受盡,墮無間獄。
辛,梵語parivyaya,西藏語spod(葯味之義)。指五種有辛味之蔬菜。又作五葷。與酒、肉同為佛弟子所禁食之物。據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載,此五種之辛,熟食者發淫,生啖者增恚,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然諸餓鬼等則舐其唇吻,常與鬼住而福德日銷;大力魔王現作佛身為其說法,毀犯禁戒,贊淫怒痴,令人命終為魔眷屬,永墮無間地獄,故求菩提者當斷世間之五種辛菜。
關於五辛有諸多異說,然可約略歸為如下兩說:(一)指大蒜、革蔥、慈蔥、蘭蔥、興渠等五種,此為梵網經卷下等所舉。然諸家對五辛之解說,亦頗不同。據菩薩戒義疏卷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二、義寂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下本、智周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四等載:大蒜,即是葫菱、家蒜。革蔥(茖蔥),即是薤、山蔥、革山蔥。慈蔥,即是蔥、胡蔥、□蔥、春蔥。蘭蔥,即是韭、小蒜、家蔥、野生。興渠,即是蒠蒺、芸薹、□咾子、阿魏葯、殑渠盧、形具。
(二)指蒜、蔥、興渠、韭、薤等五種,為菩薩戒義疏卷下、宋高僧傳卷二十九慧日傳、智周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四、法藏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四等所舉。
此外,翻譯名義大集亦舉出:蒜(梵las/una)、蔥(梵lata^rka)、小根菜(梵pala^n!d!u)、韭(梵gr!n~jana)、興渠(梵hin%gu)等五種。又大藏法數卷三十一舉出:蔥、薤、蒜、韭、胡荽等五種。
據弘贊之梵網經菩薩戒略疏卷四載,大蒜又稱葫,漢朝張騫出使大宛國時持回,為今人所常食者。另就興渠之梵名而論,翻譯名義大集舉出兩說:(1)形具(梵hin%gu),又作興舊、興宜、形虞、興瞿。依辭典之解釋,形具為從asafoetida之根取出之物,可供作葯用及調味用,其學名為ferulaasafoetida。(2)殑渠盧(梵guggula,guggulu),譯作蔓菁。為amyrisagallochum樹之滲出物,可供作香料、葯用。據宋高僧傳卷二十九慧日傳載,我國不產此物,而產於於闐,根粗如細蔓菁之根而白,其臭如蒜。另據玄應音義卷十九舉出,興渠出於闍烏荼娑佗那國。又據演培之梵網經菩薩戒本講記載,其原產地在伊朗及北印度。
禁食五辛之戒律雖為修行者所應嚴格持守,然若因重病而非食五辛不得痊癒者,佛陀亦特別開許。據諸經要集卷二十所引僧祇律、十誦律、五分律等之記載,因病食蒜之比丘,應在七日中別居於一僻靜之小房內,不得卧僧床褥,復不得至大眾方便處、講堂處、佛塔、僧堂等處,亦不得就佛禮拜,僅能在下風處遙禮,於七日滿後,需澡浴熏衣,方得入眾。
此外,道家將韭、薤、蒜、芸薹、胡荽等五辛列為禁食,練形家則以小蒜、大蒜、薤、芸薹、胡荽等五辛為禁食。[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一、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入楞伽經卷八、菩薩戒經會疏集注卷六、法苑珠林卷九十二、釋氏要覽卷中、翻譯名義集卷三什物篇、慧琳音義卷六十八]
[NextPage]【五辛】《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雜語)又曰五葷。五種有辛味之蔬菜也。梵網經下曰:『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蔥、慈蔥、蘭蔥、興渠,是五種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犯輕垢罪。』楞嚴經八曰:『諸眾生求三摩提,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此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天台戒疏下曰:『舊雲:五辛謂蒜、蔥蔥、興渠、[薤-歹]、薤,此文止蘭蔥足以為五,兼名苑分別五辛。大蒜,是葫菱;茖是薤;慈蔥是蔥;蘭蔥是小蒜;興渠是蔥蒺也。』興渠為梵語辛膠之名。唐高僧傳,謂僧徒多迷興渠,或雲芸台胡荽,或雲阿魏,唯凈土集中別行書出雲五辛,此土唯有四,闕於興渠。興渠生於闐,根粗如細蔓菁而白,其臭如蒜。台荽非五辛,所食無罪。今他書猶多以芸台胡荽為葷,不知其誤。
【五辛】《中華佛教網路全書》
指出家人、居士之受梵網戒者,或修三摩地者不可食用的五種辛菜。又稱五葷。《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雲(大正19·141c)︰
『是諸眾生求三摩地,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
關於五辛,有二說︰一說是大蒜、革蔥、慈蔥、蘭蔥、興渠五種;源出《梵網經》卷下及《雜阿含經》。一說是蒜、蔥、興渠、、薤五種;源出《菩薩戒義疏》卷下及《宋高僧傳》卷二十九〈慧日傳〉等。
對於此五辛,古來諸經疏之解說頗多,不勝枚舉,如《菩薩戒義疏》卷下說大蒜是葫荾,茖蔥是薤,慈蔥是蔥,蘭蔥是小蒜,興渠是蔥蒺。《宋高僧傳》卷二十九〈慧日傳〉則說興渠,或稱芸薹胡荽,或稱阿魏,產於於闐。至於興渠之梵名,《翻譯名義大集》有更進一步的說明。
此外,道家稱、薤、蒜、芸薹、胡荽為五辛;練形家稱小蒜、大蒜、薤、芸薹、胡荽為五辛,亦皆禁食之。
[參考資料]《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入楞伽經》卷八;《法苑珠林》卷九十二;《梵網經菩薩戒本述記》卷下(本);《釋氏六帖》卷十八;《佛祖統紀》卷三十三;《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四。
【五辛】《三藏法數》
[出梵網經]首楞嚴經雲。是五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舐其唇物。常與鬼住。福德日銷。大力魔王。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贊淫怒痴。命終為魔眷屬。永墮無間地獄。是故求菩提者。當斷世間五種辛菜也。(梵語首楞嚴。華言健相分別。梵語菩提。華言道。)一大蒜大蒜者。至葷至辛之物也。二茖茖蔥者。薤也。其形似韭。類山蔥也。三慈蔥慈蔥者。乃蔥之正名也。四蘭蔥蘭蔥者。即小蒜也。雜阿含經雲。非小蒜。木蔥是也。木蔥即韭也。五興渠興渠者。葉如蔓菁。根如蘿卜。生熟皆臭如蒜。出於闐國。華夏不產。故不翻也。
【五辛】《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
五種帶有辛味的蔬菜、即大蒜、茖蔥、慈蔥、蘭蔥、興渠。學佛人要戒食五辛,因五辛中含有極充份的刺激性,熟吃能使人淫火焚身,生啖又易使人增高嗔恚,學佛人一有了慾念和嗔恚,便會蒙蔽智慧,增長愚痴,妄動無明,造諸惡業。
五辛是不能做佐料的。
五辛者:大蒜、革蔥、慈蔥、蘭蔥、興渠等五種,此為梵網經卷下等所舉。或蔥、蒜、韮、薤、興渠>>
大蒜:蒜、家蒜
茖蔥:韭、韭菜
慈蔥:蔥
蘭蔥:薤、蕎頭、小蒜
興渠:洋蔥(說法一);印度香料,據傳漢地沒有。(說法二)
>
背景資料1:
葷辛為何要禁止
葷辛,是氣味劇烈之蔬菜的統稱,通常說五辛或五葷。關於五辛的名稱,經
律中有不同的說法,不過就多數言,叫做蔥、蒜、韮、薤、興渠。這五種菜
具有強烈的刺激能力,吃了之後,又能發出極其難聞的氣味,會影響僧團的和諧,所以為戒律所禁止。
五辛,在小乘律中只提到蒜,像《四分律》比丘尼戒單墮第七十條中說:
若比丘尼啖蒜者波逸提。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為犯;不犯者,或有如是病,以餅裏裹蒜食,若餘葯所不治,唯須服蒜差,聽服,若塗瘡不犯。
有病因緣,非食蒜不能治癒,戒律才開許,吃了蒜後,為了不影響大家,律中又作了進一步的規定。如《僧祗律》中說:
(蒜)服己,七日不得卧僧床褥,上僧廁,入僧浴室、溫室、講室、食屋、受僧次請,乃至說法布薩,一切不得住;不應繞塔,若塔在露地者,得下風遙禮,至八日澡浴,浣衣,熏已得入眾。
在一個團體裏,如果大家都食蒜,不會有什麼特殊感覺,倘若只有一、二個人吃,那種由食蒜後發出的臭氣,其他人絕對無法忍受。所以,吃一次蒜要與大眾生活隔離七天,等他身上臭味散盡了,沐浴更衣後,才能回到大眾中生活。
禁食五辛是大乘經律中提出的。如《梵網經》中說: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荅蔥、慈蔥、蘭蔥、興渠,是五種,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此中大蒜,又稱胡蔥,史傳張騫出使大宛,從胡地取回;慈蔥,就是蔥,由莖葉慈柔得稱。蘭蔥,有說是小蒜,有說是韮菜。茗蔥,一名山蔥,生長於山澤中,有說就是薤。興渠,據傳漢地沒有。
五辛既不同酒,能使人神智不清;也不同肉,吃了有違慈悲本懷。菩薩戒中為什麼要禁止食用呢?《楞嚴經》說:
是諸眾生求三摩提,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食,熟食發媱,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一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舔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本為說法,非毀禁戒,贊媱怒痴。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食用五辛生媱增恚,善神遠離,魔王引誘,生毀禁戒,死墮地獄。《楞伽經》也說:
一切肉與蔥,及諸韮蒜等,種種放逸酒,修行常遠離。飲食生放逸,放逸生邪覺,從覺生貪欲,貪令心迷醉。迷醉長愛欲,生死不解脫。酒肉蔥韮蒜,悉為障聖道,及違聖表相,是故不應食。
這將吃蔥蒜的過失,與飲酒吃肉相提並論,原因是它們都能增長愛欲,障礙聖道,所以不能食用。
蘭蔥:薤、蕎頭,小蒜:>
背景資料3:
興渠:洋蔥
阿難,一切眾生,食甘淡有益的東西便能生存,食有毒的東西就會死亡。因此所有求修正定的人,當斷絕吃世間五種辛菜:蔥、蒜、韭、薤和興渠(即洋蔥)。這五種辛辣的東西,雖然無毒,但熟食能助長淫慾,生食易動肝火,助長瞋恚。瞋是瞋怒,恚是心中忿恨。
宣化上人講述.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八.
背景資料4:
五辛者:大蒜、茖蔥(韭菜)、慈蔥(蔥)、蘭蔥(小蒜)、興渠(產於印度)。此五物皆有辛葷之氣,生食增恚,熟食發淫,楞嚴經雲:『食五辛者,口生臭味,諸天遠離,魔鬼舐其唇吻,吸其臭味,福德日消,罪惡日增。』有如是過失,是故佛制弟子不得食五辛。
一切食中,亦不能以五辛作配料用,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背景資料5:
三編卷三印光大師復康寄遙居士書二關於五辛
葷,正指蔥韭薤蒜之物,故從草。梵網經明五辛大蒜蔥,(即韭)慈蔥,(即蔥)蘭蔥,(即小蒜,薤即是此。)葷物,此方只有四種。西域加興渠,故名五辛。亦名五葷。有外道以芫荽為葷者,又有以紅蘿葡為葷者,皆屬妄作。此五葷,本是菜類,以其臭穢,故不許食。食之誦經念佛,皆無大利益。
背景資料6:
佛學大詞典
【五辛】
辛,梵語parivyaya,西藏語 spod(葯味之義)。指五種有辛味之蔬菜。又作五葷。與酒、肉同為佛弟子所禁食之物。據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載,此五種之辛,熟食者發淫,生啖者增恚,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然諸餓鬼等則舐其唇吻,常與鬼住而福德日銷;大力魔王現作佛身為其說法,毀犯禁戒,贊淫怒痴,令人命終為魔眷屬,永墮無間地獄,故求菩提者當斷世間之五種辛菜。
關於五辛有諸多異說,然可約略歸為如下兩說:
(一)指大蒜、革蔥、慈蔥、蘭蔥、興渠等五種,此為梵網經卷下等所舉。然諸家對五辛之解說,亦頗不同。據菩薩戒義疏卷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二、義寂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下本、智周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四等載:大蒜,即是葫菱、家蒜。革蔥(茖蔥),即是薤、山蔥、革山蔥。慈蔥,即是蔥、胡蔥、□蔥、春蔥。蘭蔥,即是韭、小蒜、家蔥、野生。興渠,即是蒠蒺、芸薹、□咾子、阿魏葯、殑渠盧、形具。
(二)指蒜、蔥、興渠、韭、薤等五種,為菩薩戒義疏卷下、宋高僧傳卷二十九慧日傳、智周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四、法藏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四等所舉。
興渠一般解釋說是一種印度香料,中土少見,宣化上人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淺釋則說是洋蔥。
薤又名薤頭、蕎頭、火蔥、三白、菜芝、莜子、鴻薈、野韭等。有的賓館淹菜中有這種菜,樣子象蒜頭,但味道不同。
葉深綠細長管狀似蔥、韭,截面為三角形。葉鞘抱合成假莖,基部形成粗的鱗莖。鱗莖球形,外觀初看似小型蒜頭(大蒜),故名小蒜,剖開來環形結構似洋蔥,呈白色,是主要的食用部分。秋季九至十月抽花莖,傘形花序,花小呈紫紅色。
「葉似蔥、韭,鱗莖似蒜」,具有諸多蔥屬植物特徵是薤的特色
9. 齋戒所說的五辛是什麼
簡單地說,「辛」是辣,這構成了同義反復。辛辣的手段:銳利和強大。這類食物包括蔥,蒜,韭菜,姜,酒,辣椒,花椒,胡椒,桂皮,八角,小茴香等。名詞
1象形。據甲骨文,像古代刑刀。含義:大罪。
2刺鼻的洋蔥和大蒜等蔬菜:「吳昕的菜餚,元旦是春天的開始,用蔥,蒜,韭,蓼,蒿,菜芥辛嫩,雜項和吃,拿正義的方向。「 (「吳昕菜」)
3天乾和地支第八比賽約會,月,日。
4供應商帝。
五姓。
兩個形容詞
一辣:。 「大苦咸酸,辛甘行些」(注「南招魂曲」:「這辣椒生薑也」)
2辛勞;硬:「蘇菲吳枯昂很難。」 (「周書」註:「。辛苦,也可憐。」)
3,痛苦,悲傷:「倉促肉,不能懷孕苦辛?」 (曹植「贈白麻鏢」)
4,疼痛:「膽大腦中的熱量轉移,那麼SIM卡量鼻淵。」 (「Q」)
3,性能
辛是「怪異」之一。其基本性質和特徵
傳統中國醫學的角色是「葯用」綜述。葯性論是中國傳統醫學理論的核心,包括四氣,五味,歸經,升降浮沉,毒性。本義
香料是指葯物和食物的真實滋味。 SIM卡是一股刺鼻的辛辣。之後,根據人體的反應古人後不同角色的治療風味總結。
「辛」為五味,能散,能做到這一點的,也有分歧,益氣,活血化瘀等。一般治療表證的葯物,如麻黃,薄荷;治療葯物阻斷血液木香,紅花,一直刺鼻。有些葯物具有芳香氣味往往標有「模擬」,又稱氣的調味品。因此,辛格將不僅口感,而且還關繫到嗅覺。
葯物煤氣味古老的討論是非常粗糙的,但香水的化學物質的實際應用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外匯,異國香料,香葯不斷投入開發。到了近代,由於香葯盛行,擴大應用芳香葯物的作用的理解的范圍也在不斷豐富。除了能散芳香葯,可以做的功能,而且還包括辟穢香,芳香化濕,芳香開竅等等。
10. 五辛是什麼及戒五辛的介紹
吃純凈天然的素食,或者說吃全素,要無肉、無蛋、無酒精,還要不加蔥蒜等。這後內一種禁食,就容是佛家素食戒律中的戒五辛。
佛家對於修學者,要求戒食五辛。五辛是大蒜、蕎頭(就是小蒜)、蔥、韭菜、洋蔥(一說芥末,佛經叫「興渠」)。佛家認為,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學戒女)、沙彌、沙彌尼,以及在家修習的男女居士等眾佛弟子,不可以吃肉類葷食之物,以及蔥、韭、蒜、興渠等五種辛味的蔬菜,否則,那是有罪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