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佛教的飲食禁忌有哪些
皈依的在家人,居士,也是可以吃三凈肉的,只是提倡吃素。出家人是素食的!。葷是:大蔥大蒜洋蔥韭菜,這些盡量不要吃
❷ 居士五戒不能吃什麼
對於肉類食物來說,抄五戒弟子只准許吃三凈肉或者五凈肉。
三凈肉包括:不見殺、不為殺、不聞殺。五凈肉是除了前三種肉外又加了自死和鳥殘也就是鳥吃剩下的。不過這些都只是開緣而已。能夠不吃最好還是不要吃。
至於蔥蒜之類,戒律上沒有明確規定。菩薩戒才有了不吃蔥蒜的戒律,五戒沒有。但是如果能夠不吃也是非常值得贊嘆的。
至於酒戒,五戒中前四條是根本戒,如果破戒的程度為上品不可悔,那麼也就失去了五戒。可是酒戒沒有上品不可悔。酒戒只是遮戒,之所以制定酒戒是為了不犯前四條。因為酒能亂性,喝酒喝多了很容易前四條就破了。不過如果說為了應酬喝了,那麼還是可以通過懺悔重得清凈的。
與前兩種一樣,能夠不喝酒最好是不喝酒。即便是懺悔了還是守戒不清凈啊。
既然你問了就是還有吃的心在作祟。這三種按道理說都不可以用。但是由於在家弟子俗事太多,如不得已還是可以開緣的。
❸ 佛教在家弟子不能吃什麼肉
佛教徒為什麼不能吃肉
今生一直吃肉,死了到哪去?
《楞嚴經》上說:「食肉之人,死墮惡道,受無量苦。」惡道指的就是地獄道、餓鬼道、畜牲道。因此,我們知道一個吃肉的人,總有一天會無法轉生為人的。
我們再看看八指頭陀的話──「池魚忽泣作人語,曰客曰客吾語汝,我亦曾作富家子,汝曾為魚登我俎,今我為魚填汝肚。」說明了吃肉的人,墮入地獄道、餓鬼道之外,還要轉生為各類畜牲,以償還血肉債。
自己不殺生,買別人殺好的來吃可以嗎?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這是每一個人都能體會得到的。至於這些「不如意」的原因在那?就很少人去探索了!
《楞嚴經》上說:「食肉之人,所求功德,悉不成就。」
《華嚴經》上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動物和我們都是血肉之軀,由於我們的購買,便有人幫我們殺好,這種借刀殺人的間接殺生,使我片想求的功德都求不到,而造成家庭不平安、身體不健康、兒女不孝順、事業不順利...等,種種的不如意。從另一方面說:吃肉對修學佛法,也會產生很大的障礙。
《入楞伽經》上說:「夫血肉者,眾仙所棄,群聖不食......夫食肉者,諸天遠離,口氣常臭.... ..肉非美好,肉不清凈,生諸罪惡,敗諸功德,諸仙聖人之所棄舍!」
《楞嚴經》上也說:「食肉之人,諸天遠離,眾生怖畏!」因此,一個吃肉的人,是得不到天龍八部的護持的,所以他的道業很難有所成就,人生的不如意事,也自然的增多了!
三凈肉可以吃嗎?
前面已經說到殺生食肉的果報,其中當然包括「叄凈肉」。為了讓大家有個具體的了解,我們還是從經典上,去追尋叄凈肉的本未原委吧!
《涅盤經》肉迦葉問佛:「何故先聽食叄種凈肉,乃至九種凈肉?」佛說:「是因事漸次而制,當知即是現斷肉義。」以聲聞乘來說,佛涅盤前聽許吃叄凈肉,佛涅盤後,便是一切肉不可食。以菩薩乘而言,佛涅盤前後,一切肉皆不可食用。
如今釋迦牟尼佛已涅盤二千多年了,那有允許他的弟子吃叄凈肉的道理?這可在《楞伽經》中的一段經文,得到強而有力的證明──佛說:「未來之世,有愚痴人,妄說尼 (戒律),壞亂正法,誹謗於我,言聽食肉,亦自曾食。」又說:「大慧!我於諸處,說遮十種,許叄種者,是漸禁斷,令其修學。」這種情形,是佛還在世的時候,為引度眾生,而採用「漸進」的方式,讓眾生修學佛法。當他要離開這娑婆世界的時候,又把叄凈肉的事情交代得非常明確,他說:「今此經中,自死他殺,凡是肉者,一切悉斷。」告訴修學佛法的弟子「凡是肉者,一切悉斷」。
假如還有人不明白佛陀的旨意,而說三凈肉可以吃,那他要背什麼樣的因果呢?佛說:「若有痴人,謗言如來,聽人食肉,當知是人,惡業所纏,必當永墮不饒益處。」因此,不但我們自己不能吃叄凈肉,也要告訴別人叄凈肉不能吃。
肉邊菜能不能吃?
既然一切肉都不能吃,那麼在交際應酬中,不吃肉,只吃肉邊的菜──肉邊菜,行嗎?
《涅盤經》內迦葉問佛說:「若乞食時,得雜肉食,雲何得食?應清凈法。」佛說:「當以水洗,令與肉別,然後乃食。」
由這段開示可知,肉邊菜是需要將肉和菜分將,再把菜洗得乾乾凈凈的,才能食用。但這是僧人乞食的時候,在客觀環境上,一點變更的方法都沒有的情況下如此。
於《楞伽經》最後一段有描述為何要素食的理由,以下簡單節錄讓前賢參考
1.《楞伽經》:
「一切眾生,從本以來,展轉因緣,嘗為六親,以親想故,不應食肉。」
「是故修行者,慈心不食肉,食肉無慈慧,永背正解脫。」
2.《梵網經菩薩戒本》: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斷大慈悲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3.《楞嚴經》:
「貪愛同滋,貪不能止,則諸世間卵化濕胎,隨力強弱,遞相吞 .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 ,惡業俱生,窮未來際,以是因緣,經千百劫,常在生死.」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難。我令比丘食五凈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雲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凈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清凈比丘及諸菩薩,於歧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雲何大悲,取諸眾生血肉充食。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為彼緣。如人食其地中百穀,足不離地。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身身分,身心二塗,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搜索
復制
❹ 在家佛門居士,一般不能吃什麼,可以吃什麼
不可以食蛋類。食蛋屬於殺生。
即便「石蛋」(未受精的蛋)也屬於殺生。回
凡有戒律的在家佛答子和出家僧,都是絕對不食用蛋類的。順便講,蜂密、牛奶等來自於動物,屬不凈物,不贊成取用。 蛋類則是與肉類同樣被嚴禁食用。
一些在家居士對戒律執行比較寬放,認為可以食用蛋類和三凈肉,這是對於某些初學和淺學者的方便法,不代表正確的做法。
佛門很方便,吃和不吃全看個人意願。但是因果不爽,各人因果各人擔、各人修行各人得。
就像學生,考30分的也上學、考60分的也上學,考100分的也上學。但是結果肯定是不一樣。
沒有強制要求,全在個人。要知修行無近路,一分誠敬一分功。
❺ 佛教人忌吃什麼
飲食方面的禁忌。佛教規定出家人飲食方面的禁忌很多,其中素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條。素食的概念包括不吃「葷」和「腥」。「葷」指有惡臭和異味的蔬菜,如大蒜、大蔥、韭菜等。《楞嚴經》說:葷菜生食生嗔,熟食助淫。所以佛教要求禁食。
所謂「腥」是指肉食,即是各種動物的肉,甚至蛋。對此類食物,出家二眾也不能吃。不過素食的范圍也比較廣,例如:辣椒、生薑、胡椒、五香、八角、香椿、茴香、桂皮、蕪荽、芹菜、香菇類等都可食用。豆製品、牛奶和乳製品,如乳酪、生酥、醍醐等也都不在禁止之列。
此外,佛教還要求僧人不飲酒、不吸煙。不飲酒也包括不飲一切能麻醉人的飲料,比如粳米酒、果酒、大麥酒、啤酒等。麻醉神經與分泌系統的各種「毒品」更在禁忌之列。
吸煙雖然不是五戒范圍的內容,但是吸煙是一種精神依賴的不良習慣或嗜好,體現了一種精神的追求和貪欲,同佛教要求的清凈無我的境界不相符,因此吸煙當然也是佛教的禁忌之一。
不吃零食也是佛教對僧人的要求,這既是僧人威儀的需要,也是僧人的修行需要。所以,同出家人共處時,不宜向僧人敬煙;同桌就餐時,不宜將素菜葷叫,不宜對僧人敬酒,勸酒,或者勸吃肉,也不宜提議同僧人乾杯(茶、飲料等)。
(5)佛教在家居士忌口吃什麼擴展閱讀
佛陀臨逝世時教導弟子們,在他去世以後要以戒為師。佛教的戒(禁忌)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針對僧人和僧團的,另一方面是針對在家修行者的。
佛教的禁忌,是以佛教事業的興盛和佛教的根本教義得到弘揚為目的的。佛教自傳入中國後,同各地的民俗、文化相融合,形成不同的禁忌。下面就對佛教的一部分禁忌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中國佛教的禁忌一方面來自於佛教本身的戒律儀規,另一方面也受到中國本土傳統民間風俗的影響。皈依佛門的人,無論在家出家,為了發慈悲心,增長功德,都要持佛教的戒律。佛教最基本的戒律是「五戒十善」。五戒,就是殺生戒,偷盜戒,邪淫戒,妄語戒,飲酒戒。
十善實際上是五戒的分化和細化,分為身、語、意三業的禁忌,其內容包括,身體行為的善(禁忌):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語言方面的善(禁忌):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意識方面的善(禁忌):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
佛教對出家僧人的要求和禁忌更為嚴格,這里僅介紹一部分內容。
1、飲食方面的禁忌。佛教規定出家人飲食方面的禁忌很多,其中素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條。素食的概念包括不吃「葷」和「腥」。「葷」是指有惡臭和異味的蔬菜,如大蒜、大蔥、韭菜等。《楞嚴經》說:葷菜生食生嗔,熟食助淫。所以佛教要求禁食。
所謂「腥」是指肉食,即是各種動物的肉,甚至蛋。對此類食物,出家二眾也不能吃。不過素食的范圍也比較廣,例如:辣椒、生薑、胡椒、五香、八角、香椿、茴香、桂皮、蕪荽、芹菜、香菇類等都可食用。豆製品、牛奶和乳製品,如乳酪、生酥、醍醐等也都不在禁止之列。
此外,佛教還要求僧人不飲酒、不吸煙。不飲酒也包括不飲一切能麻醉人的飲料,比如粳米酒、果酒、大麥酒、啤酒等。麻醉神經與分泌系統的各種「毒品」更在禁忌之列。
吸煙雖然不是五戒范圍的內容,但是吸煙是一種精神依賴的不良習慣或嗜好,體現了一種精神的追求和貪欲,同佛教要求的清凈無我的境界不相符,因此吸煙當然也是佛教的禁忌之一。
不吃零食也是佛教對僧人的要求,這既是僧人威儀的需要,也是僧人的修行需要。所以,同出家人共處時,不宜向僧人敬煙;同桌就餐時,不宜將素菜葷叫,不宜對僧人敬酒,勸酒,或者勸吃肉,也不宜提議同僧人乾杯(茶、飲料等)。
2、在個人生活方面的禁忌主要有:不結婚,不蓄私財等。佛教認為出家僧眾擔負著住持佛法、續佛慧命的重大責任和終身事業,因此必須獨身出家才能成就,積蓄私財是違背出家本意的。
除此以外,這方面的禁忌還包括不自歌舞,不觀看聽取歌舞,不坐卧高級豪華床位,不接受金銀象馬等財寶,不作買賣,不看相算命等。
僧人出家受戒後,戒律還要求比丘、比丘尼分別住在各自寺院中,不能同住一個寺院。因此,與僧人交往時不宜問是否已經結婚之類的話,不宜邀請僧人唱歌、跳舞或參加其他不符合佛教清規戒律的娛樂活動。
同比丘尼交往要注意,男性公民不能進尼眾的寮房,同比丘尼說話時要有另外的人在場,不要主動與比丘尼握手,到比丘尼寺院參觀、拜佛,應衣冠整齊等等。女士們到男眾寺院也要注意,不要隨意到僧人關閉的地方去。
對於在家的居士,佛教只要求在每月一定的日子裡實行一種克制的生活,即不塗香裝飾,不觀聽歌舞劇,不坐卧高廣床座。持齋的日子一般是陰歷朔日、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九日。
對出家眾的稱謂,佛教也有一些講究。中國人一般稱呼男出家眾為「和尚」,女出家眾為「尼姑」,或者稱「姑子」,其實這種稱呼是不準確的,特別對尼眾的稱呼更是一種不尊重的表現。
其實遵照佛教的制度,只有大叢林(寺院)的方丈才能稱為「和尚」。此外,沙彌的剃度師也可稱為和尚;比丘的得戒師也稱「戒和尚」。
所以,其他僧人一般都不能稱和尚,和尚實際上是很尊重的稱呼。對於和尚可稱為「和尚」、「大和尚」、「方丈」,教外人可稱「大法師」、「法師」,居士可統稱「某某師父」。
凡是剃度出家的男性,年滿20歲,受了具足戒的則稱做「比丘」。受具足戒五年之內的比丘,還沒有資格收授徒弟的,居士可稱他們為「師父」,教外人可稱「某某法師」。
應該注意的是,教外人同僧人交往中,不要直呼其號,因為這樣做顯得不尊重僧人,容易引起信教群眾的反感。
對於女眾出家人,稱其為「尼姑」並不合乎佛制。正確的稱呼是:年齡滿18歲,在受了十戒的基礎上再加六法,為隨學比丘尼。居士稱「某某師父」,教外人稱「某某法師」。
受過具足戒的就是比丘尼,教外人可稱「某某尼師」、「某某法師」、「某某師父」、「某某師太」。也有稱尼眾寺院的住持為和尚的。
❻ 信佛教的人,會有什麼忌諱、忌口之類的嗎
忌諱就是戒,是戒定慧的根本。
佛家講,因戒得定,因定則才生智慧。
根本的忌諱專就是殺盜淫妄酒五戒。屬
小乘教並不忌口,可以吃葷腥的食物,這種食物必須是不聽殺,沒見殺,不因為自已而被殺才可吃,俗稱三凈肉。
在中國普遍興大乘教。因菩薩不忍心吃眾生肉而提倡不吃肉。而葷的菜指蔥蒜韭菜洋蔥蕎頭,多吃容易亂性,不主張多吃。因而成戒,不吃葷也不吃腥則才是指吃素。
吃素是發自內心,並不強求。修性從心修,明白道理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❼ 在家修行的佛教徒必須忌口禁食五辛么
阿彌陀佛。凈空法師曾經解答過這個問題。有居士問他這個問題,他笑著說:「版平時炒菜權稍微放一點兒蔥蒜,是可以的。生的蔥蒜吃了容易有口臭,這肯定不能吃。熟的蔥蒜雖然吃了容易生起淫慾心,但是必須吃夠一定的量才會起作用。現在的出家人完全不吃五辛,那是怕門外漢說閑話。」
❽ 信佛的人什麼食物可以吃什麼不能吃
在家的居士,佛教並沒有規定飲食禁忌,吃素,是居士自願的,佛教並無規定禁止版。佛教雖然提權倡吃素,但也歡迎吃肉的人學佛修行。
在家信佛的人,最重要的是遵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比吃素重要百倍。(雖然不殺生與吃素類似,但吃三凈肉不違反不殺生的戒律)
❾ 信佛絕對不能吃什麼
五辛和能熏之味
學習佛法很多人問有關五辛的問題,而對於五辛到底是什麼,大家還有不同的說法。
其實五辛的提出有其相應的標准和理由。有的同修認為只要是五辛之外的菜都可以吃。比如芥末之類的調味料。還比如香煙、雪茄等。
那麼世尊對於食物當中什麼可以用,什麼不可以用是有標準的。
在《楞伽經》中世尊講到:
【是故大慧。我見一切諸眾生等猶如一子。雲何而聽以肉為食。亦不隨喜。何況自食。大慧。如是一切蔥韭蒜薤臭穢不凈能障聖道。亦障世間人天凈處。何況諸佛凈土果報。酒亦如是能障聖道能損善業能生諸過。是故大慧。來聖道者酒肉蔥韭及蒜薤等 能熏之味 悉不應食。】
就是說,我見到眾生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樣,怎麼會吃他們的肉呢,也不會隨喜肉食,更談不到自己吃了。
大慧啊,這一切蔥、蒜、韭菜之類的植物,都是臭穢不凈的,能夠障礙修行道路。也會障礙世間生人天等善道的福報。何況往生諸佛凈土,更是障礙。
酒也是如此,能夠障礙修行佛法,能夠損減善業,能夠生種種過患。
所以呀,志求菩提、依佛修行者,對於酒、肉、蔥、蒜、韭等能夠熏染的植物都不應該食用。
世尊說的很明白,我們不必再過多解釋。需要提出的是,這里世尊告訴大家「 能熏之味 」的概念。
這個概念是把能夠熏染臭穢的東西全部包括了。不僅僅是五辛。什麼是能熏呢?比如你吃了一大堆豆腐,和別人說話的時候他人是否能很容易分辨出豆腐味來?不能吧,這就不是能熏之味。可如果你吃了一很多大蒜呢?一張口別人就捂鼻子。這就是能熏。韭菜、蔥這類的菜都是如此。芥末也同樣。
但是如果吃了之後並未有什麼特別的味道,肯定不是屬於禁止之列,比如油菜、香菜、茼蒿等等。有人說這些菜也是辛菜,其實按照能熏之味的標准判斷並不難判定。你吃完了和別人說話,別人會分別出你吃了什麼?會覺著有什麼特別的味道么?沒有就不是,就不是能夠熏染的食物。
甚至包括香煙之類的也是一樣,吸煙的人自然就帶了一股子煙味。這也是能熏之味。有人說這不是吸的么?古時候還沒有吸煙這個概念,經典中講到過「食煙」。故此不應食,同樣包括吸煙。
就此問題簡單說幾句。如果大家看到經典中還有什麼類似的開示,也請提出來一起學習。【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