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識丨在家居士該如何稱呼出家人
居士遇到不認識的出家人,一律合掌口稱師父。相互認識的稱法號x x師父;不可稱x x師,這是平輩之間的稱呼;對住持方丈,稱大和尚,這是尊敬的稱呼;普通僧人,不能隨便稱和尚,這個帶有俗人不尊敬的戲稱。
2. 問:專修念佛的在家居士如何如法的供養出家師父特別是
尊敬的抄法師, 我是一位專修念佛的在家居士,看了您的文章,心靈受到了震撼,師父您的慈悲,我無法用語言形容,只有南無阿彌陀佛!念念不舍,當生往生極樂才是對您最好的感恩!才是對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最好的感恩! 師父,弟子有一問題,請您慈悲開示!也希望這個問題能發在弘願網站上.讓更多的在家居士看到! 答:南無阿彌陀佛: 居士供養師父有多種,首當以法供養,所謂如法修行,此為最上供養;其次則是護持正法,如護持如法道場(包括念佛堂等),護持師父之弘法事宜等;再次是衣食湯葯等生活所需之供養。 常在師父身邊的居士,視其相互的關系及學修情況而各有不同,簡而言之:若是依止修學之良師,則須心存恭敬,虛心受教,依教奉行,並隨分隨力如法行事,盡力護持。若非依止之師,無論優劣,皆須心存恭敬,擇善而從,禁言是非。
3. 在家居士請出家師父在家講法如何迎請
以下依古規。
獨住師父:穿海青搭衣,見面禮拜後右繞三匝,跪地合掌,回請師來家中應供,中答午食畢,洗凈後,請師上座,恭敬請法!
住寺師父:往客堂,禮拜佛後,禮知客師父,說請師父於某日來家應供講法。不可挑師父否則不為佛弟子!其他如上
末法時期,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大集月藏經》
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在於念佛之深淺。
「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
----凈宗九祖蕅益大師《彌陀要解》
南無阿彌陀佛!
4. 在家居士人如何請求出家師父開示佛學
現在資料已經很多了,比如凈空法師、學誠法師,網上都有大量的開示和視頻,高僧大德哪裡有時間給每一個弟子開示啊。
5. 在家居士如何如法的接受出家師父贈予的物品
南無阿彌陀佛🙏誠心就好🙏南無阿彌陀佛🙏
6. 在家居士想出家,放不下孩子怎麼辦
在家居士,,有家庭,上有老下有小,首先要照顧好家庭,顧及維護好家庭的和諧專,要為大眾做好正能量的榜樣,屬不要讓其他人誤會了佛教!
學佛念佛成佛,只要依靠佛力,任何人都可以成就!,在家安心念佛,勸人念佛就好!,,阿彌陀佛利鈍全收!
7. 居士在家供養出家師父上網是否如法
傳統來說,復供養出家師父不制含上網費用。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對於出家師父,應當『四事』供養。
第一是飲食。師父沒得吃的,可送一點食物給他。不能送太好的,也不能送太多。太多太好,吃了會生病。最營養的食物是簡單,不過量。鄉下農夫不生病,吃得簡單樸素,身心健康。富貴人家天天講究吃,卻一身的毛病。可見得供養要有智慧,不能感情用事。
第二是衣服。師父沒有穿的,供養他幾件衣服。
第三是卧具。睡覺要有床、鋪蓋。
第四是醫葯。生病的時候需要醫葯。
《佛本行集經》:「尊重承事,恭敬供養,四事具足。所謂衣服飲食卧具湯葯。」
因僧侶在修行的前期需要摒除一切外緣,所以就無法自謀生活必需品,需要信眾的布施。布施這樣的僧侶是有功德的,幫助他人修行就是助人成就,如能如此發心布施,功德殊勝。
現在很多居士都拿金錢代替,愈供愈多,毛病百出。出家人過一點清苦的生活,還有道心,覺得人生很苦,有出離心,肯認真念佛。如果居士供養太多,出家人會覺得人生很樂,不想去西方世界。『供養』很不容易,沒有智慧的人修不到福,真正修福得有智慧。
8. 在家居士如何與出家師父正確相處
師父出家,就是要修行,修行就是去貪嗔痴,勤修戒定慧。居士是護法,要護持師父修行,護持師父的清凈心,護持師父持戒,幫助師父成就戒定慧,幫助師父成佛度眾生。
但很多居士不懂,非常熱心照顧寺院,非常熱情照顧師父。
感情深重的居士,護持師父總會滿腔熱情,幾乎把師父當父母或兒子來照顧。
注重身體的居士,會特別注重師父的身體健康,會常常給師父補品營養品,把師父當病人來照顧。
喜歡遊玩的居士,會常常帶師父遊山玩水,美其名曰去朝聖,把師父當成遊客來照顧。
喜歡發財升職求福的居士,常常找師父消災普佛做佛事,甚至請師父算命看風水,把師父當成財神爺跟算命先生。
喜歡聊天的居士,常常無聊找師父泡茶聊家常,把師父當成世俗朋友無聊消遣時間。
最忌諱的是,師父居士之間不分男女,關系太過親蜜,造成謠言四起,嚴重破壞佛門形象,將來果報非常可怕。
曾經有法師非常痛心地呼籲在家人莫把師父當三陪,就是陪吃陪玩陪聊天……
以上的居士是愚痴不懂法的居士,出家師父要方便遠離,要注意保重自己的法身慧命。
當年六祖慧能當居士時,初到到黃梅五祖處,五祖問:「汝何方人?欲求何物?」
慧能對曰:「弟子是領南新州百姓。遠來禮祖,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居士到寺院親近出家師父,要如六祖,為作佛而來,為解脫生死輪回而來,就是真正學佛人。諸佛歡喜,菩薩贊嘆,龍天自然護佑!
如果居士到寺院,只是為了世間的福報,那就空來佛門,佛教教學目標就是要解決金錢無法解決的事情:生老病死,六道輪回。
有個道場,師父與居士之間,做得非常令人佩服贊嘆:曾經有居士晚上買蛋糕為師父祝生日,被居士負責人大罵:你們不知師父有過午不食戒嗎?師父破戒下地獄,是你們造成的,你們將來也難免苦報!下午不許拿東西給師父吃,師父如果需要,師父自己拿,師父自己會去懺悔非時食。我們居士不要害師父,又害了自己。
有居士要請師父出去素菜館吃飯,居士負責人不許:你們不懂師父應該安心修道嗎?道業未成,怎麼可以促成師父放逸懈怠?
這個道場的師父持金錢戒,就是佛制的不碰錢戒,不蓄錢戒。有需要物品,居士供養。這里的師父也不參與任何佛事,比如居士家灑凈或者佛教婚禮助念出殯等等,師父只負責講經教學,每星期天都講課,引導大家正確認識佛教與歸命西方阿彌陀佛。所以這里的師父基本不到居士家,一般都是在道場念佛修行。
這里的居士不敢隨便找師父聊天喝茶,不許隨便向師父談論家事,對師父只能請教佛法。因為師父尚未成佛,正在修行當中,必須保護師父的清凈心。出家修行不容易,居士要懂得護持師父持戒修行,成就一個出家人,功德無量!因為他成就了,可以度無量眾生。反之,不懂護持,給師父吃好住好,給師父手機汽車電腦,讓師父道心失去,最後墮落,居士,您忍心么?
師父與居士之間,要以道相交,必須沒有任何名利金錢利益,純屬一起回歸清凈平等覺悟。到佛門就是要求出離輪回了生死,要除去俗氣,要智慧不能以感情。佛告誡佛弟子要四依法,我們依了么?
到佛門來,仍然是一大堆世俗的東西:追求金錢名利,喜歡遊玩吃喝,講究吃住,計較埋怨寺院待遇太差紅包太少……將來的後果就是: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如何是以道相交?祖師常說,生死事大!佛弟子在一起,要常談論生死無常輪迴路險,要互相提醒要看破放下名利感情,放下虛妄,回歸本來佛性。念佛人,要互相提醒老實念佛,精進修行,遠離世間八法。
願我們佛弟子,不管在家出家,都做好個人本份,出家人,好好修行弘法,在家人,如法念佛護法,弘護一致依佛所教,如此,則佛教能興,正法久住,諸佛歡喜,眾生有福,阿彌陀佛。
9. 在家居士和出家人發生性生活會被什麼因果
地藏經說的很明白,下地獄 求出無期。罪過太大了。在家居士這點都不懂還做什麼居士。不方便言僧之過。但是居士也太不懂事了吧,都遇到佛法了還能犯這種低級錯誤!
10. 在家居士怎樣頂禮出家師傅
雙手合十彎腰低頭或者行五體投地跪拜禮都可以,看其誠心恭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