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程中,中軸線應該怎麼放
能使前後、左右、上下成軸對稱的那條線就是中軸線,只要能使圖形形成軸對稱就可以了,重點就是對稱!
⑵ 套房裝修彈中軸線是什麼情況
縱向軸線就是垂直於主要方向的軸線 中軸線就是居中對稱! 所以 一個房子有縱向建築中軸線說明這個房子是居中對稱的。 比如天安門,比如帕提農神廟,這樣的建築 的中心對稱軸線就是縱向建築中軸線。
⑶ 中軸線的定義是什麼
我國古代大型建築群平面中統率全局的軸線稱為「中軸線」
⑷ 中軸線怎樣定義比如一塊地,從東向西的一條中線是叫東西方向的中軸線還是叫南北方向的中軸線
東西方向
⑸ 毛坯房施工放線,裡面的軸線該怎麼放
你就去這個地方
網路下 湖北 得意居
這上面有免費qq在線的設計師
可以進行咨詢
估計避不開牆
⑹ 室內設計中的中軸線是什麼
室內來設計畫到中軸線自的,應該是制圖那塊,除了手繪就是CAD軟體制圖 所謂軸線,一般是用來定位的,也就是說,你做cad圖的目的是為了設計一個機械零件或者一個建築或者其他,最終的目的都是將它製造出來,這個東西各部分的尺寸如何?製造者該如何製造?都需要用尺寸來表示,因此,為了定位,需給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位置,比如說軸,通過與軸的關系,可以給出其各部分的尺寸,製作者就可以很容易製造了。軸線的畫法都是有標準的,關鍵看你的cad圖是什麼圖,也就是說你是什麼專業的,各個專業都有自己的制圖標准,比如《建築制圖標准》《機械制圖標准》等等,根據你的專業,自己上網搜索一下相關的標准,就可以知道各專業的軸線怎麼畫了。 軸線,是根據你的圖形來定位用的,一般,我們在進行CAD畫圖的開始階段,先用XL命令固定好繪圖的標准線,以此線為中心來進行繪圖,如果是畫成圓形,那麼軸線用應該用點劃線來繪制,繪制的軸線距離,要根據具體的事物來確定,沒有固定的數值。不知道是否明白?
⑺ cad建築制圖中軸線是如何確定的
一般CAD制圖軸線處生牆,交點處生柱,所以軸線間距決定了日後建築空間的使用專舒適度。比如說走廊屬跨度,如果軸線定為500,你覺得這樣能滿足來往兩股人流嗎?至少也得1500吧,如果是2000的話,那一定更通暢,從造價角度來講,2000則有點浪費了。軸線的確定基本上是根據人體的實際需要和造價來考慮的。
⑻ 建築軸線與控制線怎麼放.,如何確定柱子的軸線,中軸線是那條線.求詳細點,謝謝
放線其來實很簡單,你只要放一兩自次就能懂!建築開工前甲方會確定具體位置,這時按照圖紙尺寸定位四周(一般最外邊四條)軸線,延軸線在已有的建築或地面上做記號,這是為以後放線用的!高層一般用經緯儀配合鉛垂儀進行放線!多層的話一般都是用吊線錘!我說的很籠統,有什麼不懂就問吧!
⑼ 牆的中軸線和中心線怎麼區分
牆的中軸線是牆體(不包括裝修層 ,保溫層等).中心線成形後牆的中心!
⑽ 北京的「中軸線」是怎麼確定的謝謝!
北京皇城中軸線從永定門到鍾鼓樓,全長7.7公里的中軸線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標志,也是世界上現存最長的城市中軸線。
北京的中軸線空間格局是,前導:燕墩及乾隆碑。燕墩在永定門外,俗稱煙墩,是一座高約8米的墩台,其上豎有清朝乾隆皇帝御制石碑一座,碑上用滿、漢文字刻著乾隆皇帝撰寫的《帝都篇》和《帝京篇》兩篇碑文,記述了燕京建都的概況,是北京城重要的歷史文化景觀。天街:永定門外石橋——天橋,長1650米。永定門沒有閘樓,從箭樓底下就直通過去了,城樓和箭樓之間有一圈瓮城。在外城中有個城門比較大,那就是廣安門,當時進北京城的人,很少進永定門,一般走廣安門,因為廣安門外是通往中原和南方的主要官道。從永定門進來後是天街,一左一右是天壇和先農壇。明朝時天壇叫天地壇,天和地合祭。先農壇叫山川壇,祭祀的是天下的名山大川。南城商街:天橋——棋盤街,長1780米。天壇和先農壇北牆外有一條由西向東的水溝,叫作龍須溝,意思是天街是一條龍,水溝就好像龍嘴的兩條須。龍須溝穿過天街有橋,叫作天橋。再往北,是正陽門。北京內城九個城門里,只有正陽門是兩個閘樓,兩邊進,正陽門瓮城裡有兩個廟,東邊的叫觀音廟,西邊叫關帝廟,進城以後就是棋盤街。
南皇城:大清門——端門,長850米。中軸線的每一個重要建築前面都有前導。皇城的大門一般認為是天安門,實際上是大清門,大清門是皇城的南門,是皇城的前導。大清門進來之後,是由皇城牆圍城的「T」字形廣場,東西兩端是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天安門和大清門之間有很長的兩排房子,後來人們叫千步廊。宮殿御園:端門——景山,長1990米。端門其實就是皇城的前門,進入端門後,兩側是官員辦事機構的地方,隨時聽從皇帝的傳喚。與端門對應的是神武門外的北上門。北皇城:景山——地安門,長570米。景山外有兩座樓叫雁翅樓,接著有兩道黃瓦紅牆,到北端又接著兩座樓,也叫雁翅樓。這個牆在皇城裡,過去人們叫「里皇城」,牆上的門稱為黃瓦門,故此牆也可稱為黃瓦牆。北城商街:地安門——鍾樓,長1020米。地安門以北的重要建築是萬寧橋,北京人俗稱後門橋,它是元代通惠河進入積水潭(什剎海)的門戶,可以說是中國大運河北端的一個標志。
http://ke..com/view/548532.htm
http://ke..com/view/71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