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鍍鋅鋼管為什麼6米長
標准長度
一、外形及重量
1、通常長度
鍍鋅鋼管的長度為6m,每批允許體重量不大於總重量5%,長度不小於2m的短尺鋼管。
2、定尺長度
鍍鋅鋼管的主尺長度應在通常長度范圍內其長度允許偏差為+20mm。
3、倍尺長度
鍍鋅鋼管的倍尺長度應在通常長度范圍內其餘長允許偏差為+20mm。每個倍尺應留5mm-10mm的切口餘量。
4、 彎曲度
鍍鋅鋼管應具有使用性的直度。
5、端頭形狀
鍍鋅鋼管的兩端應在鍍鋅前與鋼管軸線切成直角,切口內外毛刺高度均不得大於0.5mm。
6、交貨重量
鍍鋅鋼管以實際重量交貨。
7、標記
鍍鋅鋼管應註明國標標准編號和尺寸及廠家名稱。
二、鍍鋅鋼管質量技術要求:
1、 牌號和化學成份
鍍鋅鋼管用鋼的牌號和化學成分應符合GB-3092所規定的黑管用鋼的牌號和化學成份。
2、製造方法
黑管的製造方法(爐焊或電焊)由製造廠選擇,鍍鋅採用熱浸鍍鋅法。
3、交貨狀態
鍍鋅鋼管以不帶螺紋交貨。
4、螺紋及管接頭
(1) 帶螺紋交貨的鍍鋅鋼管,螺紋應在鍍鋅後車制。螺紋應符合YB822的規定。
(2) 鋼制管接頭應符合YB238的規定,可鑄鐵管接頭應符合YB230的規定。
5、力學性能
鋼管鍍鋅前的力學性能應符合GB3092的規定。
6、鍍鋅層的均勻性
鍍鋅鋼管應做鍍鋅層均勻性的試驗,鋼管試樣在硫酸銅溶液中連續浸漬5次不得變紅。
7、冷彎曲試驗
公稱口徑不大於50mm的鍍鋅鋼管應做冷彎曲試驗。彎曲角度為90。,彎曲半徑為外徑的8倍。試驗時不帶填充物,試樣焊縫處應置於彎曲方向的外側或上部。試驗後,試樣上不應有裂縫及鋅層剝落現象。
8、水壓試驗
水壓試驗應在黑管進行,也可用渦流探傷代替水壓試驗。試驗壓力及渦流探傷對比試樣尺寸應符合國標GB3092的規定。
9、表面質量
鍍鋅鋼管的內外表面應有完整層,不得有未鍍上鋅的黑斑和氣泡存在。允許有不大的粗糙面和局部的鋅瘤存在。
10、鍍鋅層重量
鍍鋅層重量平均值應不小於500g/㎡,其中任何一個試樣不得小於480g/㎡。
三、試驗方法:
1、表面檢查
鍍鋅鋼管的內外表面應用肉眼逐根進行檢查。
2、尺寸檢查
鍍鋅鋼管應在鍍鋅前的黑管上用足夠精確度的量具逐根進行測量。
3、螺紋檢查
帶螺紋的鍍鋅鋼管,按YB822的規定,用環規逐根檢查螺紋。
四、檢驗規則:
1、鍍鋅鋼管按批進行檢查和驗收,每批由同一牌號、同一規格的鋼管組成
公稱口徑≤25mm 每批1000根
公稱口徑>m25~50m 每批750根
公稱口徑>50mm 每批500根
2、復驗和判定
鍍鋅鋼管的復驗和判定規則應符合GB2102的規定。
五、包裝、標注及質量證明書
鍍鋅鋼管的包裝、標志及質量證明書應符合GB2102的規定。
② 對於框架結構的填充牆,有無規定牆長超過6米需設置構造柱,如有請指明出處,謝謝!
樓上網友的記憶不錯,不同地區的圖集對填充牆體構造柱的設置均有不同的表述。最明確的說法見於《建築抗震設計規范》第13.3.4第4款:「牆長大於5m時,牆頂與梁宜有拉結;牆長超過8m或層高2倍時,宜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牆高超過4m時,牆體半高宜設置與柱連接且沿牆全長貫通的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牆長超過8m或層高2倍時,宜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這句話規范給出的語氣是「宜」,而不是「應」或「必須」。也就是說「在條件許可時首先這樣做的」,假如條件不許可,也未必一定要加。
補:圖集跟《建築抗震設計規范》要求相吻合,這是對的,因為圖集制訂的主要依據便是國家規范。
1、這個數值應該到設計規范里去查,驗收規范裡面是沒有的。
2、你所謂的《砌體施工驗收規范》,其實就是《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3-2002),你到網上搜索一下,不難得到。想要電子版也可以,但你得提供郵箱呀,否則如何傳你?總不能粘貼在這里吧?我即便沒有這個東東,也會為你到網上去查找的,給人發電子版是我的專長!
3、《填充牆砌體規范》?沒聽說過國家曾經出過這本規范,在《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中只有「填充牆砌體工程」的驗收標准,但是本質量驗收規范,不會給出這個距離的。「明確的要求是必須加」不會在一本根本不存在的規范中查得到!
4、關於框架結構體系中的填充牆體,牆體中構造柱設置間距的依據,在上次回復中已經非常明確了,各地的圖集也是基於這個原則進行編制的。但是,對於砌體結構中非承重牆體構造柱設置間距則在《建築抗震設計規范》中沒有提及,不過有一句話,即「長度大於5m的後砌隔牆,牆頂尚應與樓板或梁拉結。」,我想這也許是那個所謂的5m的由來,但這個5m沒有構造柱什麼事兒。
5、個人認為:規范要求應該說是最低的要求了,尤其是國標,它絕不是建議性!盡管用詞為「宜」,只要你找不到特定的不允許的條件,還是要執行的,否則,設計和施工都是通不過的,當然,這不包括非正常操作。
6、《混凝土施工規范》?全稱和規范編號是多少?說的是不是《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這是本全新規范,之前根本就沒有。2008年1月份剛組建的編制組,2009年徵求意見稿才見諸網上,至今還沒有正式發布,哪來的82規范?
7、在對規范修訂實行的過程中,當交替搭接時間過後,原規定便廢止了,這個會有相關部門發布正式文件的,像「修訂後的規范沒有的,仍執行原規范」這種情況,那屬於相當罕見的個例,一般新規范的內容要比原規范全面,是對原規范的一種全新的包容,所拋棄的也大多是不適合的、應該淘汰的,也是不宜再去遵循的。
③ PVC管,國標為什麼規定長度一般是4米或是6米,這個有什麼特別的用意嗎
運輸方便!!還有建築有關
④ 材料一般都是6米長,而當做工程時要切割的材料尺寸卻很多,我要的計算器就是在計算器中輸入要切割材料的尺
你下載這來個軟體,門窗輔自助設計2.0版,鑲嵌在EXCEL表格中,這個軟體有個線材優化功能,你可以把你要切割材料的尺寸和數量輸入EXCEL表格中,然後按線材優化,然後輸入原材料的尺寸,它就會計算出那種尺寸配那種尺寸最省材料,優化率非常高!對所有線性材料都適用,你試試就知道了!呵呵,希望能幫得到你
⑤ 防火分隔水幕的有效寬度為什麼要規定在不小於6米這個是有什麼原因的嗎
這個因為管道上的連接開式的噴水的,管路越長,管道阻力越大且壓力不足,供水起始端壓力還可以的,末端的時候壓力逐漸減小,不能保證效果的,
⑥ 一支材料長度6米,怎麼才能把不同長度的材料相加等於6米或者接近6米,然後在進行下一支計算
5的倍數有5,10,15,20,25,30,35,40,45,回50,55,60,65,70,75,80,85; 6的倍數有6,12,18,24,30,36,42,48,54,60,66,72,78,84;根據題意,答通過觀察得出:只有當取6的倍數末尾是0,5的倍數末尾是5的情況下,不浪費材料正好;即取5的倍數25和6的倍數60或5的倍數55和6的倍數30相加即可; 25+60=85(米), 25÷5=5(根),60÷6=10(根), 55+30=85(米), 55÷5=11(根),30÷6=5(根),答:5米的5根,6米的10根;或5米的11根,6米的5根.
⑦ 請教一下做木頭行業的師傅 木材廠進木頭材料來時的尺寸是什麼樣子的 比如說鋼管都是6米長的
木材進廠尺寸 2、4、6米 一般以4米為多 直徑18--30CM 大直徑木頭已很少見
⑧ 為什麼大部分不銹鋼長度都是六米
你說的那是不銹鋼裝飾管和衛生級不銹鋼焊管
不銹鋼無縫管一般都是不定尺的
至於為什麼是6米 好多年了一直賣的是6米的焊管 問樓下吧
⑨ 計算材料用量(求大神幫忙) 問題:管道固定長度是6米,我需要裁剪多種尺寸(如:2.2米、3.3米、
沒有公式,只有湊<=6米的長度。
如4.2+1.8=6,2.2+3.6=5.8,5.3,3.3,2.8,
共5根。
⑩ 無縫鋼管的長度都是6米定尺嗎
不是各種鋼管理論重量計算公式
鋼管的重量=0.25×π×(外徑平方-內徑平方)×L×鋼鐵比重 其中:π = 3.14 L=鋼管長度 鋼鐵比重取7.8 所以, 鋼管的重量=0.25×3.14×(外徑平方-內徑平方)×L×7.8 * 如果尺寸單位取米(M),則計算的重量結果為公斤(Kg)
鋼的密度為: 7.85g/cm3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的計量單位為公斤( kg )。其基本公式為:
W(重量,kg )=F(斷面積 mm2)×L(長度,m)×ρ(密度,g/cm3)×1/1000
各種鋼材理論重量計算公式如下:
名稱(單位)
計算公式
符號意義
計算舉例
圓鋼 盤條(kg/m)
W= 0.006165 ×d×d
d = 直徑mm
直徑100 mm 的圓鋼,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165 ×1002=61.65kg
螺紋鋼(kg/m)
W= 0.00617 ×d×d
d= 斷面直徑mm
斷面直徑為12 mm 的螺紋鋼,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0.00617 ×12 2=0.89kg
方鋼(kg/m)
W= 0.00785 ×a ×a
a= 邊寬mm
邊寬20 mm 的方鋼,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202=3.14kg
扁鋼
(kg/m)
W= 0.00785 ×b ×d
b= 邊寬mm
d= 厚mm
邊寬40 mm ,厚5mm 的扁鋼,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40 ×5= 1.57kg
六角鋼
(kg/m)
W= 0.006798 ×s×s
s= 對邊距離mm
對邊距離50 mm 的六角鋼,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798 ×502=17kg
八角鋼
(kg/m)
W= 0.0065 ×s ×s
s= 對邊距離mm
對邊距離80 mm 的八角鋼,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5 ×802=41.62kg
等邊角鋼
(kg/m)
= 0.00785 ×[d (2b – d )+0.215 (R2 – 2r 2 )]
b= 邊寬
d= 邊厚
R= 內弧半徑
r= 端弧半徑
求20 mm ×4mm 等邊角鋼的每m 重量。從冶金產品目錄中查出4mm ×20 mm 等邊角鋼的R 為3.5 ,r 為1.2 ,則每m 重量= 0.00785 ×[4 ×(2 ×20 – 4 )+0.215 ×(3.52 – 2 ×1.2 2 )]=1.15kg
不等邊角鋼
(kg/m)
W= 0.00785 ×[d (B+b – d )+0.215 (R2 – 2 r 2 )]
B= 長邊寬
b= 短邊寬
d= 邊厚
R= 內弧半徑
r= 端弧半徑
求30 mm ×20mm ×4mm 不等邊角鋼的每m 重量。從冶金產品目錄中查出30 ×20 ×4 不等邊角鋼的R 為3.5 ,r 為1.2 ,則每m 重量= 0.00785 ×[4 ×(30+20 – 4 )+0.215 ×(3.52 – 2 ×1.2 2 )]=1.46kg
槽鋼
(kg/m)
W=0.00785 ×[hd+2t (b – d )+0.349 (R2 – r 2 )]
h= 高
b= 腿長
d= 腰厚
t= 平均腿厚
R= 內弧半徑
r= 端弧半徑
求80 mm ×43mm ×5mm 的槽鋼的每m 重量。從冶金產品目錄中查出該槽鋼t 為8 ,R 為8 ,r 為4 ,則每m 重量=0.00785 ×[80 ×5+2 ×8 ×(43 – 5 )+0.349 ×(82–4 2 )]=8.04kg
工字鋼(kg/m)
W= 0.00785 ×[hd+2t (b – d )+0.615 (R2 – r 2 )]
h= 高
b= 腿長
d= 腰厚
t= 平均腿厚
R= 內弧半徑
r= 端弧半徑
求250 mm ×118mm ×10mm 的工字鋼每m 重量。從金屬材料手冊中查出該工字鋼t 為13 ,R 為10 ,r 為5 ,則每m 重量= 0.00785 ×[250 ×10+2 ×13 ×(118 –10 )+0.615 ×(102 –5 2 )]=42.03kg
鋼板(kg/m2)
W= 7.85 ×d
d= 厚
厚度 4mm 的鋼板,求每m2 重量。每m2 重量=7.85 ×4=31.4kg
鋼管(包括無
縫鋼管及焊接
鋼管(kg/m)
W= 0.02466 ×S (D – S )
D= 外徑
S= 壁厚
外徑為60 mm 壁厚4mm 的無縫鋼管,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2466 ×4 ×(60 –4 )=5.52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