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安哪裡有好玩的地方
南安名勝眾多,擁有一批知名的歷史文物和名勝古跡,現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0處。鄭成功陵墓、九日山摩崖石刻、「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安 平橋、蔡氏古民居建築群聞名遐邇;雪峰寺、鳳山寺、靈應寺、五塔岩、天心洞等眾多座寺觀名勝,構成一道神奇的宗教文化風景線;天柱山、黃巢山、大佰島等,是生態旅遊觀光勝地。
靈應風景旅遊區位於南安市東北部洪梅鎮玳瑁山,自省道305線沿洪(瀨)六(都)公路可直達景區,北連南安樂峰、洛江區羅溪鎮,南接洪瀨鎮,東與洛江區雙髻山風景區遙相呼應。靈應風景旅遊區地處南安東北部洪梅鎮境內的玳瑁山山腰,風景區內有始建於五代後唐的靈應寺、觀音廣場、觀音閣以及其他旅遊配套設施。
4.南安香草世界
香草世界度假村位於福建南安市蓬華鎮天柱山風景區,海拔1033.5米,為該省第一座以香草為主題的健康休閑度假村。種植包括熏衣草、羅勒、薄荷、櫻花等在內的許多品種的香草經濟作物。福建首座香草主題南歐風情度假庄園,有連綿起伏的天然森林,有漫山遍野盛開的薰衣草天堂,有繽紛如火的絕美櫻花,既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珍奇花樹讓你目不暇接,又有令人深深著迷的南歐鄉村城堡,風車童話,更有全家可以玩鬧翻天的各式主題活動,另外,還可以享受到風味絕佳的異國香草料理!在青山綠水之間已建成的景點有天柱岩寺、金熊樂園、開心農場、好漢雄坡、天池垂釣、專業拓展基地、福建首家滑翔傘基地、頂級CS野戰場、越野卡丁車、山間別墅、溫莎城堡、香草基地、花園餐廳、多功能會議廳等,讓你度假、娛樂兩相宜。
⑵ 南安市石井鎮到廈門怎麼走
先坐車或打摩的到水頭,然後再從水頭坐車到廈門。
⑶ 南安有哪些鄉鎮
截至2018年5月31日,南安市轄3個街道、21個鎮、2個鄉、1個經濟開發區,共有32個社區、384個行政村。具體如下:
3個街道:溪美街道、柳城街道、美林街道。
21個鎮:官橋鎮、省新鎮、侖蒼鎮、東田鎮、英都鎮、翔雲鎮、金淘鎮、詩山鎮、蓬華鎮、碼頭鎮、九都鎮、樂峰鎮、羅東鎮、梅山鎮、洪瀨鎮、洪梅鎮、康美鎮、豐州鎮、霞美鎮、水頭鎮、石井鎮。
2個鄉:眉山鄉、向陽鄉。
2個開發區: 南安經濟開發區、雪峰華僑經濟開發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所公示的行政區劃地圖,南安市的行政區劃如下所示:
南安市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與台灣島隔海相望,是舉世聞名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和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鄉。三國東吳置縣,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
南安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東接泉州中心市區,西靠廈門經濟特區,處於閩南金三角中心地帶。市區距晉江機場30公里,距廈門機場80多公里,交通四通八達、方便快捷,是福建東南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節點。
南安名勝眾多,擁有一批知名的歷史文物和名勝古跡,現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0處。
鄭成功陵墓、九日山摩崖石刻、「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安平橋、蔡氏古民居建築群聞名遐邇;雪峰寺、鳳山寺、靈應寺、五塔岩、天心洞等眾多座寺觀名勝,構成一道神奇的宗教文化風景線;天柱山、黃巢山、大佰島等,是生態旅遊觀光勝地。
信息來源: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全國行政區劃信息查詢平台
2、南安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南安概況
⑷ 廈門到南安市石井鎮坐車怎麼快
汽車到水頭站,然後水頭到石井鎮很近了,10公里,小巴或者公交車到,摩的也行。版
還有個方法是坐761路公交車到權蓮河,然後租個摩的到石井鎮,蓮河到石井鎮10公里,摩的最多20塊。
廈門761路
島外跨區線路 翔安蓮河 5:50-20:15|第三醫院 5:50-19:10 上車1元,跨三忠站遞增1元,全程2元 廈門公交集團翔安公司
第三醫院 - 陽翟 - 城南 - 同安汽車站(南) - 同安汽車站(西) - 祥橋路口 - 同興 - 新西橋 - 城西 - 同安小西門 - 同安一中 - 東橋 - 啤酒廠 - 頂溪頭 - 下溪頭 - 東宅 - 蘇厝路口 - 洪塘派出所 - 洪塘中學 - 埔後路口 - 新霞 - 三忠 - 湖厝 - 桐梓 - 翔安一中 - 馬巷車站 - 第一醫院同民分院 - 路邊許 - 下坂 - 西亭 - 火炬路口 - 祥吳 - 翔安文化中心 - 翔安區政府路口 - 宋坂路口 - 新店 - 陳塘 - 新店西林 - 呂塘 - 董水 - 陳坂 - 茂林 - 東園 - 霄壟 - 珩厝 - 霞浯 - 前坂 - 蓮河 (48站)
⑸ 請問,泉州南安石井鎮和水頭鎮有游樂園嗎
游樂園? 石井好像有 水頭我可以確定沒有
石井你可以過去問下哪些摩的 他們經常載客 應該會比較清楚!
⑹ 泉州南安石井有什麼好玩的
著名民族英雄鄭成功故鄉閩南古津石井鎮,位於福建東南沿海最南端,與金門僅距6海里。石井馬江是南安市唯一的出海口,也是閩東南海峽西岸的海上對外交通要沖。東隔馬江毗鄰晉江東石,南臨浯江遙對金門,西連龜山與廈門翔安巷東接壤,北與水頭交界。全鎮陸地面積83平方公里,海域面積50平方公里。人口72500多人,外來人口30000多人,旅居海外僑親和港澳台同胞6萬多人。 改革開放以來,石井人民秉承先人艱苦創業的成功精神,圍繞建設"現代化港口城鎮"的總體目標,立足港口優勢,挖掘區位潛力,壯大"石材、石化、航運漁業、新型輕工、旅遊"五大支柱產業,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2004年,完成工商稅收2.26億元,年總供電量超5億千瓦時,經濟實力位居全省農村50強鄉鎮第4位。連年來,多次獲得省、泉州市、南安市授予的各種榮譽稱號,是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和"福建省第八屆文明鄉鎮"。 石井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淳樸的海濱民俗風情。宋理學家朱熹曾多次到石井楊子山書院講學,故有"理學淵源開石井"贊譽;明民族英雄鄭成功以收復台灣的民族赤誠感化世人;曾是"海上絲綢之路"出海口之一的石井古津,古往今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頻仍。這些特殊的歷史條件孕育了這里的民俗風情傳統:知禮識儀,愛國愛鄉,勤奮淳樸,熱情好客。宗教信仰以佛教、道教為多。石井是高甲戲的發源地,古時岑兜村洪埔師及村民創造了高甲戲劇種。因此洪埔師被後人稱為"戲祖公"。近百年來,石井的高甲戲蜚聲海內外。 石井,是一座地靈人傑的濱海古鎮。境內的"四海四陸"八奇和境外的"春夏秋冬"十二景,勾勒出"鰲石山、石井江、楊子山"三個文物盛存、風景秀麗的名勝景區,其中尤以全國首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的民族英雄鄭成功紀念館為中心,以延平郡王祠、中憲第和開台聖王紀念堂等景點為輔助而創建的鰲山鄭成功文化園;以"海上視師"石刻、靖海門、銃城、清水岩、邦伯坊大佰島等文物景點為呼應,展示了石井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 大陸離台灣最近的地方南安石井鎮``` 泉州離廈門最近的地方南安石井鎮``` 一個讓廈門政府和泉州政府都想霸佔的鄉鎮`石井鎮... 南安唯一靠海的鎮``石井鎮..` 福建唯一可以直航金門的鎮 石井鎮``` 鄭成功的故鄉---石井鎮【概況】 求精石井鎮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鄉,位於南安市最南端的唯一出海口。全鎮陸地面積83平方公里,海域50平方公里,海岸線24公里,人口7萬多人。轄25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旅居海外僑親和港、澳、台同胞6萬多人。與金門島距離僅三海 里,水路距廈門30海里、後渚港48海里、香港322海里、台灣高雄170海里。連接國道324線的水石蓮公路模貫全鎮,水陸交通便捷。不僅是閩南東海峽西岸中心要沖和南安唯一出海港,而且是閩南著名僑鄉和台灣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改革開放以來,石井鎮大力弘揚鄭成功精神,充分發揮人文、區位、僑台優勢,認真組織實施以發展鄉鎮企業為騰飛龍頭的港口經濟發展戰略,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全鎮現有企業600多家,年產值40.4億元,年納稅14192.8萬元,成為海上有運輸、 漁業,陸上有石材、石化等支柱行業的省級明星鎮,在南安市人均創值、人均納稅位居榜首,排列全省經濟綜合實力50強鄉鎮第八位,是南安市第一個創稅超億元的鄉鎮,是福建著名的航運之鄉和石材生產基地。 [歷史文化] 石井鎮歷史悠久,風景宜人。隋代就有人於此漁耕生息;唐辟「海上絲綢之路」;宋設「石井津」置「巡檢司」;明建「靖海寨」築「煙墩銃城」;清初是鄭成功屯師復台基地之一。與金門島海上通道之間的大佰島、成功樓、延平郡王 祠、海上視師石、銃城靖海門與《平寇碑記》、鄭成功紀館、鄭成功碑林和閩南名剎清水岩摩崖石刻等景點,蘊含豐富的鄭成功文化內涵,構成一道旅遊觀光 的亮麗的海天風景線,被泉州市旅遊局辟為鄭成功史跡一日游,極具開發價值。2003年8月「鄭成功史跡」已被評為泉州十八景之一。 石井港有悠久的海外交通史,唐時就有石井奎霞人林靈仙造舟通渤尼(印尼),明石井人鄭芝龍、鄭成功父子建造強大船隊開往日本、巴達維亞、呂宋、台灣、澳門等地。頻繁的海內外經濟、文化交流,使這個歷史古鎮更具獨特的風情:如詩如畫的天然景觀,壑達開朗、熱情好客的石井人,古樸濃郁的民俗氛圍,令人陶醉怡然。 石井的宗教信仰以佛教居多:東庵宮、西安寺、大慈林、清水岩、慈覺林等每逢「初一」、「十五」香煙鼎盛;以「清靜無為、修身養性」觀點的道教在石井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相傳唐末楊肅曾於揚子山揚林書院傳教;石井的基督教始於1915年,基督教傳入後,設有石井基督教堂會和溪東教堂會,現教徒1千餘人。 石井,是閩南高甲戲發源地。它起源於石井岑兜洪埔師,故高甲戲人皆稱石井岑兜村的洪埔師為「戲祖公」。石井曾以「五虎班」(福勝班、福慶班、福美班、福金興、金成興)的高甲戲班聞名於海內外。近代著名的高甲戲演員有鄭文語、黃琵琶、陳坪師、洪道成、洪銀樹、許仰川、陳梓良、洪英蓮等。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以人們熟悉的石井著名歷史人物有:驅遂荷 夷,收復國土台灣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兄弟同榜、雙鳳聯科」之稱的萬曆23年(1595)擢升南京浙江道監察御史的黃華秀及其兄黃華瑞;任辰聯捷進士,授無錫知縣, 後擢雲南府知府,勵志好古,精湛經學,著有《海亭文集》的鄭普;為我黨地下斗爭和解放事業捐軀的陳火把烈士;與弘一、太虛、關峰三大法師齊名,先後創辦學校、參禪班,翻印《大乘經典》的菲律濱開山祖釋性願法師;1948年出任萬隆僑團聯合主席,1974年當選為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的僑領洪戴德;曾任福建農學院院長、教授、省亞熱帶植物研究所所長、中國農業科學院學部委員、曾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五、六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的李來榮;先後擔任福建省工商聯合會主委、中國民主建國會福建省主委、政協福建省委員會第二至七屆副主席,省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政協全國委員會四屆委員、五至八屆全國人大代表等職的陳希仲。 石井是鄭成功的故鄉,相傳鄭成功在軍中仿照科舉制度發明中秋博餅游戲後,在閩南一帶迅速傳播開來。石井鄉親們為了紀念這位民族英雄,博餅游戲也成為中秋佳節最火暴的民間游戲。 「早些年石井街滿街都是餅店。」鄭成功研究會延平分會會長鄭萬江和會員鄭新新說,博餅是石井人中秋期間最熱鬧的事,每逢中秋,每家每戶都會買餅來博樂。博餅所用的餅與一般的月餅不一樣,鄭成功按照古代科舉制度給博餅定了「狀元、榜眼、探花、四進、舉人、秀才」幾個不同級別,博餅用餅也按照這個級別,從大到小專門製作供博餅使用的一套63枚餅。由於博餅盛行,當時石井街上餅店應運而生,中秋前後,滿街月餅飄香。 石井博餅習俗從每年的農歷八月初一開始到八月十六結束,歷時半個多月。鄭萬江說,每逢中秋,石井大街小巷,無論是沿街商店還是百姓人家,陸地或者船上,都會設台博餅,「隨便走到哪裡都可以停下來玩」。 不只是在陸地,八月十五,每逢佳節倍思親,海上明月升起之時,仍然在海上趕海的人們回不了家,於是就在船上博餅游戲,慶祝中秋佳節。 今年69歲的鄭萬江回憶說,1962年他24歲時出海打魚,恰逢中秋前後,出海前船員們特意跑到餅店買了幾套餅,准備在捕魚閑暇時進行博餅游戲。夜晚明月高掛,船員們就在甲板上博餅,熱熱鬧鬧、開開心心地過中秋佳節。贏的人固然高興,輸的人也興致盎然。博餅結束,贏餅多的人就把餅分給大夥一起享用。 博餅游戲,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博個「狀元」,因為這是極大的榮幸,鄭萬江說,早些年,人們博到「狀元」時通常是捧著狀元餅回家燒高香,因為很多人相信,博到「狀元」的人這一年都會很幸運。 據介紹,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石井的博餅游戲一度不是那麼熱鬧了,但這兩年,石井人又重新愛好起博餅慶中秋來。石井社區負責人許僑遷說:「今年的博餅大賽肯定會非常熱鬧。」 簡單的說: 鄭成功紀念館 中憲第(不怎麼好玩) 海邊
⑺ 南安市水頭的a n摩店都集中在哪裡……
沒有了,被掃黃打黑了
⑻ 南安市勞動局詳細地址
從石井坐車到市區,下車後往泉州方向大概1KM左右。。就在東南大酒店旁。。
⑼ 南安是個怎樣的地方
南安市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與台灣島隔海相望,三國東吳置縣,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南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曾一度是閩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全市土地面積2036平方公里,人口148萬,海外僑胞300多萬人,是舉世聞名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和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鄉。
南安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0.9℃,無霜期349天,享有「四序有花常見雨,一冬無雪卻聞雷」之美譽,一年四季均適宜旅遊活動。
南安襟山帶海,風光秀麗,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有氣勢宏偉的鄭成功陵園、「天下無橋長此橋」的五里橋(安平橋)、海交史珍貴文物的九日山摩崖石刻 、閩南建築大觀園的蔡氏古民居建築群四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蓮花峰、五塔岩等78個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還有大佰島娛樂世界、山外山生態農業度假區、黃巢風景區等諸多自然、人文景觀,以及典雅多姿的梨園戲、高甲戲、南音等藝術奇葩和風味獨特的地方小吃。風景神奇,文化獨特,民風古樸,令海內外遊客流連忘返。
南安有著優越的投資環境。市區距廈門國際機場97公里,距泉州晉江機場30公里,距省會福州220公里,福廈公路、漳泉鐵路以及福廈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公路密度居全省之首。國家二類口岸石井港已建成5000噸級碼頭並可直航香港、廈門、上海、廣州,形成以鐵路、高等級公路、港口海運為一體的交通格局。全市供水、供電、通訊網路健全、市政建設日新月異,城市綠化覆蓋率達31.6%,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品位不斷提高。
改革開放以來,南安發揮「山、海、僑、台、文」等優勢,闖出一條外向型經濟、股份合作制為主、多種經濟形勢共同發展的路子,1993年經濟綜合實力躍居福建十強和全國百強縣(市)行列,繼1998年被授予「中國龍眼之鄉」和1999年被授予「中國建材之鄉」稱號後,南安市委、市政府又提出建設「旅遊之鄉」的發展戰略。全市現已形成水暖器材、石料板材、陶瓷建材、針織服裝、雨具鞋帽、皮革箱包、塑料化工、食品罐頭等八大主導行業。社會文化事業蒸蒸日上,先後榮獲全國「體育先進市」、「科技先進市」、「文化先進市」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