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建材百科 > 省庄宦家峪魯什麼建材

省庄宦家峪魯什麼建材

發布時間:2021-03-07 16:31:15

『壹』 黃河有什麼資料

黃河,中國古代也稱河,發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於山東省東營墾利縣注入渤海。幹流河道全長5464千米,僅次於長江,為中國第二長河。黃河還是世界第五長河。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為上游,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為中游,河長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786千米。(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里採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總面積達752443平方千米。

黃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324立方米。

黃河中遊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目錄 [隱藏]
1 釋名
2 水文特徵
2.1 源頭
2.2 分界
2.2.1 上游
2.2.2 中游
2.2.3 下游
2.3 主要支流與湖泊
2.4 幹流峽谷
2.5 幹流水利樞紐
2.6 橋梁
3 環境狀況
3.1 水土流失
3.2 斷流
4 歷史與文化
4.1 河道變遷
4.2 水利簡史
4.3 中華文明的搖籃
4.4 與黃河有關的人物
4.5 旅遊文化資源
5 其他
6 參看
7 站外鏈接

[編輯]
釋名

黃河母親「河」字在秦漢以前基本上是黃河的專稱,而河流稱為「川」或者「水」(但也有例外,如《山海經》曰:「昆侖山,縱廣萬里,高萬一千里,去蒿山五萬里,有青河、白河、赤河、黑河環其墟。」)先秦的文獻中找不到黃河一詞,成書於漢武帝征和年間的《史記》全篇也不見黃河的說法。據學者李鄂榮考證,黃河一詞最早見於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志》中「常山郡·元氏縣」的釋文里。黃河的「黃」字用來描述河水的渾濁,這在古書中也早有記載:戰國時期的《左傳·襄公八年》鄭國的子駟引《逸周詩》說「俟河之清,人壽幾何!」;《爾雅·釋水》記有「河出昆侖,色白,所渠並千七百一川,色黃。」

黃河上源的星宿海由扎陵湖、鄂陵湖等數量眾多的水泊和海子組成,在陽光照耀下星宿海的無數湖沼光彩奪目,如同孔雀開屏,十分美麗壯觀,因而當地的藏族居民把這一段黃河稱作「瑪曲」(rma chu),即「孔雀河」的意思。甘肅省「瑪曲」縣即以此河段命名。

[編輯]
水文特徵
[編輯]
源頭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脈,但真正源頭所在現在依然存有爭議。歷史上人們對黃河源頭的認識有一個過程。

《尚書·禹貢》曾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的記載,「積石」在現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的阿尼瑪卿山,離黃河源頭還有距離。《山海經》、《爾雅》有河出昆侖的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後,有黃河發源於於闐,東流至鹽澤,再潛行地下,南出為河源的說法(見於《史記·大宛列傳》)。這些說法都不確切,但卻延續到隋唐。

隋唐以後人們逐漸對黃河河源建立了正確的認識。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滅吐谷渾後置河源郡,即現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區,表明人們已知黃河發源於此。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為平定吐谷渾叛亂,將領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曾率領人馬到達星宿海一帶,《新唐書》載他們「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覽觀河源。」。唐宋以來,長期將星宿海稱為黃河源頭。

至元代人們開始對對黃河河源進行實地考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實等人勘察黃河河源,對星宿海一帶作了詳細考察。 1315年潘昂霄根據都實的調查寫成《河源志》一書,明確指出黃河發源於星宿海西南百餘里處,該處有「水從地湧出如井,其井百餘」。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命拉錫、舒蘭探黃河河源。他們到達星宿海,發現星宿海上源還有三條河流,但並未追至源頭。拉錫、舒蘭歸京後繪有《河源圖》,舒蘭還寫有《河源記》。康熙末年組織全國性的地形測量,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派喇嘛楚兒沁藏布、蘭木占巴及理藩院主事勝住等人前往河源地區進行測量,此行「逾河源,涉萬里」,回京後將測量結果繪入《皇輿全覽圖》。此次測繪把星宿海以上的河源也勘查和繪制出來。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命門侍衛阿彌達「恭祭河源」。阿彌達到達星宿海以西300里處,對星宿海上源三條河流進行了實地勘查,認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為黃河上源。

19世紀未到20世紀初,西方探險者和地理學家深入青藏高原進行考察活動,他們也曾到達河源地區搜集自然、人文資料,如印度人阿喀,法國人竇脫勒、敖倫,俄國人普爾熱瓦爾斯基、士納可、科茲洛夫,德國人費士勒、台裴爾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黃河源頭進行了多次考察。1952年,由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在項立志、董在華率領下,對黃河河源進行了數月勘查。河源勘查隊認定約古宗列曲為黃河正源,雅合拉達合澤山是它的源頭,鄂陵湖在上,扎陵湖在下。這一結果與前人考察結果不相吻合,在學術界引起爭論,但黃河發源於約古宗列曲的說法廣為流傳。1978年,青海省邀請中央和地方有關科研專業人員,再次對黃河源頭和扎陵、鄂陵兩湖進行實地勘查,確認卡日曲為黃河正源,扎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1981年—1982年,學者楊聯康徒步考察了黃河全程。他認為黃河最遠源流是始於巴顏喀拉山山脊的拉郎情曲,它長於約古宗列曲30.5千米,長於卡日曲11.9千米。1985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歷史傳統和各家意見,確認瑪曲為黃河正源,並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瑪曲曲果樹立了黃河源標志。

星宿海上源的三條支流分別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居於最北部,發源於查哈西拉山,河長70千米,河道窄,支流少,水量有限,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斷流。約古宗列曲位於星宿海西,在三條上源中居中,發源於約古列宗盆地西南隅,海拔4750米,水量甚小,為寬1.0-1.5米,深0.1-0.2米的小溪。南部支流為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海拔4800米,有5處泉水從谷中湧出,匯成寬約3米,深0.3-0.5米,流速約3米/秒的一條小河,河流終年有水。約古宗列曲與卡日曲匯合成黃河源頭最初的河道瑪曲,然後注入星宿海。根據十萬分之一航測地圖測量,卡日曲比約古列宗曲長25千米。卡日曲流域面積為3126平方千米,約古宗列曲流域面積為2372平方千米。在卡日曲的和古宗列曲匯合處附近,測得卡日曲流量為6.3立方米/秒,測得約古宗列曲流量為2.5立方米/秒。據此1978年的黃河源頭考察認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

參考資料:黃河源頭

[編輯]
分界
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黃河水利委員會以河口鎮與桃花峪劃分上、中、下游;傳統的中學教科書以河口鎮與孟津劃分上、中、下游;學者楊聯康經考察後認為以青銅峽、孟津劃分更合適;學者許韶立主張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作為黃河中下游分界線。本文採取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

[編輯]
上游

在蘭州的「黃河第一橋」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以上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上游。上遊河段全長3472千米,流域面積38.6萬平方千米,流域面積佔全黃河總量的51.3%。上遊河段總落差3496米,平均比降為10‰;河段匯入的較大支流(流域面積1000平方千米以上)43條,徑流量佔全河的54%;上遊河段年來沙量只佔全河年來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黃河的清水來源。上遊河道受阿尼瑪卿山、西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而呈S形彎曲。黃河上游根據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為河源段、峽谷段和沖積平原三部分。

從青海卡日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以上部分為河源段。河源段從卡日曲始,經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瑪多,繞過阿尼瑪卿山和西傾山,穿過龍羊峽到達青海貴德。該段河流大部分流經於三四千米的高原上,河流曲折迂迴,兩岸多為湖泊、沼澤、草灘,水質較清,水流穩定,產水量大。河段內有扎陵湖、鄂陵湖,兩湖海拔高程都在4260米以上,蓄水量分別為47億立方米和108億立方米,為中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青海瑪多至甘肅瑪曲區間,黃河流經巴顏喀拉山與阿尼瑪卿山之間的古盆地和低山丘陵,大部分河段河谷寬闊,間或有幾段峽谷。甘肅瑪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區間,黃河流經高山峽谷,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發源於四川岷山的支流白河、黑河在該段內匯入黃河。

從青海龍羊峽到寧夏青銅峽部分為峽谷段。該段河道流經山地丘陵,因岩石性質的不同,形成峽谷和寬谷相間的形勢:在堅硬的片麻岩、花崗岩及南山系變質岩地段形成峽谷,在疏鬆的砂頁岩、紅色岩系地段形成寬谷。該段有龍羊峽、積石峽、劉家峽、八盤峽、青銅峽等20個峽谷,峽谷兩岸均為懸崖峭壁,河床狹窄、河道比降大、水流湍急。該段貴德至蘭州間,是黃河三個支流集中區段之一,有洮河、湟水等重要支流匯入,使黃河水量大增。龍羊峽至寧夏下河沿的幹流河段是黃河水力資源的「富礦」區,也是中國重點開發建設的水電基地之一。

從寧夏青銅峽至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部分為沖積平原段。黃河出青銅峽後,沿鄂爾多斯高原的西北邊界向東北方向流動,然後向東直抵河口鎮。沿河所經區域大部為荒漠和荒漠草原,基本無支流注入,幹流河床平緩,水流緩慢,兩岸有大片沖積平原,即著名的銀川平原與河套平原。沿河平原不同程度地存在洪水和凌汛災害。河套平原西起寧夏下河沿,東至內蒙古河口鎮,長達900千米,寬30~50千米,是著名的引黃灌區,灌溉歷史悠久,自古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

[編輯]
中游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中游,河長1206千米,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千米,佔全流域面積的45.7%;中遊河段總落差890米,平均比降0.74‰;河段內匯入較大支流30條;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42.5%,增加沙量佔全黃河沙量的92%,為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

河口鎮至禹門口是黃河幹流上最長的一段連續峽谷—晉陝峽谷,河段內支流絕大部分流經黃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粗泥沙的主要來源,全河多年年均輸沙量16億噸中有9億噸來源於此區間;該河段比降很大,水力資源豐富,是黃河第二大水電基地;峽谷下段有著名的壺口瀑布,深槽寬僅30—50米,枯水水面落差約18米,氣勢宏偉壯觀。

禹門口至三門峽區間,黃河流經汾渭平原,河谷展寬,水流緩慢。河段兩岸為渭北及晉南黃土台塬,是陝晉兩省的重要農業區。該河段接納了汾河、洛河、涇河、渭河、伊洛河、沁河等重要支流,是黃河下游泥沙的主要來源之一,多年年均來沙量5.5億噸。該河段在禹門口至潼關(即黃河小北幹流)的132.5千米河道,沖淤變化劇烈,河道左右擺動很不穩定。該河段在潼關附近受山嶺約束,河谷驟然縮窄,形成寬僅1000餘米的天然卡口,潼關河床的高低與黃河小北幹流、渭河下遊河道的沖淤變化有密切關系,故此有「潼關高程」這一水文術語。

三門峽至桃花峪區間的河段由小浪底而分為兩部分:小浪底以上,河道穿行於中條山、崤山之間,為黃河幹流上的最後一段峽谷;小浪底以下,河谷漸寬,是黃河由山區進入平原的過渡地段。

[編輯]
下游
參看黃河口

河南鄭州桃花峪以下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下游,河長786千米,流域面積僅2.3萬平方千米,佔全流域面積的3%;下遊河段總落差93.6米,平均比降0.12‰;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3.5%。由於黃河泥沙量大,下遊河段長期淤積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河」,黃河約束在大堤內成為海河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除大汶河由東平湖匯入外,本河段無較大支流匯入。

下遊河段除南岸東平湖至濟南間為低山丘陵外,其餘全靠堤防擋水,堤防總長1400餘千米。歷史上,下遊河段決口泛濫頻繁,給中華民族來了沉重的災難。由於黃河下游由西南向東北流動,冬季北部的河段先行結冰,從而形成凌汛。凌汛易於導致冰壩堵塞,造成堤防決溢,威脅也很嚴重。

下遊河段利津以下為黃河河口段。黃河入海口因泥沙淤積,不斷延伸擺動。目前黃河的入海口位於渤海灣與萊州灣交匯處,是1976年人工改道後經清水溝淤積塑造的新河道。最近40年間,黃河輸送至河口地區的泥沙平均約為10億噸/年,每年平均凈造陸地25至30平方公里。

[編輯]
主要支流與湖泊
黃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厲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無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黃河上的主要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烏梁素海、東平湖。

[編輯]
幹流峽谷
黃河幹流上的峽谷共有30處,位於上遊河段的28處,位於中游段流的2處,下遊河段流經華北平原,沒有峽谷分布。幹流峽谷段累計長1707千米,占幹流全長的31.2%。

茫尕峽—多石峽—麥多唐貢瑪峽—官倉峽—拉加峽—野狐峽—拉干峽—龍羊峽—阿什貢峽—松巴峽—李家峽—公伯峽—積石峽—寺溝峽—劉家峽—牛鼻子峽—朱喇嘛峽—鹽鍋峽—八盤峽—柴家峽—桑園峽—大峽(下峽)—烏金峽—紅山南峽—紅山北峽—黑山峽—虎峽—青銅峽—晉陝峽谷—晉豫峽谷(包括三門峽—任家堆—八里胡同—小浪底)

參考資料:黃河幹流峽谷

[編輯]
幹流水利樞紐
三門峽水利樞紐:山西平陸、河南三門峽市交界處,1960年投入使用
三盛公水利樞紐:內蒙古磴口,1966年 投入使用
青銅峽水利樞紐:寧夏青銅峽市,1968年投入使用
劉家峽水電站:甘肅永靖,1974年投入使用
鹽鍋峽水利樞紐:甘肅永靖,1975年投入使用
天橋水利樞紐:山西保德、陝西府谷交界處,1977年投入使用
八盤峽水利樞紐:甘肅蘭州,1980年投入使用
龍羊峽水電站:青海共和,1992年投入使用
大峽水利樞紐:甘肅蘭州,1998年投入使用
李峽水利樞紐:青海化隆,1999年投入使用
萬家寨水利樞紐:山西偏關、內蒙古准格爾旗交界處,1999年投入使用
小浪底水利樞紐:河南濟源和孟津交界處,2001年投入使用
另請參看:黃河大堤、黃河防洪、黃河防凌、汴渠、鴻溝、京杭運河、茅津渡、南水北調工程、河套灌區

[編輯]
橋梁
濟南黃河斜拉橋:山東省濟南市北側。1978年12月開工,1981年底建成。曾更換幾次鋼索。
濟南黃河公路橋:山東省濟南市北郊。1978年12月開工,1982年7月正式投入運營
濟南黃河浮橋:只在非汛期(夏汛和凌汛)使用,位於市北洛口渡口,免費使用。
蘭州黃河鐵橋:甘肅省蘭州市城北。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竣工於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
鄭州黃河橋:河南省鄭州市以北
[編輯]
環境狀況
[編輯]
水土流失
黃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2000年間(黃河流域仰韶文化時期至安陽殷墟)的地理環境適宜於植被的生長與人類生產生活活動的開展,高出約2℃的氣候環境為農作物和植被的發展創造了優良的條件。在這一時期,黃河中下游流域有雷夏澤、大野澤等大量的湖泊存在。《孟子·滕文公上》曾記載黃河流域「草木暢茂,禽獸繁殖」,關中平原直到中國戰國時期依然有著「山林川穀美,天才之力多」(《歷史時期黃河中游的森林》,史念海,1981年)。

戰國以後隨著鐵農具的廣泛使用和秦國經濟中心向關中遷移,黃河流域與黃土高原的植被開始遭到破壞。由於黃河流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是中國文明的中心之地(《中國歷史地理學》,藍勇,2002年),加之以古代中國重農輕牧的現象,黃河流域植被破壞成為長期、大量的現象。隨著公元11世紀氣候轉冷的開始,伴隨著中國經濟中心的南遷,黃河流域的生態破壞開始減少,然而森林覆蓋已經難以恢復到公元前3世紀的狀況。並隨著植被的破壞,黃土高原開始受到黃河的侵蝕而被捲走大量的土壤,形成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

[編輯]
斷流
從1972年起黃河經常出現斷流的情況[1]。斷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全球變暖。隨著近年來全球變暖情況的加劇,一方面使得河道的蒸發量大增,另一方面春夏季上游冰川的溶化大量吸收熱量,造成內陸局部氣溫低於往常,這就減小了內陸和海洋之間的溫差,進而造成季風減弱,缺少了季風從海面帶進內陸的水汽。雖然全球變暖使得冰川融化加大了上游水源的流量,但卻抵消不了蒸發量的提高和季風減弱的影響效應。最終造成中下游的水量逐年減少。
植被破壞。黃土高原地區植被破壞嚴重,缺少了植被涵養的土地逐步沙漠化,蒸發量變得更高,土地乾燥地下水需要不停的吸收流經河道才能得以補充。
灌溉方式落後。黃河中上游流經的多為經濟較不發達的老少邊窮地區,缺少節水灌溉的技術和資金,多為大水漫灌,黃河水浪費嚴重。
現在還有京九大橋

[編輯]
歷史與文化
[編輯]
河道變遷
據歷史記載,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間,黃河受到近1593次氾濫威脅,而因氾濫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

最近的一次黃河大改道是在1855年(清咸豐5年)。在那次黃河大改道之前,黃河下游流經路線,按照現時中國行政區域劃分,大體上經過河南的滎陽、鄭州、原陽、延津、封丘、中牟、開封、蘭考,後經山東的曹縣、單縣,再經安徽的碭山、蕭縣、最後入江蘇的豐縣、沛縣、徐州、邳縣、睢寧、宿遷、泗陽、淮安、漣水、阜寧、濱海然後入黃海。但在改道後,於銅瓦廂缺口後,黃河沖破原有的河道,改東北走向,在山東境內借大清河入渤海。

[編輯]
水利簡史
參看黃河水利史

[編輯]
中華文明的搖籃
黃河被稱為中華文明的母親河。公元前2000多年華夏族在黃河領域的中原地區形成、繁衍。

[編輯]
與黃河有關的人物

大禹治水大禹
潘季馴:明朝治黃專家
靳輔:清代治河名臣
田鼢:西漢武帝時期大臣
現代部分

黃秉維:中國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黃萬里: 中國水利專家
張光斗:中國水利水電專家
李儀祉:中國近代水利學家
錢寧:中國水利工程學家
錢正英:中國水利專家
賈讓:西漢水利家
張含英:中國水利專家
梁恩佐:美籍華人,黃河水土保持項目推廣者
[編輯]
旅遊文化資源
黃河博物館 - 花園口 - 壺口瀑布 - 後岡遺址 - 柳灣墓地 - 北首嶺遺址 - 大河村遺址 - 平糧台城址 - 廟底溝遺址 - 陶寺遺址 - 老官台文化- 賈湖遺址 - 仰韶文化 - 花樓子遺址 - 河南龍山文化 - 西水坡遺址 - 大地灣遺址 - 三門峽棧道遺跡 - 元君廟墓地 - 姜寨遺址 - 半坡遺址 - 裴李崗文化 - 風陵渡 - 西朱封墓地 - 大汶口文化 - 大汶口遺址

『貳』 研究陸游的材料,到哪裡找

陸游(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愛國詩人,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數十個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今尚存九千三百餘首,是我國現有存詩最多的詩人。是我國南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生於公元1125年。陸游自幼好學不倦,12歲即能詩文,蔭補登仕郎。
在飽經喪亂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20歲時與唐琬結婚,後被其母強行拆散。這種感情傷痛終其一生,《釵頭鳳》《沈園》等名作即是為此。紹興二十三年(公元1153)赴臨安應試進士,取為第一,而秦檜孫秦塤居其次,秦檜大怒,欲降罪主考。二十四年(公元1154)參加禮部考試,主考官再次將陸游排在秦塤之前,竟被秦檜除名。二十八年(公元1158),秦檜已死,陸游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三十二年(公元1162),孝宗即位,以陸游善詞章,熟悉典故,賜其進士出身。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兼編類聖政所檢討官、通判、安撫使、參議官、知州等職。淳熙二年(公元1175),范成大鎮蜀,邀陸游至其幕中任參議官。淳熙五年(公元1178),陸游詩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見,但並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兩任提舉常平茶鹽公事。六年(公元1179)秋,陸游從提舉福建常平茶鹽公事,改任朝請郎提舉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十二月到撫州任所。他一方面用大量精力處理因茶鹽官賣後,茶鹽戶破產,被迫採取私販和鬧事進行反抗而引發的各種糾紛和訴訟;另一方面上書朝廷,主張嚴懲不法官吏向茶鹽戶收納高額茶鹽稅,趁機大量搜括民脂民膏的行為。淳熙七年(公元1180)春,撫州大旱。五月大雨,山洪暴發,淹沒大片田地和村莊,洪水沖到撫州城門口,百姓飢困潦倒。陸游密切注視災情發展,寫下「嘉禾如焚稗草青,沉憂耿耿欲忘生。鈞天九奏簫韶樂,未抵虛檐瀉雨聲」詩句,同時上奏「撥義倉賑濟,檄諸郡發粟以予民」。在未徵得南宋政府同意前,他先撥義倉糧至災區賑濟,使災民免於飢餓之苦,然後奏請撥糧和給江西地方官下令發糧,並到崇仁、豐城、高安等地視察災情。這一舉措有損朝廷利益,十一月,被召返京待命。行前,從宦遊四方所搜集到的100多個葯方中,精選成《陸氏續集驗方》,刻印成書,留給江西人民,表達他的為民之心。途中又遭給事中趙汝遇所劾,竟以「擅權」罪名罷職還鄉。陸游在家閑居6年後,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春,以朝請大夫知嚴州(今浙江建德縣梅城鎮)。官至寶謨閣待制、晉封渭南伯,後被劾去封號。又以「擅權」之罪罷其官職還鄉。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陸游在嚴州任滿,卸職還鄉。不久,被召赴臨安任軍器少監。次年(公元1189),光宗即位,改任朝議大夫禮部郎中。於是他連上奏章,諫勸朝廷減輕賦稅,結果反遭彈劾,以「嘲詠風月」的罪名再度罷官。此後,陸游長期蟄居農村,於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與世長辭。
集中存詩共約9300餘首。他的詩大致可以分為三期:第一期是從少年到中年(46歲)入蜀以前。這一時期存詩僅200首左右,作品主要偏於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實。第二期是入蜀以後,到他64歲罷官東歸,前後近20年,存詩2400餘首。這一時期是他從軍南鄭,充滿戰斗氣息及愛國激情的時期,也是其詩歌創作的成熟期。第三期是長期蟄居故鄉山陰一直到逝世,亦有20年,現存詩約近6500首。詩中表現了一種清曠淡遠的田園風味,並不時流露著蒼涼的人生感慨。「詩到無人愛處工」,可算是道出了他此時的某種心情和所嚮往的藝術境界。另外,在這一時期的詩中,也表現出趨向質朴而沉實的創作風格。在陸游三個時期的詩中,始終貫串著熾熱的愛國主義精神,中年入蜀以後表現尤為明顯,不僅在同時代的詩人中顯得很突出,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陸游的詩可謂各體兼備,無論是古體、律詩、絕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寫得又多又好。在這方面,陸游繼承了前人的經驗,同時又富有自己的創作造,所以有人稱他和杜甫、李商隱完成七律創作上的「三變」(舒位《瓶水齋詩活》),又稱他的七律當時無與倫比。在陸游的七律中,確是名章俊句層見疊出,每為人所傳誦,如「江聲不盡英雄恨,天意無私草木秋」(《黃州》);「萬里關河孤枕夢,五更風雨四山秋」(《枕上作》)等。這些名作名句,或壯闊雄渾,或清新如畫,不僅對仗工穩,而且流走生動,不落纖巧。除七律外,陸游在詩歌創作上的成就當推絕句。陸游的詩雖然呈現著多彩多姿的風格,但從總的創作傾向看,還是以現實主義為主。他繼承了屈原等前代詩人憂國憂民的優良傳統,並立足於自己的時代而作了出色的發揮。
陸游在撫州度過了一年時間。政事之餘,他向臨川的藏書家借抄大量書籍,共創作詩歌174首,舊《撫州府志》存其詩12首,文1篇。 陸游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的信念始終不渝。一生創作詩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批判當時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風格雄渾豪放,表現出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強烈愛國熱情。《關山月》、《書憤》、《農家嘆》、《示兒》等篇均為後世所傳誦。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亦工詞,楊慎謂其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但有些詩詞流露出消極情緒。 陸游不僅工詩,還兼長詞。由於他對這種詩體不甚注重,所以詞作不多,現存詞共有130首。他的詞也風格多樣並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少詞寫得清麗纏綿,與宋詞中的婉約派比較接近,如有名的「釵頭鳳」即屬此類。而有些詞常常抒發著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著高超的襟懷,如「卜運算元」「驛外斷橋邊」、「雙頭蓮」「華鬢星星」等,或蒼遠,或寓意深刻,這類詞又和蘇軾比較接近。但是最能體現陸游的身世經歷和個性特色的,還是他的那些寫得慷慨雄渾、盪漾著愛國激情的詞作,如「漢宮春」「箭箭雕弓」、「春」「壯歲從戎」、「訴衷情」「當年萬里侯」、「夜遊宮」〕「雪曉清笳亂起」等,都是著一片報國熱忱的雄健之作。這類詞與辛棄疾比較接近。陸游在散文上也著述甚豐,而且頗有造詣。其中記銘序跋之類,或敘述生活經歷,或抒發思想感情,或論文說詩,最能體現陸游散文的成就。同時也如在詩中一樣,不時表現著愛國主義的情懷,比如《靜鎮堂記《銅壺閣記》《書渭橋事》等。
陸游一生力主北伐,雖然屢受主和派排擠打擊,但是他的愛國之情至死不渝,也與尤袤、楊萬里、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詩人」。死前曾作《示兒》一絕:「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是最能表現陸游創作精神的代表作。 他的詩產量極多,至老仍然創作不懈。實際上創作了一萬三千多首,經他自己刪汰之後仍有九千三百多首。 詩大致可分為三期:第一期為少年到中年(46歲),時期最長但留存作品最少,約200首,因陸游將自己早期「但欲工藻繪」的作品刪除淘汰的關系。 第二期為46-54歲,詩約2400多首。此時期因深入軍旅生活,詩風變為豪放壯闊,愛國思想也更加提升。此一時期詩歌創作的成熟和豐富,奠定了他作為一代文宗的崇高地位。 第三期為蟄居家鄉到逝世,現存詩6500首。數量之所以較多是由於他晚年未暇淘汰的緣故。此時期與農民接觸較多,再加上宦海沉浮飽經憂患,並且其年事已高,因此風格轉為清曠淡遠的田園風格和蒼涼的人生感慨。 不過即使詩風前後轉變了三次,但是他詩中還是充滿強烈的愛國情感,這也是他最大的特色與傳頌千古的原因。其他也有較為平淡、清麗、甚至是奇譎的作品(詩集中有數百首記夢的詩),不過那是少數。 《關山月》《書憤》《金錯刀》、《農家嘆》《黃州》《長歌行》等,均為其代表作。 另也工於詞,纖麗處似於秦觀,雄快處似蘇,超爽處更肖辛棄疾。以《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卜運算元·詠梅》等最為著名。 他的文學理論也具有相當影響力,主張詩文為發泄人心郁悶的利器,又主張養氣以求工。 《示兒》是他詩詞生涯中上留下的最後一首詩。
傳世名篇
七絕·劍門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消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七絕·梅花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七絕·示兒 死後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七律·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柱杖無時夜叩門。 五律·假山擬宛陵先生體 疊石作小山,埋瓮作小潭。旁為負薪徑,中開釣魚庵。谷聲應鍾鼓,波影倒松楠。借問此何許,恐是廬山南。 七絕·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三萬里河東入海,萬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七律·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七律·臨安春雨初霽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矯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細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五律·新春 老境三年病,新元十日陰。疏籬枯蔓綴,壞壁綠苔侵。憂國孤臣淚,平胡壯士心。吾非兒女輩,肯賦白頭吟? 七絕·冬夜讀書示子津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七絕·午飯 民窮豐歲或無食,此事昔聞今見之。吾儕飯飽更念肉,不待人嘲應自知。 七絕·梅花絕句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高標逸韻君知否?正在層冰積雪時。 七絕·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夜闌卧聽風聽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七絕·沈園(一)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台。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七絕·沈園(二)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卜運算元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 釵頭鳳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朝中措 梅 幽姿不入少年場,無語只凄涼。一個飄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腸。江頭月底,新詩舊夢,孤恨清香。任是春風不管,也曾先識東皇。 豆葉黃 一春常是雨和風,風雨晴時春已空。誰惜泥沙萬點紅。恨難窮,恰似衰翁一世中。 度浮橋至南台 客中多病廢登臨,聞說南台試一尋;九軌徐行怒濤上,千般橫系大江心。寺樓鍾鼓催昏曉,墟落雲煙自古今;白發未除豪氣在,醉吹橫笛坐榕陰。 好事近 揮袖上西峰,孤絕去天無尺。拄杖下臨鯨海,數煙帆歷歷。貪看雲氣舞青鸞,歸路已將夕。多謝半山松吹,解殷勤留客. 金錯刀行 黃金錯刀白玉裝,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京華結交盡奇士,意氣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清商怨 江頭日暮痛飲,乍雪晴猶凜。山驛凄涼,燈昏人獨寢。鴛機新寄斷錦,嘆往事、不堪重剩夢破南樓,綠雲堆一枕。
陸游的許多詩篇抒寫了抗金殺敵的豪情和對敵人、賣國賊的仇恨,風格雄奇奔放,沉鬱悲壯,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陸游的著作有《放翁詞》一卷,《渭南詞》二卷。《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存詞130餘首。他的名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廣為傳誦。陸游以現存詩作9000多首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詩歌作品存世量最多的詩人,創造了一項詩歌中國之最。 他始終堅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斷受到當權派的排斥打擊。中年入蜀抗金,長期的軍事生活豐富了他的文學內容,作品吐露出萬丈光芒,成為傑出詩人。「氣吞殘虜」。生當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中愛國思想的熏陶。紹興中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高宗即位,賜進士出身。
詩歌
他的詩歌藝術創作,繼承了屈原、陶淵明、杜甫、蘇軾等人的優良傳統,是我國文化史上一位具有深遠影響的卓越詩人 。他的主要著作有《渭南文集》《劍南詩稿》《放翁詞》《南唐書》《老學庵筆記》。

陸游書名為詩名所掩,陸游亦工書翰,精行草和楷書。他自稱"草書學張顛(張旭),行書學楊風(凝式)。"他的書法簡札,信手拈來,飄逸瀟灑,秀潤挺拔,晚年筆力遒健奔放。朱熹稱其筆札精妙,遒嚴飄逸,意致高遠。遺留書作不多,書論有《論學二王書》。傳世之作有《苦寒帖》《懷成都詩帖》等。
他的作品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悲憤激昂,要為國家報仇雪恥,恢復喪失的疆土,解放淪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閑適細膩,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貼出當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狀。他的學生稱贊他說:「論詩何止高南渡,草檄相看了北征」;一個宋代遺老表揚他說:「前輩評宋渡南後詩,以陸務觀擬杜,意在寤寐不忘中原,與拜鵑心事實同」。正是杜甫缺少的境界,所以說陸游「與拜鵑心事實同」還不算很確切,還沒有認識他別開生面的地方。愛國情緒飽和在陸游的整個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裡;他看到一幅畫馬,碰見幾朵鮮花。聽了一聲雁唳,喝幾杯酒,寫幾行草書,都會惹起報國仇、雪國恥的心事,血液沸騰起來,而且這股熱潮沖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邊界,還泛濫到他的夢境里去。這也是在旁人的詩集里找不到的。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愛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紹興十四年,二十歲的陸游和表妹唐琬結為伴侶。兩人從小青梅竹馬,婚後相敬如賓。然而,唐琬的才華橫溢與陸游的親密感情,引起了陸母的不滿(女子無才便是德),以至最後發展到強迫陸游和她離婚。陸游和唐琬的感情很深,不願分離,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親懇求,都遭到了母親的責罵。在封建禮教的壓制下,雖種種哀告,終歸走到了「執手相看淚眼」的地步。 真相:根據陸游自己在晚年的詩作(《劍南詩稿》卷十四)是因為唐琬不孕,而遭公婆逐出。 陸游迫於母命,萬般無奈,便與唐琬忍痛分離。後來,陸游依母親的心意,另娶王氏為妻,唐琬也迫於父命嫁給同郡的趙士程。這一對年輕人的美滿婚姻就這樣被拆散了。 十年後的一個春天,31歲的陸游滿懷憂郁的心情獨自一人漫遊山陰城沈家花園。正當他獨坐獨飲,借酒澆愁之時,突然他意外地看見了唐琬及其改嫁後的丈夫趙士程。 盡管這時他已與唐琬分離多年,但是內心裡對唐琬的感情並沒有完全擺脫。他想到,過去唐琬是自己的愛妻,而今已屬他人,好像禁宮中的楊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這里,悲痛之情頓時湧上心頭,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離去。不料這時唐琬徵得趙士程的同意,給他送來一杯酒,陸游看到唐琬這一舉動,體會到了她的深情,兩行熱淚凄然而下,一揚頭喝下了唐琬送來的這杯苦酒。然後在粉牆之上奮筆題下《釵頭鳳》這首千古絕唱。 釵頭鳳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陸游在這首詞里抒發的是愛情遭受摧殘後的傷感、內疚和對唐琬的深情愛慕,以及對他母親棒打鴛鴦的不滿情緒。 陸游題詞之後,又深情地望了唐琬一眼,便悵然而去。陸遊走後,唐琬孤零零地站在那裡,將這首《釵頭鳳》詞從頭至尾反復看了幾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聲痛哭起來。回到家中,她愁怨難解,於是也和了一首《釵頭鳳》詞。 唐琬 作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干,淚痕殘, 欲箋心事,獨語斜欄,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 角聲寒,夜闌珊, 怕人詢問,咽淚裝歡, 瞞、瞞、瞞。 唐琬不久便郁悶愁怨而死。 此後,陸游北上抗金,又轉川蜀任職,幾十年的風雨生涯,依然無法排遣詩人心中的眷戀,他六十三歲,「偶復來菊縫枕囊,凄然有感」,又寫了兩首情詞哀怨的詩: 採得黃花作枕囊,曲屏深幌悶幽香。 喚回四十三年夢,燈暗無人說斷腸! 少日曾題菊枕詩,囊編殘稿鎖蛛絲。 人間萬事消磨盡,只有清香似舊時! 在他六十七歲的時候,重遊沈園,看到當年題《釵頭鳳》的半面破壁,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又寫詩感懷: 楓葉初丹桷葉黃,河陽愁鬢怯新霜。 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 壞壁醉題塵漠漠,斷雲幽夢事茫茫, 年來妄念消除盡,迴向蒲龕一炷香。 詩人七十五歲時,住在沈園的附近,這年唐琬逝去四十年,「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勝情」,,重遊故園,揮筆和淚作《沈園》詩:(其一)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台。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其二)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煙雨沈園中,恍恍惚惚間,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詩人,正緩步踱過傷心橋,躑躅在滿地落葉中。已無蟬聲,也無畫角,只有一個默然凝望斷牆柳絮的老人。 詩人八十一歲,又作夢游沈氏園亭詩,寫下了: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里更傷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這兩首詩以梅花作為主要意象關聯到一起,既表示自己的情操「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老而彌堅,至死不變,也寓示唐琬高潔的品行,堅韌的節操,更表現出兩人的愛情,盡管經歷了塵世風霜,天荒地老,但不變依舊。 詩人八十四歲,離逝世只一年,再次重遊沈園,懷念唐琬,此情至死難忘。 《春遊》詩雲:沈家園里花如錦, 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 不堪幽夢太匆匆。 自知不久於人世,仍然念念不忘當日眷侶,這一夢長達五十年——半個世紀,雖然仍自感匆匆,卻贏得了天長地久,這正是詩人高尚的情操與崇高的精神境界。 從那首膾炙人口的《釵頭鳳》詞、傳說中唐琬的唱和開始,加上他幾十年後陸續以沈園為題悼念唐琬的幾首詩,陸游用自己的一生寫下了一段流芳百世、凄婉感人的愛情悲劇。
編輯本段相關景點
陸游祠
陸游毗鄰罨畫池(成都崇州市),為紀念曾任蜀州通判的愛國詩人陸游而建。佔地面積約4畝,建築面積900多平方米,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除陸游家鄉浙江紹興外,全國僅有的紀念陸游的專祠。
陸游曾兩次出任蜀州通判。在蜀州期間曾多次游覽州中山川名勝,寫下100多首寄懷蜀州的詩詞,抒發他一腔憂國憂民的赤子情懷。 整個陸游祠為仿清建築,含大門、長廊、過廳、序館、兩廡、正殿等,主體陳設突出「梅」的主題。過廳以「梅馨千代」命名。序館為「香如故堂」,陳列陸游生平簡介,陸游遺像玉石碑、陸游手跡碑。堂後辟梅園,廣植陸游喜愛的梅花。正殿為「放翁堂」,塑陸游坐像。兩廡陳列陸游詩文各種版本及詩意畫。正殿之南新增了文物陳列廳,專供陳列崇州的歷史文物。 在城外的崇州境西北之隅的鳳棲山(崇州市街子鎮),有個與陸游祠遙相呼應的梅花寨,被稱為放翁遺香聖地。陸游任蜀州通判登臨古寺時曾從這崖上山。山道斷橋邊的梅花在黃昏風雨中寂寞開放而芳香不改的美景,為他後來寫《卜運算元·詠梅》獲取了創作靈感。有專家考證,「驛外斷橋邊」意境的原型,就在今梅花寨旁,寨區梅花近千畝,花開時節,呈現「十里梅花香雪海,千樹萬枝浮暗香」之美景。
雲門草堂
雲門草堂是陸游早年故居,在雲門廣福庵。北宋熙寧三年(1070年)賜「壽聖院」額,為雲門寺三在副寺之一。明嘉靖年間,清康熙年間,曾二度重建。現因年久失修,佛殿塌圯,僅剩斷牆殘壁和幾間舊屋。陸游之父陸宰曾隱居雲門,陸游青少年時讀書處就在「雲門草堂」,他32歲時赴任福建做主簿時曾作《留題雲門草堂》詩作別。「雲門草堂」遺址一旦開發,恢復舊觀,其意義不在成都「杜甫草堂」之下。 雲門寺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整座建築物庄嚴雅靜,風格獨特,寺廟香火鼎盛,除放生池外,殿廳堂樓等共180餘處連成一體。寺內保留著一批國家重點保護文物,較為著名的有距今1000多年的《大漢韶州雲門光泰禪寺院故匡真大師實性碑銘並序》。 雲門寺前有觀音山,後有桂花潭,每到金秋時節,這里桂花遍地,一派燦爛景象。 雲門寺源於雲門文偃。文偃(864-949),俗姓張,嘉興(今浙江)人。出家後到各地參學。初參睦州道,後參義存,獲得印可。禪宗六祖慧能圓寂後,嗣法 弟子有湖南南嶽懷讓和江西青原行思兩個法系。到唐末五代間,南嶽一系形成溈仰和臨濟二宗,青原一系分出曹洞、雲門、法眼三宗,合稱禪宗五家。雲門宗的傳承 是:青原山行思--道悟--崇信--宣鑒--義存--文偃。文偃在福州象骨山雪峰廣福院得義存印可後,就來到韶州雲門山,修復殘破的光泰禪院,開創了自成一系的雲門宗禪風。其說教方式獨特,被稱作"雲門三句"。據《五燈會元》曰:"我有三句話,示汝諸人。一句函蓋乾坤,一句截斷眾流,一句隨波逐浪。"悟此三句便可入道。
編輯本段《宋史·陸游傳》
陸游字務觀,越州山陰人。年十二能詩文,蔭補登仕郎。鎖廳薦送第一,秦檜孫塤適居其次,檜怒,至罪主司。明年,試禮部,主司復置游前列,檜顯黜之,由是為所嫉。檜死,始赴福州寧德簿,以薦者除敕令所刪定官。 時楊存中久掌禁旅,游力陳非便,上嘉其言,遂罷存中。中貴人有市北方珍玩以進者,游奏:「陛下以『損』名齋,自經籍翰墨外,屏而不御。小臣不體聖意,輒私買珍玩,虧損聖德,乞嚴行禁絕。」 應詔言:「非宗室外家,雖實有勛勞,毋得輒加王爵。頃者有以師傅而領殿前都指揮使,復有以太尉而領閣門事,瀆亂名器,乞加訂正。」遷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 孝宗即位,遷樞密院編修官兼編類聖政所檢討官。史浩、黃祖舜薦游善詞章,諳典故,召見,上曰:「游力學有聞,言論剴切。」遂賜進士出身。入對,言:「陛下初即位,乃信詔令以示人之時,而官吏將帥一切玩習,宜取其尤沮格者,與眾棄之。」 和議將成,游又以書白二府曰:「江左自吳以來,未有舍建康他都者。駐蹕臨安出於權宜,形勢不固,饋餉不便,海道逼近,凜然意外之憂。一和之後,盟誓已立,動有拘礙。今當與之約,建康、臨安皆系駐蹕之地,北使朝聘,或就建康,或就臨安,如此則我得以暇時建都立國,彼不我疑。」 時龍大淵、曾覿用事,游為樞臣張燾言:「覿、大淵招權植黨,熒惑聖聽,公及今不言,異日將不可去。」燾遽以聞,上詰語所自來,燾以游對。上怒,出通判建康府,尋易隆興府。言者論游交結台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免歸。久之,通判夔州。 王炎宣撫川、陝,辟為干辦公事。游為炎陳進取之策,以為經略中原必自長安始,取長安必自隴右始。當積粟練兵,有釁則攻,無則守。吳璘子挺代掌兵,頗驕恣,傾財結士,屢以過誤殺人,炎莫誰何。游請以玠子拱代挺。炎曰:「拱怯而寡謀,遇敵必敗。」游曰:「使挺遇敵,安保其不敗。就令有功,愈不可駕馭。」及挺子曦僭叛,游言始驗。 范成大帥蜀,游為參議官,以文字交,不拘禮法,人譏其頹放,因自號放翁。後累遷江西常平提舉。江西水災。奏:「撥義倉振濟,檄諸郡發粟以予民。」召還,給事中趙汝愚駁之,遂與祠。起知嚴州,過闕,陛辭,上諭曰:「嚴陵山水勝處,職事之暇,可以賦詠自適。」再召入見,上曰:「卿筆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除軍器少監。 紹熙元年,遷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嘉泰二年,以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及三朝史未就,詔游權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免奉朝請,尋兼秘書監。三年,書成,遂升寶章閣待制,致仕。 游才氣超逸,尤長於詩。晚年再出,為韓侂胄撰《南園閱古泉記》,見譏清議。朱熹嘗言:「其能太高,跡太近,恐為有力者所牽挽,不得全其晚節。」蓋有先見之明焉。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
從名字、、字型大小、、國籍、、民族、、出生地、日期、、生平、、代表作、、(詩詞)來介紹

『叄』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中晚唐五代北宋地權的集中與分散

唐末五代與北宋時期,有關土地兼並的事例很多,反映當時的土地兼並形勢確實很嚴重。許多學者由此得出結論:「在宋代由於大土地所有制的急劇膨脹,全國百分之六七十以上的耕地已為地主階級所佔有」。我以為這些學者對宋代土地集中程度的估計太高。據五等戶版簿測算,唐末五代北宋初地主階級佔有的土地約佔全國總耕地面積的45%上下,農民佔有的土地約佔全國總耕地面積的55%上下。北宋中、後期地主階級佔有的土地下降至35%上下,農民佔有的土地上升至65%上下。上述測算結果顯示:在我國封建社會,地權的變動並非總是越來越集中,在土地集中的同時,也存在著土地分散的傾向,兩者方向相反,在很大程度上起互相抵消作用。地權變動的結果究竟是更趨子集中,還是趨於相對分散,則因時、因地而異,不能一概而論。此期促使土地分散的主要原因,一是土地買賣,二是分家析產,三是政府的招攜流散、鼓勵墾田、官田私田化政策培植了許多自耕農、半自耕農。

一、土地集中傾向

北魏太和九年(485)以後,至唐建中元年(780),北朝隋唐政府都通過土地立法,用制定允許吏民占田最高限額與限制土地買賣等行政干預辦法限制土地兼並。這些措施雖不能完全抑制土地兼並,但還是有些效果。「均田制」名實俱亡後,政府便基本上放棄了通過土地立法以行政手段限制占田的傳統政策。土地又可以自由買賣,僧俗的地主土地所有制都有明顯發展。如寶歷二年(826)前後,杭州龍興寺僧南操為華嚴經社「置良田十頃」⑴。大和(827~835)中,天台山國清寺僧文舉為該寺續置田12頃⑵。時寺觀占田超過10頃的甚多,如開成(836~840)、會昌(841~846)年間,隴州大像寺「管庄大小共柒所,都管地總伍拾叄頃伍拾陸畝叄角」⑶,長山縣長白山醴泉寺有「庄園十五所」⑷,常州善權寺「良田極多」⑸。唐武宗「滅佛」時,寺院經濟受到沉重打擊,寺院「良田數千、萬頃」⑹,被沒收貨賣,或分配給寺院奴婢、寺院依附人戶或其他無地農民⑺。唐宣宗(847—860)即位後,多數被毀廢的寺院先後被恢復,被籍沒的部份田產也被歸還寺院。唐末五代,許多寺院的田產依然很多。如五台山10寺管庄42,有良田300頃⑻。後周顯德二年(955)周世宗再次「滅佛」,共廢寺院30336所⑼,寺院經濟發展的強勁勢頭受到頓挫,北方寺院大規模占田的情況大為減少。但道觀似乎不受影響,史載後周顯德(954—960)年間,朗州醴陵縣五仙觀山門中「有田二萬頃」⑽,此2萬頃地雖不必都是五仙觀之地,但五仙觀之地必不少。不受後周管轄的南方地區,寺院的數目與占田規模亦仍有增加。《三山志》記載:福州在吳越治下,寺院從500多所增至700多所⑾。五代閩王延鈞曾以八州之產,分三等之制,膏腴者給僧寺道觀,寺院經濟盛極一時。宋初,浙江杭州靈隱寺的田產也極多。據《靈隱寺志》卷二記載:宋天聖三年(1025),皇太後曾賜錢買田,其中於錢塘縣買林田5頃,於鹽官縣思亭鄉買水田1000頃,於秀州崇德縣積善鄉買水田1000頃⑿。
官僚地主也普遍擁有大地產。如《太平廣記》卷499《韋宙》引《北夢瑣言》記:「相國韋宙,善治生。江陵府東有別業,良田美產,最號膏腴。積谷如坻,皆為滯穗。咸通初,授嶺南節度使,懿宗以番禺珠翠之地,垂貪泉之戒。宙從容奏曰:『江陵庄積谷尚有七千堆,固無所貪矣。』帝曰:『此所謂足谷翁也』。」韋宙田產多少,很難估計。又如司空圖的中條山王官谷庄,「周回十餘里,泉石之美,冠於一山。北岩之上有瀑泉流注谷中,溉良田數十頃」⒀。此數十頃良田也僅是司空圖田產的一部分。
《武溪集》卷二○《宋故國子博士通判太平州毛君墓銘》記南唐詩御史毛讓於廬陵吉水「闢田數百頃」⒁。《舊五代史》卷一三二《世襲列傳》載:鳳翔節度使「(李)從儼,茂貞之長子也。……先人汧、瀧之間有田千頃、竹千畝。」《三水小牘》卷下《鄭大王聘嚴郜女為子婦》條載:「許州長葛令嚴郜,衣冠族也,立性簡直……咸通中罷任,乃於縣西北境上陘山陽置別業,良田萬頃」。這里所說的「千畝」、「千頃」、「萬頃」,雖然都不是確數,但亦可見其占田之多。
北宋時期,官僚地主兼並之風更盛。如宋初王祚(王溥之父)「頻領牧守,能殖貨,所至有田宅,家累萬金」⒂。石保吉(石守信之子),「累世將相,家多財,所在有邸舍、別墅」⒃。汜縣邑酒務專知官李誠也有「方圓十里,河貫其中,尤為膏腴,有佃戶百家」之李誠庄⒄。貴戚王蒙正,「持章獻太後親,多佔田嘉州」⒅,「侵民田幾至百家」⒆。由於其時官僚占田甚多,以至於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侍御史田錫於奏議中驚嘆:「近畿闤闠之間,悉大臣資產之地」⒇。北宋中後期,官僚地主兼並之風更甚。仁宗朝秘書省著作佐郎陳氏於湖州長興「有田數千畝」[21]。范仲淹「於姑蘇近郭買良田數千畝,為義庄」[22],李師中亦於宋州鄆縣「買田數千畝刊名為表,給宗族貧乏者」[23]。范仲淹、李師中僅其所置「義庄」就達「數千畝」,其全部田產自然更多。英宗、神宗時期,「比部員外郎鄭平占籍真定,有田七百餘頃」[24]。北宋末年,大官僚朱匡的家產被籍沒時,更是「田至三十萬畝」[25]。整個情況即如袁燮所說「吾觀今人宦遊而歸,鮮不買田」[26]。
非身份性地主占田情況少見記載,偶見一些事例,其占田有的也很可觀。如《三水小牘》卷上記:咸通(860—874)、乾符(874—880)間,汝墳編戶衛慶耕田得大珠,遂「墾田二千畝,其絲枲他物稱是,十年間郁為富家翁」。徐*[火+勃]《雪峰志》卷八《舍田宅為梵宇遺囑》記,咸通十一年(870),藍文卿舍「莊田二十所」,面積不詳,從其用谷種2585.5石,歲收租米10100石看,所舍土地應在100頃上下。宋初,應天府楚丘李迂「有田百餘頃」[27]。昭州婦女莫荃,「創上腴田數百頃,水竹別墅亭閣相望」[28]。宋真宗時,潭州長沙胥偃「有田數十頃」[29]。淄川蔡元卿也「有田數十頃」[30]。王鎬於鄂縣附近,有「美田百頃」[31]。宋仁宗時,世居於雍的王氏,有「並郭善田數百頃」[32]。徽宗時期,河中永樂姚宗明家族「有田數十頃」[33]。兩宋之際,婺州永康呂師愈「有田近數千畝」[34]。淮東土豪張拐腿「其家歲收谷七十萬斛」[35]。
大土地所有制發展的同時必然是一部分小土地所有者出賣土地,乃至貧窮破產。據唐貞元年間東京昭成寺僧朗谷果園庄地畝幢,貞元二十一年(805),東京河陰縣僧朗谷(今河南省滎陽桃花峪)昭成寺果園庄共買地386畝,使昭成寺僧朗谷果園庄占田增至1791.5畝。其中有一段碑文就記載原土地所有者賣地原因:「地一段拾畝,東胡針,西河,南蘇謙,北河,是買,地主逯保,債,保人逯潤;河曲地一段十畝,東胡後,東昭成寺,南寺田,北官河,賣地主胡針母釗難辛賣;地一段拾貳畝,在河坎,餘地並在河中,是買,東周琳,西至河,南寺田,北官河,地主逯保債賣;山原地一段五十畝,是買,地主張洽、弟謹父亡賣」[36]。敦煌出土文書也有類似記載,如未年(827)上部落百姓安環清「為突田債負不辦納輸」[37],賣地10畝;天復九年(909),安力子「為緣闕少用度」,賣地7畝[38]。
土地兼並加劇,貧富懸絕,帶有一定的普遍性,中唐陸贄就說:「今制度弛紊,疆理隳壞,咨人相吞,無復畔限。富者兼地數萬畝,貧者無容足之居,依託豪強,以為私屬,貸其種糧,賃其田廬,終年服勞,五日休息。罄輸所借,常患不充。有田之家,坐食租稅」[39]。宋初,國子博士李覺也說:「富者彌望之田,貧者無卓錐之地。有力者無田可種,有田者無力可耕。……富者益以多畜,貧者無能自存」[40]。
《宋史》卷一七三《食貨志》也說:宋仁宗以後,「承平寢久,勢官富姓,占田無限,兼並冒偽,習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
二、土地分散傾向

土地集中的同時,也存在土地分散的趨勢。就全國而言,可以說是每時每刻都在土地集中,每時每刻也都在土地分散。此期促使土地分散的主要原因,一是土地買賣,二是分家析產,三是政府的扶植自耕農政策。前兩點是長期起作用的因素,秦漢以降,歷代皆然。第三點則與唐末五代北宋政府的招攜流散、鼓勵墾田、官田私田化的土地政策密切相關。下面即就此進行分述。
(一)土地買賣
唐末五代北宋,土地買賣因不再受法律限制,所以地權變動極為頻繁。因而有「千年田換八百主」[41]、「莊田置後頻易主」[42]之說。在頻繁的土地買賣中引起許多爭端,訴訟不斷。當時的各種訴訟中,有關土地問題的訴訟最為頻繁。針對土地買賣引發的各種糾紛,自唐元和六年(811)以後,政府先後發布了許多處理土地糾紛的條令。北宋初年竇儀等在編《宋刑統》時說:「自唐元和六年後來,條理典賣物業,敕文不一」[43],南宋初年《袁氏世范》說:「宮中條令,惟交易一事最為詳備」[44],都反映了這一現實情況。
地權的流動是多向的:既有地主階級內部的地權流動,也有農民階級內部的流動;既有農民的田產向地主流動,也有地主的田產向農民流動。地主階級內部與農民階級內部的地權流動,不會影響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佔有土地的比重。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之間的地權流動,就會影響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佔有土地的比重。論者或曰:「在宋代,由於自耕農、半自耕農的土地在土地總額中所佔的比重甚低,土地所有權的轉移,主要是在地主階級中的對流,即從甲地主手中轉移到乙地主手中」,「貧苦農民(包括佃農)通過購買或其它手段獲得土地,上升為地主,只是個別現象。相反,土地的另一種對流,即貧苦農民手中的零星土地被官僚地主、民庶地主所掠奪,則是經常現象」,「總的趨勢,則是土地逐漸集中到少數大地主手中」[45]。我們以為,從一家一戶來說,農民購進土地的機率確實要比地主購進土地的機率低得多。但因為農民的總戶數要比地主多10倍以上,所以,如果就地主與農民這兩個階級來講,就因時、因地而異,不能一概而論。
部分客戶上升為主戶,部分半自耕農家庭上升為自耕農家庭,一些自耕農上升為地主,往往要經過長期的積累的過程。《宋文鑒》卷一○六,呂大鈞《民議》就談到:「為國之計,莫急於保民。保民之要,在於存恤主戶,又招誘客戶,使之置田,以為主戶。主戶苟眾,而邦本自固」。說明佃農置田上升為主戶是完全可能的。
《慶元條法事類》卷四七《賦役門·稅租簿》引《賦役令》亦稱:「諸縣置稅租割受簿,遇有割受,即時當官注之(原註:逐戶之下結計見管數目,縣官垂腳押字。若創新立戶,須聲說某年月日於某鄉里某人戶下置到田產立戶),其簿於縣令廳置櫃收掌,三年一易」。這里所說的「創新立戶」,不是指原本就是主戶因分家析籍而「創新立戶」,而是專指無產稅的客戶因「置到田產」而「創新立戶」。《慶元條法事類》談「稅租割受簿」時,特別講到無產稅的客戶因「置到田產」而「創新立戶」,也說明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官僚地主與一般地主因破落而出賣土地的事歷代都有,唐末五代兩宋尤甚。《北夢瑣言》卷三就談到「唐咸通中,荊州有書生號唐五經者,學識精博,實曰鴻儒。旨趣甚高,人所師仰,聚徒五百輩,以束修自給,優游卒歲,有西河濟南之風,幕寮多與之游。常謂人曰:『不肖子弟有三變:第一變為蝗蟲,謂鬻庄而食也;第二變為蠹魚,謂鬻書而食也;第三變為大蟲,謂賣奴婢而食也。三食之輩,何代無之』」。而後,此類言論更是屢見不鮮:如劉宰說「吾鄉多公卿大夫,有一傳而為農,厥後浸微,無以自別於鄉里者」[46];劉克庄說「江浙巨室,有朝為陶朱,暮為黔婁者」[47];朱熹說「人家田產,只五六年間,便不自問,富者貧,貧者富。少間病敗,便多飛產匿,無所不有。須是三十年再與打量一番」[48];南宋胡宏說「歷觀前世名公巨卿,辛勤立門戶,不旋踵而敗壞蔑有聞者矣」[49],反映的都是這種情況。事實也確是如此,前面所說的巨富,如韋宙、嚴郜、李從儼等等,過了幾代人之後,全都寂寥無聞。富人的鬻產可能仍是流向富室,但也可能流向原來的貧民,因而造成貧富易位。袁燮就說過「貧富無定勢,田宅無定主,有錢則買,無錢則賣」[50],又說「富兒更替做」[51],黃震也說「財貨不過外物,貧富久必易位」[52],謝逸也說「余自識事以來四十年矣,見鄉間之間,曩之富者貧,今之富者,曩之貧者也」[53],說的都是貧富之間的對流。可見,土地買賣既可使土地集中,亦可使土地分散。過去許多研究者只強調中晚唐五代北宋,土地買賣導致土地集中,諱言土地買賣亦可導致土地分散,這不合歷史事實,不合辯證法。
(二)分家析產
我國至遲從商鞅起就實行諸子均分的財產繼承製。即使是所謂的「均田制」時期,唐《戶令》也規定:「諸應分田宅者,及財物,兄弟均分(註:其祖父亡後,各自異居,又不同爨,經三載以上,逃亡經六載已上,若無父祖舊田宅、邸店、碾磑、部曲、奴婢見在可分者,不得輒更論分),妻家所得之財,不在分限(註:妻雖亡沒,所有資財及奴婢,妻家並不得追理)。兄弟亡者,子承父分(註:繼絕亦同)。兄弟俱亡,則諸子均分(註:其父祖永業田及賜田亦均分,口分田即准丁中老小法。若田少者,亦依此法為分)。其未娶妻者,別與聘財。姑、姊妹在室者,減男聘財之半。寡妻妾無男者,承夫分。若夫兄弟皆亡,同一子之分(註:有男者不別得分,謂在夫家守志者。若改適,其見在部曲、奴婢、田宅不得費用,皆應分人均分)」[54]。其時《戶令》雖有「口分田即准丁中老小法」之說,但實際生活中,包括「口分田」在內的所有田產,都是混同起來由諸子均分[55]。入宋以後,有關財產分析、繼承的規定越來越詳密,但其基本原則不變。
諸子均分的財產繼承製促使地權趨於分散,尤其使富家的田產趨於分散。貧苦農民的人口增長率大體同於社會人口的增長率而略低。北宋咸平6年(1003)以後始有完整的全國戶口數記載。如果以咸平6年的戶數為100%,那麼,到治平(1064—1067)末,全國總戶數才為200%,到大觀二年(1108)前後,全國總戶數才為300%,大約60年~70年,戶數才翻一翻。換言之,貧苦農民平均要隔2~3代人,才會由1戶變成2戶。因而相對而言,貧苦農民的田產因分家析產而分割的頻率較慢,分割的幅度亦較小。富家則不然,富家因為經濟條件好,衛生、醫療條件好,結婚亦較早,故代際間隔的時間較短。而且,其生育率、嬰兒成活率都較高,所以成年家口一般都較多,通常每代人都有幾個男姓後裔。因此,富家人幾乎每隔20~30年都要經歷一次分家析產,而且通常不是一分為二,而是一分為三、為四。不僅男姓後裔要分割田產,女兒嫁人通常也要分割走一些田產作奩妝田。這么一來,富家田產的分散就很快,很劇烈。不必百年,每戶的田產就很可能不及原來的1/10。富家子弟分家析產之後,有的固然會開始新一輪的創業,但更多就會逐漸變成一般農民,甚至破落下去。即如張戴所言:「今驟得富貴者,止能為三四十年之計。造宅一區及其所有,既死則眾子分裂,未幾盪盡,則家遂不存」[56]。《袁氏世范》卷中也說:「富家之子易於傾復破盪者,蓋服食器用及吉凶百費,規模廣大,尚循其舊,又分其財產,立數門戶,則費用增倍於前日。……大貴人之家尤難於保成,方其致位通顯,雖在閑冷,其俸給亦厚,其饋遺亦多……逮其身後,無前日之俸給、饋遺、使令之人,其日用百費,非出家財不可,況又析一家為數家,而用度仍舊,豈不至於破盪」。可見,諸子均分的遺產繼承製有力地推動著豪富之家土地分散。相對而言,貧苦農民因分家析產而破盪的就較少。貧苦農民需要分家時,通常意味著該戶有較多的勞動力(如兩兄弟等)。既有較多的勞動力,就有可能再度創業,或開墾荒地,或置買田土。俗話所說的「成家立業」,就包含有置辦田產這層意思。

『肆』 泰安省庄鎮有哪些村

省庄鎮下轄村:

安家莊村 亓家灘村 貝家莊村 張家莊村回
葉家莊村 海窪村 小津口村答 宦家峪村
大河峪村 劉家莊村 付家莊村 東羊樓村
羊西村 羊南村 羊東村 柳杭村
廿里埠村 於辛村 岳庄村 崗上村
芝田村 孛家店村 東孫村 東苑庄村
西苑庄村 南許村 北許村 宋疃村
前省庄村 北河西村 紅廟村 指揮庄村
後省庄村 南河東村 北河東村 南河西村
興隆村 蠶子峪村 北孫村 聖元村

『伍』 嶧城的名人軼事

棗庄是一塊古老的土地,根據考古發現,早在73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夏時南部為鄫國,北和西北為滕國和薛國。後幾經變稱,明時,北置滕縣,南置嶧州,後降嶧州為縣。清循明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棗庄地區分屬台棗專署和尼山專署,1950年5月,屬滕縣專署。1953年7月,屬濟寧專署。1960年1月,撤銷嶧縣,建立縣級棗庄市。1961年9月,定為省轄市。1979年,滕縣由濟寧專區劃歸棗庄市。棗庄市駐地,早在唐寧時就形成村落,因多棗樹而得名。近百年來,隨著煤炭工業的發展,逐步演進為集鎮,現已建成以能源生產為主,煤焦化工、建材、食品、電力、紡織、機械、電子等門類比較齊全具有中等規模的工業城市。

在這塊土地上,近百年來發生過多次震驚中外的歷史事件。1923年,「桿子」首領孫美瑤率部在津浦鐵路臨城與沙溝之間毀軌,將2次特快列車上的中外旅客300餘人,其中外籍旅客39人,劫持到抱犢崮,製造了轟動世界的民國第一大案「臨城劫車案」。1938年3月,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棗庄境內台兒庄會戰,戰役歷時33天,共消滅日軍1萬多人,最後以日軍潰敗而告終。1940年鐵道游擊隊成立,這支搞日武裝活動在棗庄、臨城的鐵道線上,打洋行、扒鐵道、炸火車、拔據點,打得日本侵略軍聞風喪膽。

在這塊土地上,幾千年來涌現出許多重要的歷史人物。戰國時,齊貴族田文,號孟嘗群,受封於薛,門下有食客3000,先後出任齊相、秦相和魏相,是當時名揚四海的顯赫人物。薛人毛遂,為趙國平原群門下,自薦出使楚國,說服楚王聯合抗秦,「毛遂自薦」被歷代傳為佳話。漢初薛人叔孫通才智過人,被漢高祖劉邦拜為博士,後為太子太傅,為漢王朝的建立和鞏固起了重要作用。西漢曾縣人匡衡,自幼勤奮好學,曾流傳「鑿壁偷肖」的故事,在朝遷中官至太子太傅、丞相等職,被歷代推為名人。明隆慶進士賈三近學識淵博,曾兩次出任現南京光祿寺卿,據考證《金瓶梅》作者即為此人。另外,墨子、滕文公、疏廣、疏受等都是享有千古盛名的歷史人物。

歷史沿革

夏朝時期,今棗庄地區南屬鄫國,北和西部屬滕國和薛國。商朝時期,今棗庄地區西北部為滕國、郳國和薛國,東北屬鄫國,中部為蔇國,南部為逼陽。西周時期,今棗庄地區東部屬鄫國,南部屬逼陽,西屬薛國,北屬滕、郳二國。春秋時期,今棗庄地區東屬鄫國、南屬逼陽國,西部屬薛國,北部屬滕國和小邾國。戰國時期,今棗庄地區東部為蘭陵、南部為傅陽,西為齊之舒州,北部為齊之滕國。公元前254年,今棗庄地區全境屬於楚國。秦朝,今棗庄地區東部為郯郡的蘭陵縣、鄫縣,南部為傅陽縣,西部為薛郡的薛縣、戚縣,北部為滕縣。西漢時期,今棗庄地區北部屬魯國、南部為楚國。東漢時期,今棗庄地區屬東海郡。三國時期,今棗庄地區全境屬魏。兩晉時期,今棗庄地區北部初屬魯郡,先後置蕃縣、薛縣、公邱縣、戚縣,南部屬蘭陵郡,先後置氶縣、鄫縣、陰平縣、昌慮縣、合鄉縣。南北朝時期,今棗庄地區北部屬魯郡,轄蕃、永興、昌慮,南屬蘭陵郡,轄氶、鄫、傅陽。公元550年以後,今棗庄境內只有氶、蕃兩縣建置。隋朝,今棗庄境內北為蕃縣,後改為滕縣,南為蘭陵縣,後改為氶縣。唐朝,今棗庄地區屬河南道,北置滕縣,南置蘭陵縣,後改為氶縣。宋朝,今棗庄地區北部為滕縣,南部為氶縣。金朝,今棗庄地區北部為滕縣,南部置嶧州。元朝,今棗庄地區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州。明朝,今棗庄地區屬濟寧府,後屬兗州府,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州,後降為嶧縣。清朝,今棗庄境內屬兗州府,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縣。中華民國時期,沿襲清代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今棗庄地區仍為滕、嶧兩縣,屬濟寧專署領導。1960年,嶧縣改為縣級棗庄市。1961年棗庄升格為山東省省轄市。

古今名人

奚仲

任姓,古薛國(今滕州市)人。據傳為黃帝之後,夏禹之臣,因善造車,受封於薛,為異姓諸侯。奚仲生活在夏初,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與熏陶,非常喜愛科學技術,再加上天資聰明、勤奮好學,青年時期就成為遠近聞名的能工巧匠。奚仲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決心把車造成,為人們解決陸路交通運輸的困難,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終於試製成功了。夏王大禹封奚仲為「車正」。後來奚仲告老回家,大禹就封他為薛國的國君,奚仲遂成為薛國的始祖。今滕州市與薛城區的交界處奚公山西南的小南山上,就是奚仲造車的地方。

墨子

名翟,戰國時期魯之小邾國(今山東省滕州市木石一帶)人,約生於公元前480年,卒於公元前390年。墨子工匠出身,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出生於勞動人民並為勞動人民呼喊奔波的思想家。墨子博學多才,創立了墨家學派。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宗旨,提出「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命」等主張,其主要思想、業績體現在《墨子》一書。墨子是一位學貫文理、注重實踐、網路全書式的平民聖人。墨子不但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還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他在力學、數學、光學等方面的某些創見與近代科學原理幾乎完全相同,後人尊稱墨子為「科聖」。當代著名學者楊向奎先生說:「墨子在自然學上的成就,決不低於古希臘的科學家和哲學家,甚至高於他們。他個人的成就,就等於整個希臘。」毛澤東主席曾高度評價墨子是古代辯證唯物主義大家。

滕文公

戰國中期滕國(今滕州市)國君,滕定公之子。周顯王四十三年(公元前326年),滕文公以太子身份出使楚國,在途經宋國時,兩次拜見孟子,向他請教治理國家的辦法。文公受到孟子的教誨。增強了將滕國治理為善國的信心。滕文公做國君後,根據孟子的意見,在國內推行仁政,實行禮制,興辦學校,改革賦稅制度等。不久,滕文公名聲大震,遠近都稱文公為「賢君」,自願來滕定居者絡繹不絕。數年後,滕國人丁興旺,國富、民強、賢君,善國之名遠揚。

毛遂

戰國時薛(今滕州市張汪鎮)人,趙國平原君的門客。三年無所為,不被人所知。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孝成王派平原君去楚國求援,臨行前,平原君准備挑選20名門客隨同前往,已選中19人,尚缺1人。這時,毛遂自告奮勇,願與平原君同往。到楚國後,平原君與楚王會談,求其出兵援趙。半日已過,會談仍不見成效。毛遂手握寶劍登階而上,陳其利害,毛遂一席話語說得楚王連連點頭稱是,遂與平原君歃血為盟,決心楚趙聯合共同抗秦。至趙國後,平原君將毛遂視為上客。毛遂後卒於薛,葬於薛城北門外(原滕州官橋火車站處),民國初年,修建津浦鐵路時,遷葬官橋車站西,現遷葬墓址尚存。

孟嘗君

姓田名文,田嬰之子,戰國時期四君子之一。薛國(今滕州市張汪鎮)人。田文繼位後,他輕財下士,廣招八方誌士仁人。不久,門下食客達3000人,境內百姓達6萬余戶。公元前298年,秦昭王聞知孟嘗君賢能,聘為國相,後聽信讒言,將孟嘗君囚禁。孟嘗君靠門客有「狗盜」「雞鳴」之技方才逃出。後孟嘗君又被齊閔王聘為齊相。在任期間,他主張聯合韓、魏,牽制楚、趙,發展合縱抗秦勢力,使齊國名聲大震。有一年,門客馮諼替孟嘗君到薛地收債,競「竊矯君命,以債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並稱「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後因同姓田甲劫閔王,遭人誣告。孟嘗君謝病歸薛時,「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孟嘗君卒後,葬於薛城東北隅,現墓址尚存。

叔孫通

漢初薛國(今滕州)人。秦末,參加了項梁的起義軍。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叔孫通在彭城率領儒生弟子百餘人歸順劉邦。叔孫通聰明機警,善於言辯,審時度勢,得到了劉邦的賞識。叔孫通見劉邦為群臣無禮而憂慮,召集儒生,參照周朝和秦朝的禮儀結合漢初的實際情況制定漢代的朝儀。孝文帝時,叔孫通又任奉常,並制定了宗廟儀法。叔孫通不僅幫助劉邦整頓了朝綱,而且制定了一套適合當時形勢需要的政治禮儀制度,他的一生為漢王朝的建立和鞏固起了重要作用。司馬遷稱叔孫通為「漢家儒宗」。

匡衡

字稚圭,西漢著名經學大師,東海郡承縣(今棗庄市嶧城區王莊鄉匡談村)人,匡衡幼年好學,勤奮努力,據《西京雜記》載:「匡衡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匡衡讀書不但刻苦勤奮,而且說《詩經》見解獨特。當時流傳著這樣的話:「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匡衡任少傅數年,多次向皇帝上疏,陳述治國之道,並經常參與研究討論國家大事,按照經典予以答對,言合法義,博得元帝信任。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為丞相,封樂安侯,輔佐皇帝,總理全國政務。在後幾年裡,匡衡與同僚間漸有離隙,被人彈劾,貶為庶民,返回故里,不幾年,病死於家鄉。

疏廣 疏受

疏廣,字仲翁,西漢東海蘭陵(今棗庄市嶧城區)人。自幼好學,博通經史,被朝廷征為博士。漢宣帝時,選疏廣為太子太傅。疏廣的侄子疏受,當時亦以賢明被選為太子家令,後升為太子少傅。疏廣、疏受在任職期間,曾多次受到皇帝的賞賜。並稱之為朝廷中的「二疏」。疏廣任太傅五年,稱病請求還鄉。皇上考慮到他們年邁,就答應了,並加賜黃金20斤,皇太子贈金50斤。二疏辭官回到家鄉蘿藤之後,將金遍贈鄉里。二疏去世之後,鄉人感其散金之惠,在二疏宅舊址築一座方圓三里的土城,取名為「二疏城」;在其散金處立一碑,名「散金台」,在二疏城內又建二疏祠,祠中雕塑二疏像,世代祭祀不絕。

賈三近

(1534――1592)字德修,號石葵,別號石屋山人,明隆慶進士。賈三近出身仕官之家。賈三近24歲舉山東鄉試省魁;隆慶二年(1568年),以博學宏詞一舉成名,高中進士,名次為山東省第一,被選為翰林庶吉士,授吏科給事中。自此,開始宦海政治生涯。賈三近一入仕途,即注意興利除弊,嫉恨貪官污吏如寇讎。明萬曆十二年,賈三近任光祿寺卿。不久又拜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到任之初,宣布科條,接見吏民。改革弊政,嚴懲貪污,政績卓著,受到朝廷嘉獎。萬曆二十年(1592年)夏,朝廷遣使至嶧縣賈三近家拜為「兵部右侍郎」,賈三近以父母年高,上書辭謝。後因背疽發作,長逝於家,終年59歲。賈氏一生著作多有散佚,見於賈氏譜載的僅奏疏、雜文等三十餘篇。詩詞、碑記等十餘篇。據張遠芬在其所著《金瓶梅新證》一書中指出:「《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就是明代嶧縣文學家賈三近」。

劉平

(1812――1862)原名劉平先,棗庄市台兒庄侯孟村人。清咸豐八年春,劉平以販糧、鹽同夥為骨幹,在侯孟村發動和領導了農民起義。後響應太平軍北伐,參加幅軍起義,隊伍迅速發展到2000多人。以逼陽城一帶為根據地,起義軍聲威大震,很快增加到幾萬人,劉平成為幅軍的主要領袖。咸豐十年,太平天國封劉平為「北漢王」。清同治元年二月,當清將翼長索爾固善進攻幅軍駐台兒庄的營區時,幅軍遭到慘敗,德棱額趁機率領清軍進攻陽城主寨,劉平指揮軍隊斬殺清將索爾固善、琦勝等人,身受重傷,沖出重圍,率部至蠍子山中養傷時,被叛徒待衛殺害。

戴華藻

號新齋,安徽壽縣人。曾任清政府直隸東明候補知縣、直隸望都知縣,中興公司主要創辦人和總辦。清光緒六年,李鴻章奏派戴華藻等來棗庄設立中興礦局,用土法開採煤礦。他受命後,輕行至嶧,躬自相度,擇地興辦。使棗庄煤礦成為山東省第一座近代化煤礦。

光緒七、八年間,戴華藻為了進一步籌集資金,先後函請張蓮芬等一批清政府官僚集股。資本到位之後,中興礦局便陸續購買了4架抽水機器,又從上海、廣東等地雇請技師和技術工人操作,生產局面逐漸打開。在醞釀籌議創辦中興公司時,他積極支持和協助張蓮芬工作。清光緒二十五年,中興公司成立時,他任協理,直到光緒三十一年,因年老多病而辭職。

張蓮芬

(1851――1915)又名張毓蕖,官僚資本家,商辦嶧縣中興煤礦股份有限公司總理,浙江餘杭人。1881—1882年,應山東嶧縣中興礦局創辦人戴華藻之邀,參與礦局投資。以張蓮芬為首的一部分官窯局股東,於1898年10月決定稟告辦理北洋通商事宜直隸總督王部堂,要求復業開礦。在取得清政府同意後,於光緒二十五年春招收德股,集股200萬兩,將公司定名為「華德中興煤礦公司」,自任總辦,德璀琳為洋總辦。光緒三十三年,張蓮芬在全國人民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下,趁德國在山東侵略行動較緩和時,毅然不再招收德股。

1908年,中興公司將公司改名為「商辦山東嶧縣中興煤礦股份有限公司」,注銷「華德」字樣,取銷洋總辦。中興公司從形式到實質都完完全全是中國人自辦的民族工業。1915年2月1日,南大井透水,災情慘重,停產半年多,經理張蓮芬因憂致疾,是年底病故。

張蓮芬經營中興煤礦股份有限公司17年,計籌股本300萬(連同借款共500萬)銀元,修築50公里運煤鐵路一條,近代化大井一座,並附建了自備電廠、機械修理廠和車輛修理廠,使棗庄煤礦成為「唯一能與外人競爭之礦」。

孫美瑤

(1898――1923)棗庄市付庄鄉康宅村人。其胞兄孫美珠,清末秀才出身,為這一帶有名的知識分子。1918年,孫美珠等聯絡地方武裝和各路「竿子」,築寨於君山(即抱犢崮),與其族叔孫桂枝分別為大寨主、老寨主。蘇、魯、豫、皖四省數十縣的飢民,相與雲集,不期而聚者達七八千人。孫美珠等於1920年清明節,正式組成「山東建國自治軍」,由孫美珠任五路聯軍總司令。1922年7月15日,在西集的一次遭遇戰中,孫美珠為官軍所殺。孫美瑤繼被推舉為司令。當時的北洋政府,為了消滅「山東建國自治軍」,委山東督軍田中玉為剿匪司令,對抱犢崮山區繼續進行圍剿。山上水糧俱絕,隨時有被消滅的危險。孫美瑤在沙溝、臨城間的姬庄附近,把路軌拆開。1923年5月6日凌晨2時50分,由浦口開出的第二次特別快車,至此出軌,孫美瑤將中客30人,西客39人,虜到抱犢崮山區。臨城劫車案的發生,中外為之震驚。駐北京各國公使團,公推葡萄牙公使符禮德為領袖,向北洋政府提出口頭抗議。北洋政府屈於外力,積極設法與孫美瑤談判。田中玉、鄭士琦等在領事團的壓制下,答應於13日上午9時前把官軍撤離。談判達成了協議:圍剿「自治軍」的官兵,一律撤回原地,並將「山東建國自治軍」改編為「山東新編旅」,委孫美瑤為旅長。

曹錕為了徹底消滅孫美瑤部,於12月19日通過新任山東督理鄭士琦;指使兗州鎮守使張培榮,在棗庄中興煤礦公司擺下「鴻門宴」,將孫美瑤誘至槍殺。

『陸』 山西十大景區都是什麼

我覺得山西有幾個景點是必須要去的,一個是山西的五台山,一個是平遙古城、一個是山西的喬家大院、當然大同的雲岡石窟應該也不要錯過,當然山西的塬文化也應該仔細了解一下,不說太原的晉祠似乎就可以免了,如果到山西去晉祠,會被當地人笑話的,覺得是被書本忽悠了的遊客,山西好地方實在是太多了,有人說一年都未必能夠游完,估計認真旅遊,還真的未必能實現,光一個五台山就夠大家轉半年了,但是要是走馬觀花,就用不了這么久。

五台山應該在夏季去旅遊,一旦過了8月,山上下雪的概率太高,運氣好要在山上過冬的,所以深秋的時候就沒有人去了,都怕下雪被留在上面,五台山盛夏避暑的好地方,恍若仙境。

北魏時期的雲岡石窟,也是非常值得打卡的,大同也是北魏的都城,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雖然現在它煤炭的名氣遠超其它,實際上是對它的不了解。


『柒』 求清朝明朝時代的各個方面的材料

<正說清朝十二帝>:比較權威
<話說大清>系列

<御香縹緲錄>/<御苑蘭馨記>
<清宮二年記>
<清宮瑣記>/<慈禧專與我>
以上三本是作屬為慈禧御前女官的德齡容齡姐妹所撰寫的書目,有一定歷史參考價值.
你還可以去圖書館檢索,或者去博物館尋找,實在不行就多看電視劇,反正現在清劇挺多的,可以邊看邊去搜索關於電視劇的歷史,相信可以得到不少

閱讀全文

與省庄宦家峪魯什麼建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定製六平方紅宇牌櫥櫃雷多少錢 瀏覽:737
寧波義大利傢具品牌有哪些品牌大全 瀏覽:636
築巢家居質量怎麼樣 瀏覽:698
上猶千惠家電電話多少 瀏覽:547
家居商場里東西有虛假怎麼辦 瀏覽:310
2020年九月多久適合裝修 瀏覽:125
鋼結構柱子用什麼材質裝修 瀏覽:943
量手定製對戒卷什麼意思 瀏覽:373
什麼木質傢具對人體健康有益 瀏覽:158
衣櫃kd軟體怎麼用 瀏覽:696
國家電網客服簡歷怎麼寫 瀏覽:877
裝修二級都能幹什麼活 瀏覽:946
金牌櫥櫃裝了多少錢 瀏覽:116
4米櫥櫃一般用多少板 瀏覽:211
為什麼裝修公司要送家電 瀏覽:874
連接衣櫃裡面的螺絲怎麼拆 瀏覽:63
大贏家電玩城怎麼老輸錢 瀏覽:717
建材門店導購怎麼樣啊 瀏覽:839
裝修垃圾有什麼東西 瀏覽:606
西安哪個建材市場出售白灰 瀏覽:302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