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秀蘭鄧波為什麼後來不在拍電影了
後來從政了
20世紀六十到九十年代,進入政界,是共和黨支持者。
1967—1968年,被共和內黨選舉競選美國國會議員(落選容)。
1969—1970年,被美國政府任命為聯合國美國代表團的成員。[1]
1974—1976年,出任美國駐迦納大使。
1976—1977年,被任命為第18屆美國國務院禮賓司司長。
1977年4月,到中國訪問。
1989年,喬治·布希總統任命她為美國駐捷克斯洛伐克大使。
❷ 秀蘭鄧波爾是什麼含義
秀蘭·鄧波兒(Shirley Temple)1928年4月23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莫尼卡。電影演員,兒童時期內為美國童星之一容,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禮賓司司長。
3歲時鄧波兒在母親的安排下進入一所叫米格林的幼兒舞蹈學校接受訓練。1934年,6歲的鄧波兒成功出演了歌舞片《起立歡呼》,在隨後的一年中,鄧波兒出演了《新群芳大會》、《小安琪》、《小情人》等8部影片。在1935年,年僅7歲的她就獲得了第7屆奧斯卡特別金像獎。1999年,鄧波兒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18名。2006年獲得美國影視演員協會終身成就獎 。
2014年2月10日,在美國加州的家中去世,享年85歲。
❸ 秀蘭風波兒兒童傢具怎麼樣
7000多買了一個櫃子,味道特別大,然後銷售還說不屬於質量問題不能退,除非我們自己把櫃子拆了拿板子去檢驗能證明有問題才行,特別坑
❹ 秀蘭鄧波有什麼好電影
秀蘭鄧波兒的好電影有
《從現在直到永遠》
《亮眼睛》
《卷回毛頭》
《小小姐馬克》
《起立歡答呼》
《一月船長》
《百老匯小小姐》
《威莉溫基》
《海蒂》
《小叛逆》
《小上校》
《漣漪》
《桑尼布魯克農場的麗貝卡》
《我們的小姑娘》
《小公主》
《青鳥》
《寶貝答謝》
《可憐的富家小女孩》
《偷渡者》
《天涯海角》
《年輕人》
以上列舉的多為秀蘭鄧波兒童星時期的經典作品
這些影片都非常好看
希望幫到您❤
❺ 秀蘭鄧波雞尾酒配方
這款雞尾酒有2種配方,各人比較喜歡第一款:
1 先加8分冰,然後加半杯內橙汁,再慢慢topping雪碧容,最後從中間滴入15ml紅石榴糖漿,最後的效果是底紅,中黃,上清的效果,可以再加紅櫻桃裝飾
2 加冰8分滿,後加乾薑水至八分滿,最後和上面做法一樣,加入15ml紅石榴糖漿。
女士雞尾酒,偏甜,自己比較喜歡。你呢?
❻ 胡佛和秀蘭鄧波是怎樣認識的
我只知道主演是秀蘭·鄧波兒
美國人,小時候是個演員,現在可以說是童星的代名詞.現在好像是個政府官員.
英文姓名:Shirley Temple
中文姓名:秀蘭·鄧波兒
出生日期:1928年4月23日
出 生 地:加利福尼亞,聖莫尼卡
父母姓名:喬治·弗朗西斯、格特魯德·鄧波爾
個 性:秀蘭·鄧波兒是個非常聰明伶俐的小姑娘。
貢 獻:秀蘭·鄧波兒·布萊克還是小姑娘的時候,她就是真正的大明星,被數以億計喜歡她的影迷所崇拜。
獲獎和其他榮譽:
1935年,秀蘭·鄧波兒成為有史以來獲得奧斯卡獎的第一個孩子!同年「美國電影科學學會」還授於她「1934年最傑出個人」稱號。
有趣瑣事:
秀蘭·鄧波兒曾有兩次在酒醉之後,稱自己的名字是:秀蘭·鄧波兒·雞尾酒和臟鬼·秀蘭。她還為自己的婚禮發明了一種叫「鄧波兒藍」的顏色。
秀蘭·鄧波爾的首選詞彙:「噢,我親愛的」
她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擔任禮賓司司長的女性!
秀蘭·鄧波兒著有一部獲獎自傳書名是:《童星》。
從她成名後,世界各地無處不流行被稱為「秀蘭·鄧波兒」的玩具。
秀蘭·鄧波兒的政治生涯:
1967--1968年:被共和黨推舉競選美國國會議員(落選)
1969--1970年:被美國政府任命為聯合國美國代表團的成員
1974--1976年:出任美國駐迦納大使
1976--1977年:福特總統當政時期,她擔任國務院禮賓司司長,是美國歷史是第一個任此要職的女性
1988年, 出版自傳《童星》。
1989年, 喬治·布希總統任命她為美國駐捷克斯洛伐克大使。
成長的煩惱
張愛玲說過,成名要趁早。鄧波兒也許是最符合這個標準的,成名過早的代價是失去童年。她有一段名言,「6歲那年我就不相信真的有聖誕老人了,那天,媽媽帶我到一家百貨商店去看他,可他讓我給他簽名。」
多年以後鄧波兒回憶起她的童年時曾說過,「我只過了兩年懶惰的嬰兒生活,以後就一直在工作了。」 那時,她每天必須工作5個小時,周末通常在8個小時以上,此外還要每天跟私人老師學習3小時。如果拍戲時不聽話,就會被關進一個裝冰的小黑屋。年幼的鄧波兒不懂得抱怨,「我想每個孩子都在工作。」只是經常工作時哈欠連天,母親不得不時時提醒她,「秀蘭,精神點,精神點!」
以此為代價,鄧波兒為她的家庭賺得了巨額財富。根據她與福克斯公司的合約,鄧波兒每月能得到1500美元的巨額工資,這個數字是當時普通成年人收入的幾十倍。到30年代末,鄧波兒的片酬已經超過12萬美元,還外加20萬美元的紅利,而當時的電影票價僅有15美分。
1939年,鄧波兒稚氣漸褪,米高梅電影公司希望借用她以少女形象主演《綠野仙蹤》,但這一請求被福克斯拒絕了,轉而安排她演出《小孤女》。這使鄧波兒錯失了一個重要的轉型機會,也由此預示了她演藝事業的末路。《綠野仙蹤》獲得空前的成功,在1998年電影誕生百年來最優秀的100部好萊塢影片評選中,該片僅次於《公民凱恩》當選亞軍。鄧波兒的退讓成就了另一位好萊塢童星茱迪·嘉蘭。而她自己的《小孤女》卻反響不佳,11歲的少女還裝小可愛,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那個滿頭金色卷發,邁著胖胖的小腿大跳踢踏舞,酒醉後稱呼自己「秀蘭·鄧波兒·雞尾酒和臟鬼·秀蘭」的小寶貝已經長大的現實,讓觀眾們難以接受,鄧波兒魅力漸失。她自己也開始對演藝生涯產生厭倦,40年代末,主演完第43部電影後,鄧波兒退出了影壇。
鄧波兒1945年嫁給了中學同學的哥哥、美國航空兵約翰·阿加。阿加婚後酗酒無度,多次酒後開車被捕,並且一心想進入娛樂圈當演員,這使鄧波兒很失望。5年後這段婚姻宣告破裂,此時他們的女兒蘇珊才2歲。
離異後鄧波兒前往夏威夷散心,遇到了畢業於斯坦福和哈佛大學、時任夏威夷Pineapple公司總裁助理的查爾斯·布萊克。令鄧波兒驚喜的是,查爾斯居然沒有看過她主演的任何一部電影。不過她還是很謹慎,請動老朋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埃德加·胡佛調查了查爾斯的背景。調查表明查爾斯「像蘋果醬一樣毫無雜質」,他們在1950年12月16日舉行了婚禮。婚後,鄧波兒正式結束了19年的電影生涯,隨同丈夫遷居舊金山郊區,他們又生了兩個孩子,洛伊絲和小查爾斯。
永遠的天使
《紐約時報》曾經評論說,「也許人們還在爭論秀蘭·鄧波兒是否是有史以來最有天賦的童星,但有一點人們無可否認,她是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兒童演員。」
上世紀30年代初的美國,正遭遇歷史上最大的經濟危機,企業倒閉、工人失業、民不聊生。小天使鄧波兒的出現,給悲觀中的美國人帶去了甜蜜的安慰。就連羅斯福總統也是她忠實的「粉絲」,1938年羅斯福夫人埃莉諾為美國《電影》雜志撰文,透露他們觀賞了幾乎所有秀蘭·鄧波兒主演的影片。羅斯福本人也公開贊揚鄧波兒,「在大蕭條時期為千千萬萬的美國人帶來了微笑」。
「鄧波兒熱」還為經濟發展作出貢獻。盡管當時的電影商還不太擅長開發衍生產業,但以「鄧波兒」命名的產品:鄧波兒手帕、鄧波兒服裝、鄧波兒肥皂、鄧波兒彩畫書、乃至鄧波兒雞尾酒等走進了千家萬戶。甚至出現了一股花去4500萬美元爭購「鄧波兒洋娃娃」的熱潮。這在戰後經濟蕭條時期,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
50年代,退出影壇後的鄧波兒開始致力於人道主義事業。1952年,她的哥哥喬治身患多發性硬化病後,鄧波爾參與創立了國際多發性硬化病學會聯合會。20年後,鄧波爾自己也患上了乳腺癌,並接受了乳房切除手術。她又成為第一個向公眾袒露病史,並倡議防治乳腺癌的名人。
1967年起,鄧波爾開始活躍在美國的政治舞台上。她被共和黨推舉競選美國國會議員,雖然初選階段便遭淘汰,卻引起了尼克松總統的注意。1969年,尼克松任命她為第24屆聯合國大會代表。1974年福特總統當政期間,她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駐迦納女大使,兩年後又擔任國務院禮賓司司長。對於這位美國歷史上第一個任此要職的女性,福特總統的評價是兩個字,「一流」。1989年她最後一次步入政壇,被老布希總統任命為駐原捷克斯洛伐克大使,任期3年。
1977年4月,秀蘭·鄧波兒到訪中國。直到此時,中國觀眾才在電視中認識了這個曾經紅級一時的電影明星。此後,隨著鄧波兒系列電影在中央電視台的播映,遲到了40年的「鄧波兒旋風」席捲了中國。
今天,當中國的孩子們還在為銀幕里那個可愛的「天使」著迷的時候,鄧波兒已經是個年近八旬的老奶奶了。退出政治舞台後,她在美國加州伍德賽德鎮一處可以俯瞰舊金山灣的西班牙式山頂花園住宅安度晚年。與貓狗為樂,以園藝、高爾夫球為趣,還喜歡養馬騎馬,並收集與她有關的所有紀念品和影片來消遣時光。
秀蘭·鄧波兒為自己精彩的一生感到驕傲,她對媒體說,「如果我還能再活一遍的話,我將不會對我的一生做任何改變。」
成長的煩惱
張愛玲說過,成名要趁早。鄧波兒也許是最符合這個標準的,成名過早的代價是失去童年。她有一段名言,「6歲那年我就不相信真的有聖誕老人了,那天,媽媽帶我到一家百貨商店去看他,可他讓我給他簽名。」
多年以後鄧波兒回憶起她的童年時曾說過,「我只過了兩年懶惰的嬰兒生活,以後就一直在工作了。」 那時,她每天必須工作5個小時,周末通常在8個小時以上,此外還要每天跟私人老師學習3小時。如果拍戲時不聽話,就會被關進一個裝冰的小黑屋。年幼的鄧波兒不懂得抱怨,「我想每個孩子都在工作。」只是經常工作時哈欠連天,母親不得不時時提醒她,「秀蘭,精神點,精神點!」
以此為代價,鄧波兒為她的家庭賺得了巨額財富。根據她與福克斯公司的合約,鄧波兒每月能得到1500美元的巨額工資,這個數字是當時普通成年人收入的幾十倍。到30年代末,鄧波兒的片酬已經超過12萬美元,還外加20萬美元的紅利,而當時的電影票價僅有15美分。
1939年,鄧波兒稚氣漸褪,米高梅電影公司希望借用她以少女形象主演《綠野仙蹤》,但這一請求被福克斯拒絕了,轉而安排她演出《小孤女》。這使鄧波兒錯失了一個重要的轉型機會,也由此預示了她演藝事業的末路。《綠野仙蹤》獲得空前的成功,在1998年電影誕生百年來最優秀的100部好萊塢影片評選中,該片僅次於《公民凱恩》當選亞軍。鄧波兒的退讓成就了另一位好萊塢童星茱迪·嘉蘭。而她自己的《小孤女》卻反響不佳,11歲的少女還裝小可愛,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那個滿頭金色卷發,邁著胖胖的小腿大跳踢踏舞,酒醉後稱呼自己「秀蘭·鄧波兒·雞尾酒和臟鬼·秀蘭」的小寶貝已經長大的現實,讓觀眾們難以接受,鄧波兒魅力漸失。她自己也開始對演藝生涯產生厭倦,40年代末,主演完第43部電影後,鄧波兒退出了影壇。
鄧波兒1945年嫁給了中學同學的哥哥、美國航空兵約翰·阿加。阿加婚後酗酒無度,多次酒後開車被捕,並且一心想進入娛樂圈當演員,這使鄧波兒很失望。5年後這段婚姻宣告破裂,此時他們的女兒蘇珊才2歲。
離異後鄧波兒前往夏威夷散心,遇到了畢業於斯坦福和哈佛大學、時任夏威夷Pineapple公司總裁助理的查爾斯·布萊克。令鄧波兒驚喜的是,查爾斯居然沒有看過她主演的任何一部電影。不過她還是很謹慎,請動老朋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埃德加·胡佛調查了查爾斯的背景。調查表明查爾斯「像蘋果醬一樣毫無雜質」,他們在1950年12月16日舉行了婚禮。婚後,鄧波兒正式結束了19年的電影生涯,隨同丈夫遷居舊金山郊區,他們又生了兩個孩子,洛伊絲和小查爾斯。
永遠的天使
《紐約時報》曾經評論說,「也許人們還在爭論秀蘭·鄧波兒是否是有史以來最有天賦的童星,但有一點人們無可否認,她是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兒童演員。」
上世紀30年代初的美國,正遭遇歷史上最大的經濟危機,企業倒閉、工人失業、民不聊生。小天使鄧波兒的出現,給悲觀中的美國人帶去了甜蜜的安慰。就連羅斯福總統也是她忠實的「粉絲」,1938年羅斯福夫人埃莉諾為美國《電影》雜志撰文,透露他們觀賞了幾乎所有秀蘭·鄧波兒主演的影片。羅斯福本人也公開贊揚鄧波兒,「在大蕭條時期為千千萬萬的美國人帶來了微笑」。
「鄧波兒熱」還為經濟發展作出貢獻。盡管當時的電影商還不太擅長開發衍生產業,但以「鄧波兒」命名的產品:鄧波兒手帕、鄧波兒服裝、鄧波兒肥皂、鄧波兒彩畫書、乃至鄧波兒雞尾酒等走進了千家萬戶。甚至出現了一股花去4500萬美元爭購「鄧波兒洋娃娃」的熱潮。這在戰後經濟蕭條時期,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
50年代,退出影壇後的鄧波兒開始致力於人道主義事業。1952年,她的哥哥喬治身患多發性硬化病後,鄧波爾參與創立了國際多發性硬化病學會聯合會。20年後,鄧波爾自己也患上了乳腺癌,並接受了乳房切除手術。她又成為第一個向公眾袒露病史,並倡議防治乳腺癌的名人。
1967年起,鄧波爾開始活躍在美國的政治舞台上。她被共和黨推舉競選美國國會議員,雖然初選階段便遭淘汰,卻引起了尼克松總統的注意。1969年,尼克松任命她為第24屆聯合國大會代表。1974年福特總統當政期間,她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駐迦納女大使,兩年後又擔任國務院禮賓司司長。對於這位美國歷史上第一個任此要職的女性,福特總統的評價是兩個字,「一流」。1989年她最後一次步入政壇,被老布希總統任命為駐原捷克斯洛伐克大使,任期3年。
1977年4月,秀蘭·鄧波兒到訪中國。直到此時,中國觀眾才在電視中認識了這個曾經紅級一時的電影明星。此後,隨著鄧波兒系列電影在中央電視台的播映,遲到了40年的「鄧波兒旋風」席捲了中國。
今天,當中國的孩子們還在為銀幕里那個可愛的「天使」著迷的時候,鄧波兒已經是個年近八旬的老奶奶了。退出政治舞台後,她在美國加州伍德賽德鎮一處可以俯瞰舊金山灣的西班牙式山頂花園住宅安度晚年。與貓狗為樂,以園藝、高爾夫球為趣,還喜歡養馬騎馬,並收集與她有關的所有紀念品和影片來消遣時光。
秀蘭·鄧波兒為自己精彩的一生感到驕傲,她對媒體說,「如果我還能再活一遍的話,我將不會對我的一生做任何改變。」
前提就是這個樣子的
❼ 秀蘭鄧波兒金絲胡桃木傢具怎麼樣
2014年2月11日(美國時間2月10日),鄧波兒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伍德賽德的內家中去世逝世,享容年85歲,屬於正常死亡。人物簡介:中文名:秀蘭·鄧波兒外文名:Shirley Temple國籍:美國出生地:Santa Monica, California, USA出生日期:1928年4月23日逝世日期:2014年2月10日職業:演員、外交官畢業院校:米格林幼兒舞蹈學校主要成就:美國著名童星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禮賓司司長代表作品:《海蒂》、《小公主》、《可憐的富家小姑娘》、《亮眼睛》、《威莉溫基》
❽ 秀蘭鄧波兒傢具氣味為什麼這么大
7000多在紅星美凱龍買了一個兒童衣櫃,放了一個月味道還特別大,很刺鼻的那種,然後銷售還說版不屬於權質量問題不能退,堅稱他們的材料都是環保的,除非我們自己把櫃子拆了拿板子去檢驗能證明有問題才能退,真心特別坑,不推薦
❾ 誰知道秀蘭鄧波爾的一生
秀蘭·鄧波爾漸漸步入青春期、蛻變成大姑娘的過程,曾經在影迷看來就是事業向死亡行進的過程。成長在她這邊,就意味著星途的終結。但現在的「前童星」卻幸運得多,他們中的一些,長大成人後依然在這個行業里閃光。傑克·蓋倫霍爾是這些幸運兒中的一員,他8歲就已從影,現在仍在兩部熱門影片《鍋蓋頭》和《斷臂山》中擔任男主角;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10歲時出演《成長的煩惱》,明年將出現在與馬丁·斯科塞斯再次合作的《無間行者》中;里斯·威瑟斯龐14歲時在《月亮上的男人》中嶄露頭角,如今在《一往無前》中扮演強尼·卡什的妻子瓊,順便說一句,在《一往無前》中與她演對手戲的男主角華金·菲尼克斯也曾是個童星。另外一些「前童星」則在等待超越的那一刻,珍娜·馬龍12歲時出演了《卡羅萊那私生子》,本月首映的電影版《傲慢與偏見》中她扮演一名年輕的已婚女子;以《天生一對》中出彩表現成名的林賽·洛翰近日向成年人又邁進一步,拍攝了浪漫喜劇《吉星高照》,此片明年3月即將上映;《公主日記》中的安妮·海瑟威則將在新片《穿普拉達的女魔頭》中與梅麗爾·斯特里普在曼哈頓的街頭演對手戲。這些「前童星」之所以在今天可以改變過去童星們一直背負的宿命,可能是因為他們選擇了正確的轉型路線。
路線1:電視台助力
代表人物:科南·湯普森、賴恩·戈斯林、克麗·拉塞爾、賈斯汀·廷伯萊克、希拉里·達芙
「童星將來的命運也不一定都因小偷小摸被捕。」推出過《佐伊101》、《喬什與德萊克》等兒童電視節目的點唱機(Nickelodeon)電視網製片人丹·施奈德這里指的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電視童星們,他們中有好些長大後都與牢獄結緣。
前《唐娜·里德秀》童星保羅·彼得森近日當上了某「前童星」權益保護組織的高層,他仍然認為,如今年輕演員在娛樂圈中發展的機會要比成年演員少得多。不過他也承認,如今的童星們在一夜成名後,比過去多了兩至四年的機會可以繼續在這一行發展,「娛樂業終於認識到,這些青少年多少也會創造市場價值。」
還有業界人士指出,點唱機電視網與迪士尼頻道改變了童星職業生涯的發展模式。在兩家電視網路的兒童綜藝節目中,孩子被推上舞台中央,成為主角。丹·施奈德製作的《AllThat》節目締造了童星科南·湯普森,現在湯普森已是《周六夜間直播》(SNL)的固定嘉賓。而1988年至1994年間大熱的《米老鼠俱樂部》更成為賴恩·戈斯林、克麗·拉塞爾(近期正在上海拍攝《碟中諜3》)、賈斯汀·廷伯萊克等如今的紅星當年嶄露頭角的舞台。這些電視頻道推出的連續劇也常關注正處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平民天後》就曾成功打造出希拉里·達芙。
路線2:角色多樣化
代表人物:斯嘉麗·約翰森、柯爾絲滕·鄧斯特、伊萊賈·伍德、安娜·帕奎因、達科塔·范寧、黑利·喬爾·奧斯蒙特
而斯嘉麗·約翰森、柯爾絲滕·鄧斯特(3歲就曾出演廣告)、伊萊賈·伍德以及安娜·帕奎因(11歲即獲得奧斯卡獎)等另外一些「前童星」與這兩家電視網無關。說起這類「前童星」如今在電影界的成功,曾於上世紀50年代慧眼識珠發掘詹姆士·迪恩和尼克·斯塔爾的星探瑪麗昂·多爾蒂稱,他們可以在電影圈保持旺盛生命力,源於明星觀念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發生的變化。之前,明星都是類型演員,如果你開始時扮演醫生,那你之後就永遠演醫生。只有伊麗莎白·泰勒和米奇·魯尼算是例外,其他童星的特長就是「扮演孩子」。在她看來,達斯汀·霍夫曼靠同時拍攝的兩部戲———《畢業生》和《午夜牛郎》改變了這一切。「看看他的戲路有多寬。」多爾蒂說,「好演員總希望有突破,他們不會老是重復同樣的角色。」
奧斯布林克經紀公司老總辛迪·奧斯布林克對旗下童星達科塔·范寧也採取了與達斯汀·霍夫曼相似的策略———雖然范寧還只是個孩子。「我們拍一部搞笑片,接著再拍一部嚴肅點的題材,這樣她兩方面都能發展。等她長大時,在角色上就有很大選擇空間了。」
《第六感》和《人工智慧》中的童星黑利·喬爾·奧斯蒙特與奧斯布林克的想法不謀而合,他表示近兩年來都沒有拍片,是因為自己最近沒有遇到與以前有巨大差異的新角色,現年17歲的他更願意專注於自己的高中學業。「在電影中,高中生年紀的角色大多不會有太多人格特色上的差異。」他另外補充說,他在將於明年上映的新片《巨人之家》中的角色性格就很難得,混合了脆弱與復雜的特質。
路線3:小女孩性感化
代表人物:林賽·洛翰、安妮·海瑟威、希拉里·達芙、斯嘉麗·約翰森
當然,也有一些人士對目前部分「女童星」轉型的「新趨勢」並不看好,認為這是通俗文化在女童身上尋求「性賣點」的表現。《好萊塢史》作者大衛·湯姆森表示,從前曾被視為禁忌的幼女挑逗場面,如今在電影中隨處可見。而成年女演員因此也備感壓力,於是拚命保持「少女外形」。結果造成如今理想的女演員變成介於少女和女人之間的奇怪形象。
在這個類別中,現年19歲的林賽·洛翰算是一個代表人物。她在《吉星高照》中的角色原定由一名25歲至30歲之間的女演員扮演,該片導演唐納德·佩特利承認了這一點,但他當時覺得洛翰已經有能力駕馭這個角色了,同時,她性感的形象更會為角色增加吸引力。「她如今經常與年長的影星出入夜總會,而且她的偶像是安·瑪格麗特,這可是個很成熟的女性形象。」
施奈德則指出其電視台節目捧紅的另一個童星阿曼達·拜恩斯如今不及洛翰和達芙有人氣,這是因為她的形象不夠性感。而安妮·海瑟威決定半裸出演《歷劫俏佳人》,也是這股年輕女星性感化風潮的最佳例證。
路線4:個人品牌經營
代表人物:奧爾森姐妹、希拉里·達芙、林賽·洛翰
另外還有一個對男女童星同樣適用的轉型路線,那就是「名人效應」,即以個人品牌為市場平台。「年輕人更樂於接受這種操作模式。」擔任奧爾森雙胞胎姐妹經紀人15年的邁克爾·帕尼奧塔在介紹自己對兩姐妹的推廣模式時說。有了她們的成功經驗做借鑒,希拉里·達芙也開創了自己的時尚品牌,並與洛翰一起進軍流行音樂領域。這樣的安排使演員有機會多棲發展,結果自然提升了自己的潛在價值。「人們不再僅僅因為你是好演員就去看你的電影,克萊夫·歐文就是一個例子,不然,007的角色肯定屬於他呀!」曾出演迪士尼電影《果嶺爭雄》的希安·拉博夫說。
奧斯布林克也認為個人形象對范寧而言至關重要,「我們為達科塔作為一個十來歲的孩子提供了全方面的包裝,包括讓她身著兒童服裝出席MTV電影大獎頒獎禮,這些都經過精心安排。」
塔特姆·奧尼爾10歲時就因在1973的影片《紙月亮》中的表現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奧斯卡獎得主,她對如今童星們如此善於打「形象」戰感到震驚,「我很佩服她能做得這樣好。」評價洛翰在諸如電影首映式的公開場合不遺餘力地以各種造型姿勢標榜自己的成長時,奧尼爾說,「我17歲時遇到這種情況只會說,『別拍,別拍我。』這么長時間都能保持如此清純可愛,真困難。」
❿ 為什麼美國的秀蘭鄧波兒和中國金銘這樣的童
因為一旦長大了,就不再是那個成功的洋娃娃了。o(︶︿︶)o 唉……
我的秀蘭鄧波最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