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爾夫的優缺點有哪些
高爾夫,全球最暢銷最經典最具知名度的兩廂車,實在無須多言。
發動機可變進氣技術、激光焊接技術、ABS(防抱死)/EBV(電子制動力分配)、雙氣囊、電子防盜,車身採用傾斜布置的車門防撞梁,增大了防撞擊面積,前後保險杠骨架採用厚鋼板結構,車身鋼板採用雙面鍍鋅鋼板,空腔灌臘,12年防銹保證。這些新技術的應用更加說明它的價值。前懸為麥弗遜式,後懸為扭桿梁式。別看這副懸掛系統簡簡單單,整體表現是硬中帶軟很有韌性。筆者還是比較喜歡硬一點的懸架,雖然犧牲了一部分舒適性,但直接的路感會讓這輛車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操控更直接。操控和舒適永遠是雙刃劍,從理論上來講,懸架調教得偏硬也是保障操控性的主要手段,這就是德國車的風格。高爾夫採用的是帶EBV的ABS系統,當加速到120km/h猛踩剎車,並以60km/h左右的速度入彎,入彎准確,有明顯的轉向不足,回正迅速,回正方向准確,轉向特性相當理想,只是韓泰輪胎發出的刺耳尖叫讓人有些信心不足。
保修內很容易出現的問題:
1.水溫感測器 :如果再三遇到冷車一次打不著火,冷車怠速高,請檢查水溫感測器。即便電腦檢測告訴你是「偶發故障」也要堅持更換。否則出了保修期,你要自己掏200多塊。我自己就是在保修期內聽信了維修工說的偶發故障沒關系,以導致出了保修期自費更換水溫感測器。
2.氧感測器 :自動擋車如果發現升檔轉數比以前高了,而且提速無力,油耗增大,請檢查氧感測器(位於車底排氣管上,三元催化凈化器前後各一個)。如果自費更換,光零件費就1800多塊。
3.駕駛座玻璃升降開關,駕駛座前門玻璃升降開關點動升降檔(第一檔)觸點不靈。很容易被忽視的一個故障。
4.空調鼓風機4檔(最高風速檔)燒保險絲,或者振動嚴重 ,因為很少有人長時間使用空調鼓風機的第四檔,所以有時候不用以引起注意。 我的GG就是因為原車的德國產鼓風機燒保險絲,慶幸的是我在將要出保修期的前一個月發現的。後來先後換了三個國產的鼓風機(相信現在提到的新車都是國產鼓風機了),都因為振動嚴重被我拒絕掉了。17大眾用的國產鼓風機質量太差,風機葉輪與電機軸嚴重不同心,以至於風機3、4檔時從方向盤和油門剎車踏板感覺到振動嚴重,大有坐在摩托車和拖拉機上的感覺。後在我的堅持下,維修中心定了一個原裝進口的鼓風機,比國產的安靜平穩多了(之後為國貨悲哀了好久)。
5.低音喇叭(鳴笛用的。並非音響喇叭),GG的低音喇叭如果壞了,你會覺得鳴笛聲很單調,很容易判別。如果是自費,換個國產的就行。
6.後雨刮器有異響 , 向前刮的時候有"噌噌噌"的響聲,並且刮水不凈,向回刮沒問題。更換了雨刮臂之後異響消失。 7.前輪橫向穩定桿小支撐搖臂螺栓斷 , 向後倒車時剎車,螺栓斷裂部位有"咯噔"的聲音。 如果維修工在保養時拆過任何螺栓,都要求他用扭矩扳手擰緊,免得將螺栓擰斷。我就是在維修站做過那個部位的潤滑保養後發現螺栓斷裂的。
B. 大眾高爾夫。。優點缺點。。求客觀點評價咯。。
升級版POLO那是純屬扯淡的話 POLO PQ25平台的車子 這是一個小型車的平台 我就不說了。 高爾夫版5和6代是權PQ35平台的,當然5代沒有在華投產 只有進口的GTI車型!PQ35平台車子就很多了 途安 速騰 途觀 都是PQ35平台的 。高爾夫4代 就是很早以前在我國投產的那個圓燈的高爾夫 是PQ34平台的車子,比如現在的寶來 以前的老寶來 還有朗逸(雖然上市初期上海大眾一直不承認朗逸是PQ34平台的拉皮車,但是經過實際拆解,事實勝於雄辯。35平台最明顯的變化時後獨立懸架和激光焊接面積大大增加,奧迪A3也是採用這個平台的,所以它完全比POLO的PQ25平台高一檔次 不在一個起跑線上。最新的高7採用MQB平台,但是在華國產後 把後獨立懸架給減配掉了 無疑讓他的競爭力大大降低,,,,
C. 高爾夫車怎樣 優缺點說一下
: 高爾夫的口碑一直都是不錯的。 優點的話,相對空間靈活,比較省油,因為車身短小,小車位也可以停,視野也更好,通過性也好,很多地方車頭過了就沒問題了;缺點:價格高,僅僅是家用車定位
D. 1.4T的高爾夫有什麼優缺點
我的車就是高6,2011款1.4TSI自舒版本,感受頗深,大眾的這台代號EA111的1.4TSI發動機優點是相當突出的,現在帶T的發動機大行其道,而且使用壽命也大大提高,基本等同於發動機的壽命,大眾的這台1.4T發動機只有區區的1.4L排氣量,但是在渦輪增壓和缸內直噴的作用下壓榨出了96KW最大功率220NM最大扭矩,已經超越了好多主流的2.0L的NA發動機了,甚至逼近2.4L的NA發動機,所以這款TSI發動機動力非常的給力,並且他不像好多大排量帶T發動機,這款1.4T發動機在1250轉左右渦輪就可以啟動了,並且最大扭矩一直可以延伸只3500轉以上,也就是說這個區間發動機一直會以220牛米的扭矩輸出,給我們的感覺就是一直推背到140KM時速左右才有衰減,由於採用GDI缸內直噴,這款機器的油耗也很低,綜合百公里油耗也就7L多,尤其跑高速,110KM巡航油耗能下探至5.5L左右,我的車一箱油記錄是跑了760公里油表亮燈,也正是缸內直噴,所以建議他的燃油最好是加97的,93的也沒事,他的另一大優點就是獨立冷卻系統,這套系統跟總冷卻系統分離,它只為渦輪增壓器冷卻,以前開帶T的車都說停車之前怠速運轉一會再熄火,因為怕渦輪增壓器溫度過高突然失去冷卻而燒壞,這款1.4T就不用擔心,他這套獨立的冷卻系統不受鑰匙門控制,再熄火之後他仍然運轉一段時間直至渦輪增壓器的溫度降下來然後自動關閉,非常人性化。缺點我認為就是維護費用高了一些,正常保養大約需要900-1000塊,機油三濾他用的都是高端貨,我車保養用的都是大眾最頂級的機油,和邁騰2.0T用的一樣,都是TSI發動機用的機油,但是維護基本也就是一年一次,我覺得看在這款機器表現這么好的情況下喝好油也是應該的。這就是我的一些了解和感受,開著這款1.4T的車超車自如,開車十分舒服,主要就是動力在同級別是很不錯的。純手工打的,呵呵,希望你參考看看。
E. 大眾高爾夫到底好在哪裡真正懂車高手進來!
1.Golf是歐洲明星級車型
2.內涵很高的兩廂車(平台先進、安全系數很高、版電子設備齊全等權等,個人認為是兩廂中最棒的)
3.故障率極低
4.皮實耐用
5.改裝潛力大(操控性很好,並且有性能版的Golf GTI,甚至還有W12版本的超級鋼炮)
6.大眾的當家車型之一
7.工藝檔次和配置很高(國內可能不太明顯,看看歐洲那些Golf的配置就知道了相比較國產後的,就是配置會減,要不成本高,價格貴,國人買不起又該罵了。)
F. 大眾高爾夫的優缺點是什麼
優點:
發動機技術先進,動力強勁;整體品質較好;內飾做工精細;車身造型更加動感時尚,同時又不失大氣之美。
1、外形確實很漂亮,做工一流。
2、內飾做工精細,中控大面積軟質材料,手感相當不錯。
3、動力非常棒,隨叫隨到,7擋雙離合變速箱匹配綿密。
4、1.4T車型的油耗也比較低,百公里油耗7.1升左右。
5、座椅包裹性很強,有座椅加熱功能冬天特別實用。
缺點:
定價偏高,空間小,提車仍需加價等待時間仍較長;減配較多;出現胎噪大、抖動等細節問題較多。
1、後懸架由多連桿換成了成本更低的扭力梁結構確實是個減配,並且後排舒適性相應會受到一定影響。
2、發動機噠噠異響,低壓油管振動異響,方向盤氣囊或者游絲異響。
3、1檔跳2檔油門大點的話有點頓挫。
(6)高爾夫華南定製版有什麼優點擴展閱讀:
大眾高爾夫車型背景:
1、外觀
高爾夫6代的車身造型更加動感時尚,同時又不失大氣之美。
2、內飾
內飾設計風格傳統,簡約實用,但細節做工精細。
3、空間
空間緊湊,在同級車中沒有優勢,後排及後備箱空間較小。
4、操控
方向盤指向精準,抓地良好,高速穩定,過彎傾側小,懸掛舒適性不錯,換檔平順。
5、動力
搭載了大眾汽車最為先進的1.4TSI發動機和7速雙離合變速箱,動力強勁。
6、油耗
1.4TSI發動機燃油經濟性強,油耗較低,平均油耗在6-7個左右。
G. 高爾夫車性能怎麼樣
高爾夫這車到底哪裡好,聽高爾夫車主說完才明白答案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我們的生活節奏也加快不少,那麼買車用來代步是很多人都會做的事情,所以一般我們買車的時候都是希望找到性價比高的車,一般來說我們都會問問朋友或者是懂車的人,所以買車買高爾夫怎麼樣?聽說很多人都喜歡這部車,下面我們便一起來聽聽高爾夫車主對這車的看法和感受吧:
跑高速:高速超車太過癮啦!推背感杠杠的,上過4次高速,一點都不票,到90多邁再踩油門,動力依然很強金!還有隔音效果很棒,高速的時候沒有雜音,聽音樂很有感覺轉彎特別明顯的就是很穩,沒有說有傾斜感,也沒有所謂甩尾的感覺(老公說的,專業術語)指哪打哪,很精準!尤其是沈陽的道路,老鄉都應該知道,堵到瘋!堵車的時候轉向變來變去很酷炫啊!
H. 慶隆高爾夫有什麼優點呢
1、價格優勢
套內面積24-51,單價8300-11000元/㎡,總價和首付都低
2、環境優勢
南山腳下,環境優雅、安靜舒版適,出門就是權有氧生活。
3、學區優勢
可落戶南坪實驗小學和11中
4、配套優勢
可享受高爾夫球場和南山溫泉
如果您覺得這個樓盤不太適合,您可以關注一下華新街和觀音橋輕軌站附近的煌華晶萃城這個樓盤。此項目在售2-5層,32平清水,套內單價17500,總價56萬左右。
此樓盤是住宅,可落戶,學區是華新街實驗小學和徐悲鴻中學。每個月出租租金可抵月供,自住也很方便,離觀音橋輕軌站400m左右,離華新IE輕軌站400m左右。
I. 高爾夫汽車有什麼優點
高6自吸手抄功,11年4月購買,襲18.6萬公里,修過三次,輪胎換了三次電瓶換了二次,)大問題沒有,偶爾小問題,想換車,,不知道換什麼車,看過皇冠,,雷克薩斯,高爾夫Gti……其實心裡還是挺喜歡G T訁,;但是別人說怎麼又是二箱,猶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