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淘寶上手工定製的吉他到底好不好
淘寶上你確定有手工定製吉他?買吉他,推薦錦瑟樂器看看。
B. 朋友有一把全單的吉他,說是一個老外手工製作的,我想買但不知道吉他到底怎麼樣,希望各位朋友給點意見
全單的琴也要看牌子 音色 手感木質等等的因素。我用的就是全單的琴,但是因為拾音器和手感都一般,所以才1600。這個東西沒法說
C. 請問這個是全單手工吉他嗎價位怎樣的
挑吉他的方法首先是品牌。這很重要,只有信得過的品牌才做得出信得過的產品。不能貪便宜、或者是單板琴。如果是一把雜牌單板手工琴,再便宜也不能買,肯定上當!因為,單板琴也要看木料,手工琴也要看誰是製造師。雜牌是不可能考慮這么多的,所以先不考慮雜牌琴。我推薦你兩個性價比比較高的品牌——square(fender下屬國產品牌)、epiphone(gibson下屬國產品牌)是國產中性價比最高的牌子貨。木的和電的都有。其次是手感。握感:好琴拿上來就是有不一樣的感覺(比如prs)。但就琴頸來說,美產的大多比較寬,對於國人來說有點吃力(比如jackson),一些經典琴的琴頸比較厚,我們俗稱為「鋤頭把」(比如fender、ltd)。當然,也不是全這樣,也要分型號。但總的來說,韓產、日產琴是比較適合亞洲人。包括我剛才說的那兩個下屬國產品牌。觸感:那就要看弦距了。一般情況琴頸應該是直的(很多琴行會說彎了不怕,可以調。純屬忽悠,的確可以調但好琴不應該彎,除非是雜牌或冒牌),所以觸感來自於琴頸弦距和琴橋弦距。我再強調一點,同理,好琴的琴枕也是一般不需要調的,只需根據個人習慣微調琴橋就行了。因為弦太低了會打品。另一個觸感來自於弦和品的觸點。品絲越好,推弦手感越好。弦感:這一方面來自於琴本身的設計科學與否,好琴對弦的拉力較小。調成標准音高適沒有問題的,而且也沒有很硬的感覺(硬就是弦拉力太大造成的手感不好)。否則,木吉他調成標准音就斷弦,電吉他則一推弦就斷(推斷弦也會由品絲好壞引起)。另一方面來自於弦本身。越好的琴原配弦越好,仔細觀察。接下來是音質。木材是音質的關鍵。這必須很懂的人才鑒定得出來,所以,我們先不管它具體是什麼木料。看它的共鳴。木料越好共鳴越好(也就是空間感和顫動延續性)。木吉他部分:1000以下的應該是層板,以上的有可能是單板(古典吉他4000的層板也有可能)。這跟製作者(設計者)有關。因為層板琴是為了降低成本又採取批量生產而產生的。單板琴都是手工的。電吉他部分:先不插電,試試共鳴。然後試拾音器,千萬不要插好音箱。好箱子會優化音色,根本聽不出琴的缺點。所以用點普通的就行了(也別太差了)。拾音器音色也要看牌子,一般根據適合演奏的風格不同而不同。最後一步,檢查周邊。弦鈕,是否順滑。電吉他特有的搖把也很重要。搖把分為單搖、雙搖(還有不太常見的小雙搖和微雙搖,不再累述)。雙搖又特有弦鎖,檢查是否能在強烈的搖動之後還能保持音高。以及微調是否順滑。電吉他的拾音器開關手感如何、音頻鈕手感如何,以及插線口感覺如何……多試幾把你就會有感覺的,相信自己的直覺。
D. 請問前輩們定做個面單吉他,有哪些工作室比較好嗎技術過硬的哦!
面單建議就不要做了直接買成品就好了,如果手裡有好料建議直接找品牌代理工廠做全單,
E. 手工定做的吉他好嗎
手工定做的要看制琴師手藝
http://www.tan-jita.com/jitaxuangou/3945.html
這里是一些回單板吉他答
F. 這個是什麼牌子的吉他
沒見過這logo,定製的手工吉他吧?國外品牌吉他基本上都是英文logo的,海鷗倒也是個鳥,但那個logo比這個古典的多,我猜測是國內雲雀樂器手工吉他的logo
G. 想定製一把自己的吉他選什麼品牌靠譜
個人覺著 雅馬哈吉他可以,本人用的這一款,不僅價位易接受,而且是比較有名聲的品牌。
H. 3000元定製單板吉他,有什麼建議嗎。雲雀和滿氏的靠譜嗎
這價位定製不來是很好,直接自買個品牌吧,對吉他愛好者來說,選購一把稱心如意的吉他尤為重要,一把吉他的好壞會極大地影響吉他愛好者對於吉他學習的熱情和耐心,個人覺得聖馬可CL180不錯,,音色手感做工都很好,低頻厚實,中高頻明亮,層次感很強,手指的回應敏感、非常的容易驅動,琴的延音在10秒 以上,也是國產琴里的佼佼者,吉他這種東西主要看工藝!畢竟不是買來看的而是買來彈的!你說呢,這是我個人意見,希望幫到你吧!
I. 純手工琴吉他為何那麼貴
其實「手工」更多的是一種噱頭,一把吉他有很多工序必定是純機械完成的,也有很多工序必須是手工完成的。比如把一整塊桃花心切割成琴頸,這種工序必定是車床自動完成的,手工去切割的精確度肯定遠遠不如純機械操作。但是琴頸切割完成後的拋光、打磨、上漆這些工序就需要經驗豐富的制琴師手工完成了,當然也可以全自動機械完成,但是精緻程度往往不如手工的。
很多品牌為了提升價格,提升品牌形象,鼓吹「純手工」。其實如果真的純手工,那琴反而不如半機械半手工的靠譜,因為很多工序的精確度降低了。
比如Martin這樣的工廠琴,年產量要幾萬把,它肯定會盡量多地採用機械流水線去完成更多的工序。而Lakewood年產量僅750把,那自然除了大塊木料切割的工序外,會更多地採用人工去完成。而且事實上,Lakewood這種半手工的做法雖然成本提高了(歐洲的人工是貴的驚人的),但售價反而比Martin便宜了不少。
吉他的價格因素有很多,比如品牌效應——這其中蘊含著某個品牌的特有技術以及因此產生的個性化音色,質量——這其中有板材的乾燥、張力預設、弦距設定等,這些都需要長年累月的經驗和數據積累才能實現。當然也有商家自我定價的因素,比如Martin D28賣1.5w,大家趨之若鶩,都覺得是好琴。而如果像Yamaha LL16隻賣5000,大家就愛搭不理,覺得肯定是個半吊子。但其實D28和LL16的做工都不錯,只是音色風格不同,品牌效應不同,技術特色不同而已。
綜上所述,要警惕一些以「手工」為噱頭哄抬價格的商家,尤其是西班牙古典琴以及國內一些個私人作坊。個人接觸過幾家,都不咋的,雖然從小渠道收購了不少高端的板材,但是大都連吉他製作最基礎的常識都不懂,所以做出來的琴不僅壽命短而且弦距等參數設定極不靠譜,價格卻可以比肩國際大牌了。
買吉他前建議先學習下聲木的知識,知道各種木材的音色和物理特性,其次了解下主流大牌的特色,為什麼他們有名,優勢在哪裡。不要輕信風雲突起的小眾品牌和所謂的「純手工」。
J. 淘寶手工定製吉他可以相信嗎
兩個極端,像很多好琴都是要訂做,然後手工打造,就像
瑞士手錶
一樣。但是也有
手工作坊
,兩塊三合板一粘的「手工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