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輓聯應該怎樣掛哪邊為上
輓聯一般放置在追悼會會場兩側、花圈上、門口、骨灰盒兩側。
輓聯可以寫在長幅專白紙上,也可以寫在長屬幅白布(絹)上。
也有的地方是直接用老式的訂被套的,被套心的那塊布做輓聯。
輓聯是集體或個人哀悼逝者,治喪和祭祀時專用的對聯。一般分上下聯,表示逝者的生平、成績和美德,以及他的死亡對後人的影響等。
上下聯之間講求對仗,講求平仄,辭意相對相輔,句式仍要對偶,字數相等。 書寫輓聯的字體可以是正楷、行書、行草,也可以是隸書和篆書等,但以多數人能夠辨認為好。
花圈和祭幛上的挽條分上下兩條,右邊為上聯,左邊為下聯, 上聯常用「悼念XXX」,「沉痛悼念XXX」,或「某某某千古」;下聯常用「XXX敬輓」、「XXX泣挽」、「XXX拜挽」
2. 追悼會買花圈配送輓聯嗎
會的。現在的殯葬服務基本都是一條龍下來的。布置追悼會會場,花圈的預定,輓聯的配送。服務非常周到,價格也很合適。
3. 老母親去世輓聯怎麼寫
老母親去世輓聯:上聯常用「悼念XXX」,「沉痛悼念XXX」,或「某某某千古」;下聯回常用「XXX敬輓」、「答XXX泣挽」、「XXX拜挽」;
寫輓聯應該是立意積極的,與時代精神合拍的,對人民起正面作用。在寫作中要求有針對性、真實性、不能把輓聯寫成通用聯,既適用於張三,也適用於李四;並要有藝術性,講求對仗,講求平仄,講求技巧,作到言簡意賅,一語千韻,使人過目難忘。
(3)西安哪裡定製輓聯布擴展閱讀:
輓聯作為集體或個人哀悼逝者,治喪和祭祀時專用的對聯。一般分上下聯,表示逝者的生平、成績和美德,以及他的死亡對後人的影響等。
上下聯之間講求對仗,講求平仄,辭意相對相輔,句式仍要對偶,字數相等。 書寫輓聯的字體可以是正楷、行書、行草,也可以是隸書和篆書等,但以多數人能夠辨認為好。輓聯可以寫在長幅白布(絹)上,也可以寫在上長幅白紙上。可貼在追悼會會場兩側、花圈上、門口、骨灰盒兩側。
4. 供應冥府用品 靈堂布 對聯 靈幡 輓聯 廠家低價批發殯葬用品
(1)諸物我皆備,方便人所需。(2)零零碎碎分南北,大大小小是東西。
5. 白事花圈上用的布輓聯是什麼布料
白紙,紗布,絹布都可以。從便宜到貴
6. 輓聯的寫法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
輓聯是集體或個人哀悼逝者,治喪和祭祀時專用的對聯。一般分上下聯,表示逝者的生平、成績和美德,以及他的死亡對後人的影響等。
上下聯之間講求對仗,講求平仄,辭意相對相輔,句式仍要對偶,字數相等。 書寫輓聯的字體可以是正楷、行書、行草,也可以是隸書和篆書等,但以多數人能夠辨認為好。輓聯可以寫在長幅白布(絹)上,也可以寫在上長幅白紙上。可貼在追悼會會場兩側、花圈上、門口、骨灰盒兩側。
花圈和祭幛上的挽條分上下兩條,右邊為上聯,左邊為下聯, 上聯常用「悼念XXX」,「沉痛悼念XXX」,或「某某某千古」;下聯常用「XXX敬輓」、「XXX泣挽」、「XXX拜挽」。
(6)西安哪裡定製輓聯布擴展閱讀
花圈輓聯稱呼
(1)、祖父之胞兄弟:稱伯叔祖大人,自稱侄孫。
(2)、父之胞兄弟:稱伯叔大人,自稱脈侄。
(3)、父胞兄弟之妻:稱伯叔母,自稱脈侄。
(4)、兄嫂:稱尊嫂,自稱夫弟。回稱,賢叔,自稱愚嫂。
(5)、侄婦:稱賢侄媳,自稱愚叔。伯父,回稱伯叔翁。
(6)、弟婦:稱賢弟婦,自稱夫兄,回稱尊伯,自稱愚弟婦。
(6)、 祖母之父:稱外曾祖大人,自稱愚外曾孫。
(7)、祖母之親伯叔:稱外曾伯叔祖大人,自稱愚外曾又侄。
(8)祖母之胞兄弟:稱舅祖大人,自稱愚甥孫。
7. 挽幛輓聯怎麼寫
一、輓聯
輓聯,是古時候輓歌的變體。輓歌是古時哀悼死者的喪歌。輓聯作為悼念死者的一種文體,是漢民族民間的喪葬風俗,流行於全國各地。起初多以詩、詞、歌等韻文體表達對死者的哀悼之情,後漸漸形成一種對聯的形式來表達。歷代文人多以五言或七律等形式寫作輓聯,以寄哀思。相傳在宋代就寫輓聯了。陸游《老學庵筆記》載,趙元鎮(鼎)承相被謫朱崖,病亟,自書銘雲: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
現在的喪葬活動中,輓聯仍被普遍應用,成為喪家治喪時的必備之物。
1.輓聯的時代性和針對性
輓聯屬專用聯,是專為哀悼死者而寫的對聯。因此,寫輓聯不僅要求感情真摯,還要注意輓聯的寫作特徵。
(1)輓聯的時代性。輓聯是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人的思想感情的載體。隨時代的變遷,輓聯的內容也會起相應的變化,如:「寶瑟無聲弦柱絕,瑤台有月鏡奩空」,是舊時丈夫哀悼妻子的輓聯,用在現代夫悼妻就多了點陳腐氣。
(2)輓聯的針對性。做輓聯有很強的針對性,要切合死者的地位、身份、情操和業績等,甚至此時此地的思想感情也要切合事物與場合。輓聯不能換用,也不能通用,這應該是輓聯的寫作靈魂。
如挽丁玲:
剪柳春風,節見窮時,一曲桑乾傳廣宇
凝塵瑤瑟,情傷雪夜,百年有女耀高丘
2.輓聯的基本形式特點
輓聯是屬於對聯中的專用聯,因此,撰寫輓聯,一定要掌握對聯的本質特點和形式特點,這是寫好輓聯的關鍵。
(1)對聯的形式特點。一般的輓聯(對聯)是由兩句組成一聯,上句叫上聯,下句叫下聯。輓聯不管多麼長(有些長聯,上、下聯是由十幾個字甚至幾十個字組成的),多麼短,總是由上聯和下聯組成,上聯和下聯要搭配好,次序不能顛倒。輓聯的長短要視懸掛場所而定,太長字小不不醒目,太短空洞不美觀,應大小適中、美觀大方。
(2)對偶的形式特點。對偶是用字數相等、句法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成雙作對地排列組合。嚴格的輓聯,不但要求字數相等、句法相同,還要求詞性也一樣,對仗非常工整。例: 雨中竹葉含珠淚,雪裡梅花戴素冠。
現在撰寫輓聯,能做到字數相等、句法相同或相似就可以了,若進一步還能做到詞性相對就更好了,做不到也不必強求,因詞損意,總是不好的。
(3)平仄相對的形式特點。 對聯要求平仄相對,這是就聲調、節奏和韻律而講的。雖然對聯只有上下兩聯,和律詩中間的對偶句不同,不必很嚴格一定要押韻腳,但是,對聯必須注意分節奏、調平仄。節奏本是樂曲結構的基本因素,是由音響運動的輕重緩急形成的。所謂分節奏就是要求對聯不管是長聯還是短聯,朗讀起來要順口,有音樂節拍,可以詠唱。即使不念不聽,只是看,就會在內心產生一種愉悅感。反之,長短、強弱各不相同,節拍錯亂,就不是對聯了。
例:毛澤東挽蔡元培
學界 |泰斗
人世 |楷模
例:郭沫若挽魯迅
平生功業| 尤| 拉化
曠世文章| 數| 阿 q
調平仄是句講節拍、字調平仄,。中國漢語有四種不同的聲調,古代分平、上、去、入四調,現代漢語沒有入聲字,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以平聲對其它聲調而言,就分為平聲和仄聲。古代以平聲為平,上、去、入聲為仄;現代以陰平、陽平為平聲,上、去聲為仄聲。古人做輓聯很講究平仄,用平用仄,平仄交錯;字有定聲,律有定格,形成了輓聯特有的藝術風格。現在做輓聯用字講平仄,上半聯和下半聯的相對字的聲調有絕對相反的,也有大體相反的。能做到嚴格相反而不損害內容當然好,做不到嚴格相反,做到大體相反也可以。用做律詩的方法硬去調聯語的平仄,不僅沒有必要,而且也難做到。
3.輓聯的一般修辭手法 輓聯是用方塊漢字兩兩相對組成的整齊優美的聯語,是獨特的具有中國作風的文字樣式。一般的實用文體不要求有文學性,而輓聯卻不同,其文學性與實用性是合二為一的。古往今來,有不少思想內容和藝術表現俱佳的輓聯作品得以流傳,其原因之一,就是十分講究聯語的修辭手法。
(1)鑲名。是把死者的名字鑲嵌在聯語中。鑲名格式有許多種,可以鑲在句首、句中或句尾,也可以拆開姓名鑲在首尾。
例一:挽古龍
古道失神劍 龍爪留江湖
這是鶴頂格,把「古」、「龍」分鑲在句首。
例二:挽葉聖陶
天地永留聖著 泉台亦復陶然
這是蜂腰格,將「聖」、「陶」分嵌在句中。
(2)用典。是在輓聯中使用古代故事、民間習俗或有出處的警語。輓聯用典,可以使聯語凝煉生動、意味雋永。
例一:康有為挽戊戌變法死難者:
殷干酷刑,宋岳枉戮,臣本無恨,君亦何尤,當效正學先生,啟口問成王安在?
漢室黨錮,晉代清談,振古無斯,於今為烈,恰如子胥相國,懸睛看越寇飛來。
此聯用借古諷今的手法,以比干、岳飛之冤殺,寫六君子橫遭昏君慘害;以方孝孺問成王之典故,怒斥慈禧;以「漢室黨錮,晉代清談」,寫清王朝的殘暴與腐敗;末尾以伍子胥懸頭國門的故事,抒發作者極其悲傷憤恨的心情。康有為的這副六典聯,內容復雜而豐富深刻,不是一般的直陳聯語所能比擬的。
聯語用典變化多端,明用暗用、正用反用、單用合用、可各隨己願,但要熟事化新、融化不澀。
(3) 比喻。是用某些有相關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說的某一事物,以便 表達得更加生動鮮明。
例一:挽周總理
心血操盡,革命偉業似巍巍泰山聳寰宇
骨灰撒遍,深海恩情如滴滴甘露潤人心
此聯以泰山之高聳寰宇來比喻領袖革命偉業的高大,功垂千秋,又以甘露滋潤人心來比喻領袖的無產階級革命感情和對人民的無限熱愛,比喻恰當,讀來震撼人心,久久不能忘懷。
4.輓聯的製作方法 輓聯和對聯的書寫形式是一樣的,先書寫上聯,再書寫下聯,上、下聯都要頂天立地書寫。字的大小,依聯幅的長短和聯語的多少而定。有些長幅聯語一列書不完,可分為兩列書寫,但第二列必須比第一列短出許多,象龍門一樣,又叫「龍門聯」。書寫「龍門聯」要注意的是上聯必須從右到左書寫,右邊長左邊短;下聯必須是從左到右書寫,左邊長右邊短。
書寫輓聯可以落上下款:上款落在上聯,但不能和上半聯的第一個字平頭,而要低1至2個字;下款落在下聯,但下款不能高於上款,一般也要比上款低1至2個字距離,如果是窮款(單款)書寫時還要低一些。當然,在特定的場合,也可以不落款。書寫輓聯的字體可以是正楷、行書、行草,也可以是隸書和篆書等,但以能夠辨認為宜。
輓聯可以寫在長幅白報紙上,也可以寫在長幅白布(絹)上。挽幛和挽幅,是用以為悼念死者而撰寫的一種區別於輓聯的挽書,是一種哀悼的禮品,被用來懸掛於死者的家庭、靈堂、追悼會或向遺體告別的場所等。
二、挽幛挽幅
挽幛和挽幅,是用以為悼念死者而撰寫的一種區別於輓聯的挽書,是一種哀悼的禮品,被用來懸掛於死者的家庭、靈堂、追悼會或向遺體告別等場所。
1. 挽幛
挽幛多是獨立成幅的,也稱「禮幛」。挽幛通常用整幅綢布作成,也有用紙糊裝裱成軸的,稱為"禮軸"。為了便於懸掛,挽幛一般為豎式,上面的文字為直寫。
2.挽幅
挽幅,也是挽書的一種,它與挽幛的不同在於挽幅多是橫掛的,挽幛則都是豎掛的。挽幅上面的文字一般為橫寫。
挽幛、挽幅的題辭不拘形式、不限字數,有隻寫一個:「奠」字的,也有多字的,但是常以四字句為多。挽幛、挽幅用語可用固定的詞語,也可以自己撰寫合適的詞句,但應注意挽幛、挽幅屬哀悼送禮之用,在文字措辭上,要直抒胸臆、真摯凝煉,頌揚而不過褒、哀痛而不凄慘,應具有褒揚悼念之意。
3. 挽幛、挽幅的製作
挽幛、挽幅的製作沒有一定的程式,可大可小,因地制宜;字體可楷可行可草,完全由送挽者自己決定;白字黑紙或黑字白紙,也可以布代紙。挽幛是豎掛直寫方式,文字必須從右向左分三部分書寫;挽幅是橫掛橫寫方式,文字則應從上而下分三部分書寫。
第一部分,面向挽幛右手邊(挽幅上頂邊)頂頭寫上死者的姓名加頌詞(亦稱上款);
第二部分,正中間寫上祭悼語,祭悼語一般不要超過上款和下款,且字距要一致。也可不要這一部分;
第三部分,面向挽幛左手邊(挽幅底邊)頂尾寫上送挽幛、挽幅人的姓名、身份稱呼和時間。
8. 怎麼把輓聯列印在布上
廣告用的大幅面列印機。
9. 花圈 上掛著灰色的布 布上面寫著字是什麼呀
花圈上掛著的布叫做:輓聯布上面寫的一般為悼念逝者的話,花圈輓聯。
花圈內層多是些版較小的碎花,有權枝有葉,講究的多用燙蠟枝葉的花束,月季、芍葯、薔蔽,形象各異,間有彩色牽牛花,上邊還粘了玻璃粉,能夠閃光。
起初,花圈都是掛於靈棚內壁,為了點綴出殯時掛在官罩上。後來,花圈本身添上了兩根立柱,後邊外加一根戧柱,它就可以隨地而立。
(9)西安哪裡定製輓聯布擴展閱讀
葬禮
從原始社會的舊石器時代起,人類便產生了靈魂觀念。原始人認為,人死靈魂不死,仍能幹預活人的人事、禍福。受這種靈魂不滅觀念的制約及各國各民族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的差異,產生了形形色色的葬禮風俗:有的葬禮盛大隆重;有的簡易樸素;有的充滿了宗教色彩;有的科學而又衛生。
地理、宗教及社會結構均影響葬禮形式,階級身分更是決定性因素。以西藏為例,葬禮按身分區分為4種︰賤民水葬,中等身分土葬或天葬,貴族始可火葬。在葬式上,世界各民族中有土葬、海葬、火葬、水葬、厚葬、天葬、洞葬、樹葬、懸棺葬、壁櫥葬、食葬等多種形式。
10. 輓聯大全
(一)通用聯 流芳百世,遺愛千秋 音容宛在,浩氣常存 隴上猶留芳跡,堂前共仰遺容 桃花流水杳然去,明月清風幾處游 美德堪稱典範,遺訓長昭泣人 一生儉朴留典範,半世勤勞傳嘉風 慈竹當風空有影,晚萱經雨似留芳 流水夕陽千古恨,凄風苦雨百年愁 (二)挽男聯 前世典範,後人楷模 名留後世,德及鄉梓 一生行好事,千古留芳名 高風傳鄉里,亮節昭後人 悲聲難挽流雲住,哭音相隨野鶴飛 鶴駕已隨雲影杳,鵑聲猶帶月光寒 朗月清風懷舊宇,殘山剩水讀遺詩 等閑暫別猶驚夢,此後何緣在晤言 天上隕顆明星,人間少名俊傑 瑤池來位貴客,佛國添座金剛 (三)挽女聯 秋風鶴唳,夜月鵑啼 獨剪西窗,梅殘東閣 慈顏已逝,風木與悲 白雲懸影望,鳥鳥切遐思 花為春寒泣,鳥因腸斷哀 女星沉寶婺,仙駕返瑤池 花落胭脂春去早,魂銷錦帳夢來驚 西地駕已歸王母,南國輝空仰婺星 寶婺光沉天上宿,蓮花香觀佛前身 蝶化竟成辭世夢,鶴鳴猶作步虛聲 鵑啼五夜凄風冷,鶴唳三更苦雨寒 魂歸九天悲夜月,芳流百代憶春風 綺閣風凄傷鶴唳,瑤階月冷泣鵑啼 慈竹臨風空有影,晚萱經雨不留芳 慈竹霜寒丹鳳集,桐花香萎白雲懸 情操白如銀,潔凈晶瑩光如雪 慈心紅盛火,鮮明熾烈映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