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溫州人為什麼選擇桐鄉國際蠶絲城
文|韓曉娟·圖|步恩撒 嗅覺|只要覺得有投資價值,他們就會立即下手。 2003年,羅式榮正式從老單位脫身,換新跑道,開始了他的投資生涯,在河南,在新疆……漸漸形成了成熟的商業頭腦。 羅式榮一向以溫州人自豪。曾經有一位著名的韓國企業家感嘆道:從我兒子8歲開始,我就跟他講溫商的故事,我相信等到他80歲的時候,他會發現,他一生的成功都來源於這些故事。 如果你留心下書店的品類,會發現有關溫州人的書籍越來越多,據說還在以每年200本的速度遞增。《溫州人生意經》《商智——溫州人創富秘訣》《可怕的溫州人》等書都被人奉為經商寶典。 溫州人這個群體還被抽象為幾個形容詞:精明過人,全民皆商。經濟學家鍾朋榮用四句話概括過溫州人的精神:白手起家、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闖盪天下、四海為家的開拓精神;敢於創新、善於創新的創造精神。 這些特質在羅式榮身上表現得很明顯。其實相比「溫商」的頭銜,他更願意把地標再縮小一點——溫州的泰順縣。 泰順,坐擁世界上最美的廊橋,可因為是一個純山區,山林物產雖豐,但能依賴的自然資源匱乏。羅式榮說:「泰順不像杭嘉湖自古以來是魚米之鄉、絲綢之府,這就促使了泰順人有一種嚮往發展的願望——全世界打拚。」 他們「敢為天下先」,特別有開拓的精神和勇氣,開創了很多中國第一;他們也能「吃盡天下苦」,骨血里天生流淌著不服輸的倔強。闖出去,才能生存! 8年前溫州市統計年鑒就表明,有40多萬溫州人活躍在全球的87個國家和地區。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紐約法拉盛人氣最旺的超市,老闆幾乎是清一色的溫州人。有人戲言,溫州打個噴嚏,全球都要感冒,雖然有點誇張,但是,「走出去」的溫州人,正在「無孔不入」地影響著世界。 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溫州的「個體戶」經濟現象、「溫州經濟模式」聞名遐邇。溫州人堅韌而樂觀地做著小本生意,掙到第一桶金後就搭夥投資:「他們習慣於投資,只要覺得有投資價值,就會立即下手。」 「溫州商人在浙江乃至全中國都以他們強大的資本動員能力而聞名。他們具有敏銳的經商嗅覺,在商機把握上總是能先行一步,只要跟隨溫州商人選擇投資方向,賺錢的大門就向你敞開。」這段出自《韓國經濟》雜志被《環球時報》轉載的話印證了溫商的賺錢能力。 一個溫州商人,一直在用敏銳的嗅覺尋求商機,有意思的是,或許是血統的關系,每一次的方向都那麼精準而獨到。 循著「創新」這個關鍵詞,羅式榮做過許多成功投資,但目前手頭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和泰順同鄉一起操作桐鄉國際蠶絲城。 經驗|做專業市場, 是他們得心應手的強項。 在2008年的時候,浙商全國市場聯合會有一個統計:浙江人在全國各地創辦了大大小小的1300多個市場,其中泰順人創辦的就有420多個,占近三分之一,主要以建材、五金、陶瓷、服裝、汽配、葯材等專業市場為主。 泰順人的商業嗅覺是極其靈敏的,當全國房地產市場如火如荼的時候,他們發現建房子總得需要建材吧,於是,泰順人創新性地開始做建材市場,並從此跨入商業地產的開發。 近年來泰順人投資開發的建材、五金、葯材、布料、服裝、汽配等市場,主要分布在上海、天津、南京、南昌、大連、蘇州、連雲港、九江等地,如上海春申商城、上海恆大建材市場、大連中益建材批發市場等。 在全國搞了這么多的市場,不能不讓人對泰順人刮目相看,泰順人由此贏得了「專業市場專業戶」的聲譽! 所以要論做專業市場,泰順人太有經驗了,這是他們得心應手的強項。 桐鄉國際蠶絲城的操盤團隊,包括羅式榮在內的幾個股東,都是「全世界打拚」的泰順人。 去年四五月份,羅式榮和泰順團隊來桐鄉考察,第一次相遇就被深深吸引。初見時很興奮:「建築很漂亮,有氣質!」 總說這些人眼光很准,其實決定投資前,他們詳細地考察了整個項目。除了硬體出色和長三角腹地的優越位置外,最打動這些泰順人的是當地強大的桑蠶絲產業基礎——桐鄉是全國最好、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蠶絲品之鄉,周邊分布著大量的蠶絲品加工企業。 羅式榮說,桐鄉有手工加工蠶絲被的歷史,品質非常好,原先蠶絲品大部分都是出口的。他還發現了一件事:「同樣的工藝,桐鄉產地的蠶絲品質感明顯要好一些,當地原料生產的蠶絲被,使用多久也不結塊。這說明桐鄉的經緯度和土壤等地理條件讓本地蠶絲質量最優。」 天時,地利,人和。桐鄉國際蠶絲城應運而生。 頭腦|一個產業聞名全國,城市會隨之聞名全國,通過它可以打響桐鄉的城市名片。 在桐鄉國際蠶絲城走一圈,你會發現已經有很多加盟商入駐,它涵蓋的蠶絲品種類也很多,除了蠶絲被、蠶絲枕等家紡類產品,蠶絲服裝、蠶絲領帶、蠶絲絲巾等傳統真絲產品,還有蠶絲地毯、蠶絲窗簾、蠶絲壁紙等家居類用品,以及蠶絲禮品、蠶絲化妝品等,窮盡你的想像。羅式榮強調:「我們追求的是品類最全,品種最多,品質最好,性價比最高。」 入駐商家名單還在不斷添加中。已經有的一期顯然不夠用,而二期正在火熱開發。「中國蠶絲第一城需要一定體量的承載,有了規模優勢和產業基礎,就必須向全國輻射。做好全國市場,下一步就是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 接下來,這個團隊要做的事還有很多,搭建平台之外,桐鄉國際蠶絲城還創新性地構建各類服務中心,牽頭組織蠶絲業的博覽會,打響桐鄉蠶絲品的品牌。 除了商業上的考量,這個泰順人居多的團隊還有一些別的願景,希望蠶絲城不僅發揮助推器和發動機的作用,帶動當地桑蠶養殖業的發展,整合周邊的加工企業,打造一條完整的蠶絲業產業鏈,也能夠通過它打響桐鄉的城市名片。 「這個產業聞名全國,城市會隨之聞名全國。就像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的廣泛傳播,讓很多人知道了義烏;海寧中國皮革城的大肆宣傳,讓很多人記住了海寧。」在他看來,桐鄉國際蠶絲城對桐鄉的意義莫過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