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時候開始有電腦
ENIAC是電腦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本來,計算機的英文原詞「computer」是指從事數據計算的人。而他們往往都需要藉助某些機械計算設備或模擬計算機。這些早期計算設備的祖先包括有算盤,以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7年的被古希臘人用於計算行星移動的安提基特拉機制。隨著中世紀末期歐洲數學與工程學的再次繁榮,1623年由Wilhelm Schickard率先研製出了歐洲第一台計算設備,這是一個能進行六位以內數加減法,並能通過鈴聲輸出答案的「計算鍾」。使用轉動齒輪來進行操作。
1642年法國數學家Pascal 在WILLIAM Oughtred計算尺的基礎上,將計算尺加以改進,能進行八位計算。還賣出了許多製品,成為當時一種時髦的商品。
1801年,Joseph Marie Jacquard對織布機的設計進行了改進,其中他使用了一系列打孔的紙卡片來作為編織復雜圖案的程序。Jacquard式織布機,盡管並不被認為是一台真正的計算機,但是它的出現確實是現代計算機發展過程中重要的一步。
查爾斯・巴比奇(Charles Babbage)是構想和設計一台完全可編程計算機的第一人,當時是1820年。但由於技術條件,經費限制,以及無法忍耐對設計不停的修補,這台計算機在他有生之年始終未能問世。約到19世紀晚期,許多後來被證明對計算機科學有著重大意義的技術相繼出現,包括打孔卡片以及真空管。Hermann Hollerith設計了一台製表用的機器,就實現了應用打孔卡片的大規模自動數據處理。
在20世紀前半葉,為了迎合科學計算的需要,許許多多單一用途的並不斷深化復雜的模擬計算機被研製出來。這些計算機都是用它們所針對的特定問題的機械或電子模型作為計算基礎。20世紀三四十年代,計算機的性能逐漸強大並且通用性得到提升,現代計算機的關鍵特色被不斷地加入進來。
1937年由克勞德·艾爾伍德·香農(Claude Shannon)發表了他的偉大論文《對繼電器和開關電路中的符號分析》,文中首次提及數字電子技術的應用。他向人們展示了如何使用開關來實現邏輯和數學運算。此後,他通過研究Vannevar Bush的微分模擬器進一步鞏固了他的想法。這是一個標志著二進制電子電路設計和邏輯門應用開始的重要時刻,而作為這些關鍵思想誕生的先驅,應當包括:Almon Strowger,他為一個含有邏輯門電路的設備申請了專利;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他早在1898年就曾申請含有邏輯門的電路設備;Lee De Forest,於1907年他用真空管代替了繼電器。
Commodore公司在20世紀八十年代生產的Amiga 500電腦沿著這樣一條上下求索的漫漫長途去定義所謂的「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可謂相當困難。1941年5月12日,Konrad Zuse完成了他的機電共享設備「Z3」,這是第一台具有自動二進制數學計算特色以及可行的編程功能的計算機,但還不是「電子」計算機。此外,其他值得注意的成就主要有:1941年夏天誕生的阿塔納索夫-貝瑞計算機是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它使用了真空管計算器,二進制數值,可復用內存;在英國於1943年被展示的神秘的巨像計算機(Colossus computer),盡管編程能力極其有限,但是它的的確確告訴了人們使用真空管既值得信賴又能實現電氣化的再編程;哈佛大學的Harvard Mark I;以及基於二進制的「埃尼阿克」(ENIAC,1944年),這是第一台通用意圖的計算機,但由於其結構設計不夠彈性化,導致對它的每一次再編程都意味著電氣物理線路的再連接。
開發埃尼阿克的小組針對其缺陷又進一步完善了設計,並最終呈現出今天我們所熟知的馮·諾伊曼結構(程序存儲體系結構)。這個體系是當今所有計算機的基礎。20世紀40年代中晚期,大批基於此一體系的計算機開始被研製,其中以英國最早。盡管第一台研製完成並投入運轉的是「小規模實驗機」(Small-Scale Experimental Machine,SSEM),但真正被開發出來的實用機很可能是EDSAC。
在整個20世紀50年代,真空管計算機居於統治地位。1958年 9月12日 在Robert Noyce(INTEL公司的創始人)的領導下,發明了集成電路。不久又推出了微處理器。1959年到1964年間設計的計算機一般被稱為第二代計算機。
到了60年代,晶體管計算機將其取而代之。晶體管體積更小,速度更快,價格更加低廉,性能更加可靠,這使得它們可以被商品化生產。1964年到1972年的計算機一般被稱為第三代計算機。大量使用集成電路,典型的機型是IBM360系列。
到了70年代,集成電路技術的引入極大地降低了計算機生產成本,計算機也從此開始走向千家萬戶。1972年以後的計算機習慣上被稱為第四代計算機。基於大規模集成電路,及後來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1972年4月1日 INTEL推出8008微處理器。1976年Stephen Wozinak和Stephen Jobs創辦蘋果計算機公司。並推出其Apple I 計算機。1977年5月 Apple II 型計算機發布。1979年6月1日 INTEL發布了8位元的8088微處理器。
1982年,微電腦開始普及,大量進入學校和家庭。1982年1月Commodore 64計算機發布,價格:595美元。 1982 年2月80286發布。時鍾頻率提高到20MHz,並增加了保護模式,可訪問16M內存。支持1GB以上的虛擬內存。每秒執行270萬條指令,集成了134000個晶體管。
1990年11月: 第一代MPC (多媒體個人電腦標准)發布。處理器至少80286/12MHz,後來增加到80386SX/16 MHz ,及一個光碟機,至少150 KB/sec的傳輸率。1994年10月10日 Intel 發布75 MHz Pentium處理器。1995年11月1日Pentium Pro發布。主頻可達200 MHz ,每秒鍾完成4.4億條指令,集成了550萬個晶體管。1997年1月8日Intel發布Pentium MMX。對游戲和多媒體功能進行了增強。
此後計算機的變化日新月異,1965年發表的摩爾定律發表不斷被應證,預測在未來10~15年仍依然適用。
2. 請問IBM電腦是零幾年開始不生產電腦了
04年IBM個人電腦事業部賣給聯想了 現在的聯想thinkpad的T系列和X系列以及thinkcenter就是原來的IBM 設計都一直內是IBM的人在作 放心買就容好了
如果伺服器算電腦的話IBM一直在生產電腦
3. IBM-PC什麼時候開始發行
1981
=========
雖然它不是第一台PC,但1981年的IBM PC卻觸發了上世紀80年代初的個人電腦革命。IBM其實早在回1973年已經開始了所謂答的「特別電腦」計劃APL Machine Portable (SCAMP),其後陸續推出多種類似產品,直至1981年的IBM 5150推出時定名為IBM PC。
4. 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電腦的
ENIAC是電腦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本來,計算機的英文原詞「computer」是指從事數據計算的人。而他們往往都需要藉助某些機械計算設備或模擬計算機。這些早期計算設備的祖先包括有算盤,以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7年的被古希臘人用於計算行星移動的安提基特拉機制。隨著中世紀末期歐洲數學與工程學的再次繁榮,1623年由Wilhelm Schickard率先研製出了歐洲第一台計算設備,這是一個能進行六位以內數加減法,並能通過鈴聲輸出答案的「計算鍾」。使用轉動齒輪來進行操作。
1642年法國數學家Pascal 在WILLIAM Oughtred計算尺的基礎上,將計算尺加以改進,能進行八位計算。還賣出了許多製品,成為當時一種時髦的商品。
1801年,Joseph Marie Jacquard對織布機的設計進行了改進,其中他使用了一系列打孔的紙卡片來作為編織復雜圖案的程序。Jacquard式織布機,盡管並不被認為是一台真正的計算機,但是它的出現確實是現代計算機發展過程中重要的一步。
查爾斯??巴比奇(Charles Babbage)是構想和設計一台完全可編程計算機的第一人,當時是1820年。但由於技術條件,經費限制,以及無法忍耐對設計不停的修補,這台計算機在他有生之年始終未能問世。約到19世紀晚期,許多後來被證明對計算機科學有著重大意義的技術相繼出現,包括打孔卡片以及真空管。Hermann Hollerith設計了一台製表用的機器,就實現了應用打孔卡片的大規模自動數據處理。
在20世紀前半葉,為了迎合科學計算的需要,許許多多單一用途的並不斷深化復雜的模擬計算機被研製出來。這些計算機都是用它們所針對的特定問題的機械或電子模型作為計算基礎。20世紀三四十年代,計算機的性能逐漸強大並且通用性得到提升,現代計算機的關鍵特色被不斷地加入進來。
1937年由克勞德·艾爾伍德·香農(Claude Shannon)發表了他的偉大論文《對繼電器和開關電路中的符號分析》,文中首次提及數字電子技術的應用。他向人們展示了如何使用開關來實現邏輯和數學運算。此後,他通過研究Vannevar Bush的微分模擬器進一步鞏固了他的想法。這是一個標志著二進制電子電路設計和邏輯門應用開始的重要時刻,而作為這些關鍵思想誕生的先驅,應當包括:Almon Strowger,他為一個含有邏輯門電路的設備申請了專利;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他早在1898年就曾申請含有邏輯門的電路設備;Lee De Forest,於1907年他用真空管代替了繼電器。
Commodore公司在20世紀八十年代生產的Amiga 500電腦沿著這樣一條上下求索的漫漫長途去定義所謂的「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可謂相當困難。1941年5月12日,Konrad Zuse完成了他的機電共享設備「Z3」,這是第一台具有自動二進制數學計算特色以及可行的編程功能的計算機,但還不是「電子」計算機。此外,其他值得注意的成就主要有:1941年夏天誕生的阿塔納索夫-貝瑞計算機是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它使用了真空管計算器,二進制數值,可復用內存;在英國於1943年被展示的神秘的巨像計算機(Colossus computer),盡管編程能力極其有限,但是它的的確確告訴了人們使用真空管既值得信賴又能實現電氣化的再編程;哈佛大學的Harvard Mark I;以及基於二進制的「埃尼阿克」(ENIAC,1944年),這是第一台通用意圖的計算機,但由於其結構設計不夠彈性化,導致對它的每一次再編程都意味著電氣物理線路的再連接。
開發埃尼阿克的小組針對其缺陷又進一步完善了設計,並最終呈現出今天我們所熟知的馮·諾伊曼結構(程序存儲體系結構)。這個體系是當今所有計算機的基礎。20世紀40年代中晚期,大批基於此一體系的計算機開始被研製,其中以英國最早。盡管第一台研製完成並投入運轉的是「小規模實驗機」(Small-Scale Experimental Machine,SSEM),但真正被開發出來的實用機很可能是EDSAC。
在整個20世紀50年代,真空管計算機居於統治地位。1958年 9月12日 在Robert Noyce(INTEL公司的創始人)的領導下,發明了集成電路。不久又推出了微處理器。1959年到1964年間設計的計算機一般被稱為第二代計算機。
到了60年代,晶體管計算機將其取而代之。晶體管體積更小,速度更快,價格更加低廉,性能更加可靠,這使得它們可以被商品化生產。1964年到1972年的計算機一般被稱為第三代計算機。大量使用集成電路,典型的機型是IBM360系列。
到了70年代,集成電路技術的引入極大地降低了計算機生產成本,計算機也從此開始走向千家萬戶。1972年以後的計算機習慣上被稱為第四代計算機。基於大規模集成電路,及後來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1972年4月1日 INTEL推出8008微處理器。1976年Stephen Wozinak和Stephen Jobs創辦蘋果計算機公司。並推出其Apple I 計算機。1977年5月 Apple II 型計算機發布。1979年6月1日 INTEL發布了8位元的8088微處理器。
1982年,微電腦開始普及,大量進入學校和家庭。1982年1月Commodore 64計算機發布,價格:595美元。 1982 年2月80286發布。時鍾頻率提高到20MHz,並增加了保護模式,可訪問16M內存。支持1GB以上的虛擬內存。每秒執行270萬條指令,集成了134000個晶體管。
1990年11月: 第一代MPC (多媒體個人電腦標准)發布。處理器至少80286/12MHz,後來增加到80386SX/16 MHz ,及一個光碟機,至少150 KB/sec的傳輸率。1994年10月10日 Intel 發布75 MHz Pentium處理器。1995年11月1日Pentium Pro發布。主頻可達200 MHz ,每秒鍾完成4.4億條指令,集成了550萬個晶體管。1997年1月8日Intel發布Pentium MMX。對游戲和多媒體功能進行了增強。
此後計算機的變化日新月異,1965年發表的摩爾定律發表不斷被應證,預測在未來10~15年仍依然適用
5. IBM牌電腦的歷史是什麼
簡單復說,IBM原來是美國品牌,世界制各地都有工廠,面對的市場不同商品的產地也不同,後來IBM改做其它產品了,不再做電腦產品了,原來的IBM電腦THINKPAD商標賣給了聯想.
換句話說,就是現在已經沒有IBM電腦了
6. 電腦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
1614
年:蘇格蘭人John
Napier(1550
~1617
年)發表了一篇論文
,其中提到他發明了一種
可以進行四則運算和方根運算的精巧裝置。
1623
年:Wilhelm
Schickard(1592
~1635
年)製作了一個能進行6
位數以內加減法運算,並
能通過鈴聲輸出答案的「計算鍾」。該裝置通過轉動齒輪來進行操作。
1625
年:William
Oughtred(1575
~1660
年)發明計算尺。
1668
年:英國人Samuel
Morl(1625
~1695
年)製作了一個非十進制的加法裝置,適宜計算錢
幣。
1671
年:德國數學家Gottfried
Leibniz
設計了一架可以進行乘法運算,最終答案長度可達
16位的計算工具。
1822
年:英國人Charles
Babbage(1792
~1871
年)設計了差分機和分析機
,其設計理論非
常超前,類似於百年後的電子計算機,特別是利用卡片輸入程序和數據的設計被後人所採用。
1834
年:Babbage
設想製造一台通用分析機,在只讀存儲器(穿孔卡片)中存儲程序和數據
。
Babbage在以後的時間里繼續他的研究工作,並於1840
年將操作位數提高到了40
位,並基本實現
了控制中心(CPU)和存儲程序的設想,而且程序可以根據條件進行跳轉,能在幾秒內做出一般的加
法,幾分鍾內做出乘、除法。
1848
年:英國數學家George
Boole
創立二進制代數學,提前近一個世紀為現代二進制計算機
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1890
年:美國人口普查部門希望能得到一台機器幫助提高普查效率。Herman
Hollerith
(後
來他的公司發展成了IBM
公司)借鑒Babbage
的發明,用穿孔卡片存儲數據,並設計了機器。結果
僅用6
周就得出了准確的人口統計數據(如果用人工方法,大概要花10
年時間)。
1896
年:Herman
Hollerith
創辦了IBM
公司的前身。
7. 什麼時候開始有電腦的
1940年,美國的華德·愛肯製造出第一部新型的電腦,命名為「馬克1號」內。這電腦非常龐大,操作容時還會發出巨大的聲音,而且每秒鍾僅能處理兩個附加問題,但它畢竟是最早的電腦。
一般來說,世界上第一部電腦,是1945年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兩位教授-莫奇利和埃克特設計和研製出來的,其英文名字ENIAC(埃尼阿克),其實就是電子識字計算機。不過,在這之前,人們研究電腦已經很廠一段時間了。
8. ibm電腦右下角的標志什麼時候變成thinkpad的
並不是樓上所說的聯想收購之後。在聯想收購IBM PCD之後,有權使用IBM商標5年,所以是IBM ThinkPad
2008年底。聯想取消IBM ThinkPad標志,直接改用ThinkPad ,2009年後的機型則在蓋上左下角加入Lenovo標志。
9. IBM發展歷史
IBM發展歷史如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IBM生產了M1卡賓槍和布朗寧自動步槍。盟軍廣泛使用IBM的設備進行軍事計算、後勤和其他彈葯。
20世紀50年代,IBM成為美國空軍自動防禦系統計算機開發的主要承包商,並開始復制高射炮系統。只有到那時,IBM才有機會接觸到麻省理工學院正在進行的關鍵研究。
在20世紀60年代,IBM是八大計算機公司(UNIVAC、urban life、scientific data systems、control data、general electric、rca、honeywell)中最大的一家。
1975年,IBM生產的計算機是世界上任何其他計算機製造商的四倍。
1993年1月19日,IBM宣布1992財政年度虧損49.7億美元,這是當時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年度虧損。由於這一損失,IBM對其業務活動進行了重大更改,將重點從硬體轉移到軟體和服務。
2004年與香港文化傳播集團合作推廣中文CPU收銀機。12月8日,佔中國個人電腦市場近三分之一的聯想集團表示,將以12.5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收購IBM的全球台式機和筆記本電腦業務。
(9)ibm電腦定製化什麼時候開始擴展閱讀:
業務范圍:
IBM是計算機行業的長期領導者,在大型/小型計算機和攜帶型計算機(thinkpad)方面取得了最顯著的成就。他創立的個人電腦(PC)標准仍在使用和開發中。2004年,IBM將個人電腦業務出售給中國電腦製造商聯想集團(lenovo group),標志著從「大規模」產品業務向「高價值」業務的全面轉型。
IBM還在大型機、超級計算機(以深藍、blue genie和Watson為代表)、UNIX和伺服器方面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軟體軟體,IBM軟體集團(集團)分為軟體行業解決方案,和中間件產品,包括業務分析軟體(Cognos, SPSS),企業內容管理軟體。
IBM在材料、化學、物理和其他科學領域也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硬碟技術、掃描隧道顯微鏡(STM)、銅線和原子蝕刻都是IBM的發明。
10. PC機什麼時候誕生
樓上說的是第一台抄計算襲機的時間,正式的來說個人計算機誕生於1981年,IBM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個人電腦——IBM 5150,IBM為其命名為IBM PC。
這台PC的配置了16位、4.77MHz 的Intel 8088微處理器,64K的內存,還有5.25英寸的軟盤驅動器,操作系統則是採用的是剛剛在西雅圖成立的Microsoft公司生產的IBM硬碟操作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