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家電影的級別是如何區分的,詳細資料
最早的分級制把電影分成四級,即老少皆宜的G級;兒童要由家長或成年人陪同方可觀看的M級;兒童不宜的R級和21歲以下青少年不準人場的x級。分級制在1970年和1990年兩次修改,目前為5級——
G級: (GENERAL AUDIENCES All ages admitted.)大眾級,所有年齡均可觀看大眾級,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觀看——該級別的影片沒有裸體、性愛場面,吸毒和暴力場面非常少。對話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接觸到的。
PG級:( 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 Some material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children.)普通級, 建議在父母的陪伴下觀看,有些鏡頭可能讓而用產生不適感.輔導級,一些內容可能不適合兒童觀看——該級別的電影基本沒有性愛、吸毒和裸體場面,即使有時間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場面不會超出適度的范圍。
PG-13級:(PARENTS STRONGLY CAUTIONED Some material may be inappropriate for children under 13. )普通級,但不適於13歲以下兒童.特別輔導級,13歲以下兒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觀看,一些內容對兒童很不適宜——該級別的電影沒有粗野的持續暴力鏡頭,一般沒有裸體鏡頭,有時會有吸毒鏡頭和臟話。
R級:(RESTRICTED Under 17 requires accompanying parent or alt guardian。) 限制級,17歲以下必須由父母或者監護陪伴才能觀看。17歲以下觀眾要求有父母或承認陪同觀看——該級別的影片包含成人內容,裡面有較多的性愛、暴力、吸毒等場面和臟話;
NC-17級: (NO ONE 17 AND UNDER ADMITTED )17歲或者以下不可觀看——該級別的影片被定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堅決被禁止觀看。影片中有清楚的性愛場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鏡頭以及臟話等。
幾種特殊的分級:
NR U:NR是屬於未經定級的電影,而U是針對1968年以前的電影定的級。
M X P:這一級中的電影基本上不適合在大院線里公映,都屬於限制類的。
英國電影分級制度
「U」級:普通級——適合所有觀眾。在此級節目中只能偶爾使用「damn」(該死)、「hell」(見鬼、混蛋)這類輕微的咒罵語言,極少使用其他溫和的咒罵語言;
「Uc」級:特別適合兒童觀看;
「PG」級:家長指導級;
「12」級:適合12歲以上是成人觀看;
「15」級:適合15歲以上是成人觀看;
「18」級:適合18歲以上是成人觀看。
香港電影分級制度
第Ⅰ級:適合任何年齡的人觀看;
第Ⅱ級:兒童不宜觀看。其中——
第ⅡA級:兒童不宜——在內容和處理手法上不適合兒童觀看;影片可能使用輕微不良用語和少量裸體、性暴力及恐怖內容,建議有家長指導;
第ⅡB級:青少年及兒童不宜——觀眾應預期影片內容不適合成分的程度較第ⅡA級強烈;強烈建議家長給予指導;影片可能有一些粗卑用語及性相關的主語詞;可含蓄地描述性行為及在情慾場面中出現裸體;影片可能有中度的暴力及恐怖內容;
第Ⅲ級:只准18歲(含)以上年齡的人觀看。
新加坡電影分級制度
G級為普通級,其中再分為適合所有年齡的電影和需要家長從旁指導的PG級電影。
NC16級為16歲以下不宜,《拯救雷恩大兵》因包含太多粗俗語言而於1998年成為第一部列入這一級的電影。
R(A)級為限制級(藝術)電影,只供21歲以上的成人觀賞。
② 國家局行政是什麼級別
國務院直屬機構里,稱為總局或總署的都是正部級,稱為局的是副部級。
例如:
國家回稅務總局 是正部答級 (其他的如:國家體育總局,中國民用航空總局,海關總署)
國家旅遊局 是副部級 (其他的如:國家林業局,國家統計局,國家知識產權局)
國務院直屬機構和國務院各部位屬於平行單位。國家旅遊局屬於國務院直屬機構,局長的行政級別是副部級。而國家文物局是國務院下邊的一個國家局,由文化部來管理。也屬於副部級別。所以他倆的行政級別都是一樣的,但是國務院直屬局比部委局高級。
③ 國家廣電總局局長是什麼級別
屬於國務院直屬的正部級機構。局長正部級
1、根據國務院辦公廳版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權印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通知指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正部級)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2、廣電總局,原來指的是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2013年國務院將新聞出版總署、廣電總局的職責整合,組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是國務院直屬組成機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另外加掛國家版權局牌子,同時不再保留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新聞出版總署。
3、新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要職責是,統籌規劃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事業產業發展,監督管理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機構和業務以及出版物、廣播影視節目的內容和質量,負責著作權管理等。
④ 國家的局與總局有什麼區別
國務院直屬機構里,稱為總局或總署的都是正部級,稱為局的是副部級。
例如:國家稅務總局 是正部級 (其他的如:國家體育總局,中國民用航空總局,海關總署)
國家旅遊局 是副部級 (其他的如:國家林業局,國家統計局,國家知識產權局)
國務院直屬機構和國務院各部位屬於平行單位。你像說的,國家旅遊局屬於國務院直屬機構,局長的行政級別是副部級。而國家文物局是國務院下邊的一個國家局,由文化部來管理。也屬於副部級別。所以他倆的行政級別都是一樣的,但是國務院直屬局比部委局牛逼。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機構改革不斷推行,一些部門的名稱也隨著地位的不斷變化而變化。升格的部門名稱要變,降格的部門名稱也要變。
在國務院部門中,「司」和「局」雖然行政級別一樣,但職能有所區別。
2012年4月,事業單位改革指導意見正式公布後,不少人發現,像中國氣象局、中國證監會這些從名稱上看似行政機構,實際也承擔行政職能的單位,竟然也被歸為事業單位。不過,他們或許能借這次改革,被劃入行政序列。
其實,如果對中國的機構編制常識有所了解,就能從名稱上大致判斷他們的機構屬性是事業單位。在中國,一個機構的名稱實際是機構基本屬性、內在規律以及特殊性的綜合反映,能反映出這個機構的行政區劃、所屬關系、工作性質、規格級別以及管理范圍等。
各級機構中,尤以國務院所屬機構的名稱特徵更加明顯,包括國務院組成部門、直屬機構、辦事機構,都能從名稱上識別。
⑤ 單位的行政級別是什麼
不規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十四條規定:
國家實行公務員職位分類制度。
公務員職位類別按照公務員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國務院根據本法,對於具有職位特殊性,需要單獨管理的,可以增設其他職位類別。各職位類別的適用范圍由國家另行規定。
第十五條 國家根據公務員職位類別設置公務員職務序列。
第十六條 公務員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
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
非領導職務層次在廳局級以下設置。
第十七條 綜合管理類的領導職務根據憲法、有關法律、職務層次和機構規格設置確定。
綜合管理類的非領導職務分為:巡視員、副巡視員、調研員、副調研員、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科員、辦事員。
綜合管理類以外其他職位類別公務員的職務序列,根據本法由國家另行規定。
第十八條 各機關依照確定的職能、規格、編制限額、職數以及結構比例,設置本機關公務員的具體職位,並確定各職位的工作職責和任職資格條件。
第十九條 公務員的職務應當對應相應的級別。公務員職務與級別的對應關系,由國務院規定。
公務員的職務與級別是確定公務員工資及其他待遇的依據。
公務員的級別根據所任職務及其德才表現、工作實績和資歷確定。公務員在同一職務上,可以按照國家規定晉升級別。
第二十條 國家根據人民警察以及海關、駐外外交機構公務員的工作特點,設置與其職務相對應的銜級。
⑥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是什麼級別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是國務院直屬機構,局長的官銜版是正部級。
參考:權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1/25/content_253773.htm
⑦ 請問國家電影管理局辦公室副主任是什麼級別
副處
⑧ 電影公司的上級單位是什麼局
親,是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簡稱廣電總局)吧!希望可以幫到你!!
⑨ 國家電影局是什麼級別
國家電影局是來中共中央宣自傳部的。
2018年4月16日,國家電影局揭牌成立。根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為加強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更好發揮電影在宣傳思想和文化娛樂方面的特殊重要作用,中宣部統一管理新聞出版和電影工作。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新聞出版管理職責和電影管理職責劃入中宣部。
2018年機構改革後,國家電影局主要職責針對管理電影行政事務、指導監管電影製片、發行和放映工作、組織對電影內容進行審查、指導協調全國性重大電影活動、承擔對外合作製片、輸入輸出影片的國際交流等工作展開。
國家電影局副局長李國奇表示,將加強技術研發,採取技術升級或強制淘汰方式將存在盜版風險的放映設備清除出市場,盡快實現放映機、放映伺服器與密鑰「雙綁定」的加密方式,阻斷高清盜錄渠道。
高清盜版影片在網路傳播後,國家電影局領導高度重視,電影局迅速向版權部門移交線索,並部署技術部門開展水印檢測,發現盜版版本出自GDC序列號為A15591的幽靈機。特別是公安部門介入調查之後,工作力度更強、手段更加先進,電影局迅速與公安、版權部門形成聯動機制。
⑩ 廣電總局是部級單位還是局級單位
屬於正部級單位。受國務院和中宣部雙重領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影內電視總局的最容前身是中央廣播事業局,1949年10月成立,當時屬中央人民政府新聞總署領導。1954年11月起為國務院直屬機構之一。1982年5月,根據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3次會議決定撤銷,成立廣播電視部。1986年1月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4次會議決定,將管理國家電影事業的職責也並入廣播電視部,該部改為廣播電影電視部。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負責廣播電視宣傳和廣播電影電視事業的國務院直屬機構(正部級),是中國廣播電影電視業發展和行業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門。1998年3月根據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批準的國務院組成部門設置方案和經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的國務院直屬機構、辦事機構、直屬事業單位設置方案,由廣播電影電視部改組而成。同年4月8日正式掛牌並啟用公章。